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其他论文 >> 查看资料

《富国律——三十年内国家成王称富之规律法律》目录、自序、第一章?

发布日期:2005-01-1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自序…………………………………………………………………………………………1?

  第一章 货币票券运行史…………………………………………………………………8?

  第一节 自然货币票券模式………………………………………………………………9?

  一、自然货币票券模式简图…………………………………………………………9?

  二、自然货币票券模式简图解说……………………………………………………10?

  三、困惑、变通和发展………………………………………………………………11?

  第二节 银行货币票券模式………………………………………………………………20?

  一、银行货币票券模式简图…………………………………………………………20?

  二、银行货币票券模式简图解说……………………………………………………21?

  三、银行模式的失与得………………………………………………………………23?

  第三节 计划货币票券模式………………………………………………………………33?

  一、计划货币票券模式简图…………………………………………………………33?

  二、对计划货币票券模式简图的说明………………………………………………33?

  三、计划货币票券模式为什么失败…………………………………………………35?

  第四节 财金货币票券模式………………………………………………………………39?

  一、财金货币票券模式简图…………………………………………………………39?

  二、财金货币票券模式简图解说……………………………………………………39??

  第二章 货币票券变化史…………………………………………………………………46?

  第一节 货币运行历史规律一览表………………………………………………………46?

  第二节 对几则货币票券运行宏观历史现象的解释……………………………………61?

  第三章 货币与票券渗透史………………………………………………………………89?

  第一节 货币与票券大家庭………………………………………………………………89?

  第二节 渗透与对立谁是主角……………………………………………………………100?

  第四章 金融财政制度变迁史……………………………………………………………118?

  第一节 金融制度的变迁轨迹解释………………………………………………………118?

  第二节 财政制度的变迁轨迹解释………………………………………………………132?

  第三节 金融财政制度的融合……………………………………………………………141?

  第五章 新世界、新制度、新理论、新冲击……………………………………………163?

  第一节 能否对未来做些猜想……………………………………………………………163?

  第二节 新冲击与旧经济理论的终结……………………………………………………169?

  附录一 致外国驻华使节、世界各国元首及联合国首脑的一封信……………………217

  附录二 致中国领导人的一封信…………………………………………………………219?

  附录三 名人推荐…………………………………………………………………………224?

  特别报告-我的故事……………………………………………………………………227?

  后记 ………………………………………………………………………………………246??

  谨以此书献给:????

  地球元首(未来)?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中国国家元首?

  印度共和国总统?

  其他国家和地区领导人?

  联合国官员?

  以及?

  全世界向往自由、解放、财富与幸福的人

  愿本书让:

  所有拥有者及后代,还有周边的生灵

  在今生得到

  幸福与救赎,

  在后世免遭

  轮回与人本主义光辉灭失之苦!

  自〓〓序??

  因为书号的缘故,使得这本书的出版推迟了三年多。三年来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 与事,还有许许多多的说法。尽管我的努力一直没有松懈,但一直到2004年5月中旬,出书 的曙光似乎还是根本没法出现。2004年5月27日,当我闻知这本解决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书已 经在香港申请到了国际书号,可以正式与读者见面时,我的心依然象七年前刚刚发现这个“ 富国的规律”时那样激动。毕竟,它是我自己在人生最黄金的年代(28岁~35岁),不经意 怀上并且倾全力产下的第一个孩子,毕竟,这个孩子蕴涵了我本人、家人、家族、中华民族 与整个人类的最高希望。?

  我将这个孩子起名:“理想世界之父”,因为他将带给我们与后 人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毫无保障的赤贫,没有非自愿的失业,没有永不增长的工资,没有 税收,没有见死不救或者救治不到位的财政货币法律与政策,没有经济平衡、徘徊、债务 沉积、经济波动与金融危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往无前而又毫无止境的好、更好与 最好……? 由于“理想世界之父”扩张货币、压缩废除税收的做法能使任何一个国家在30年内崛起,走 向富强,我将该书定名为《富国律》。顾名思义,它是让所有 国家富裕起来的规律与法律。任何国家,不分时空,不分种族,不分资源,已经富裕 的,一定采纳过它;要想走向 富裕,或者还想更加富裕的,一定还要采纳它。这些规律如果简单地说,就是:在财政税收 、金融证券与货币诸方式中,货币证券方式总是优于税收方式;国家应当竭尽全力运用货币 手段实现充分就业;货币证券盈则国家富,货币证券亏则国家贫。复杂一点,就是建立一个 以人为本的货币理论体系,运用货币为人的生存保障、就业保障、较高工资保障、较多物质财富保障与精神财富保障等目标服务。?

  显然,货币方式的充分扩张导致税收被完全替代,这彻底改变了国家的暴力性质,并为我们 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财政模型:这时的国家财政只有投放,没有回收,需要多少投入多少 ,不存在回笼,也不存在平衡与过热,只有最佳化;国家投放计划是法定的、强制性的,平 时央行有责任维护社会的稳定,尤其是确保充分就业不因通货紧缩受到伤害,财政是中立的 ;特 殊情形下,由全国人大决定,财政可以直接从央行支取应急货币,投入货币确保100%的社 会保险、100%的充分就业、100%的工资增长得到实现。国家财政新模式的确立,不仅使得 困扰人类几个世纪的经济危机完全消灭,而且使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的理想-没有非自愿的犯罪与暴动、没有非自愿的贫困、没有非自愿的失业,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极 大丰富-得到实现,人类自此进入理想社会,过上天堂里的生活。? 回想起来,在消除经济波动上,所有经济学家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国家, 每一个普通主体还为此付出了有史以来人类社会最大的牺牲。因为,虽然大家都认定经 济危机是由制度造成的,但具体是哪一种制度,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马克思认为是所有 制,他的追随者运用暴力消灭了私有制,又运用暴力推行计划体制,使任何人的行为,哪怕 是种一株草,都置于国家计划的监控之下。实际结果证明: 强制性计划产生了生产的严重不足,产生了严重的人道危机、宪政危机、领袖崇拜与社会公 权力欺诈民众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以各种民主改革完善各项制度,虽然没有上述恶果,但 是,国家的经济服务能力受到财政收支平衡与国家无为理论的制约,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 危机。

  本书为大家提供了另一种答案:国家强制力是必须的,但她的基础是“自然人的需要”;国 家必须作自然人的保护神,在保护自然人权利的目标之下,国家可以放弃任何其他目标,可 以运用任何手段尤其是货币手段消除贫困、失业、债务沉积、产品过剩、物价剧烈波动、犯 罪率上升、社会道德沦丧等危机,满足每个人基于生存权、充分就业权、工资增长权三种基 本权利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在各种手段中,货币量的扩张最为有效,而税收应该彻底废除。 ?

  逻辑上的结论如果是正确的,那么它一定能够在历史上找到成功的例证。与过去的经济学书 本相比,本书更象一部历史书,或者说,它完全就是一部洁本经济史书。因为,书里所有的 观察结论与逻辑推论,最后都由古今中外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例来验证。与过去的经济史不同 的是:这部经济史的主线是货币,无论是分析战争、犯罪、失业、通货紧缩、债务沉积、金 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还是分析充分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福利与工资提高,甚至于分 析政治理念、道德素质、哲学方法、科技成果与宗教关怀,都是以货币为主线来贯彻的。至 于非货币因素的处理,本书或者不加讨论,或者最终归结为货币量增减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点,我对本书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出自我的手,我似乎可以任意挥洒;但另一方 面,它却生长在历史之中,有着自己的生命,并且不为任何人改变,如果我加入哪怕是一丁 点的妄想,也会伤害它的完美。为了缓解矛盾,我只有把自己与自己的发现有意识地区分开 来,将我 与我发现的人币理论的相遇看成是一种缘分。它的广博、完美与出乎意料,完全能与“日心 说、生物进化论”并列,合称为“社会走向理想的三大支柱”。它有自己的生命,也不属于 我个人,它属于它自己,属于整个世界。?

  理想世界的建成,并不等于理论的止步。新世界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看待通货膨胀?

