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学论文 >
论法律实效(6)
www.110.com 2010-07-24 13:00



  三、法律实效与法律评估

  人们面对付出了人力、财力和物力而制定的法律,总会对之进行各种评价,评价有各种方式,也可在法律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例如,我国“新刑法”于1997年制定伊始,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一种是对该刑法典的过高评价,另外还有些学者冷静地看待这部刑法典,并对之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和理性的评论。如果以法律实效作为衡量的标准,这显然是一种“事先”的评价,也是一种预测性评价。除此之外,当然还会有价值评价、事实评价等等。事实上,最重要的法律评价应当在法律出现实效之时,因为这既是一种事后的评价,同时也能够真正体现评价的标准,使评价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之上。这种评价,就是法律评估。

  所以,所谓法律评估是以法律实效为实证基础,而对法律制定后的效力期待与法律实效的关系比例所作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评判。可见,法律评估可分为定量的评估和定性的评估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们对法律效力和法律实效之间关系比例的分析,以及对法律制定之前社会秩序的数量统计和法律制定之后社会秩序的数量统计之间关系比例的分析。虽然,法律绝不像经济活动那样可以建立一个完全定量化的分析模型,这恐怕也正是尽管经济分析法学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运用于对法律的分析,但至今尚未像经济学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那样取得成效的原因所在。但是,毕竟人们对法律制定后还有一个数量上的考虑和分析。例如,当某一部法律制定后反倒比没有制定该法律前相关社会秩序遭到了更大的破坏时,那么,至少也可以通过数量的统计证成法律运行的效益状况。在我国《森林法》、《文物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定之后,和以前相比,森林砍伐有增无减、文物破坏触目惊心、矿产资源破坏惊人、环境状况江河日下……这些不需要准确的数量评估,仅凭人们的经验就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当然,作为定量意义上的法律评估,必须建立起可操作的分析模型,在我们看来,如前所述,这一分析模型可以有两组框架,其一是以法律效力和法律实效之间的关系比作为定量分析的框架;其二是以法律制定前的社会秩序状况数量统计和法律制定后的社会秩序状况数量统计之关系比作为定量分析的框架。

  而定性的评估则产生于定量的评估之后,即在对某一部法律的实效在定量评估的基础上,对其法律实效做出性质上的判断,比如该法律是高效的法律、低效的法律、无效的法律或者甚至负效的法律等。定性的评估不仅是数量指标上的,而且可能是心理上的、行为上的。

  心理的评估乃是社会个体或者社会群体根据自身对法律效力和法律实效之间实际关系情形的了解和把握而对法律所做出的具体性质上的评判,它以人们对法律的态度方式表达出来,至于在行为上,有可能还会恪守法律。任何人都既是法律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法律的评判者。这就像一个消费者既可以消费某种商品也可以对其做出评判那样。尽管心理的评估不以外在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但是由于它沉淀于人们的心灵结构之中,因此,可能进一步促进或者妨碍实现法律效力。当人们在心理上对法律做出积极的评估时,其可能会促进、增大法律实效;反之,当人们在心理上对法律做出消极评估时则会妨碍、缩减法律实效。

  行为的评估则是基于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对法律效力和实效关系比的了解和把握在行为上对法律进行的评判。当一个人感觉整个社会笃信法律,法律现实有效地作用于我们构建秩序的活动中时,那么,其一般在行为上的反应也会应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到法律对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反之,当一个人根据其掌握的情况对法律作出了“聋子的耳朵-摆设”的判断、并以此判断指导其行为时,可以肯定,其行为选择就不可能成为法律秩序建构的积极参与力量,反倒成为法律秩序的解构者。为什么在实践中,有些人公然违反法律,而有些人坚守法律规定?其原因恐怕与他们在心理以至行为上对法律的不同评估是分不开的。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