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09-24 生效日期: 2008-09-24
发布部门: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长府办发[2008]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长春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长春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纲要
  根据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任务目标,长春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农业生产实际,着眼大局,在充分进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加大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粮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新技术和研发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等措施,使长春市的粮食生产由现在的150亿斤阶段性水平,到2012年达到180亿斤阶段性水平,5年间净增粮食30亿斤,为全省粮食增产工程做出重大贡献,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一、组织实施增产30亿斤粮食工程的可行性分析
  长春市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不足30亿斤到1974年达到50亿斤的阶段水平,用了20多年的时间;从1974年到1988年达到1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产量翻番用了14年的时间;1988年到1996年达到12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用了8年的时间;从1996年到2003年达到135亿斤的阶段性水平(期间的1998年达到历史产量的峰值165.4亿斤);2004~2006年,粮食产量又有了恢复性增长。长春的农业资源适宜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鼓励长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日益膨胀的原料需求市场极大地刺激粮食的不断增产。长春耕地资源和潜在的产出功能,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如果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和改造力度,潜能的释放可以使粮食年产水平迅速提高,在5年内实现增产30亿斤粮食目标是可行的。
  (一)长春市气候和土壤条件均适宜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长春地区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614小时,平均气温为4.6℃,平均大于0℃的积温为3200℃左右,无霜期145天左右,平均年降水量为567毫米,年度降水量的70%集中在6、7、8月,雨热同季,有利农作物的生长。长春地区地势总体平坦,由东南向西北海拔高度缓慢递减,东南部最高海拔711米,西北部最低海拔151米,形成中部广阔河谷平原。适宜的气候,良好的土壤地力条件,较为丰富的耕地资源,为长春粮食生产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
  (二)长春市增产潜力大,适宜组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
  1.后备耕地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开发整理的面积较大。全市后备耕地总资源量16.3万公顷,其中榆树市5万公顷,农安县6万公顷,德惠市2万公顷,九台市1.3万公顷,双阳区3万公顷。这些后备耕地资源,大多分布在沿江河两岸低洼易涝区、风沙盐碱、坡岗易旱区、退化草原荒地区、滩涂及裸土区。这部分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宜耕地10万公顷以上,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可增加粮食产量10亿斤以上。
  2.中低产田改造增产潜力大。目前,我市共有平均产量1.5万斤/公顷左右的中产田3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0%;共有平均产量1.4万斤/公顷以下的低产田2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5%。通过有计划进行综合改造,中低产田年产量每公顷可提高1500斤,每年可增产粮食9亿斤。
  3.优质粮工程项目建设前景广阔。长春市现有平均每公顷产量1.6万斤以上的高产田50万公顷,近年来出现了每公顷单产3万斤、2.5万斤的高产田。通过加大优质粮田工程建设,采取综合性增产技术措施,建设50万公顷高标准粮田,按每公顷增产2400斤计算,每年可增产粮食12亿斤以上。
  (三)粮食增产工程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予以支撑,规划目标可预期实现
  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春市组织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农机化推进项目、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区域站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等。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自2004年至2007年累计完成投资19227万元,2004年全地区改造中低中产田1.8万公顷,2005年至2007年,市本级改造中低产田1.46万公顷;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始终在推进中,截止2007年底,已建成高标准粮田1.6万公顷。从项目实施效果看,粮食单产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长春市有较好的农业科技基础,粮食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储备。粮食增产目标科学合理。
    二、影响粮食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长春市的农业生产一直受干旱的困扰和威胁,尤其是近年来春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程度越来越重。有些年份春夏连旱。主要表现:一是自然降水日趋减少,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气象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有4年发生严重干旱,长春地区年降雨量为402.5毫米,与“九五”初期相比减少140多毫米。自然降水的70%集中在夏季,春季降雨仅占全年的10%左右,春旱发生频率在50%以上;二是干旱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并已由春旱发展到作物生育期干旱。1997年发生大旱以来十年间,年均旱灾面积达40万公顷,其中2001年75.6万公顷,2002年71.6万公顷,2007年高达86.6万公顷。干旱对产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比2006年减产12亿斤。干旱已成为制约长春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基础条件