  我将这个问题分解成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货膨胀是否存在?显然 ,如 果以有形物为标准,货币增长肯定超过有形产品的增长,则“通货膨胀确实存在”正确;如 果把无形物都加进来,则“通货膨胀无法确证”才是正确的答案;如果以人的需要与劳动潜 力为标准,则“通货膨胀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为,没有一个理性人的钱多得不能控制, 也没有一个国家实现了100%的就业,哪怕是战争年代物价上涨了上万倍,却总还是有人找不 到工作,有工作的人拿不到足够多的货币。? 第二个问题是:通货膨胀是否有害?由于利害的取舍由人来决定,又因为人总希望自己拥有 更多的货币,通货膨胀恰恰满足了人的需要,总体上对每一个人都是无害的。但是,因为职 业、时空的差异,等质劳动往往不能同时得到同量货币,短期就会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三个问题是:万一通货膨胀对部分人有害,是否能够预先消除?当通货不是同时发给社会 每个成员,时差可能损害了非生产第一线工作者尤其是国家公务员的权益。消除这种危害, 国家可以预先立法,例如规定活动工资制,万一出现通货膨胀,对固定工资者依照通货膨胀 的平均比率给予补贴。?

  最后一个问题是面对物价上升,生活水平下降,民众应当如何引导政府行动?美国经济史载 ,美国人一旦失业,工资增长不快,产品卖不出去,都会上街游行,敦促政府多发货币、放 松 银根。日本则干脆将“工资增长”专门立法。而中国人刚好反了过来,1989年北大学生上街 ,打的是“反对通货膨胀”的标语,要求政府少发货币,让全世界莫名惊诧。历史经验表明 ,中国人只有抛弃物币理论,象美国、日本群众那样引导政府才是对的。?

  理论上对通货膨胀问题的解答不仅使得整个经济学大厦焕然一新,而且引发了方法论与哲学 的革命。众所周知:当前土生土长的中国大陆人,几乎都经历了终身的资本主义弊端与共产 主义理想的 教育。每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许多经济危机的历史事实,对经济波动进行记载的文 章,对经济波动进行分析的理论,对经济波动进行改造的设想,以及政府在熨平经济波动上 所做的种种努力……可以说,对于这些人,消灭经济危机,既是社会的理论原点、国家的强 盛希望,同时也是个人的人生目标。55年,祖孙四代的实验,验证了计划经济理论以及所有 相关学说的破产。但这种破产只是教条主义、国家与社会公权力崇拜理论的破产,并非理念的崩溃,而只是理念的更为接近,因为人类为自蓟追求快乐与幸福的理想从来就不会崩溃。 ?

  过去,人们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点相冲突的方式构建社会秩序,主张个人主义的,反对 国家积极有为;主张集体主义的,对个人主义口诛笔伐、思想囚禁乃至肉体消灭。冲突必然 产生危机,重大的冲突常常使人们失去根本,追随外化的虚幻世界。社会的的根本本来是个 人或者自然人,但当这个钟摆一经拨动到极端个人主义一边,导致国家经济严重不作为时, 社会出现了 频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对国家的依赖,又使得钟摆摆到了极端集体主义的一边,极端集 体主义与国家本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排外战争与国内阶级 战争,而且引发了私有制改造,引发了计划经济体制。当极端的国家本位占据统治地位,并残酷压迫个人需求时,所有的人都成了社会大运动的材料,整个社会谎言充斥、人性卑劣、 罪恶滔天。而这一切,在今天看来,仅仅是方法论的错误,或者说,缺乏宗教人文关怀。换 一句话说,原有的理念依然存在,唯一不同的只是方法方式变了:由“两点辨证、平衡发展 ”变成“以人为本,一路前行,永无止境”。本书也涉及了部分宗教、哲学问题,但并非重 点。有关世界宗教、社会文明、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问题,读者如有兴趣,只能在《道 德经李家注解-中华传统文化与普世后现代文明之关系》一书中见面了。?

  本书分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基础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基础理论的运用,第五章是对 未来的一些猜想。为了避免陷于争论,我撇开旧的经济理论,将货币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成货 币票券运行自然模式、货币票券运行银行模式、货币票券运行计划模式和货币票券运行财政 模式四个阶段来描述。考虑到分阶段不能很好地阐述货币票券的连续变化,我又画了一个表 ,对货币票券的变化史进行描述,并对现代经济学经常提到的危机、通胀、滞胀、高增长低 通胀作了新的解释。在基础理论之后,我开始描述以法定货币为核心,货币与其他票券互 相渗透的统一体系。我希望这种描述能够消除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对立,降低法定货币制度的 刚性,增加法定货币制度的弹性,使法定货币变得更加有用。我还对金融财政制度逐渐融为 一体的现象做了解释,明确提出以货币证券手段替代税收,或者说完全废除传统意义上的税 收,是社会走向理想天堂的必由之路。谁最先废除税收或者踏上税收券化的大道,谁就有望 最先强国富民。我希望大家了解金融财政制度一体化趋势中的巨大利益。最后是有关未来的 一些猜想,还有旧经济理论退出历史舞台的回顾。?

  我祝愿大家能够有一颗平常心去除旧迎新,走进自由、财富、幸福和法治的天堂!

  李纪兵于中南大学

  2004年6月4日

  第一章〓货币票券运行史?

  社会经济的运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物质形态,另一种是货币票券形态。在人类 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对社会经济从物质形态上进行认识的理论相对比从票据形态进行认 识的理论要多。在这里,我们主要从货币票券形态的角度来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从货币票券的角度来看社会经济运行,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按照历史 顺序的不同依次是:1、自然货币票券模式,又称自然经济模式、物币模式,简称自然模 式;2、银行货币票券模式,又称自由放任经济模式、纸币模式,简称银行模式;3、计划 货币票券模式,又称国家经济模式、专制模式,简称计划模式;4、财金货币票券模式,又 称理想经济模式、充分就业与高工资模式,简称财金模式。?

  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每一种模式里面都同许多的理论、政策、法制等社会现象共同存在,每 种模式也有可能和其他模式共同存在。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运行模式会取得 不同的社会地位。总之,社会是一个大杂烩,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模式。

  第一节〓自然货币票券模式

  一、自然货币票券模式简图

  〖HT〗〖HJ0〗??〖KH-*2〗〖HJ〗

  〖TPH1,+54.7mm.90.3mm,BP#〗〖TS(2)〖JZ〗〖HT5“H〗图1〓货币票券自然模式运行 简图〖TS〗〗〖HT5SS〗?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都包括在自然模式之中,自 然模式主导地位终结或者转型的标志是金本位制的崩溃。需要说明的是,金本位制的崩溃虽 然意味着自然模式主导地位的终结,但金本位制所遗留下来各种学说、观点、理论甚至制度 ,在今天的货币流通中仍然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因此,考察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考察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伴随着货币票券流通性自然模式 ,是我们研究了解货币票券的起点,也是我们掌握货币票据规律,发掘社会财富,走向富裕 和强盛的起点。

  二、自然货币票券模式简图解说

  自然模式实际上是与人类社会生产过程共始终的一种基础模式,在现代社会和新经济现象中 ,自然模式虽然失去了主导地位,但仍然是人们获取货币的基础途径之一。自然模式有以下 几个特点:?

  1、自然模式是网状结构。过去的理论总是将社会描述成一种金字塔结构,实际上社会是一 种网状结构。也就是说,个人和企业、集体、国家的一般劳动产品、特殊劳动产品(可以 直接充当货币的劳动产品)、票据、证券、凭证以及其他记载劳动成果的手段一种网状结构 互相连接,互相沟通。网状结构决定了各种票据形式之间、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之间、票券形 式与物质生产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损害任何一个主体、 任何一种形式都会使整个网状结构受到损害。?

  2、自然模式以具体自然物作为货币的法定形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充当过法定 货币的自然物有粘土到铜、铁、金、银等,也就是说,充当货币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固定的, 交换方便的物品开始取代前面的货币成为新的货币表现形式。显然,这里有一个隐含命题, 即“使用是否更方便”是决定货币以何种形式出现,会发生哪些变化的内因。?

  3、充当法定货币的自然物一般都经过一定形式的信息化处理。如计量、外形、记号、颜色等等。如果未经过一定形式的信息化处理,粘土还是粘土,不是 货币;金银还是金银,也不是货币;而经过一定的信息处理,或者经过一定明示和潜在的 约定,任何物品(黏土、树皮、纸张、铜、铁、金、)都可以充当货币,而且不影响其使 用。自此,我们的结论是:货币并不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固定商品,货币也不是特殊商品, 货币表现的是一种劳动信息,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困惑、变通和发展?

