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判裁案例 >> 案例正文

香港特別行政區訴張某

时间:2007-08-24  当事人: 張某   法官:法官潘敏琦   文号:HCMA388/2007

HCMA388/2007

香港特別行政區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

刑事上訴司法管轄權

減刑上訴

案件編號:裁判法院上訴案件2007年第388號

(原粉嶺裁判法院傳票2006年第13632號)

------------------------

香港特別行政區

被告人張某

------------------------

主審法官: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潘敏琦

聆訊日期:2007年8月24日

裁判日期:2007年8月24日

判案書

1.上訴人承認一張「身為樓宇擁有人,無合理辯解,而沒有遵從建築事務監督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第24(1)條的條文所送達的命令,拆除有關的違例的建築工程,並按照建築事務監督核准的圖則,修復該樓宇受影響的部份」的傳票的指控。該張某票覆蓋2006年7月3日至2006年9月11日。上訴人被判罰款共45,500元。上訴人不服判刑過重,提出上訴。

2.上訴人是傳票所指單位業主之一。

3.屋宇署測量主任曾於2002年5月17日到該處視察,發現地下花園加建搭建物,包括兩間玻璃室連框架,支架連頂蓋,總面積為41.75平方米。屋宇署在2002年10月18日發出遷拆令,著令業主在限期前拆除上述非法違建物。2003年9月4日至2006年9月7日期間,屋宇署人員再巡查上址,發現違建物仍然存在,期間建築事務監督曾發出警告信予業主,表示屋宇署將會採取檢控行動。屋宇署職員在2006年11月24日視察,發現非法違建物中的一項已經拆除,其餘兩項中的一項只拆除頂蓋,另一項仍然完整存在。

上訴理由

4.上訴理由現重組概述如下:

(1)裁判官錯誤認為上訴人在審訊日才認罪,不等同他由衷悔過,有加強上訴人干犯罪行的嚴重性以令致裁判官採取偏高的罰款額之嫌,及錯誤把違例搭建的危險程度與高空擲物劃上等號,屬原則性上犯錯;

(2)裁判官沒有充分考慮控方提供之表列數據及上訴人的個人背景、興建違建物之前因後果及遲遲未有拆卸違建物的理由;及

(3)一次性及持續性罪行的起刑點明顯過重。

答辯人回應

5.答辯人大律師指,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訴元潔,HCMA1220/2005一案,法庭在量刑時其中之一的考慮是被告是否故意拖延遷拆令。上訴人在四年多期間堅持不遵從拆卸令,裁判官有權認定他在審訊日認罪不等同他由衷悔過。

6.答辯人大律師續指,裁判官指出違例搭建的危險程度不亞於高空擲物,旨在強調違例搭建物未獲建築署審批及肯定其安全性,一旦塌下,可能構成人命傷亡或財物損害,與高空擲物可能導致的後果不遑多讓,明顯有潛在風險。

7.答辯人大律師強調按元潔一案,裁判官正確考慮了本案的違例搭建物分三部份,面積合共41.75平方米,規模不小,上訴人故意拖延拆卸令達四年零兩個月,上訴人經濟狀況不屬拮据,亦非特別年老或體弱多病,本案無論一次性及持續性的罰款額非明顯過重,亦無原則性犯錯。

裁決

8.有關罰款包括兩部份:

(1)判罰200,000元及監禁1年;及

(2)不遵從命令的情況持續的每一天,另外罰款20,000元。

9.上訴人大律師援引HKSARv.YamWingHan,Agnes,HCMA1138/2000一案的判刑,指該案的主要判罰及持續性罰款分別為5,000元及6,350元。該案的拆卸令在1993年7月期間發出,上訴人曾兩次接獲署方發出的通知,及後在2000年被控,傳票覆蓋約四個月的時間。

10.然而該案的上訴人並非就判刑提出上訴,而貝珊法官在該案亦無作出量刑指引。

11.元潔一案的上訴人被判罰款10,000元及就罪行持續的每天罰款100元,答辯人方在上訴聆訊時,向法庭提交案例顯示,一次性罰款由500元至28,000元不等,而最嚴重的案件判罰為14天監禁,緩刑1年。當時尚為暫委的馮驊法官在判刑上訴時分析了過往案件。他在判案書是這樣說:

