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民商类案例 >> 民事诉讼案例 >> 查看资料

也谈婚生子女该跟谁姓

发布日期:2008-07-1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6月17日《案例评析》专版《婚生男孩姓氏可从俗》一文认为,对姓氏冲突的解决,按照法律适用的精神,法无明文规定者,从习惯。而按照社会现状,婚生小孩有随父姓的习惯。故应支持原告罗某的诉请,判决罗某之妻胡某排除对罗某决定小孩姓氏权的妨害。对此,笔者持有不同意见,认为罗某的诉请不宜支持,原因如下:    

    一、支持该诉请有悖于法律的明文规定。婚姻法明文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可见法律明确赋予子女有随母姓的权利。子女未成年前,由其父母代为行使和主张权利,并无不可。该条规定的是选择性权利,而非排他性权利,随父姓或随母姓均属合法而应予平等保护,父母一方无权将他方依法主张权利的行为视为妨害而要求予以排除。

    二、支持该诉请有悖于法律适用的精神。除婚姻法外,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均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考察诸立法之本意,并不在于简单肯定子女有随父或母姓的权利,而是针对男女不平等的旧观念,强调在包括决定子女姓氏等家庭生活的各方面,女方和男方享有同等的权利,以确认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一方予以倾斜保护的精神,因此母亲的这种为法律明确赋予的权利不容随意剥夺。

    三、支持其诉请实际上支持了法律想要否定和改变的传统习惯。本案原、被告双方矛盾表面上是权利的冲突,实为新旧观念,即男女平等观念与男尊女卑观念的冲突。生活中的确存在子女多从父姓的现象,但存在的并不都是合理的。国家以立法形式明确男女享有平等权利,正旨在移风易俗,引导和转变社会观念,最终改变男女事实上不平等的现状。现实生活中,子女随母姓或使用父母双姓的现象也已并不鲜见。如果仅以存在传统习惯为由,简单地对罗某的诉请予以支持,实际上确认了父亲对子女姓氏的排他性决定权,这显然与立法的宗旨与精神背道而驰,将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导向。

    此外,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大量并不属于应由法律调整的范畴,当事人就此提起的诉请,如无明确的法定依据,则法院不宜过深介入。因此,笔者同意原文的第一种观点,认为应驳回罗某的诉请。

 

    

【浏览 次】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孙志军律师
湖北武汉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张艳强律师
河北石家庄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高庆强律师
广东茂名
吴丁亚律师
北京海淀区
陈铠楷律师
四川成都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79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