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司法考试 >> 复习指导 >> 查看资料

司法考试刑法常考点中犯罪故意问题

发布日期:2019-03-1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司法考试刑法常考点中犯罪故意问题:
  范某极为讨厌同学赵某,意图将其杀死。某日,范某看到赵某在打篮球,便趁赵某不注意在其茶杯中投放了剧毒物质,然后准备递给赵某饮用。此时,韩某走了过来,说“给我喝一口吧”。范某怕引人注意,就将水杯递给了韩某,韩某饮用后当场死亡。对于韩某的死亡,范某的心理状态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故意。如果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则成立直接故意,而非间接故意或过失。就本题而言,范某向茶杯中投毒虽然主观上是要毒死赵某,但是当韩某要饮用时,其明知危害结果必然会发生却不制止,此时其对韩某的死亡所持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
  学员问:这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是间接故意啊?
  法律教育网老师回复:如果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则成立直接故意;因为这里如果喝毒药,是必然死亡的。
  【答疑总结】
  按照意志因素的不同,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明知+希望)。例如,甲在乙的饭菜中下毒,希望杀死乙。
  如果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则成立直接故意,而非间接故意或过失。
  2.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明知+放任)。例如,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朱学田律师
山东临沂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陈晓云律师
北京西城区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陈铠楷律师
四川成都
徐荣康律师
上海长宁区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北京孟宪辉律师
北京朝阳区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最新文章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37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