  1.水资源与水利用状况。长春地区水资源总量不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正常降水年份从620毫米递减至500毫米;时间上,汛期降水量占70~80%,蒸发量大。过境水资源量比较大,主要来自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全市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46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河川径流量1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36亿立方米,两项重复计算量2.16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73.62亿立方米。长春市现有大中小水库177座,总库容27.12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20.41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6座,总库容4.72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58座,总库容1.99亿立方米;塘坝648座。长春市农田灌溉用水17.54亿立方米,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63.8%,占总用水量25.2亿立方米的69.6%。全市实际灌溉面积14万公顷(水田12.3万公顷、旱浇面积1.7万公顷),其中利用地下水井灌溉面积7.5万公顷。长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年代久远,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遇洪、涝、旱灾害年份,水利工程不能发挥效用。
  2.耕地质量下降。由于种地少养地,土壤紧实度硬化加强,结构变劣,容重大,孔隙度减少,持水量降低,保水保肥性能减弱,土壤日趋板结,抗旱、抗涝能力降低。长春市各类土壤普遍缺氮、缺磷,部分缺钾和一些微量元素,造成化肥用量越来越多,而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都不高,且抗逆性很差。在耕作技术上,由于大部分农户用小型拖拉机和马犁耕作,耕层变浅,使犁底层上移,土壤物理性状不断恶化,黑土地越种越瘦、越硬。耕地质量下降,耕地退化,农作物不可能高产稳产。耕地质量下降已成为长春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障碍因素。
  (三)技术性因素
  1.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生产品种增产率逐渐减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育种方向以大肥大水来增产,忽视依靠品种吸肥吸水(抗旱)能力为目标,达不到低投入、高产出和可持续的要求。目前新育成的品种增产幅度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品种增产率相比逐渐降低。近年来审定增产率的指标由10%降到5%左右,专用型品种质量也不高,尤其是缺少适宜不同区域的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耐密高产品种,在转基因专用品种研发方面更是滞后。
  2.单项农艺技术与配套技术措施结合力不够。目前,长春市缺乏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农机与农艺脱节、良种与良法不配套,造成化肥利用率低、农药利用率低,降雨利用率低。主要表现:一是由于农机装备小型多、大型少,浅耕多、深耕少,耕层深度不够,犁底层浅而硬,土壤蓄水保墒、保肥能力差,作物耐旱性差;二是平衡施肥技术普遍开展的不够,农民在“量”上考虑经济施肥,很难合理科学调控施肥总量和调整肥料品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缺乏,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率低,培肥地力措施不到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条件提供不足;三是雨养农业和量雨种植的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发挥。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还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农业技术推广系统非专业人员比例大,科技推广服务人员队伍力量弱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推广工作。
    三、粮食增产主要途径和措施
  从目前长春市现有的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看,粮食增产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增产的因素。综合比较分析,粮食增产的有利因素多于障碍性因素,可选择的增产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走内涵式增产粮食之路,依靠提高单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条是走外延式增产粮食之路,依靠开发利用宜耕土地,扩大耕地数量,增加粮食生产总量。
  (一)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
  长春市现有后备耕地资源16.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低洼易涝区、漫坡漫岗土质瘠薄区。近年来,对这类宜耕地进行了一些整理开发,有些已成为耕地,但由于开发整理无序进行,投入力度不够,整理效果不明显,大多为风险地块,年际收成波动过大。根据现有情况对后备耕地资源,要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宜耕地进行土地平整、地块规整、废弃地复垦、荒草地、滩涂地整治、归并村屯闲置地利用、沿江沿河低洼易涝地田间除涝沟渠网系建设等综合性开发治理措施,新增耕地10万公顷,增加粮食产量10亿斤以上。
  (二)以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研究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粮食作物品种
