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判裁案例 >> 案例正文

王××与洛阳新建水泥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当事人:   法官:   文号: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一审原告)王××,女,X年X月X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毕矿立、王某某,河南松盛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洛阳新建水泥有限公司。地址:偃师市X镇。

法定代表人高某,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焦江波,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上诉人王××因与被上诉人洛阳新建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王××于2009年3月23日向偃师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1、判令新建水泥公司为其缴纳1981年6月至今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2、为其办理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并缴纳医疗保险金;3、按每月400元支付其2005年3月至今的生活费;4、解除其与新建水泥公司的劳动关系,并支付其经济补偿金x元(27年×800元"年);5、返还其集资款利息。一审法院于2009年11月10日作出(2009)偃民初字第X号民事判决,一审判决宣判后,王××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7月7日对本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王××及委托代理人毕矿立、王某某,被上诉人新建水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高某及委托代理人焦江波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原河南省偃师市水泥二厂(以下简称偃师水泥二厂)为原偃师市X镇人民政府的镇办集体企业,1981年6月,王××到原偃师水泥二厂工作。2004年11月29日,原偃师水泥二厂改制为洛阳新建水泥有限公司。2005年1月,王××离开了洛阳新建水泥公司不再到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工作。对于离开的原因,双方说法不一:洛阳新建水泥公司称系王××私自离开;王××则称系洛阳新建水泥公司通知其回家待岗。2005年10月3日,王××与洛阳新建水泥公司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并在该公司自愿退厂登记表上签字。

2008年8月,王××诉至偃师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洛阳新建水泥公司为其:1为其缴纳1981年至今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2、为其办理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并缴纳医疗保险金;3、支付2005年3月至今的生活费x元(41个月×每月400元);4、解除其与洛阳新建水泥公司的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x元(27年×800元/年);5、返还其集资款及利息。2008年12月22日,该委员会以王××的申诉已超过仲裁时效为由,作出偃劳仲裁字(2008)第X号仲裁裁决书,裁决:申请人的申请不予支持。王××遂诉至法院。另查明,王××在偃师水泥二厂和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工作期间,单位没有为王××办理社会保险。上述事实,有王××、洛阳新建水泥公司的陈述,王××提交的偃劳仲裁字(2008)第X号仲裁裁决书,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向法庭提交的原偃师市X镇政府将偃师水泥二厂整体出售的一整套协议及交接手续、王××与偃师水泥二厂签订的解除劳动合同书、王××在洛阳新建水泥公司自愿退厂登记表上的签字,法院调取的洛阳新建水泥公司改制后成立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在卷资证。

一审法院判决认为:偃师水泥二厂作为乡镇法人企业转让、重新设立新的法人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并接收了偃师水泥二厂所有的农民合同工,王××与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2005年5月3日,双方签订了《终止劳动关系协议书》,双方事实上已解除了劳动关系,2005年10月3日应确认双方劳动争议发生的时间。王××向偃师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的时间为2008年8月,其提出申请的期限已超出法定一年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王××所诉返还集资款及利息的请求,与本案不属同一法律关系,本案对此不作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该院经审判委员会研究,判决驳回了王××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10元,由王××承担。

王××上诉称: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部分错误。王××为洛阳新建水泥公司(由偃师水泥二厂改制而来)单位员工,从1981年6月份起就在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工作,2005年3月份,洛阳新建水泥公司通知王××回家待岗,待岗期间洛阳新建水泥公司没有给王××发放任何生活费用。2008年5月底,王××得知偃师水泥二厂改制时所签协议约定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应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等内容,但洛阳新建水泥公司从没有为其缴纳过任何社会保险。且洛阳新建水泥公司违法要求王××缴纳集资款没有给付利息。经与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协商无果,王××随于当年5月份向偃师市人民政府及偃师市劳动行政部门申诉要求解决。同时。一审判决以终止劳动关系协议书否定王××应得的和受法律保护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费、社会保险待遇等错误。王××一审诉求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费、社会保险待遇等符合法律规定,应受法律保护。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一审判决用所谓的没有出处的国家政策否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法规中对劳动者保护的规定,并借此否定王××的合法权益,明显违法。综上所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洛阳新建水泥公司违法侵害王××的合法权益,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2009)偃民初字第X号民事判决,并判决支持王××一审全部诉讼请求;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由洛阳新建水泥公司承担。

洛阳新建水泥公司答辩称:一、关于社会保险问题。1、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属于乡镇企业,依法不在《社会保险费征收缴暂行条例》规定的征收范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发函(1999)X号文件已经明确规定:《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征缴范围都不包括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向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征缴社会保险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2、王××属于农民,目前我国关于农民的养老保险缴纳问题并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因此,关于社会保险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二、关于生活费的问题。因王××退厂时属于自动离职,不属于下岗职工,依法不应当向其支付生活费。三、关于经济补偿问题。王××自动离职,属于单方主动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因此依法不当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四、关于劳动关系解除的问题。《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解除只存三种情形:1、用人单位主动与劳动者解除合同;2、劳动者主动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3、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就是说,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只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彼此单方解除或者协商一致解除,而不能以司法判决的方式解除。事实上,双方的劳动关系在王××自动退厂之日或签订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领取退厂补助金之时就已经解除,王××现在再次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劳动关系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五、关于仲裁时效问题。王××自动退厂之日或者签订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领取退厂补助金之时,双方的劳动关系就已经解除,如果存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就已经开始计算,截止王××申请劳动仲裁已远远超出了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至于王××称2008年5月底其才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同时认为自己的仲裁时效没有超过,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基本逻辑。本案100余人不可能是同一时间点同时知道同一个事实,这纯属是其自己编造的一个时间点,同时利用司法途径希望以判决的方式来解除已经不存在的劳动关系,以达到其形式上进入仲裁时效期间的目的,然后再生搬硬套的引用看起来对自己似乎有利的法条,最终实现其无理的要求。因此,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判决驳回王××的无理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偃师水泥二厂作为乡镇法人企业转让、重新设立新的法人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并接收了偃师水泥二厂所有的农民合同工,王××与洛阳新建水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2005年5月3日,双方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双方事实上已解除了劳动关系,故应将该日确认为双方劳动争议发生的时间。王××向偃师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的时间为2008年8月,其提出申请的期限已超出法定一年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王××所诉返还集资款利息的请求,与本案不属同一法律关系,对此不作审理。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因王××已于2005年10月3日与洛阳新建水泥公司签订有《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并在自愿退厂人员登记表上签字,故王××关于应当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等主张,依据不足,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受理费10元,由上诉人王××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朱勤社

代审判员董艳

代审判员吴爱霞

二O一O年七月二十日

书记员常利锋



==========================================================================================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41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