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东省青岛市2003年-2005年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1-29 生效日期: 2003-01-29
发布部门: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青经投资[2003]17号
2000年以来,我市开始实施《2000年-2002年青岛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经过三年的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三大板块”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1999年的73.7%上升为2002年的88.4%。三年完成技改投资350亿元,超过了整个“九五”期间的技改投资,融资渠道由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向以自筹资金和外资等多种方式转变。建设过亿元技改项目80个,投产了海尔GSM手机和家电出口基地、海信CDMA手机和MMTV、青钢集团35万吨高速线材、石化厂300万吨炼油和柴油加氢及氢提浓工程、即发集团双丝双烧高档针织面料、港务局1、2号码头联体改造和矿石接卸改造等40个过亿元大项目。按“新产品、新机制、新形象、高效益”标准建设现代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园战略,已成为青岛工业继名牌战略、大集团战略后的又一亮点,目前经市政府认定、在建和规划的工业园已达30个,总投资330亿元,已有13个基本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58亿元,2002年工业园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到35.7%,冰箱、冰柜、洗衣机、空调、铁路客车等10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冰箱、冰柜等7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即发”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海尔、海信等企业16种产品成为“中国名牌”产品,海尔集团、海信电器、港务局、青啤股份公司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工业整体竞争力增强,大企业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十大”企业集团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广大中小企业活力增强,逐步呈现“点高面宽”的局面。   一、新一轮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国际化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十五”后三年是青岛市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享受发展中国家优惠的过渡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工业的适应能力有待增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将进一步向我国扩散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全球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面临更为直接的国际压力,将给国内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市工业总体水平还不能完全与之适应。一是工业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不高,过亿美元的外资大项目、引进的国际知名大公司、机电产品利用外资较少,与上海、深圳等城市差距明显。二是外贸出口数量和质量不高,外贸出口量、机电产品出口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远低于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外贸出口主体单一、方式单一、市场单一、产品结构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
  第二,今后三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呈低速平稳态势,我市工业发展的外部推动力不强。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动力---美、欧、日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全球产业中最有带动效应、最活跃的新兴产业尚未完全复兴,导致相关进出口贸易、证券市场大幅动荡,全球性通货紧缩,目前依然未走出低谷,预计后三年世界经济不会有较快增长,全球贸易也将呈缓慢增长态势,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可能太大。因此,进一步通过工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成为现实需要。
  第三,国内面临内需和有效供给不足双重压力,我市工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近几年我国一直存在通货紧缩现象,工业品生产能力远远大于需求量,一方面说明内需启动不够,另一方面说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不能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我市工业经过三年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除家电有较强竞争力外,大部分产品竞争力不足;工业结构过轻、过低,虽然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但80%集中在海尔、海信、澳柯玛这三家家电企业,大多数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较少。