  根据长春市土壤地力条件和未来粮食增产的目标要求,加大种子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新品种研发速度,坚持提高新品种增产率的育种方向,培育适宜本地区不同生产条件的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耐密高产品种。在高产田普遍推广耐密高产品种。在每公顷保苗4.5万株的水平上,增加1万株,辅以综合农艺措施,达到增产目的。加快长春市农科院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建设,培育工业用转基因高淀粉、高抗病虫害、耐干旱、耐盐碱玉米新品种,使玉米淀粉含量提高6~8个百分点,单产提高20%。立足本区域工业转化量需求,实行有计划地组织专用玉米生产区的种植方式,2011年计划推广面积40万公顷,每公顷产量达到19000斤,生产专用高淀粉玉米76亿斤,满足长春大成集团玉米化工醇生产所需原料供应,2012年推广面积发展到60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20亿斤,基本替代普通玉米工业原料,增加普通玉米净调出量。
  (三)实施综合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抗涝能力
  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除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外,要把重点放在地表水和有效降雨利用上,做到功夫于地表,蓄水于土壤。要切实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逐步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起旱能灌、涝能排、收放自如的旱涝保收体系。从近些年我市农业气候条件看,旱情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首要因素,特别是易旱地区,年季间粮食产量波动较大,要重点实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四)组织实施培肥地力的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根据我市耕层土壤状况对粮食增产目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性措施改善耕地质量。
  1.改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结构。采取机械深翻、深松、增施农家肥、秸杆还田,增加排灌功能,进行水土治理等农技措施,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
  2.巩固提高50万公顷高产田。采取综合性措施,提升作物生长环境质量,使高产田在现有的产出水平上,继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组织实施沃土培肥工程。
  (1)增施优质有机肥料。充分利用人畜粪尿、作物秸杆这一资源优势,使土壤有机质得到补充和更新,为逐步降低和减少化肥施用量创造良好的地力条件。
  (2)普遍推广测土施肥技术,扩大测土施肥规模。根据不同地力条件和土壤类型结构,调整肥料品种,综合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3)实行深翻、深松技术措施,深松达到28厘米左右,使耕层土体膨松,有效打破犁底层,蓄水于土,抑制盐碱。
  (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现代综合农艺新措施
  通过3到5年的建设,力争使长春市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制定一系列引导性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大力推广现代农艺新措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保护性耕作综合栽培技术、物理农业及生物农业技术、玉米、水稻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农机化工程技术,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扩大测土施肥、玉米螟生物防治、农田统一灭鼠等项综合技术推广面积。
    四、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为目标,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坚持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适当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三重任务相结合的战略性措施,用5年时间,通过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土地整理、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推广,大面积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使全市粮食阶段性生产水平由目前的150亿斤提高到180亿斤。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增产30亿斤粮食是带有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资金筹措都需要统筹考虑,有计划地周密安排,涉及的农业、水利、土地、科技等多种类型项目建设,包括项目摆放区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现有支农政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分类指导、各司其职、合力共建、协调推进的工作局面。项目摆放,以骨干项目为轴心,形成周边集中摆放相关联单体工程,形成项目集群。
  2.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工程建设期为5年,年度实施的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重大项目要分年度进行规划,分期组织实施。
  3.创新体制,科学管理。在项目运作、组织实施和建后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创立项目法人制、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创新,使其长久地发挥效益。
  (三)规划目标
  1.改造中低产田60万公顷;
  2.建成高标准粮田50万公顷;
  3.整理后备耕地资源,新增耕地10万公顷;
  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万公顷;
  5.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60万公顷;
  6.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公顷,粮食平均每公顷达到16400斤;
  7.生物防螟、农田灭鼠和测土配方施肥三项重大技术的推广面积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100%;
  8.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0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4万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万台以上。新增大中型5000台以上,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面积40万公顷。