  通过上面的简图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模式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由虚线所代表的 那一块: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通过某一种具体物来表现,虽然可以使人们之间的 劳动融通更加方便,但是,也有可能使其他生产活动的发展受制于这种具体物的生产,阻碍 整个生产的发展。现实生活中,解决这个缺陷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基本上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之中,这使得充当法 定货币的特殊物的生产发展缓慢,而法定货币的稀缺也是其他物质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

  因此,在自然模式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大量生产潜力闲置与法定货币稀缺的矛盾。具体表现 就是货币财富的极端贫乏,人们生产生活的极端贫困。历史上,通过增加货币解决人们 生产生活极端贫困的做法都很成功。试图以其他手段解决人们生活困难的尝试和著述虽然 多 ,但基本上都没有成功。也就是说,自然模式的变通和发展最终都是通过增加货币总量的方 式来解决问题的。自然模式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货币总量不断增加的历史。?

  (一)〖ZK()通过增加货币成功解决人们生产生活极端贫困的典型事例

  1、中国汉朝初期增加货币,成功解决人们生产生活极端贫困的典型事例?

  中国汉朝建立时,八年的楚汉战争使得百业凋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无盖藏”,汉朝的统治者意识到国家贫穷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缺乏,于是一方面国家铸钱 ,另一方面允许民众私铸。在那时,人们可以自由劳动,自由铸造货币,农工商并举,人们 的劳动积极性高。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汉朝经济由汉朝初期的“自天子不能具钧钿,而将相 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转变成武帝初年的“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纲疏而民富,役财骄溢”。? 汉朝增加货币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的困难,而且使国家变得非常富裕。据历史记载,汉朝府 库的钱常年堆积,串钱的绳子腐烂了,钱散落在地无法计算,普通民众只骑公马,骑母马则 会受到他人的耻笑,民众以贫困为耻辱。?

  经济上的富余,使得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民众以贫困为耻辱,以不劳动为耻辱。增加货币量 ,允许民众自由发展经济的积极的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使得汉朝经济成为封建社会最繁荣 的经济,汉朝成为中国封建史上时间最长的王朝。汉朝因故灭亡以后,人们对汉朝的思念却 丝毫没有减低,仍然自认为是汉朝的子民,中华民族也自称是汉族,法律和制度的魅力可见 一斑。?

  2、资本主义前期各国增加货币,抢夺金银产品,使社会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 发达国家在不发达的时候,对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交换不加硬性控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 政策,使人们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动力和对货币的渴望,这种事例数不胜数,最典型的就是“ 价格革命”。?

  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末,由于人们对黄金的渴望,使大量黄金涌入欧洲。这个时期,欧洲 的黄金储量由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白银储量已由700万公斤增加到2100万公 斤,引 起部分物价上涨。物价上涨直接刺激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史称“价格革命” .〖ZW()参 见宋则行主编《世界经济史》第124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ZW〗〗有人认为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价格革命对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但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价格革 命是解决了人民对货币、对黄金的渴望问题,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缓解了通货紧缩, 价格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说价格革命便是通货膨胀,没有看到物价上升对生产的革 命性的推动,对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缺乏历史常识的一种表现,价格革 命实际上是以通货膨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通货的无限渴求。?

  欧洲的金银储量虽然在短时期内获得了大量的增长,刺激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但是,与人 们的货币需求相比,金银储量的增长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生产能力增长的需要,到1730年左右 ,借债和高利贷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为制止高利贷者对借款者的盘剥,在意大利建立起以低 息向群众放款的信贷组织,这就是现在商业银行的雏形。商业银行的出现,提高了货币的利 用率,缓解了货币不足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利率,减少高利贷者对劳动者的盘剥,据统计 ,商业银行的出现,使公共借款的利率从1500年的25%下降到1550年的9%,十七世纪六十年 代,荷兰政府在和平时期能以4%以下的利率得到借款。中国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他们在现代看来可望而不可及的利率水平,人家在几个世纪以前就得到了。

  〖ZW()宋则行主编〓《 世界经济史》〓第424页〓经济出版社〓1994年出版。〖ZW〗〗

  根据司法实践案例,中 国目前的实际利息率超过26%,现实生活中,就是按这种利率也很难借到企业所必需的款项 .〖ZW()段正坤主编〓《司法部首届全国律师业务案例“金狮奖”获奖作品选》〓经济案 件〓第2页〓长春出版社〓2000年出版。〖ZW〗〗 ?

  3、金本位制崩溃的实质是增加货币,满足人们的劳动需要,摆脱特定物对货币增长的制约

  金本位制的完全确立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国从十八世纪就开始逐步向金本位制过渡,到1821 年,实行单一的金本位制-“随着二十年代有效金本位制的恢复,联合王国终于把他的经 济战车系在单独一种金属上了”〖ZW(〗「英国」克拉潘著〓《现代英国研究史·上卷》第 六百二十二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出版。〖ZW)〗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金本位制 是物币制度的延 伸,也是物币制度的最后形态。在物币时代,人们的劳动产品-具体物,就是记载人们劳 动的工具,就充当货币的角色,完成社会的劳动交换与劳动组织工作。但具体物形式太多, 折算不方便,而且也容易灭失,保存成本太高,最后,货币完成了从具体物向特定物-金 银的转变,许多国家都实行过金银复本位制度。但金银复本位制的缺陷非常明显,在金银复 本位制之下,只要金银的供应发生变化,国内货币关系和商品价格水平就会发生剧烈波动, 更严重的是,国际市场上金银比价的变动,会使本国币值较高的那种货币从国内流出,破坏 了本国的货币制度。为弥补这个缺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现了由金银复本位制向金 本位制过渡,到1900年,美国通过金本位法案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 .黄金成了国际货币的唯一担当者。?

  金本位制的特点是:货币单位以含金量为标准,国内流 通性货币可以兑换成黄金,其他币种从属于黄金,将黄金当成货币或者将金币铸成金条是完 全自由的,不受国家和他人的约束。金本位制的宗旨,是要节省换算成本,实现一种自由货 币制度 的理想,让货币从属于自然物的变化,以排除滥发货币的情况,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金本位制试图以排斥人为干扰的方式维持经济的稳定,但在排斥人为干扰的同时,却使货币 的增长与人的劳动的增长相分离,货币的增长受制于金子的增长使得金本位制脱离了人们生 产和生活的需要,最终被人们所抛弃。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由于货币受到金本 位制的制约,不能满足人们的劳动的需要,资本主义货币信用领域的危机与混乱的日趋严重 ,世界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缩减了44%,国际贸易衰落了近2/3. 大危机引发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猛烈下降,使拉美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日益增长 ,危机期间英国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给英国的金本位制敲响了丧钟。随后,美国、法国 、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金本位制受到冲击。在国际收支逆差加重尤其是国际性有收缩的 总背景下,许多大银行接连破产,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全线崩溃。到1931年6月17日,德国流 失黄金14亿马克,黄金储备率由60%下降为48%,黄金储备量由?5.28亿美元减少到2.34亿 美元,减少了55.7%.英国黄金储备由7.18亿美元减少到5.88亿美元,减少18.1%?。1931年 7月,德国宣布停止偿付赔款、外债,严格管制外汇、禁止黄金交易和黄金输出,使金本位制解体;9月,英国政府宣布停止黄金兑现,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

  显然,放弃金本位制的目的与建立金本位制并没有区别,都是围绕人们的生产劳动展开,都 为方便人们劳动交换与劳动组织服务。放弃金本位制的过程,就是货币发放不断扩大的过程 ,促使金本位制崩溃的过程,也就是货币发放过少的情况不断被改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人 们来讲虽然是被动的,但它本身却是必然的。? 金本位制虽然崩溃了,但金本位制的观念仍然存在,尤其是在“货币究竟以什么为基础”这 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前,人们又不得不求助于金本位制。1943年4月,美国提出“怀特计 划”,突出强调拥有黄金储备垄断权的美国的地位,强调黄金作为国际储备和决定汇率的作 用。在此期间,英国虽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排除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的必要 性,强调“国际清算联盟”的作用,但毕竟国力不支,世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 森林”货币体系。该货币体系的确立,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但该货币体系与黄金挂 钩却决定了它的必然崩溃,经历了9次美元危机、多次美元贬值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实现了汇率自由浮动制,“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彻底崩溃。?