  第四,中国入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市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企业对世贸组织认识还很不够,对入世给工业发展带来机遇的估计过于乐观。入世给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严格按照世贸组织有关规则来运作,并且必须在应对挑战中寻找机遇。尽管发达国家承诺开放市场、降低关税,但是发达国家同时充分利用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限制,影响了产品顺利出口。同时,由于对世贸组织规则了解不多,企业应对发达国家贸易限制的能力不够,对应诉的程序、步骤了解不够,也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总之,前三年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面对市委、市政府对工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还较大。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推进新一轮结构调整,加快构筑青岛可持续发展的大工业体系。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性任务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大集团战略、工业园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把青岛建成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基地之一。
  (二)调整目标
  1.轻重工业比重由2002年的60.4:39.6达到2005年末的55:45;
  2.2003年-2005年完成工业投资8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占总投资的50%以上;
  3.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
  4.15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10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5.2005年末,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达到10个,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达到10个;
  6.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800亿元,年均增长16%;工业利税200亿元,年均增长15%。
  三、调整发展方案
  建设生态城市,提高人文居住环境水平,扩大我市环境、资源特色优势,拉长增量,提升存量,以增量促调整,以存量促发展,发展港口、海洋和旅游三大特色经济,壮大汽车、造船、钢铁和石油化工四大产品,提升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机械装备和服装服饰六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和环保两个新增长点,构筑青岛可持续发展大工业体系。
  (一)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港口、海洋和旅游三大特色经济
  1.港口经济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前湾二期集装箱码头、前湾港三期工程、25-30万吨级原油码头、液体化工码头,实施港口西移,大规模调整港口生产布局。前湾港区逐步发展成为以国际远洋干线和国际中转业务为主的集装箱运输、原油进口及石化产品中转和储备、煤炭及铁矿石运输等综合性航运中心,青岛老港区逐步改造成为以内贸航线为主的集装箱运输以及钢材、散粮食、散水泥、散纯碱、散化肥及内贸集装箱装卸基地,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专业货种基地。三年投资50亿元,2005年达到集装箱740万TEU、煤炭吞吐量2000万吨、石油吞吐量4000万吨、铁矿石吞吐量2800万吨的能力,营业收入达到30亿元。
  依托港口优势,加快物流业发展。建设港口、改造公路、铁路、机场等货运枢纽。做好以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主的企业物流,推进以批发、仓储、运输为主的综合性物流。鼓励企业物流社会化,物流活动集约化,降低物流成本。发挥海、空、港和保税区优势,大力发展以洲际和国内分拨为主的国际物流和外贸物流。吸引国际知名物流服务企业来青投资发展,对现有运输、仓储、代理等企业进行改造重组,培育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逐步将单体物流组合成相对聚集、布局合理的社会物流系统。加快物流园建设,围绕临港工业带、开发区、保税区、高科园区以及工业园区,建立前湾港物流、开发区综合物流、航空物流、城市服务综合配送物流等大型物流园区。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物流信息资源,建立适合现代物流发展的信息平台。
  2.海洋经济
  我市拥有国内最为雄厚的海洋科研实力,全国1/3以上的海洋科研机构、半数以上海洋科研人才集聚在青岛,具备了依托海洋发展的先决条件。建设国家级的海洋科研中心、国家级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风海洋药物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及生物工程药物、海洋材料开发制造以及海洋食品加工。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生产,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利用品牌和网络优势,尽快建立营销机制,充分扩展藻酸双酯钠、甘糖酯生产,发展抗病保肝和治疗艾滋病等一类新药、加快黄海葵毒素(AP-A)等海洋药物生产能力。加快重组葡激酶、重组链激酶、人β-神经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1、NKS、巨细胞病毒诊断试剂盒等生物工程药物的产业化。积极发展从海洋节肢动物外壳及真菌、藻类中提取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制备的海洋生物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新材料。调整海洋产品加工结构,发展“超市”级海洋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重点研究开发速冻、即时性熟食水产食品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新产品;积极发展高营养、低脂肪、无公害、环保型海洋食品;扩大鱼类、藻类、贝类加工广度,提高鱼类、藻类、贝类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3.旅游经济