  (四)建设期限
  规划建设期为5年(2008―2012年)。
    五、主要建设内容
  (一)农田水利工程
  1.对现有25个涝区进行全面治理,涝区治理耕地面积35.26万公顷,全部达到十年一遇除涝标准。新建排涝站90座,农道桥1386座,涵洞1540座,维修改建排涝站129座。
  2.灌区改造项目。根据省里规划重点改造饮马河、松沐、松城灌区,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对其它25处灌区进行维修,改造渠系建筑物、衬砌渠道,稳定增加水田灌溉面积。
  3.堤防涵洞改建项目。维修改造堤防涵洞349座,对德惠市沿江5大围堤除险加固。
  4.旱田灌溉设施建设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局旱田灌溉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在旱田区每个自然屯达到1眼配套机电井(平均每80公顷旱田1眼井),重点保证75万公顷旱田春季催芽坐水种用水需要,同时选择地下水源充足区域,配套建设旱田补水灌溉设施,增加旱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配套机电水井综合利用效率。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维修和配套原有机电井5000眼;新打配套机电井5000眼;配套建设田间移动灌溉设施5000套;新购置2吨及2吨以上催芽坐水种水桶10万个。
  (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该工程以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加耕地面积为目标,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规划改造中低产田60万公顷,其中低产田27万公顷、中产田33万公顷;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650平方公里,保护农田面积5万公顷;开发整理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新增耕地10万公顷。
  (三)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主要组织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高现有50万公顷高产田。
  1.组织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吉林省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规划,长春市规划建设3.4万公顷高标准示范粮田,项目建设选址在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的高产农田。坚持集中连片的原则,打破乡镇行政区划,必要时打破县区行政区划,实行跨乡镇、跨区建设。通过项目建设,打造5个优质粮食核心示范区。其中:榆树1万公顷、农安1万公顷、德惠6000公顷、九台、双阳各4000公顷。
  2.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规划在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高产农田建设标准粮田50万公顷。通过完善各种田间设施,培肥地力和各种农艺措施和手段等,耕地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地力有机质含量提高到3%以上,提高耕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四)良种培育和推广建设工程
  以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研发为重点,构建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和评价、监控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长春市农科院各方面条件建设,依托吉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水稻、大豆育种领域的科技资源优势,联合攻关,优化、盘活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科技与技术资源,加快完善长春市良种培育和推广体系。
  1.新品种研发体系。整合全市育种领域的科技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攻关、高效利用。重点培育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优质高产大豆、水稻新品种、特用玉米新品种,形成适于本区域种植的抗逆性强,耐密农作物种质品系。
  2.新品种种子繁育体系。建立相对稳定、相对集中的种子生产基地,应用规范化种子繁殖技术、现代种子加工技术、先进种子检验技术、提高种子质量和生产供给能力,满足全市种植需要,扩大对周边地区的种子供应。
  3.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构建以市、县两级种子管理机构、市农科院为主体的新品种科技示范点,形成市、县、乡三级完整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网络,逐步扩大村级示范点,加快种子科技转化。
  4.完善种子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完善市、县两级种子质量监控管理机构的条件建设,提高种子质量监控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全市完整的种子质量监控管理网络体系。同时着手研究制定长春市地方种子标准,提高种子发芽率、增产率、节本率、精量点播普及率、品种吸肥吸水能力。
  (五)培肥地力的沃土工程
  实行单项技术与配套技术措施相结合,农业、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由点到面,稳步推进,积累式发展。改革耕作制度,实行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增施优质有机肥料,使土壤有机质得到补充和更新;继续强化农田基本建设,防洪除涝,发展灌溉,水土保持;施用土壤改良剂等新技术。建立科学施肥体系,实行有机、无机、生物肥料相结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肥,两次施肥,根外施肥技术。
  1.组织实施秋季深翻深松补贴项目。规划每年秋季深翻深松整地面积40万公顷,试行每3年轮作的整地制度。深翻深松深度达到28厘米左右,解决目前土壤保水能力。近些年来,由于土地家庭经营,形成土地承包规模细碎,农户基本失去秋季机械整地的愿望。通过实施秋季深翻深松补贴项目,引导农户农机整地投入的积极性,确保整地任务的完成,达到秋整地秋保水的目的。
  2.施用农家肥项目。引导农户充分利用人畜禽等粪便资源,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积造农家肥,实现农家肥和化肥合理有效地平衡使用,既降低肥料的使用成本又能够延续土壤肥效,同时也使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改善。