  金本位制的崩溃意味着“黄金就是黄金,永远变不成人,成不了货币;人与人的劳动本身才 是比黄金更珍贵因素,才是货币之源”的客观真理开始浮出海面,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对于 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来说,也意 味着只要中国的制度解放了中国人,未来世界的中心必将以中国为中心。中国,也只有中国 ,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大国;人民币,也只有人民币,才是世界上的第一大货币。?

  4、资本主义时期各国增加货币,成功解决经济危机,使社会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典型事例?

  历次经济危机的起因都是在经济高涨的时候,突然出现货币供应不足,出现信用危机和 债务危机。“货币增长不能符合劳动增长的要求,使得大量企业破产”是经济危机的前期表 现:“工人失业,资本贬值,旧的货币体系与旧的信用制度崩溃”是经济危机的中期表现; “国家不得不实行新的货币制度,以新的货币替代旧的货币,满足劳动者劳动增长的需要” 是经济危机的后期结果。任何一个经济危机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破产、货币供应不足到货币 供应恢复的过程。解决经济危机的事例数不胜数,但手段都是增加货币发行,解决货币供应 不足的问题。? 评价政府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很多,但公认的一条标准是:政府是否解决了民众的充分就业 问题,是否将人力资源有效地用于社会经济建设,而不是采取通货紧缩政策,裁员下岗,以 维持某些物价不上升。最典型的事例是“罗斯福新政”。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罗 斯福新政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功,主要是两个“百日新政”的原因。第一个 “百日新政”从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维持银行信用,实 现美元贬值。第二个“百日新政”1935年5月开始,主要内容是,以工代赈,扩大社会 购买力,提高劳动者的收益。也就是说,新政的主要内容就是膨胀通货,解决通货紧缩和信 用收缩的问题。通过发行货币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劳动者劳动收入的提高问题, 解决劳动者获取个人财富的问题。? 在中国,有许多教科书将罗斯福新政理解为国家干预,却没有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内容是 提 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膨胀本国通货,使本国货币大量增加,解决社会充分就业与通货紧缩 问题。“罗斯福新政”有多种解释,有很多的措施。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增加货币 量。现在我们讲“国家干预”都以“罗斯福新政”作根据,但却忘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内容是将黄金价格提高5~6倍,从而使国家的货币发行量增加5~6倍。正是通过这个措施, 才使国家有能力解决失业率增加、劳动力闲置、货币不足等等问题。? 经济危机也是货币供应模式最终放弃实物币形态,走向不兑现纸币形态的根本原因,其目的 是为了摆脱充当货币的实物过少的局限,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货币需要。经济危机也是通货 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双重作用的结果,其根子在于货币的发行不能满足劳动的需要,最后的结 局是淘汰原有货币,淘汰让人觉得旧货币贬值了。 〖BT4〗(二)试图以其他手段解决人们生活困难的尝试和著述?〖HT5SS〗 历史上,试图以其他手段解决人们生活困难的尝试和著述很多,但是如果脱离了货币手段, 脱离了增加货币的基本规律,都是不成功的。比如: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使得中 国许多统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分配上,忽略生产,使社会整体贫穷,社会成员与社会成员之 间的内斗增加,社会力量内耗严重。封建社会普遍运用的“控制物价,平抑物价”手段,使 得社会商业凋敝,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低下,勤劳者得不到报酬,懒惰者反而可以凭借物产控 制劳动者的劳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等等。? 赞成“控制物价,平抑物价”的人有一个荒谬的逻辑:物价上升,民众必苦。他们显然缺乏 基本的常识:民众是物的生产者与拥有者,物价上升,货币增多,人们赚钱的可能性增大, 劳动积极性增加,民众交换劳动就多,获得财富就多。“物价上升,民众必富”才是实情。 另外,也不排除官员与士大夫仅从自 己买东西的角度去看问题了,忘了民众既是买主又是卖主;还有些官员则根本不管民众死活, 反正自己的工资是固定的,只要能买到便宜货就对自己有利。同时,这些官员也是愚 蠢的:他们不知道物价上升会使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收入增加,人们愿意与他们交换劳 动产品的可能性增加,最终会使他们富裕起来;而物价降低会使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下降,收 入减少,甚至不愿意劳动,他们领到的固定俸禄也买不到东西,社会越来越贫穷,问题也越 来越多,最后有可能连他们的官位都保不住。

  (三)几千年的困惑与余波

  描述货币票券运行模式的历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困惑来自人们对货币的 看法,无论是将货币当成某种具体物、某些种类物,还是将货币当成普遍物的反映,都会带 来深深的困惑,都会漏掉人口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使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伤 害。几千年过去了,困惑虽然一直在减少,却一直缠绕着人们,甚至在金本位制崩溃,将货 币当成“物的反映”而不是“人的反映”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制度支撑的今天,由此产生的一 系列理论仍然没有来得及转变,仍然在干扰人们生活,制造巨大的余波,伤害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社会的稳定。? 这些落后的理论和观点主要有:反通货膨胀理论、税收理论、货币流通的计量理论、物价理 论、供给需求平衡理论、产业平衡理论、计划调控理论等等。这些落后的理论与观点大大损 害了不发达国家利益,也损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拉大了发展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 差距,损害世界经济的整体利益。对这些观点本书最后还有一些简单的评论。

  第二节〓银行货币票券模式?

  一、银行货币票券模式简图

  〖HT〗〖HJ0〗??〖KH-*2〗〖HJ〗

  〖HT5SS〗〖TPH2,+94mm.90.3mm,BP〗〖TS()〖JZ〗〖HT5“H〗图2〓货币票券银行 模式运行简图〖TS〗〗?

  资本主义社会后期、现代经济和新经济现象都包括在银行模式之中,金本位制的崩溃意味着 自然模式主导地位的终结,银行模式(不兑现纸币模式)逐渐占据货币票券运行的主导地位 .但是,金本位制所遗留下来各种学说、观点、理论甚至制度,在现代经济和新经济现象中 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左右着人们的行动。?

  因此,考察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考察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兑现纸币模式逐渐占据货币票 券运行的主导地位的银行模式,是我们研究进一步了解货币票券流通与社会生产流通的关键 ,也是我们掌握货币票据规律,解释经济波动以及经济波动为什么慢慢平缓,使民众走向富 裕的起点。

  二、银行货币票券模式简图解说?〖HT5SS〗

  银行模式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和新经济现象中占主导地位的模式。银行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 1、银行模式是网状信息结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个人和企业、集体、国家的劳动产品、 票据、证券、凭证以及其他记载劳动成果的手段以一种网状结构互相连接,互相沟通。网状 结构决定了各种货币票据形式之间、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之间、货币票券形式与物质生产形式 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与自然模式不同的是,银行模式更注重 信息,银行模式允许劳动主体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向社会融资,扩展自己的信用,以信用 手段发展自己,以信用手段发展社会。? 2、银行模式以纸币作为货币的法定形式。银行模式虽然有多种货币手段和货币工具,但是 货币的法定表现形式是国家认可或者发行的纸币。这时期的纸币与自然模式下的纸币相比, 最大的区别是:银行模式下的纸币不用兑现黄金,而自然模式下的纸币则可以兑现黄金。如 前所述,这种变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接作用是摆脱黄金产量的束缚,使人 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大货币发行,发挥自己的劳动潜力,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幸福。? 3、银行模式允许以票据和其他凭证作为纸币的补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执行法定货币的职 能。银行模式中的纸币本身就是一种国家票据,相当于国家本票,由国家发行,在全体国民 和 政府之间结算。为了使货币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劳动能力的需要,能够适应社会 财富极大 增长的要求,发达国家在拓展经济自由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允许以票据、股票、证券、 代币券和其他凭证作为纸币的补充,在特定领域代替纸币流通,减少纸币流通成本、增加纸 币流通收益就是一条非常成功的经验。?

