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王众孚局长和刘玉亭副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8-30 生效日期: 2005-08-30
发布部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5年8月18日至19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众孚局长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2003年8月以来全系统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对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刘玉亭副局长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现将王众孚局长和刘玉亭副局长在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五年八月三十日


附:王众孚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8月18日)
同志们:
  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总局2003年根据创新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全面监管的需要,在全系统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于从源头上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得到了吴仪副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给我们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几年来,各省(区、市)工商局认真贯彻吴仪副总理重要指示,按照总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总结交流两年来全系统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情况和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继续深化市场监管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这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陈良宇书记、韩正市长非常关心,亲自部署和过问会务工作。周太彤副市长今天在繁忙的公务中还亲临会议指导,刚才又作了重要讲话,使我们深受感动。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对我们的工作也很关心和支持,分别派代表出席了今天的会议。上海市工商局的同志们为开好这次会议,精心筹备,周密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代表总局党组和与会各省市代表,对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对上海市工商局的同志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我们这次会议有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有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开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上海是个古老的工商业城市,又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作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最近又决定在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上海的新一轮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并正在努力向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奋斗目标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的科学决策,得益于政府部门高效的行政管理,得益于政府信息的透明公开,得益于政府规则与市场规则的较好结合。我们选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可以直接耳闻目睹上海市的领导和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学习借鉴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工作,一直是做得很好的,既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又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果,为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不仅在上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在全国工商系统引起了良好反响,有的工作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吴官正同志在考察调研中、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工商工作会议上,都曾对上海市工商部门的工作给予表扬。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市工商部门的工作也是给予充分肯定的。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大力支持,这是做好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二是上海市工商局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尽职尽责,力度很大,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三是上海市工商局在促进改革发展方面,尽心尽力,效果明显,为促进上海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上海市工商局在推进市场监管制度改革方面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近些年率先推出了告知承诺、综合监管、分类管理等改革举措,不仅取得了提高监管执法效能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也为全系统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五是上海市工商局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更新观念,创新举措。提出打造“诚信工商”,用先进的理念和现代管理思想引领各项工作,在全系统率先开展企业注册官制度试点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各级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监管执法水平,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形象。总体来说,上海市工商系统开拓创新意识较强,各项工作富有成效。我们这次在上海开会,也为各地的同志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机会。
  在这次会上,玉亭同志将代表总局党组作工作报告,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和搞好企业登记注册工作,谈点认识和意见,供大家研究讨论。我讲两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市场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就是根据企业信用状况,依法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因此,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不仅是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础,更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我们要从这个意义上深刻认识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全面、准确掌握企业信用状况,切实搞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建设。
  (一)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自觉在生产经营中遵循这一目的,必须坚持遵章守法、讲求诚信。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失信行为,不仅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背道而驰,还会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营造人人讲求诚信的良好氛围、确保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企业只有充分讲求诚信,自觉防范和抵制违法违章行为,才能正确处理与消费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三)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要求。诚实守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只有真正诚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增强竞争力,才有健康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必然被广大消费者所抛弃,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总之,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切实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切实做好企业登记工作