「19.於罸款最輕類別,樓宇通常是舊區約40年樓齡舊樓,僭建物如外牆加建簷篷或花架,被告人年紀老邁(如70-80歲),沒有工作能力和收入,裁判官在聽取背景報告後,罸款500元至800元(見HKSARvLamYim&anor.,KCS141/2005;HKSARvChungSzePak,KCS5421/2005;HKSARvYeeShik-kwon,KCS5422/2005)。

20.再較重一類,如HKSARvLamTungHCMA77/2005,被告人在天台加建儲物櫃,2.2米高,1.5米闊,定罪下罸款4,000元。又如HKSARvKungMei-kam&anor.HCMA132/2004,被告人購買外牆有僭建物樓宇,並不知情,定罪下罸款5,000元。

21.又再較重一類,如HKSARvHoSiu-heungHCMA776/2005,僭建物有天台加建及樓梯出口,認罪下罸款10,000元。又如香港特別行政區訴竹林僊館有限公司,僭建物為天台邊緣加圍欄及天台金屬支架及帆布,認罪下罸款10,000元。

22.最嚴重一類,如HKSARvIpWah-mingRaymondESS13401/2004,為單幢式屋宇,在天台及後園加建、拆除及封密樓梯,認罪下罸款25,000元。又如HKSARvChanYukKwai&anor.KTS16396-9/2005,為單幢式屋宇,在平台及天台加建結構,認罪下4張某票共罸款28,000元。

23.就每日罸款而言,金額由10元至200元不等。而於竹林僊館一案,案情與本案相近,每日罸款為100元。

24.本席列出上述案例,不單在對僭建物性質作出比較,因只是其中一項考慮,量刑因素按個別案件而異。總結案例所得,一筆過罸款量刑考慮包括:

(1)僭建物的性質及規模;

(2)僭建物是否由被告人建造;

(3)被告人是否故意拖延拆卸令;

(4)被告人是否認罪;

(5)被告人的經濟狀況;

(6)特別求情因素,如特別年老、疾病或其他。

25.本席認為,建築物以原積建成,負荷以原積計算,多層建築物尤為重要。若個人自私,加僭一隅,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終累及整體。為安全計,建築法例必須遵從。執行要有力,拆卸還完當然是最有效政策,但罸款不能過輕,以免無效。」

12.把上述案例就一次性罰款的考慮沿用於本案,本案違建物的性質和面積應被納入何兆享案和竹林僊館案一類的類別,而僭建物為上訴人策動建造,上訴人故意拖延達四年零兩個月,上訴人不屬經濟拮据或年老多病類。

13.上訴人大律師在上訴理由(1)所指出的量刑原則,特別是認罪之舉彰顯悔意一點,基本上是正確的。此量刑原則適用於判處即時監禁的案件,因認罪的被告在刑期上享有三分之一的量刑扣減。然而該原則用於判處罰款如本案的案件上,作用不大。而裁判官在裁斷陳述書指出他在審訊日認罪不等同他由衷悔過一點,旨在強調上訴人在四年多期間堅持不遵從拆卸令,故意拖延拆卸令。事實上,僭建物的潛在危險性,著實不容忽視。

14.本席認為本案情況和元潔案及何兆享案的情況相若,裁判官把一次性罰款定為10,000元是正確的,然而,該兩案的每日罰款額均定為100元,本席不認為本案的情節較諸該兩案嚴重,裁判官以每日500元的罰款屬過重,適當的每日罰款應為100元。

15.本席下令上訴部份得值,一次性判罰維持不變,每日罰款則由每日500元下調至100元;以71天計,為7,100元。合共罰款為17,100元。

(潘敏琦)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

控方:由律政司署理高級政府律師鄭凱聰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

辯方:由吳金玉律師行轉聘張某輝大律師代表上訴人。



==========================================================================================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相关判例: 行政 香港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58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