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法律制度中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特别是国际税收竞争激烈的今天,税收优惠政策是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核心手段。然而对国外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必将以本国税收主权的相应丧失为代价,因此,如何把握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向和限度,以使得这一竞争手段有效发挥其作用,使我国在国际税收竞争中立于不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 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利弊
税收优惠手段作为各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能有效促使国际资源向本国流动,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会造成税收收入流失、本国资本外逃等弊端。具体而言,税收优惠政策这柄“双刃剑”在国际税收竞争中有以下两方面的效果:
1、利用税收优惠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优势
对国际流动经济资源的所有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低成本,对他们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这种趋利动机的作用下,税收优惠政策必将使国际流动经济资源流入东道国。“虽然从表面上看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会影响本国的税收收入、抑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在利用税收优惠引进外资之后,随之而来的还包括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经验,这将大大降低本国企业的学习成本。同时,外国企业的本地化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的给东道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东道国的就业压力。另外,大多数国家都有自身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国际流动资源的引进,将有利于东道国突破瓶颈限制,进入经济的良性循环。当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后,税基随之扩大,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2、利用税收优惠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弊端
利用税收优惠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造成税收收入流失
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效应,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而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利导效应传递,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显现出来。因此,虽然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使东道国经济的良性运行,从而扩大税基,弥补税收收入的不足;但是,由于财政手段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短期内,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税收收入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政府支出的“刚性”增长情况下,税收作为最主要的无偿收入的减少,就意味着有偿收入的增加,如国债发行量的扩张,国债发行的持续扩张很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使一国财政状况陷入泥潭,最终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这就背离了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初衷。
(2) 导致税负的不公和对本国民族工业的抑制
所谓的“减税”,实际上是某一种税收的收入减少,往往以另一种税收的加征为代价,这就会导致税负的不公平。
这种税负不公首先体现在不同税种间的不公平。如果国家降低了某一税种的税率,为避免税收收入过度“缩水”产生的负面效应,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另一税种中增加税收,如提高税率、增加应纳税项目、减少扣除项目等等。这样就会造成不同税种主体间税负的不公,对没有享受税收优惠或优惠较少的税种的纳税主体将造成实际的损害。
其次体现在在国内外纳税主体间的不公平。如果对国外企业实行低税率的优惠,对于同样作为生产者的本国企业而言,在其它生产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本国企业的总成本就大大高于外国企业,利润空间就远小于外国企业。于是,外国企业便得以发挥其价格优势,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物美价廉的外国产品,逐渐造成在某些行业本国企业慢慢被排挤乃至退出,使得这一行业处于外国企业的垄断之中,最终损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3) 引发本国资本外逃
本国资源所有者对于外国东道国而言是外国投资者,在各国普遍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本国的流动经济资源所有者也会根据各国不同的税负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如果在国内遭到了不公平的竞争待遇,而外国政府又提供了优惠的税收政策,本国投资者在其利益驱动下,就必然会选择去他国投资,于是造成了本国资本的流失。本国资本的流失加之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长期持续下去将使本国经济缺乏内源性基础,过分依赖外国资本投入,丧失经济独立性。
鉴于税收优惠政策在国际税收竞争中的诸多优势和弊端,各国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的实施了各具特色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 世界主要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之选择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国际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国际税收竞争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税收竞争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都以实行税收减免作为主要方法,以低税率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免税期最长的有长达25年的象牙海岸,20年的有巴西;还有免税期15年的埃及,10年的有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和苏丹;5年的则有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危地马拉等国家。在减税方面,一般发展中国家都减征50%,减征最多的达到80%。”
而在发达国家, 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却并不普遍。除了爱尔兰免征15年出口利润税,意大利的北部、中部地区免征地方税10年以外,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免税期;除意大利、德国对特殊地区减税外,其他发达国家几乎不实行减税。
但是,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免税和减税方面的力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而这并未改变几十年来国际资本向发达国家流动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对于投资者来说,安全性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政治稳定、行政有效、市场机制健全的经济环境,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通常采用以加速折旧、投资抵减等间接优惠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之直接优惠形式,虽然力度不强,但是收效甚佳。同时辅之以各种具有政策导向性的措施,使税收优惠不仅作为吸引外资的手段,而且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长远策略。下面将以美国和韩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例,对目前较为先进的税收优惠措施作以介绍。
2、发达国家在国际税收竞争中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
(1)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对海外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颁布的“投资所得免征利息税法案”,该法案规定,在美国的非常住外国人,可以从其在美国银行的存款与投资债券中获得利息,这些利息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美国税负。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在10年内吸引了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的投资,可见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巨大吸引力。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国际税收抵免与国际税收饶让
相关文章
- ·税收竞争与优惠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探讨
-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 ·关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
- ·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税收优惠政策出台
- ·关于针对海关在执行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适用
- ·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税收优惠政策
- ·如何办理中外合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审批程序
- ·如何办理中外合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审批程序
- ·外商投资企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 ·国际税收竞争的动态分析及我国的对策
- ·运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利弊分析
-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
- ·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我国涉外税制改革研究
- ·国际税收竞争的动态分析及我国的对策
-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
- ·最新企业所得税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
- ·企业改制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 ·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 ·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和办理程序
- ·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