  企业登记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企业登记监管工作,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强化对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和退出市场行为的全程监管,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一)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努力建设信用工商。依法监管,是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为促进改革发展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进管理、提高效率,是为改革发展服务;强化监管、严格执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样是为改革发展服务,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正如吴仪副总理所强调指出的,监管就是服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吴仪副总理的重要指示,以建设信用工商为重点,依法监管、优化服务,努力实现监管与服务的统一。建设信用工商,最根本的要求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弘扬敬业精神,营造良好政风,提升监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信用意识。二是健全完善诚信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以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三是严肃惩戒失信行为,对在监管执法中不讲诚信、乱收滥罚、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的,要严格执纪,依法处理。
  (二)正确处理严格程序与放宽准入的关系,努力建设法治工商。依法把好市场准入关,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法治工商的重要内容,也是从源头上抑制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保障生产交易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一是要有法必依,依法登记,既放宽准入,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事。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别企业分别规定相应的准入条件,是确保各类企业具备相应生产经营能力、防止不具备条件企业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的强制性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依法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的重要职责,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登记,依法监管。放宽准入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不准随意扩大准入范围,降低准入条件。二是要严格程序,依照法定程序开展企业登记注册工作。程序是现代法制的基石,是落实实体法律的重要保障。要严格遵守企业登记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把好企业登记材料和证明文件审查关,不得违反规定随意降低法定条件和简化程序;不得随意减少前置审批项目,或将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不得擅自突破法律法规的规定搞变通。三是要严格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坚决清理取缔无照经营。核发营业执照是确立市场主体经营资格的标志,任何企业只有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后才能开展经营活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先上车、后买票”行为,坚决清理取缔无照经营。
(三)正确处理传统工作方式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努力建设信息工商。吴仪副总理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之一,是为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服务的一个现代化手段。我们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以实施“金信工程”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要继续大力推进“金信工程”建设,提高硬件建设水平,加快网络联通步伐,为构建全国工商系统监管网络,实现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可靠保障,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和水平。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手段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手段,关键在于应用。各地要在加大硬件投入、加快网络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信息手段的应用水平,切实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监管行为,严格监管程序,提高监管效能。三是要搞好信息手段与传统方式的融合衔接。信息技术与传统方式不是对立的,各地要以提高监管效能为目标,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努力实现信息手段与传统方式的有机结合。在信息化建设完成前,不能放弃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监管手段。同时,要积极对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监管手段进行改造更新,充分发挥其效用。
刘玉亭副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2005年8月1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众孚局长、总局党组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非常重视,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众孚局长在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高度概括,非常精辟。讲话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深刻阐述了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进一步增强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首度提出了建设信用工商、法治工商和信息工商的任务。众孚局长的重要讲话使大家深受教育,倍受鼓舞,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信心进一步增强。大家认为,众孚局长的重要讲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明确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组织传达好,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通过大会发言和工作交流,沟通了情况,交流了经验,拓展了思路,起到了相互借鉴、共同促进的作用。大家普遍感到,这次会议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是一次求真务实的会议。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面,结合学习众孚局长的重要讲话,在大家发言交流的基础上,我讲一讲两年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的总体情况,讲一讲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3年8月,总局在总结一些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系统推广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出了“金信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五年工作目标。两年来,全系统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配套制度、加强信息技术支撑等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截止目前,全国有7个省、4个直辖市实施了分类监管;5个省的半数以上地市实施了分类监管;13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市实施了分类监管。全系统已对510万户企业实行了企业信用等级分类,分类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6.5%。其中,A级企业382万户、B级企业49万户、C级企业23万户、D级企业56万户。企业信用信息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础,不仅包括企业登记的基本信息,也包括企业的交易行为信息、竞争行为信息,还包括涉及其它方面的信用信息。存在于原始档案里,又生成变化于日常监管中。对众多的企业、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规范、分类,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许多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计算机处理,对遗漏的数据进行了补录,对错误的数据进行了修正,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这项工作,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是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应该充分肯定。
  (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工作稳步推进,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