  3.长春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采用土壤肥料监测技术,利用先进的化验技术和设备,对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土壤类型耕地的土壤肥力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和田间勘查,以及肥料区域试验基地建设,通过化验室检测和残留测定,掌握耕地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信息,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和配方施肥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搞好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改善耕地土壤质量和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粮食等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
  (六)农业机械化工程
  按照“三三制”耕地轮翻深松制度,推进农业机械化工程。
  1.加快推广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精密播种技术、物理农业技术等农机新技术。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5286台,联合整地机4000台,精量播种机500台,深松机500台;更新改造化肥深施机2万套;加快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和磁化处理、机械插秧,药剂除草等技术的推广。推广精量播种30万公顷,机械深松30万公顷,保护性耕作5万公顷,水稻机械插秧3万公顷,水稻和玉米收获5万公顷,机械施肥80万公顷。
  2.加强农机综合服务站建设。在机械化和产粮重点乡镇进行区域建站,增强乡站技术推广、指导培训等服务功能,逐步实现推广有设施、试验有场地、示范有样机、培训有手段,提高综合能力,增强自我发展活力。
  3.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联合体。力争3~5年内农机大户和农业作业组织发展到2000户。
  (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实行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思路,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建立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坚持政府扶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国有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严格区分推广和经营。要科学设置基层推广机构,核定编制,实行竞争上岗,全额划拨经费,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其正常履行公益性职能。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考评制度,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求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加速新技术、新品种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壮大服务队伍,改善服务层次,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实现全市109个乡站,每个有40台套常规化验、检验仪器设备,有300平方米办公及试验、化验用房,有2公顷以上面积的试验示范基地。
  (八)综合农艺措施工程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农田灭鼠三项重大技术项目。规划5年内全市完成测土配方施肥60万公顷、生物防螟60万公顷、农田灭鼠面积80万公顷,使综合技术措施推广应用面积达到播种面积100%。
  2.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完善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新建二道区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验化验、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体系,对区域内的农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调查、室内培养分析和农药抗性测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预报,发出预警信息,制定防控方案,搞好培训和防控物资保障,进行统防统治,达到预期效果。
  (九)空中云水资源利用工程
  建成人工降雨示范区,年增地面降水10%。以区域云系或局地对流云为主要作业对象,以地面高炮、火箭为主要作业工具,以增雨、消雹为主要作业目的,增加必要的探测设备、作业设备、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以多普勒天气雷达指挥作业网催化作业开发为核心,结合其它实时探测信息,综合形成各种决策指挥产品;实现实时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机,科学决策作业方案,迅速传递作业指令及时反馈作业实况信息等功能。
  (十)生态保障工程
  加快农防林残次林带改造项目建设,规划启动引伊济波项目,改变生态环境状况,为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1.农防林残次林带改造项目。按照增产30亿斤粮食能力建设的需要,加快残次农田防护林带更新改造,提高农田防护林建设质量、效益和水平,完善土地整理区域的农田综合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贯彻“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经营谁收益”政策原则,通过多元化投资,加快农防残次林更新改造步伐,结合林权改制,在保证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新造林带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实行一次性拍卖,承包给个人。同时,相关部门要及时给林权所有者颁发林权证书。
  2.引伊济波项目。该项目是将长春市经过高标准处理的城市污水,通过伊通河长春市城区下游自流至农安县境内的开安镇老城窝堡北河段处,再通过引水枢纽工程,引水自西北方向经新凯河、洼中高排干、二道河、敖宝图湖入波罗湖的人工补水生态工程。
    六、环境治理措施
  长春地区所属的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及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相对较少,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域内主要江河监测段面的水质为Ⅲ类。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减缓与保护措施
  要在整个流域进行科学的用水调度,防止水田因供水不足而出现大面积撂荒,保证各灌区用水充足。
