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其他论文 >> 查看资料

郭锋:从法科学生到法律人

发布日期:2009-02-27    文章来源:互联网

  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法科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具有健全的公民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成为自觉捍卫法律价值的法律人

  迈入法学殿堂:无怨无悔的选择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同学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培养起对法学的兴趣,初步认识法学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关系,逐步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学习法学相结合。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政治的开明,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尊重和维护个人权利的人权意识,已成为我们这个星球的普世价值,并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和政府所遵循的基本规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不断走向开放,正在与世界经济融合,因国际经济贸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越来越普遍。因此,我们正处在一个法律关系日益普遍和复杂,法律制度对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产生深刻影响,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法律人投身其中、担当重任。

  因此,作为法学院的学生,自从踏入法学院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法科学生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未来岁月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关键的作用。

  作为法科学生,在入门之初,应该对法学的基本分类和体系有粗浅的认识。法学是一门神圣的科学,但它并不神秘。社会上不少人也许认为学法律就是背背条文,要么认为学法律就是分析案例,解决民事纠纷。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是对法学的误解。实际上,法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体系,法学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法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法科学生的学习,还将从经典名著中吸取优秀的法学思想,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理解和掌握法律应当被如何应用。法学不仅仅是枯燥的概念和条文,也包含了许多充满人文精神和哲学伦理知识的原则和理论。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不仅要与法律条文打交道,还有机会细细品读许多经典的法学名著,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学》等等。

  此外,作为一名法科学生,就像医学院的学生要参与临床诊断,工科学院的学生要参与工程设计一样,法科学生也要参与法律实践,并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因此,作为法科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领略大师的风采,吸收理论的养分,培养法律的意识,也要善于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的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并为国家的立法、司法建言献策。

  公平正义:法律人的价值追求

  通过四年的大学法学教育,法学院是要将一个普通的法科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素养的法律人。并不是所有学过法律的人都是法律人,有些已经从事法律职业多年的人也不见得是法律人。法律人区别于非法律人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他不仅从感性上而且从理性上知悉法的价值。什么是法的价值呢?它是古往今来法学家们不懈探求的一个学术问题,无论是自然法学派、新康德主义法学派,还是存在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法经济学派都提出过见仁见智的观点。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各学派都普遍承认,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个人的自由尊严,促进社会的和谐福利是法的核心价值。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日后成为国家栋梁的法科学生成为自觉捍卫法律价值的法律人。

  环顾我们所置身的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仅存在法的价值冲突,也存在法的价值扭曲。即使在法治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存在严重的劳资对立、贫富分化、种族歧视、环境污染、金融欺诈等背离法的价值目标的现象。

  在当今之中国,由于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社会,许多体制性的矛盾无法在短期内消弭,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由于市场经济制度脱胎于至今尚顽固存在于某些人头脑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歧视、过度的行政干预机制、行政权的滥用等现象还很严重;由于社会福利制度供给的不足,劳动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缺乏现实的物质保障,导致人们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和信心,这就不但助长了特权阶层、投机取巧份子贪婪的瓜分公有财产,侵犯公共利益,而且也造成了全社会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尤其是,机会不平等、社会不公正已成为当今中国甚至比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从法律的角度观察,这些现象都是对法的价值的背离,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性障碍。

  作为法科学生,当然不应当对上述问题漠然视之。法科学生不应当仅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做一个简单的是非判断,也不应当仅仅运用经济学中诸如博弈、交易成本、效率等概念作为工具分析,更不应当像普通民众那样做出一些民粹式的宣泄。这样,法科学生就不是一个法律人了。法科学生应当从法的价值的深层内涵着眼,以一个理性的法律人的视角从制度层面检视和分析这些问题的表象和本质,并努力探寻医治这些社会问题的法律良方,并在个案解决中伸出你的法律援助之手。这是我们法律教育所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作为法科学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公平正义是人类普遍追求的崇高价值。早在古希腊时代,包含公平思想的正义学说就处于政治、道德、哲学的中心位置。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就将正义与智慧、勇敢、机智一起形成了理想国家的四种美德。资本主义体制在西方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试图建立一个人人生而平等、财富分配公平、社会充满正义,从而完全摒弃封建社会不平等制度的一种理想社会。正如美国当代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所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在当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一个社会正义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于能否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在于能否为受到侵害的权利提供及时而公正的司法保护。

  法科学生向法律人的跃进和升华,其标志就是通过四年的法律学习,初步树立了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追求公平正义,不仅是法的理想和法的首要价值,也是法律人应当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和值得献身的事业。

  郭锋院长寄语学子:

  为了实现成长为一个合格法律人的目标,法科学生在大学校园的短短四年时间内,不仅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遵纪守法,加强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而且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创造性思维,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注重掌握系统的法学知识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结构和体系。法科学生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好各门课程,不可偏废。

  □注重对实践性课程的参与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必须关注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法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

  □提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法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与此相适应,法学院的学生不仅学好书本知识,也应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对社会秩序、社会关系造成重大影响的一些事件,应当用法律人的眼光去进行价值分析与判断。

  □适应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流的需要,不断提高外语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法律制度、法学理论、法学教育已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法科学生的外语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是否可以直接从国外原著中吸取知识的营养,也关系到未来的职业生涯。

  □培养和铸就法科学生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超强素质

  作为一个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他必须具有应付未来偶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这样,他才能勇于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社会的压力。

  □培养法科学生的健全人格与道德操守

  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这就对法律人提出了极高的道德标准和专业素养要求。只有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操守的法律人,才有资格、有能力担当起公正执法的重任,才能够成为未来中国法律的脊梁。(郭锋)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李晓航律师
黑龙江哈尔滨
刘平律师
重庆渝中
北京孟宪辉律师
北京朝阳区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牟金海律师
山东东营
李开宏律师
广东深圳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5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