  4、银行模式有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为了使经济发展趋向稳定,发达国家在积累货币 票券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用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推广好的行为模式,引导人民走向富裕,规 范高成本低收益非理性运作,惩罚违规而且对社会有害的运作模式。这些法律主要包括:中 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政策性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货币管理法、外汇管理法、储蓄 贷款规则等等。? 5、银行模式以拓展民众经济自由为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银行模式加强货币与其他证券 之间的融通,加强货币票券法律制度间的协调,在物质生产市场之外开辟一个新兴市场-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运作使得社会经济运作趋向理性化,是社会经济波动慢慢平缓的主要 原因。? 6、银行模式依靠信用膨胀增加货币量,不允许国家以财政方式发行货币,不允许个人发行 货币。从图上可以看出,银行模式是一种货币供应无增量的封闭运行模式,社会劳动产品的 增加并不引起货币供应的相应增加,相反,社会劳动产品的增加将使货币更加紧缺,使社会 产生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因此,“信用膨胀、崩溃、国家补救”成为银行模式三个典 型阶 段。由于货币根本没有增加,信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起整个货币票券运行体系的崩 溃,到这时,大量的失业人口、大批的破产企业、大量的积压物资不得不迫使国家出面补救 ,发行新的货币,建立新的货币体系。由此可见,国家不干预、国家无为的最终结果还是国 家必须出面服务,必须有为,必须挑起货币供应不断增加的重担;不允许国家财政方式发行 货币的结果是:最终不得不迫使国家以财政方式集中发行大量货币,建立起新的货币运行体 系。

  三、银行模式的失与得

  (一)〓旧经济如此波动?

  世界经济波动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最常见的经济现象,这种波动的程度让人难 以忍受到对资本主义丧失了信心,认为它是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尽管现在有许多经济 学家理性地看待经济波动,认为“在描述商业循环这一阶段时,‘危机’是一个不适当的名 词”,“经济 危机”与“经济波动”仍然是人们心中记忆最深的一个词。历史上比较大的经济波动有:?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序幕-1825年的英国经济危机?

  1825年的英国经济危机揭开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序幕,从1825年第二季度开始,由于 货币发行不能支持正常生产的需要,大量企业因缺乏货币支持,不能偿还债务而破产。到18 25年末,企业破产总数达到3549起〖ZW()门德尔逊《经济危机和周期的比较与历史》〓第 一卷第379页,三联书店〓1975年版。〖ZW〗〗,1837年英国破产数字比1825年增加64%,184 7~1849年 ,破产企业超过6000家,大批工人失业,危机加重了阶级矛盾,宪章运动又活跃起来,阶级 斗争的烽火此起彼伏,并波及全世界。?

  2、银行的崛起与第一次金融危机?

  货币的缺乏使得银行系统迅速崛起,一方面弥补了货币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推迟了货币危机 爆发的时间,使经济危机的强度进一步加大。由于银行的兴起并不能改变货币的发行状况, 社会生产对货币的需求仍然不能满足,1855年秋季,法国、德国出现金融危机,1857年,美 国出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迅速扩大到全世界,据英国估计,1857年危机使企业破产损失超 过1847年的1倍;在法国,因货币供应不足使铁路建设减少2/3以上,里昂有17万工人受到危 机的侵害;在德国,棉纺织生产减少28%;在美国,冶金和纺织工业减产20~30%,铁路建设 减少50%,造船量减少75%.〖ZW()门德尔逊〓《经济危机和周期的比较与历史》〓第一卷 第647,648页,三联书店〓1975年版。〖ZW〗〗?

  3、频繁的信用危机、金融危机与第一次 世界大战?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四十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受了1873年 、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五次经济危机,每次危机都是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大 量破产,生产急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工资降低,资本贬值,物价下跌为特征。1873年危 机最初是以信用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美国铁路建设由景气转为萎缩,各国停止了对美 国的资本输出,美国纽约对工业界的拨款也停止了。缺乏货币支持的经济增长,象断了线的 风筝一路往下跌,企业大批大批地破产,危机开始的第一年,企业倒闭事件就达5000起。在 整个危机时期,企业倒闭事件达47000起。1879年上半年,英国北部有50%的炼铁炉、60%的 搅铁炉停止运转,物价总指数下跌25%.危机使个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据统计,英国在1873 ~1879年,每年罢工的次数达270起,美国共发生了247起罢工。与1873年危机从金融领域开 始一样,1882也是从交易所开始的。这次危机中,美国机车的产量下降?64.9%,石油产量 下 降28.3%,批发价格指数下降24.1%.法国铁矿石的开采量下降34.3%,生产下降26.7%,批发 价指数下降23.3%.英国钢产量下降15.9%,造船业下降62.8%,批发价格指数 下降22.7%,失〖KG-*9〗 业〖KG-*9〗率〖KG-*9〗由〖KG-*9〗1882年〖KG-*9〗的2.3%上〖KG-*9〗升〖KG-*9〗到18 86年〖KG-*9〗的10.2%?。1890年的危机又是从交易所开始,在1890~1 891年,因债务而破产的企业有15000家。1890年,美国发生了尖锐的金融危机,六百多家银行和信用机构破产,主要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跌,金属和金属制品价格指数下降44%,纺织 品价格指数下降26%.?

  1900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多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发动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 战争从1914年七月末开始,到1918年结束,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参加,战争席卷欧洲、非洲 、亚洲和美洲。? 在战争中,“各国都停止了纸币兑换贵金属货币,除美国外,各国都放弃了金本位制。”〖 ZW()宋则行主编〓《世界经济史》第515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ZW〗〗 战争刺激了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使 “美国和日本转瞬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暴发富户” 〖ZW()宋则行主编〓《世界经济史》〓第517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ZW〗〗 , 战争引起的不平衡,产生了新的错综 复杂的矛盾。?

  4、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全盘否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使得人们开始全盘否定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尝试,1917年,俄国发 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开始了否定旧的经济模式 的尝试。这种计划经济模式最后被证明是全世界最惨无人道、最虚伪的模式。与此同时,世 界经济以旧的 模式继续发展,经历了1920~1921年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1937~19 38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1960年10月~1973年1月8次美元危机、多次美元贬值 ,到1973年3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或者单独浮动,宣告战后建 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彻底瓦解。

  (二)为什么旧经济如此波动?

  历次经济危机的起因都是在经济高涨时,良好的经济预期使社会投资大量增加、劳动与资本 价格上升,如果有先进的货币制度作保障,这种上升的势头本来可以长久地保持下去,但在 现实生活中,由于货币票券制度与和分配制度的原因,这种势头不但没有给社会带来收益, 反而马上引起通货紧缩,出现信用危机、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 对上述通货紧缩、债务危机、经济波动、信用危机、金融危机和企业破产等经济现象的解释 有多种,如果从货币票券运行模式的角度来看,“货币增长不能适应劳动增长的要求,使得 大量企业因缺乏货币而破产”是经济上升的良好势头被打断,引起经济剧烈波动的最主要的 原因。经济危机的过程就是一个货币供应不足迫使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生产滑坡的过程。 经济危机的结果是工人失业,资本贬值,旧的货币体系与旧的信用制度崩溃,国家不得不实 行新的货币制度,以新的货币满足劳动者劳动增长的需要,社会进入下一轮循环,直到新的 货币又不足以满足新的劳动高涨的需要。 比较一下货币票券自然模式运行简图与货币票券银行模式运行简图的差别,可以非常清楚地 看到这一点。? 在自然模式中,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增加会使充当货币的自然产品的产量相应增加,虽然 这种增加远远落后于实际劳动总量的增加,劳动与货币之间的联系还是不能完全抹煞,因此 ,我们用虚线表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在银行模式中,由于货币的发行权归国家,国家发行货 币完全依靠银行膨胀自身信用来实现,而银行信用是一种必须归还本息的信用,银行发出货 币以后,还有收回更多的货币。换句话说,在这种模式之中,不但国家实际上没有增加任何 货币,而且由国家操作的银行还试图从社会收取更多的货币。劳动与货币之间的联系被银行 模式完全斩断,因此,在这个模式中,我们看到在货币供给与社会劳动、个人劳动、劳动产 品没有任何直线连接。整个社会生产被旧的模式和制度分割成尖锐对立的两个部分,一部分 是货币需求的不断增加,另一部分是货币回笼的力度不断加强,货币供给渐渐趋于枯竭。只 要银行一逃避信用不足所造成的危机,大量向企业收回贷款本息,回笼货币,原本运作很好 社会经济就只能崩溃……?

