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经济类案例 >> 保险案例 >> 查看资料

下班途中“见义勇为”可否认定为工伤?

发布日期:2011-05-25    文章来源:互联网
【案情】
刘某,男,某工厂工人,某日下班回家途中发现2名歹徒拦路抢劫一路人,遂上前解救,在与歹徒搏斗时被刺伤腰部,造成腰部肌肉神经受损。术后,刘某出现腰肌无力,不能负重。刘某系某工厂仓库工人,从事搬运工作,因不能负重,遂向厂方要求更换岗位。该厂认为刘某不是工伤,其医疗费用不应由厂方负担,改换岗位的要求也无法满足。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1996年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办法》第八条,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他是“从事救人”,因维护国家利益受伤的。

第二种意见认为:在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中,对见义勇为救人者受伤是否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未明确规定,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工伤通常是与工作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伤害,本案中刘某从事救人是属于 “见义勇为”行为,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与工作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本案中“从事救人”行为是否应认定为工伤,其核心在于“见义勇为”行为是否符合“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规定。1996年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办法》第八条第(六)项规定,“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而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第(二)项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后者规定当中未将“从事救人”情形纳入视同工伤范围,从该法规的修订历程以及立法的本意来讲,显然不宜对“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作扩大解释,将“从事救人”情形纳入视同工伤范围。

综上所述,本案中刘某救人受伤不宜认定为工伤。在实际生活中,英雄们“当时流血,事后流泪”的不正常现象确实挫伤了一些人的社会良知,从鼓励社会善良风俗以及社会管理的科学性的角度来说,对“见义勇为受伤”的救济应该通过建立见义勇为基金予以保障,而不宜一概纳入工伤保险范畴。

作者:江西省泰和县人民法院 邹艳辉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孙志军律师
湖北武汉
李德力律师
福建莆田
高宏图律师
河北保定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11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