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司法考试 >> 查看资料

2016年司法考试宪法讲义:宪法修改的原因

发布日期:2015-12-0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宪法修改的原因。

1、客观原因。宪法修改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宪法制定实施后,由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总会出现滞后性,也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当矛盾和冲突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采取修改宪法的方式来适应调整社会生活的需要就成为现实。从根本上说,宪法属于国家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为经济基础服务。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社会上层建筑必须随之发展变化,宪法的修改从根本上说是客观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此外,社会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也会导致宪法的修改,成为修改宪法的各种原因。

2、宪法修改的主观原因。宪法修改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指由于人们受到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制宪时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制宪者缺乏对宪法基本属性的全面性认识而形成的立宪短期化的指导思想,使得宪法不得长久,不得不对宪法作出修改。二是由于统治者的宪法工具主义观念,不重视宪法的规范性价值,只是把宪法作为管理国家的工具,过分强调现实政治的需要,缺乏对宪法规范化调整和稳定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宪法短效性,当现实一有变化,就得修改宪法。这两方面的情况在我国宪法实践中都有表现,对宪法的权威性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宪法的固有特点上看,宪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原则性和普遍性,因而可能造成规定不明确、不具体、不严谨的主观偏差,从而导致宪法实施中的不方便和困难,对这种欠缺固然可以通过宪法解释]宪法惯例来弥补,但最高和最后的手段还只能是修改宪法。从人的认识规律上讲,任何制宪者都不可能是能未卜先知的神仙,必然会受到经济不足和认识局限的影响,“人们在预见一个新体制所产生的某种后果及善方面的无能为力,实际上是一种认识的局限,即使是最有天赋、最为聪颖的人也无从避免这种局限性。”宪法因其局限性而无法涵盖以后发生的所有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在一定情况下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改。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于洋律师
广东广州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陈铠楷律师
四川成都
胡律助律师
四川成都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刘同发律师
河北保定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最新文章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2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