  由此可见,世界经济如此波动是因为我们采取了货币供给不足的模式与制度。

  (三)新经济波动为什么慢慢平缓??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以美国为首的现代发达国家经济,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一个重 要的现象是: 旧的经济波动似乎开始变得平缓起来,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现象,人们把它称 作新经济现象。? 那么,新经济波动为什么会慢慢平缓呢?在银行模式之下,经济波动是否会慢慢平息??我 们认为,新经济波动变得平缓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产生并且积累了大量的自由货币? 所谓“自由货币”,也就是在银行模式之下,不再受银行控制的货币。从银行模式运行简图 可以看出,在银行模式里面,并不能产生不受银行控制的自由货币,银行的贷款最终是要收 回的。因此可以说,在理论上,社会经济从总体上来说,并不是靠信用膨胀来支撑,而是要 靠社会的自由货币来支撑。那么,社会的自由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自然模式中,金银是 天然的货币,也是自由的货币。在银行模式中,纸币由国家发行,最终都会由银行收回,因 此,在银行模式时代,自由货币只能是银行不能收回的那部分纸币。比如:银行通过信用膨 胀发放大量的货币,而企业却因为缺少货币破产,银行的货币不能收回就成为一种自由货币 .?

  由此可见,在银行模式之下, “破产”是产生自由货币的主要途径。社会通过破产为下一 轮经济增长积累大量的“自由货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破产,每一 次破产都为社会留下了大量的“自由货币”,使得发达国家在现在能够拥有足够的自由货币 去平息剧烈的经济波动,从而使经济波动变得平缓。这个解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意义在 于:发展中国家可以放胆实现经济自由,而不用担心金融危机、信用危机、债务危机、企业 破产等等所谓的“经济损失”。因为所谓的“经济损失”说到底是银行不能收回其所贷出的 货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经济损失恰是在银行模式下,货币摆脱银行控制成为自由货 币的唯一途径,它将为下一轮经济高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途径,社会就无法 获得更高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大量的自由货币,下一轮经济增长也就无从实现。这个结论与社 会现实是相吻合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都没有大量的“破产”,但他们同时也 丧失了下一轮高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社会货币奇缺,人民生活困难,自由货币极少,社 会资源因为缺乏货币而大量闲置。这种状况是一种比爆发出来的“经济危机”还要可怕的压 抑的经济危机。?

  2、银行法律制度注重货币的弹性,纯粹的银行模式不再存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多次经济危机,积累了大量的解决经济危机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 条就是注重增加货币的总量和货币的弹性,并把“提供弹性货币,融通本国法定货币与票据 、股票、债券、外国法定货币以及其它代币票券”作为货币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首要的追 求目标。例如,美国联邦储备法所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建立联邦储备银行,提供一种 具有弹性的货币,能为商业票据提供一项再贴现的手段,在美国建立对银行更有效的监督, 以及为了其他有关目的,特制定本法”。〖ZW()吴志攀编著〓《金融法概论》〓第二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ZW〗〗

  这说明,美国建立联邦储备银行的目的是为民众 提供服务,提供服务的手段是通过更便利的货币制度,为民众的代币票券(商业票据)贴现 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并没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在商 业银行制度上,发达国家打通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关节,打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关节 ,实行自由票据制度、自由证券制度、自由外汇制度、自由金融市场制度。这种银行与企业 、银行与银行、银行与民众、本国银行体系与外国银行体系互相融合的模式,使得纯粹的、 单一的本国银行模式的局限由此得到弥补,本国货币更具弹性,本国经济发展也就更加稳定 .在不发达国家,往往因为对经济自由化与一系列自由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不彻底, 因为无知而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将经济经验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予以排斥,将一些细枝末节 问题反复争论,以致丢掉世界经济制度文明成果,过分强调货币的刚性,伤害了本国经济的 发展。也许有人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国家,可以证明刚性的货币、压制经 济自由并不会伤害程度经济发展。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的无知。不发达国家应该同发达国家在 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速度相比,而不应该用自己很低的基础和现在的经济发展已经成熟的 发达国家的速度相比。正如婴儿的生长速度不能同成年人的生长速度相比一样。?

  同在转型时期,日本在1959-1970年12年中有10年超过10%,最高年增长?17?5%,平均年增 长约为11?9%;中国在1979~1990年12年中只有3年超过10%,最高年增长13?5%,平均增长 约为8?3%?。尤其可笑的是:中国官员对自己的8%非常满意,舆论常常自夸“一枝独秀” ,一超过8%就是“经济过热”,必须用行政手段强行压下来。中国的经济周期,都是官员人 为压制造成的。?

  世界银行总 裁对不发达国家的这种比较的方法还有另外一个说明,他曾经对不发达国家说:你可以用经 济增长掩盖问题,但你也在下一轮增长中埋下危机的种子。他将不发达国家夸耀自己经济增 长速度的现象视为一种“国家经济官僚掩盖经济问题,愚弄民众,维护自己专制统治”现象 ,值得人们深思。? 3、纯粹的银行制度模式逐步向财政制度模式转化? 发达国家出现新经济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运用财政手段解决货币不足的问题。财经手段 解决经济问题的标志是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理论的推行。在这里,国家可以在货币手段之外 ,发行另外一种证券-国家债券来解决经济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以凯恩斯理论为依据 ,承认了债券的长期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现象是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的,就是 发达国家往往在发行债券的同时,偷偷地将国家发行的债券转变成货币,美国经 济学家经过 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大量的证据“确实表明美联储将一部分政府预算赤字货币化了”〖ZW (〗(美国)劳埃德〓B?托马斯著〓《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第439-440页,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9年出版〖ZW)〗。 这是一种极大的转变,它不但使社会有机会增加自由货币,而且对财金模式有实质性的接受 .这个现象在后面的财金货币票券模式还会详细讲述。? 除债券现象以外,发达国家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手段增加社会的自由货币。比如:国有化与 非国有化措施,将一些企业高价买进,以增加社会的自由货币总量,称为国有化措施;将国 家的股权无偿划归公民个人,称为非国有化措施。再比如:罗斯福新政有一条措施,以高于 市场价5~6倍的价格从公民手中收买黄金,从而使社会自由货币总量增加5~6倍。许多不发 达国家经济学家无法看到这种措施的妙处,是因为他们太不敢触动所谓的“国家利益”,或 者说它们没有看到真正的“国家利益”。这种措施的妙处在于:国家随便找一个途径(或增 加社会福利、或解决充分就业、或收购黄金和白银、或收购某些企业和产品),增加社会自

  由货币的总量,为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注入大量的自由货币,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

  综上所述,新经济现象能够使经济波动变得平缓,虽然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各种法律法规 、各种具体商业操作,但归根结底,还是增加了货币总量,尤其是增加了社会自由货币的总 量。换句话说:半银行模式与半财政模式的结合,使社会拥有大量的自由货币,是新经济现 象中经济波动平缓,经济增长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现象的主要原因。无论是不发达国家 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追求经济增长还是追求稳定(经济波动平缓),根本性的手段都只有 一个:通过各种途径扩大社会自由货币的总量。〖LM〗

  第三节〓计划货币票券模式

  一、计划货币票券模式简图

  〖HT〗〖HJ0〗? 〖KH-*2〗 〖HJ〗〖TPH3,+62.4mm.88.3mm,BP#〗〖TS(2)〖JZ〗〖HT5“H〗图3〓货币票券计划经 济模式运行简图〖TS〗〗〖HT5SS〗 〖BT3〗

  二、对计划货币票券模式简图的说明 〖BT4〗

  (一)〓计划货币票券模式的主要内容?〖HT5SS〗

  计划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从票券运行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计划经 济模式主要表现在:?

  1、理论上,有否定一切货币票券的迹象,在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的国家,都曾经对封建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等人类社会前期经济形态进行完全否定;?

  2、实际操作中,国家完全垄断货币发行权;?

  3、曾经在理论上否定货币的作用,在实践中采取过记工分、发行计划票(布票、粮票、油 票应有尽有)等落后模式运作;?

  4、曾经完全废除本票、股票、债券、代币票券,严格限制汇票、支票的使用;?

  5、曾经取缔证券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限制各种劳动凭证之间的融通;?

  6、完全禁止外汇流通,严格管制外汇,使本国货币成为一个孤岛;?

  7、理论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际操作中一切权力属于国家官僚,将非法行为当成违法行 为加以打击,使法律和制度成为枷锁,与世界公认的“法无规定皆自由”理念的背道而驰, 使得一切金融创新、一切促进社会资源流通的劳动都被视为不正当行为。? 〖BT4〗

  (二)〓计划经济模式并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主体模式?〖HT5SS〗

  人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计划经济模式并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主体模式。这可以从三 个方面阐述:?