  总局提出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设“金信工程”时就明确了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在总局原来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部分省会城市建立的工商行政管理网的46个节点的基础上,通过省级、地级、县级和工商所的联网后再与总局连通,到2007年实现全国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其中,发达地区要在2004年底实现联网,较发达地区要在2005年底实现联网。去年已实现了18个节点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今年初拟定再实现14个节点的联网,一至七月份,已有3个节点进入联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节点实现了联网。通过联网共拥有639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其中吊销企业129万户、注销企业278万户、年检B级企业14万户、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信息129万条。其他节点的联网工作也正积极推进。为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各地按照总局统一指标体系、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信用监管软件、统一信用监管平台的要求,加强了企业信用数据建设,加快了网络建设步伐,加大了技术支持力度,为联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局为指导各地工作,一是制定《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规范》(试行),作为部门标准下发,从技术层面上统一规范了企业信用指标数据;二是制定《2004年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应用技术思路与实施方案》,明确了联网应用的目标、设计原则、技术思路,以及系统构成和设备配置要求,统一了技术要求;三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提出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完成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及联网应用软件。该软件目前已通过初验,并在总局和工商行政管理网安装使用,同时为各地业务系统使用工商行政管理网的数据提供了下载模块和访问接口,也为全系统联网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总局对工商行政管理网应用系统进行了改造,较好地解决了原系统数据结构缺少有关信用分类监管的数据项,以及查询、统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为实现总局与地方工商局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打下了基础,较好地适应了统一信用监管平台的需要。
  (三)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效能初步显现
  一是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执法效能。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集中人员和精力加强对少数失信、严重失信企业和重点整治行业企业的监管,科学分配监管力量,合理调整监管重点,增强了监管的针对性,提高了执法的有效性。二是促进了监管执法的规范化。各地结合分类监管和联网应用,对原有业务软件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有的地方开发了集各项业务工作为一体的综合业务软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减少执法的随意性,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监管执法行为的规范。三是促进了工商资源整合。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将企业登记信息和各类监管信息有效整合,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遵章守法情况,为依法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联网共享延伸和扩大了监管范围,特别是依法应当限制的,不仅被所在地登记机关限制,在其他登记机关也同样被限制,有效发挥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综合监管的整体优势。四是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提供企业信息查询,对企业违法记录予以披露,对吊销企业进行公示,既服务了社会,降低了交易风险,又强化了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加大了企业违法成本,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五是促进了部门间的横向交流。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后,税务、海关、质检、劳动保障、新闻出版等部门以及法院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了解情况,主动要求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一些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税务部门实行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后,税务部门通过数据比对,发现了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对堵塞税源监管漏洞,增加税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工商部门与海关的电子口岸系统实现了18.8万户企业基本信息共享,对遏制、打击走私、骗汇、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起步及时,工作扎实并有序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作用,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普遍认可。一些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了地方政府交办的区域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工作,是地方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任,进一步拓展了工商职能,有利于树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新形象,更证明了这项工作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
  (四)“金信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两年来,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快速建设的同时,12315行政执法网络系统、商标注册管理自动化系统、总局政务信息系统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各地已普遍建立12315申诉举报系统,其中有10个省、直辖市,以及205个地级市构建了辖区范围内统一的12315申诉举报系统,工作网络覆盖辖区范围的所有工商局、分局和工商所,有的还进入了社区。总局12315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于2004年投入使用,对全国138个12315直报点每月定期上报的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二是商标注册管理自动化系统已进入三期工程建设,实现了商标注册的查询、审查、注册的电子化,并开通了93家商标代理机构和15个省级工商局的网上查询业务。仅今年上半年,通过网上查询商标就达3.5万多次。三是总局政务信息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初步实现内部的信息传递、公文处理和信息共享。总局和各地还通过政府网站开展对外服务,提供办事指南,公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公开企业登记事项、程序和收费标准,实时发布登记信息,提供企业登记、年检表格的网上下载,有的还实现了企业登记网上受理申请、网上发放登记决定和网上年检预审等,开通了网上咨询、维权论坛等公众互动服务项目。这些都标志着工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以上成绩,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2003年8月,总局提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建设“金信工程”的框架和构想,如何把这些框架和构想变成现实,是当时摆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面前的一个难题。两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规范,效果明显,成绩喜人。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借此机会,我代表总局党组向所有从事、支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两年来,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中,各地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从中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方式和制度的重要改革。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三次大的改革,我们监管方式、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力度越来越大。1995年工商所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后,我们陆续推行了市场办管脱钩,推广市场巡查制、大中城市区局改分局;1998年工商行政管理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后,我们陆续提出了“小局大所”的思路,推进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建设;2001年国家工商局升格为正部级后,我们陆续实现管办彻底脱钩,全面实施市场巡查制、企业经济户口管理制、企业属地监管制、企业登记互联审批制,建立首办责任制,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商品准入制度,今年提出12315行政执法网络建设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管理。十年来,我们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年年改革创新,一步步迈向现代工商。回顾这些,我们更加感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至关重要,这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前提。各地一定要用创新的精神和热情对待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对待每一项改革举措。