  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特别是避免在旱田水浇地中施行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防止出现耕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和沙化。
  灌区干渠的内侧进行适当的防渗处理,采取下部铺设土工膜,上部铺设水泥预制板。各干、支渠道水位均应低于或与地面持平,防止出现渠道两侧因水力浸润而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
  对于稻田边缘地区的旱田和草地,要采取工程措施(挖深沟)阻断侧渗水流。
  要对蓄水调节泡沼周围进行加固和防渗,并在浅水区处种植芦苇,实现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发展渔业养殖、养苇的双赢目的。
  要对各引水工程的灌区用水应采取全面节水灌溉措施,改进灌溉方式,同时减少输水渠道和调蓄水库(泡沼)的水量损失,使引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草地湿地生态减缓与保护措施
  规划工程实施后,新增农田主要是通过盐碱地改造。开发后按照集中连片、兼顾植被、宜草则草的原则,对项目区内质量相对较好的草地、湿地予以保留,同时进行人工建设(围栏保护措施,适度放牧等措施),使草地、湿地的质量和生产力逐渐得到恢复和提高。
  (三)改造农田防护林
  规划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残次林、减缓风沙对农田的侵蚀,增加森林覆盖率,在黑土流失区,植水土保持林、草,遏制黑土流失。
  (四)建设引伊济波工程
  利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达标水,通过伊通河自流、建设引水工程,补充波罗湖群湿地生态水源,引水渠道沿岸建设特色农业、灌溉农业,既保护天然湿地又改变伊通河沿岸生态环境。
  (五)推广施肥、施药新技术
  推广成熟的施肥和施药技术,提高化肥和农药利用率,组织实施积送农家肥补贴项目,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推荐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开发优质有机肥料和推广可降解农膜,减少耕作对土壤的扰动。对宜农耕地开垦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尽量减少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配套建设有害生物预警和区域防治项目,改善生态环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成立长春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相关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委、水利局、林业局、环保局、粮食局、气象局、科技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项目区的县(市)、区要参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规划编制、设计、立项申报,资金筹措,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分解落实任务指标,项目实施管理和综合协调服务等项工作。
  (二)推行种地养地补贴政策,有效提高耕地质量
  要采取秋季深松深翻整地补贴、积送农家肥补贴优惠政策,引导和调动农户种地养地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
  要抓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改善流通环境,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坑农害农事件,打击各类侵犯农民利益的行为,采取行政干预、产销关系调整、财政补贴等手段,稳定主要农用生产资料流通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保护种粮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四)整合资金资源,确保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争取国家和省级相关项目和资金,整合地方各级各类支农资金,落实好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项目实施和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和落实项目规划、资金筹集、组织实施和建后管理维护等项工作责任制度。根据项目性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属于公益类的项目,全部纳入地方财政负担范畴;属于准公益类的项目,建后实行“管养分离”;属于经营类的项目,按照投资比例权重,明确产权关系,确定法人主体,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做到有收益、有效益、保证运行维护所需的费用,确保工程永续利用。
  按照项目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建设管理体制和建后管护及利益分配机制。其中,农业机械化工程项目,实行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经营管理制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实行政府补贴建设的,建后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管理体制;引导和吸纳粮食主销区的社会资金投入粮食生产能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购销衔接和利益连接机制,合资合建粮食生产基地或专用、特用粮食品种生产基地,实现农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的产业化。
  (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1.尽快组织实施城市污水高标准处理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引伊济波生态建设工程,满足波罗湖湿地补水和引水渠两岸农业灌溉需要,实现湿地保护区生态建设与农业生产建设的双赢。
  2.加强规划区内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拉林河、卡岔河等主要江河流域水质监测系统建设。
  3.提高土壤有害残留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监测能力建设,整合现有监测设备和人力资源,配备相关土壤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适时跟踪监测土壤有害残留变化情况,监控土壤环境质量。
  4.结合积送农家肥补贴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农村人畜粪便相对集中化发酵处理和有效施用,减少农村养殖业面源污染和相对控制化肥等投入品的有害残留对土壤污染。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44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