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骗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财物的行为定何罪

发布日期:2014-03-30    作者:110网律师
【案情】

  2012年8月15日,无业青年车某正在街上四处闲逛,当行至某小区楼下时,看到独自玩耍的六岁男孩田某的脖颈上戴着一条明晃晃的金项链(价值7000元人民币)。车某顿时心生贪念,上前去与田某聊天,对他进行言语诱惑,并以一包巧克力换得李的项链。后案发,车某被起诉至法院。

  【分歧】

  对于车某的行为该如何定罪,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车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的手段,使被害人在认识上产生错觉,以致其“自愿”将自己的财物交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诈骗罪。

  另一种意见认为车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不为被害人监护人所知晓的手段,秘密窃取未成年人的财物,应认定为盗窃罪。

  【评析】

  朱律师赞同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田某作为年仅6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心智不全,不具备正确判断车某行为性质的能力,也不具有对自己重大产物的处分能力和权限,需要由其监护人代为执行,因此,田某根本不能成为诈骗罪的犯罪对象。

  第二,盗窃罪在实践中属于夺取型犯罪,一般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较大金额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秘密窃取”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并非是盗窃罪必要的犯罪构成要件,而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行为人非通过秘密手段盗得财物的行为,仍可成立盗窃罪,比如通过以隐蔽的手段欺骗方式取得财产的行为。

  第三,由于田某无民事行为能力,对金项链无处分能力和处理权限,此时田某只是车某的犯罪工具。车某通过秘密的骗取幼儿的方式取得金项链,应当认定为盗窃罪,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综上,车某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田某手中骗得金项链的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秘密避开田某监护人的手段取得的,应认定为盗窃罪。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陈友铭律师
浙江杭州
刘同发律师
河北保定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邹坤律师
上海黄浦区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王海波律师
安徽合肥
郝廷玉律师
河北石家庄
毕丽荣律师
广东广州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65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