  第二,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是当今现代化的突出标志。信息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渗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讲,一方面,面临着监管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特别是在WTO后过渡期以及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并将成为交易、特别是国际交易的重要方式,这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熟悉监管客体。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工商行政执法的各个方面,成为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建设信息工商,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还应看到,信息技术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工商信息化建设,我们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就会更加主动,就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错失机遇,我们将难以履行肩负的使命,工作中会日显被动,部分工作甚至可能被逐渐边缘化。对此,大家务必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必须十分重视联网应用。在现代社会,信息传递越迅速、越易于分类和整合,其功能作用就越大。两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联网应用是日常监管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的良好载体。企业信用监管信息联网,就是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分类整合,使我们对企业的监管不再局限于一个职能机构、一个机关、一个地区,而是扩大到联网范围,进行跨区域的联合监管。做好联网应用,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工作中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且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必须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设“金信工程”,实际是在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必然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指标体系、技术标准、监管软件和信息平台,必须统一协调。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金信工程”建设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业务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需要加强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同机关相关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事权的划分,职责的界定,执法的有序有效,都必须靠制度作保证。实践证明,同样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建设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作用就明显,制度建设滞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就难以有理想的效果,甚至流于形式。
  “金信工程”建设从提出到五年工作目标的实现,现在正好时间过半,在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联网应用方面,任务还十分繁重,时间更显紧迫。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对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行动上不积极,极少数地方还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地方,有的已经显示出这项改革措施的综合效应,有的还仅停留在分类工作本身,没有发挥出分类监管的作用。二是联网应用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从联网的情况看,企业登记信息和年检信息比较完善,其他监管信息缺口较大。联网单位的数据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问题,废数据、错数据、漏数据现象不少,更新也不够及时。无论是数据的数量,还是数据的质量,都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联网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使用需要进一步规范,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各地业务软件差异较大,数据关联度不强,影响了全系统企业信用监管数据共享,已成为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瓶颈。
  成功的经验需要坚持,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再接再厉,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二、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总局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加快“金信工程”建设;实现2007年全国联网的目标,今明两年处于攻坚阶段,务求有重大突破。各地要认真学习众孚局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大力度建设信用工商、法治工商、信息工商。
  (一)进一步深化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改革措施的认识
  第一、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时期,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更加多元化,交易方式、交易范围发生深刻变化,以及政府职能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转变,我们的监管任务愈加繁重,对执法水平要求更高,传统的监管方式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破产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如果没有相关企业信息联网应用的支持,也难以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改革创新监管执法制度、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完成了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后,为适应新形势而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能够提高监管执法科技含量、优化执法资源配置、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
  第二、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遵守信用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基本条件,企业的信用缺失是市场秩序混乱的源头之一。虚假出资、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种种商业欺诈行为屡禁不绝,甚至屡屡酿成全国大案,一方面是企业不讲信用,另一方面暴露了我们监管大市场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加大了企业违法成本,扩大了监督范围,促进企业信用意识、依法经营意识的树立和提高,有利于从根本上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第三、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的必要手段。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方面特别是经济执法部门都在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为体系建设做好基础工作。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实行市场准入、经营行为和市场退出全过程监管,对企业经营者、所有者进行监管,在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方面负有重要职责。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现全国联网,全面掌握市场主体的监管信息,为有关方面服务,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贡献的必由之路。
  (二)进一步做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作为一种新的监管方式,是为整个工商工作服务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首先要树立分类监管的观念和工作方法,以这种观念、方法去考虑新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应该说,越是经费紧张、人员紧张的地方,越应该积极贯彻实施。总局要求,还没有实施的地方要尽快实施;已经部分实施的省、区要尽快完成辖区全部企业信用分类,并实施分类监管;已经全部实施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1、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企业信用信息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各方面的行政执法信息,只有这些信息都进入企业信用监管系统,才能够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管措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协调配合,整合资源,整合力量。
  2、切实提高数据质量。一要严格执行统一标准。企业信用数据的范围、项目及结构都必须严格执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规范》(试行)和总局的统一规定。同时,坚持“一数一源”的原则,加强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确保同一数据的一致性,避免不同的职能机构重复录入导致数据出现差错。二要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谁主管,谁采集,谁负责”,对应采集未采集或者采集的数据有错误的,要及时补录或者更正。因数据错误对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总局确定将“不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的受理权限授予联网单位,但联网只是授权的条件之一,数据质量要作为是否授权的重要条件。总局有关部门在对数据质量验收的基础上,要进行跟踪检查,数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要指导、协助地方给予纠正。