  1、计划经济模式并没有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独立阶段。第二世界大战以后,银行模式 与计划经济模式,两种模式并行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计划经济模式并没有一统天下 ,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独立阶段。?

  2、计划经济模式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模式。经济运行无论在哪一个社会阶段都必须 具备货币票券市场和物质生产市场的两个市场,而计划经济模式却试图完全否定货币票券市 场,使得计划经济模式成为一种不完全、畸形的经济模式。?

  3、在时间上,计划经济模式是昙花一现。到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抛弃了计划经济模 式。 〖BT4〗

  (三)〓计划经济模式是经济运行模式的一次尝试?〖HT5SS〗

  有人说,计划经济模式是经济白痴制造的一种权力愚昧、权力游戏和权力笑话。我们认为, 计划经济模式的支持者出发点是好的,虽然不排斥有“不懂经济的人为了抓住国家权力、为 了贯彻自己的权威和个人利益,运用不恰当的手段调动全国的资源,制造愚昧、神话与笑话 ”的现象存在,还是不能全盘否定它,将计划经济模式看成是“经济白痴制造的一种权力愚 昧和权力笑话”。计划经济模式是一种畸形的经济运作模式,是世界经济运行模式的一次失 败的尝试。 〖BT3〗

  三、计划货币票券模式为什么失败??〖HT5SS〗

  关于计划经济失败的理由有多种解释,诸如国家计划的滞后性、信息不完全性、计划主体与 劳动主体的不一致性等等。我们认为,分析计划模式的失败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 〖BT4〗

  (一)在物质生产市场,计划经济模式失败的原因?〖HT5SS〗

  从物质生产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基本价值追求来看,计划经济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计 划过于刚性,计划被神化;计划禁止性规定太多,剥夺了绝大多数劳动主体的劳动自由。计 划经济模式的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国家要干什么是不容置疑的,称作“作为的刚性”。?

  2、国家不允许民众干什么也是不容置疑的,称作“不作为的刚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 计划经济模式的失败不在于计划,而在于强制;不在于国家权力过大,而在于国家权力侵害 了民众的自由;计划经济的失败在于经济不自由。? 国家强制性的作为常常使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受到严重干扰,市场自动配置资源的功能比国 家计划剥夺殆尽;国家强制性的作为还常常被国家官僚所利用,制造许多政绩、许多丰功伟 绩、许多经济神话和许多经济笑话,大跃进时期的“放卫星”、“全民大炼钢铁”都成为世 界经济发展史上极其少见的“黑色幽默”。经济成为政治的工具,搞经济、制造经济舆论的 目的是为了稳固黑幕统治或者升官;国家强制性的作为还常常使国家 官僚有机会打着国 家利益的旗号,使人力资源被无偿调用,物力资源被无偿征收,社会资源受到最严重的浪费 .? 国家强制性的不作为使得法律和政策成为一道枷锁,公民的创造性与劳动积极性被剥夺殆尽 .在消灭私有制的旗号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再也没有存身之地,公民的基本财产权没有保 障,劳动成为一种负担。国家强制性的不作为使得国家权力异化,行政审批和官僚机构无限 制膨涨,行政搭车收费、行政权力滥用司空见惯;国家强制性的不作为时的公民没有任何自 主权,在文革时期,公民养鸡、养猪、给田地施肥都被看成资产阶级自由化,家庭副业被当 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公民作任何事情都要得到国家批准。特别严重的是,国家官僚一般都 不批准公民作计划经济以外的任何事情,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极端缺乏,国家将商业行为

  当成投机行为加以打击,将投机行为视为非理性行为,而将低级、简单的冒险行为视为理性 行为,国家禁止对经济进行预测的期货、取缔金融市场、禁止金融投机行为、禁止国家发行 国家债券却鼓吹通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无知常常与专制并行,因为无知才专制,才将国家机关、政府、党派、领袖甚至党支部书记 看成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而将普通公民个人、集体、企业、国家其他机关、国际机关不看 成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因为专制,才能推行无知,才能制造“丰功伟绩”,才能“虽败 犹荣”。历史经验已经证明 :无知与专制并行的最终结果是“压制、内斗、停滞、崩溃”。 〖BT4〗

  (二)在货币票券与金融市场,计划经济模式失败的原因?〖HT5SS〗

  如果说,在物质市场运行规律方面,计划经济模式还有许多可以辩护的理由,还有可能用人 民所取得的经济发展的成就去证明自己的丰功伟绩。那么,在货币票券市场与金融市场方面 ,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失败也是没有任何辩护理由的。计划经济模式在货币 票券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失败主要表现在:?

  1、计划经济模式的设计者对货币、票据、证券、其他代币票券的经济职能一无所知,对金 融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作用一无所知,在金融市场、货币票券市场、期货市场方面的知识和白 痴没有什么两样。?

  2、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模式的设计者不是虚心学习,而是运用暴力对货币票券 市场、金融市场、期货市场进行所谓的清理整顿,最后关闭了所有的市场。?

  3、计划经济模式在运作过程中,使得社会自由财产和自由货币的总量急剧减少,从而使社 会经济发展的金融基础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计划经济对官僚资本 进行国有化改造时,采取的是没收政策;在进行人民公社化改造时,对普通劳动者劳动财产 实行无偿征用和调拨;对劳动者按劳取酬的要求视为资本主义思想,而对降低工资、降低物 价等等非理性的思想和做法大加吹捧。同样是国有化改造,发达国家注重民众的个人利益, 通过国有化改造增加社会货币总量,使民众拥有大量的自由货币,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而计划经济模式则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号,用落后的手段甚至暴力手段去损 害民众个人利益,国有化改造不但没有增加社会自由货币的总量,反而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 基础的社会自由货币急剧减少,社会自由货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的严重后果是国家权力异化 、官僚主义腐败丛生、国家利益严重受损、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受没顶之灾。 同样是国有股减持和非国有化改造,发达国家一般采取无偿转让的方式增加社会自由票券的 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金融基础的扩大,而从计划经济里面走出来的国家,则千方百计否定 无偿转让的方式,甚至试图通过国家股份的转让换取更多的自由货币,这种做法如果不引起 我们的重视,将会使社会自由货币的总量减少,社会经济金融基础的进一步缩小将会给这些 国家的经济带来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4、计划经济模式自我封闭,使本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一个孤岛? 计划经济模式从一开始就禁止外汇流通,对外汇实行严格管制,从而使本国货币与世界上绝 大多数国家

  的货币完全隔离,本国金融市场从世界金融市场中完完全全消失,丧失了世界上所有的金融 资源,最后彻底死亡。金融市场的彻底死亡使计划经济模式成为一种畸形的经济模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带来极大不方便,社会经济萎缩,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犯罪增多,社会动乱和暴力屡禁不止,专制、内斗、压 制、停滞、崩溃是计划经济模式在货币票券市场的总写照。〖LM〗

  〖BT2〗

  第四节〓财金货币票券模式 〖BT3〗

  一、财金货币票券模式简图

  〖HT〗〖HJ0〗??〖KH-*2〗〖HT〗〖HJ〗 〖HT5SS〗 〖TPH4,+90mm.90.3mm,BP#〗〖TS(2)〖JZ〗〖HT5“H〗图4〓财金货币票券模式运行 简图〖TS〗〗 〖BT3〗

  二、财金货币票券模式简图解说?

