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律师刑事案件办案小结

发布日期:2010-10-26    作者:110网律师
刑事案件办案小结
一、 基本刑事诉讼流程
立案 → 侦查 → 起诉 → 审判 → 执行
二、 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
对人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另外在专门调查工作中可以采取的强制方法有:强制搜查、强制检查、强制扣押等
三、 刑事诉讼中的日期
拘留最长37日
侦查阶段最长7个月
审查起诉2个半月(含一次法院的退回补充侦查1个月)
审判2个半月内
被害人提请检察院的抗诉5日内
被告人对判决的上诉为10日内,对裁定的上诉5日内
日期详注:
1、强制措施期间
? 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拘留或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外,公安机关应当把拘留或者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之内,通知被拘留人或者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拘留的人,都必须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特殊情况下可以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延长1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内作出决定,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至4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应当立即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并将执行回执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的3日内送达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2、委托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期间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公诉案件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侦查羁押期限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对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在上述期限内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按照前述规定延长2个月,期限届满后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公安机关对案件提请延长羁押期限的,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7日前提出,并书面呈报延长羁押期限案件的主要案情和延长羁押期限的具体理由,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前作出决定。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符合《刑诉法》124条、126条、127条规定的条件,需要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
4、审查起诉期间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无论是自行补充侦查,还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都应当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
 
5、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期间
 被害人如果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上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7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
 
6、一审诉讼活动期间
人民法院应当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将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前送达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建议补充侦查的,应当在1个月内补充完毕。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在上述期限内不能审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20日内审结。
 
7、上诉、抗诉期限
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5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8、二审诉讼活动期间
上诉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在上述期限内不能审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9、再审期限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上述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上述规定。
10、死刑执行期间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内交付执行
11、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和减刑、假释裁定提出意见的期间及有关机关作出处理的期间
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后1个月内将书意见送交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2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1个月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决。
四、在侦查阶段可以要求侦查机关撤销案件的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在侦查阶段出现下列情况的,应撤销案件:
(一) 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
(三)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法律赋予律师的权利
(一)提供法律咨询;
(二)代理申诉和控告;
(三)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四)会见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详注:(一)提供法律咨询;第一,要非常详尽地给犯罪嫌疑人讲解《刑法》中有关犯罪构成方面的问题。向犯罪嫌疑人仔细列举和分析所涉罪名主客观方面的行为特征,行为上的差异对于性质的认定、危害程度的认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提醒犯罪嫌疑人注意核对口供的笔录和签字,认真比对鉴定结论。
第三,由于实践中侦查人员常常会以自首、立功等诱使犯罪嫌疑人作出对自己不利的供述。
因此,在会见中律师有必要向犯罪嫌疑人讲解《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自首和立功的法律规定。
第四,律师还要注意程序方面的问题;
第五,会见时与当事人谈话一定要根据其文化程度、阅历等综合因素,用最直白、最清晰的语言来解答问题。
(二)代理申诉和控告;
     三种情况,(1)没有犯罪事实或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导致错误拘留的;
(2)没有犯罪事实而被错误逮捕的;
(3)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
(三)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四)会见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是律师在侦查阶段最重要的一个权利,律师能否在诉讼中有所作为,关键看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效果。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了解以下情况:
(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2)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或参与所涉嫌的犯罪;
(3)犯罪嫌疑人关于案件事实和情节的陈述;
(4)犯罪嫌疑人关于其无罪、罪轻的辩解;
(5)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
(6)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其人身权利、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害;
(7)其他需要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毕丽荣律师
广东广州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朱学田律师
山东临沂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高宏图律师
河北保定
高洪祥律师
黑龙江黑河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3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