  3、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作用。各地要按照《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在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守信企业激励机制、警示企业预警机制、失信企业惩戒机制、严重失信企业淘汰机制的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对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属于依法应当限制的,在日常工作中要予以提示并依法进行限制;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热点行业的企业,以及出资未按规定到位、经营期限已到期、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登记事项发生变化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企业等要纳入预警系统,及时提醒企业,加强督促检查。
  4、把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属地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各地在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中,要与企业属地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商所的优势,落实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学习借鉴一些地方网格化管理的经验,把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任务真正落实到基层,把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的机制。上级机关的企业登记信息、各类监管信息,以及企业信用分类等级信息都要及时进入工商所的企业经济户口,工商所监管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机关全面汇报和反馈。
  5、进一步拓展服务职能。要充分利用企业信用数据加强综合分析,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要积极推进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这里需要重申和强调的是,各地要严格执行总局关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不搞评比、评估、评定,以及企业信用分类等级不对外公开的规定。有违反规定的要立即予以纠正。
  (三)统筹安排,稳步推进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有大局观念和协作精神,按照“金信工程”的总体方案和总局的部署和要求,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统一规划,就是按照总局提出的五年工作目标和统一要求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浪费。在2007年实现总局、省级局、地级局、县级局和工商所的五级联网,建立总局和省级局两级企业数据中心,按照统一标准采集、传输企业信用信息,实现全系统信息共享。因地制宜,就是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前提下,不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就是按照总局确定的阶段性任务分期分批实现联网和信息共享。今年要实现联网过半,明年争取实现联网超过90%,并于2007年实现全国联网。
  (四)确保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1、实现联网过半的任务。总局将就今年的联网工作专门下发文件,提出具体要求。年初,总局初步确定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及武汉、济南为今年参加联网的单位。其中,内蒙古福建贵州按去年的联网要求已实现了与总局的联网。上述单位中尚未联网的,既要积极创造联网条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就能否与总局实现联网进行确认。确认联网后,要按照总局的要求,于10月中旬前做好各项准备,并及时通知总局信息中心。届时,总局将派技术人员协助联网单位做好数据转换及设备调整设置工作。各联网单位要严格按照总局的要求将共享数据项转换到工商行政管理网。已经参加联网的单位要按总局新的要求传输数据,并更正原有错误数据,补充遗漏数据。总局将于12月初派工作组赴今年联网的单位,就数据质量、制度建设情况、联网工作实施情况、联网应用系统运行情况及应用效果等进行验收、督促检查。
  2、建立全国黑牌企业数据库。黑牌企业数据库由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信息汇总而成。黑牌企业数据库的建立,直接关系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应用的效果,对于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强化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加大企业的失信成本,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确保该项任务的完成。会后总局将就此专门发文进行部署,今年参加联网的单位和去年已参加联网的单位,要按照总局的要求直接将辖区范围内吊销企业的数据项转换到工商行政管理网。未联网的地区,要将2000年以来辖区范围的吊销企业数据项采取逐级上报的方式汇总到省级工商局后,由省级工商局再统一传输到工商行政管理网。今后,各地要将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信息及时传输到工商行政管理网,不断充实黑牌企业数据库。
  (五)积极推进联网的基础工作
  1、加强联网应用的规范化工作。这次会议讨论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应用管理办法》,大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总局将根据讨论的情况作进一步修改后下发实施。这个办法对数据采集、联网、数据使用和联网应用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办法出台后,各地要进一步具体化,加强规范和督促检查,确保联网应用工作的规范和落实。
  各联网单位在今年年底前要对联网应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规范工作。一是对照《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规范》(试行)进行检查,企业信用数据的范围、项目及结构不符合标准和技术要求,不规范的,在今年年底前要调整过来。二是对传输到共享区的企业基本数据进行逐项检查。认真查一查按照总局的规定应当进入共享区的数据是否全部进入,进入的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对错误数据要予以更正,对遗漏的数据要予以补充,对冗余数据要予以剔除。检查各职能机构的监管数据是否已经采集并进入本地企业信用监管系统进行整合,未采集和整合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为监管数据进入共享区做好准备工作。三是企业信用分类等级与总局的分类标准不一致的,要按照总局的分类标准进行调整或者对应衔接起来。
  2、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尚未联网的地方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明确进度,落实责任,加快网络建设步伐。这些地方要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于11月底以前报总局,总局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已联网的地区,要加快网络系统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和传输速度。
  3、加强统一信息平台建设。总局开发的企业信用监管及联网应用软件,将选择部分省级机关、地市级机关和县级机关推广试用,针对试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实际需求,不断加以完善。待软件验收合格后,发放各地使用,各地可以结合工作需要增加新的功能和适当修改。各地要按照《“金信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各业务软件的关联度,不断整合各业务软件系统,加强优化组合和互联互通,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逐步统一软件框架。有条件的省级工商局要在区域范围内统一开发、使用综合业务软件,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行信息共享和监管互动。
  要积极推进两级数据中心建设。总局建立全国企业数据中心,在全系统共享,并为建立国家企业法人库打好基础;各省级局建立区域性企业数据中心,在区域范围内共享。各省级工商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省级区域内企业信用数据的整合,逐步建立区域性企业数据中心,为建立全国企业数据中心和联网应用奠定基础。
  4、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各地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扩大安全支撑平台的应用范围,推行使用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和权限管理等安全技术,在企业信用联网应用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各地要把“金信工程”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机构、人员、资金和技术保障“四落实”。关于经费问题,省级工商局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后,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确保“金信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同时要勤俭办事、节约办事。总局在“金信工程”国家立项的基础上,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对系统,特别是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给予资金、设备的支持。各地对“金信工程”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引进。同时,要加快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同志们,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与时俱进,继续深化市场监管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履行职责的能力,全力建设信用工商、法治工商、信息工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99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