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法理学 >> 查看资料

法律正义与应然正义冲突的案例(之一)

发布日期:2011-03-15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法律正义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实质正义的全部诉求;法律所能给予社会的现实正义永远落后于法律应当给予社会的正义。所以,能动司法的直接价值在于“融合法律正义与应然正义的冲突”。

法律正义与应然正义冲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看案例之一: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孕妇甲之夫乙被丙所驾驶的汽车压死,经交警部门认定:丙负该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甲起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令丙赔偿死亡赔偿金xxx元、被扶养人(胎儿)生活费XXX元等。“被扶养人(胎儿)生活费XXX元”的诉讼请求应否予以支持?

观点A认为:虽然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司法应当具有人文关怀,为保障胎儿的权益,人民法院不应机械、被动地适用法律。该胎儿即将出生,其母代为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应当予以支持;观点B认为:观点A虽然在本案中能动地解释了法律,但是已经违背了法律的具体规定和立法目的。该胎儿尚未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可能因流产死亡,也可能出生时系死体,支持该项诉讼请求于法无据。

在“能动司法”的语境下,为了“能动地适用法律”,可能有部分法官会持A观点。笔者认为,此为处理该案的下下之策:正如B观点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胎儿尚未出生,其根本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也不具备“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不可成为权利人,不是适格的“被扶养人”。如果人民法院支持“被扶养人(胎儿)生活费XXX元”的诉讼请求,即为违法裁判;再者,如果支持该项诉讼请求后,该胎儿因流产死亡或出生时系死体,该笔“被扶养人生活费”将成为“不当得利”,既不公平于侵权行为人,还可能引发新的诉讼。正所谓:“能动司法”应受法律约束。B观点是最彻底的“被动司法观”,曝露了“被动司法”的典型弊端:僵硬、冷漠、不变通。如果法官持该观点,将在判决书中驳回该项诉讼请求,没有照顾孕妇甲“合理但不合法的诉求”,一般不会得到甲及诸多“依理行事”的自然人的理解,甚至产生怨恨和不满情绪。

A、B观点之争的实质在于:一方面,当事人只能获得现行法律维护的正义,在现行法律尚未改废之前,人民法院必须以其为依据,否则即是“以能动司法之名行盲动司法之实”。另一方面,完全适用于每一个案的现行法律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司法才有能动的可能性。

如此两难,该当如何?

笔者认为,如下处理可灵活保护胎儿权利:向甲释明本案利害关系和诉讼风险,说服其等待孩子出生后再到法院起诉;并告知甲诉讼时效制度的具体内容,提醒其及时起诉。
 
【作者简介】
胡波,云南省鲁甸县人民法院任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李晓航律师
黑龙江哈尔滨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北京孟宪辉律师
北京朝阳区
王皓律师
黑龙江哈尔滨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李开宏律师
广东深圳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刘平律师
重庆渝中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79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