  〖HT5SS〗 将财政与金融制度融为一体,以货币手段替代税收、债券及其他手段,实现社会保障,充分 就业,经济增长等财政目标的模式,称作财政金融模式,简称“财金模式”。财金模式实际 上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和新经济现象中不自觉的运用的模式,虽然理论上对财金 模式缺乏研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常常不自觉地运用财金模式解决经济实际问题。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财金模式是一种高效率的、在未来经济运行中占主导地位的模式。财金模 式之所以被理论界所忽视,并不是因为财金模式缺乏效率,也不是因为财金模式实践中没有 发挥重大作用,而是因为现在的理论受旧的理论尤其是反通货膨胀理论的影响,错误理解和 解释物价现象,将物价上升看成是财金模式的产物,从而在理论上完全否定了财金模式的积 极作用。理论缺乏创新,甚至完全落后于实践,是财金模式不能浮出海面,引起大家重视的主要原因。从图上可以看出,财金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财金模式是一种以财政发行为基础的网状信息结构模式。财金模式的内部运作机理与银 行模式完全一样,个人和企业、集体、国家的劳动产品、票据、证券、凭证以及其他记载劳 动成果的手段以一种网状结构互相连接,互相沟通。网状结构决定了在财金模式之中,各种 货币票据形式之间、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之间、货币票券形式与物质生产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一 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财金模式与银行模式最大的区别是:财金模式已经完全 摆脱银行模式货币发行与劳动者主体的劳动需要脱节的局限,将社会劳动产品尤其是社会主 体所传递的信息与财政发行紧密联系起来(图中用“实线”来表示,以和自然模式的“虚线 ”、银行模式与计划模式的“无线”相区别),从而使财金模式具有银行模式所不具备的外 部基础。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看,财金模式是四种模式中最注重信息沟通的模式,也是劳动 主体获得自由最多、保障最多一种模式。财金模式既有银行模式的优点:允许劳动主体根据 他们自己的判断,向社会融资,扩展自己的信用,以信用手段发展自己,以信用手段发展社 会;又弥补了银行模式的不足: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社会信用不足以满足社会劳动的需 要,发生失业、破产、债务沉积、金融危机时,可以求助于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供给基础货币 ,缓解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

  2、财金模式的第二大特点是:财金模式将财政和金融完全融为一体,使得财政金融在目的 、手段、模式方面完全一致,有点返朴归真的味道。英语中“财政”和“金融”完全是一个 词“Finance”,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现实生活中,“财政”和“金融”完全是一码事。 “财政”和“金融”的一致性表现在:二者都以资源融通(包括人的融通和资金融通)、充 分就业、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二者都以增加社会货币票券总量,发行膨胀货币票券为手段 ,二者都是采取“发行、膨胀货币与票券→缓解债务金融危机、达到充分就业和资源最 佳化配置(也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精神生活极大丰富,不良社会现象和非理性的社会现象自动消亡’的社会理想(也可以说是 共产主义理想)”三步走的模式进行运作的。这个特点还从一定程度上证明左倾教条主义者 错误,人类社会的理想绝对不是依靠“内斗、无情打击、专制独裁、否定和改造他人与异己 分子”实现的,人类社会的理想包括共产主义(包括共产主义理想)恰恰是通过“发行、膨 胀货币与票券,融通融合社会资源,提高劳动者的工资,促进充分就业和社会资源配置最佳 化”实现的。?

  3、财金模式有货币单位观念化,货币表现形式自由化与多样化的趋势。财金模式虽然仍以 纸币作为货币的法定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货币单位观念化,货币表现形式自由化与 多样化的趋势”。在银行模式中,货币单位观念化已经初现端倪。在财金模式中,货币越来 也被看成记载劳动、交换劳动的工具单位,货币说到底就是一种单位,与重量单位没有什么 区别。这种变化也可以看成货币变化的一种趋势:携带纸币比携带金银和物品方便,纸币于 是替代了经营和其他物品;携带票据比携带纸币方便、安全,于是票据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 作用远远超过了纸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表示货币和劳动信息的信用卡成为另 外一种货币表现形式;随着保密技术和防伪技术的发展,人们研制的指纹技术和虹膜技术可 能成为信息货币的辅助手段,也有可能成为另外的货币与经济流通形式……这些事实都表明 :货币越来越成为一种观念上的东西,货币表现形式则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多 样化。货币表现形式的自由化与多样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也给旧的货币 理论带来严重挑战,将货币看成某种东西、将某种东西的价值看成货币的价值,将物价的变 化看成货币价值的变化,都会显得越来越荒谬、可笑、无知……?

  4、财金模式依靠财政发行来增加货币量,以便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减少社会经济运 作成本,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这也是财金模式与银行模式最大的区别。 在银行模式中,人们将物价变化归结货币发行过多,不允许国家以财政方式发行货币的做法 使银行模式成为一种“劳动有增加,而货币无增量”的封闭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社会 劳动产品的增加将使货币更加紧缺,使社会产生更多的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大量的失业人 口、大批的破产企业、大量的积压物资最终会使整个货币票券运行体系的崩溃,封闭的银行 模式不得不请求国家出面发行新的货币,建立新的货币体系,以解决充分就业问题和整个社 会的金融危机。财金模式则刚好相反,将银行模式“开始不允许国家财政方式发行货币,最 终又不得不要求国家以财政方式集中发行大量货币”改为国家“以财政方式平稳发行货币, 随时解决社会经济中出现的资源闲置、债务沉积、失业率增高、破产等小问题”,以避免累 积的、重大经济危机出现。这种改变实际上是将货币发行由一种被动发行变为主动发行,由 异常的、大量的、集中的发行变为平常的、少量的、分散的、稳定的发行。 这种改变将彻底消灭累积的债务危机、累积的非充分就业、累计的经济危机,社会经济运行 由此变得平稳,社会经济波动从此不复存在。?

  5、财金模式将逐步以财政发行手段取代税收手段和债券手段,不允许国家征税或以债券的 方式进 行融资,原则上只允许国家直接发放货币发展经济,这将大大降低国家的融资成本,也会 从 根本上改变国家的性质,为消除国家异化和劳动异化打下了基础。国家融资有三种方式:税 收方式、股票债券方式、货币方式。三种方式对社会经济的最终影响是相同的,但三种方式 所付出的成本差异极大。税收方式直接造成劳动异化,压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引发劳动 者的对立情绪,制造社会动荡和社会犯罪;股票债券方式虽然弥补了税收方式的不足,但股 票债券方式最终要依靠货币来支撑,股票债券方式的活动余地狭小,交换环节过多,交换成 本高昂,不能有效地经济的发展;货币方式既弥补了税收方式的不足,又不存在股票债券方 式“活动余地狭小,交换环节过多,交换成本高昂,不能有效地经济的发展”的缺陷,是一 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受人民欢迎、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国家融资方式的改变, 将完全改变改变国家的性质,为消除国家异化和劳动异化打下了基础。关于这一点,在《财 政制度变迁轨迹解释》一节中有详细的解说。?

  6、财金模式有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与银行模式相比,财金模式的法律制度将更加趋 于完备,财政上的货币发行权、货币发行计划、国家经济复兴计划、国家失业救济计划、劳 动者工资增长、社会福利都将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掌握,国家将制定一系列的良法、用一系 列的法律制度来推广好的行为模式,引导人民走向富裕。国家将用法律限制高成本低收益非 理性运作,惩罚企图减少劳动者收益、减少社会充分就业等等对社会有害的运作。这些法律 主要包括:充分就业法、最低工资与最低工资增长率法、国家经济复兴法、社会福利法、紧 急救助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政策性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货币外汇票券自由 兑换法等等。?

  7、财金模式以拓展民众经济自由为目的,以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劳动者工资为主要发行渠 道,以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增加社会福利、增加社会保障为辅助渠道。为达到这个目的,财 金模式将继续加强货币与其他证券之间的融通,加强货币票券法律制度间的协调,使某个部 分、某些地方和某些项目的发行,能够迅速对其它部分、其他地方和其他项目产生良性影响 ,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最佳化。?

  8、财金模式的各种做法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做法使得社会经济波动趋向 平稳,银行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得到弥补。相对来说,经济发达的国家比较注重运用财金模式 新方法解决经济问题,比较关心劳动者工资、福利状况,政府最注重的问题是充分就业问题 ,在法律手段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有完善的最低工资法、最低工资增长率法、社会福利 法、经济复兴法、紧急救助法等等改善劳动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法律;经济不发达的国 家往往不了解经济运作规律,受计划经济、产业平衡、价值规律、反通货膨胀等旧理论的影 响较深,对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状况漠不关心,国家注重物价变化、注重反对通货膨胀,不 注重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甚至为稳定物价而不惜牺牲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不发达国家在 经济上的错误做法之所以能够推行,主要是在社会公权力的非竞争性配置体制下,人民权利 意识的薄弱、自由权缺乏,信息封锁,经济建设经验不足,普通民众缺乏基本的表达自己意 愿的手段、渠道和能力,行政官员选拔与民众意愿不一致、国家官员缺乏应有的知识等等复 杂原因造成的。

李纪兵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张亮律师
山东淄博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崔新江律师
河南郑州
朱学田律师
山东临沂
马云秀律师
广东深圳
王海波律师
安徽合肥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57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