  旅游经济是青岛的特色,也是第三产业的核心,对社会和经济的拉动较强。青岛举办2008年奥运会海上比赛项目,将促进旅游的国际化。提高旅游规划建设水平,保持和发扬青岛山、海、城、商浑然一体的城市特色,突出乡村游,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梯次开发,开辟吸引力强的新景点,发展以青岛为枢纽的跨地、跨市旅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依托海尔、海信、青啤、颐中、汽车厂、澳柯玛、双星、青岛港等名牌企业的管理和产品优势,发展工业旅游,达到对青岛旅游强有力的补充,形成城市旅游和工业旅游相结合、富有青岛特色的旅游经济。加快开发旅游产品。依托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旅游产品、奥运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实现旅游景点与旅游产品的紧密结合。
  (二)壮大汽车、造船、钢铁、石化四大产品,以增量促调整
  1.汽车
  重点建设重型载重车合资、轿车合资等重大项目,三年投资40亿元;建设1-2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研发中心,提高载货车、改装车自主开发能力,汽车零部件开发能力与整车同步甚至超前,产品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明显提高。2005年,达到中、重型汽车产量10万辆、改装车3万辆、轿车10万辆、客车3000辆,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厂同步发展,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
  载货卡车 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型车和专用车,逐步发展军用车;开发专用车底盘,提高改装车技术水平,成为我国中、重型车重要生产基地。2005年形成年产中、重型载货车10万辆和驾驶室15万份的生产能力。
  轿车 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汽车企业的联合,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和保税仓库优势,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发展厢式货车和旅行轿车,2005年,形成年产10万辆的生产能力。
  客车 重点发展豪华旅游大客车,加快开发专用客车底盘;建设年产3000辆公交客车项目,生产低底盘、排放达到欧II标准无级变速公交客车。2005年,形成年产豪华客车600辆,客车年产量达到2400辆的能力。
  改装车 以专用汽车底盘和专用装置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大马力、低油耗、低排放的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重型半挂牵引车、专用半挂汽车、城市专用汽车、高空带电作业车、机场专用车和高等级公路维护管理用车;发展为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的各种专用车。“十五”末,形成年产各类改装车3万辆的能力。
  汽车零部件 围绕汽车整车的发展,对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式车桥、后视探测仪、空调、车载电话、驾驶导航系统及数字化仪表板等等汽车产业链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我市汽车零部件生产整体水平。做强做大我市有优势的汽车车桥、散热器、汽车电子控制器、蓄电池等汽车零部件产品。
  2.造船
  建设海西湾大型船舶修造基地、灵山卫中型船舶修造基地、集装箱合资合作等重大项目,三年投资40亿元,形成“一大一中两个重点” 的生产发展格局,即海西湾10万吨级以上大型造修船基地和灵山卫10万吨级以下造修船基地以及军用舰船和集装箱两个重点产品,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造修船基地。2005年,达到造船能力50万载重吨,集装箱18万标箱的能力;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海西湾大型船舶基地 在海西湾建设15万吨级修造船坞1座和30万吨级造船坞1座,初步建成大型造修船基地。造船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船、大型散货船和大型集装箱船;修船重点发展船舶改装和LNG、LPG、FPSO、化学品、滚装船、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船舶。2005年,造船能力达到40万载重吨。
  灵山卫中型船舶基地 在灵山卫建设10万吨级造船坞1座,开发10万吨以下的机动船舶,重点发展5000立方米及以上液化气船、天然气船和万吨级客船、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的中小型船舶。2005年,达到年造船能力10万载重吨。
  两个重点产品 重点抓好集装箱和军品船舶两个重点产品,重点发展冷藏集装箱等高附加值产品,扩大集装箱干箱的规模;抓住国家增强国防建设的有利时??兄瓶?⑿滦途?媒⑼В?睦?行⌒推笠狄宰什??Υ?⒁酝恋刂没坏确绞较虼笃笠悼柯#?榻ㄆ笠导?牛?⒄瓜喙夭?贰■005年,集装箱产量达到18万标箱。
  船舶配套产品 提高现有船舶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重点发展船用柴油机、发电机等船舶轮机、舾装、电力产品以及冷藏集装箱用压缩机等产业链产品。
  3.钢铁
  实施轧机连续化改造、煤气发电改造、烧结改造、高炉长寿命改造及环保综合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15万吨/年冷轧不锈钢薄板、1000万吨/年钢板等产品结构调整项目,三年完成投资150亿元,实现钢材由普钢-优钢-特钢-精品钢材的调整发展,提高优质钢、合金结构钢、焊条焊丝用钢、汽车弹簧扁钢、高强度标准件用钢、高品质线材的比重;实现钢材-不锈钢板-冷轧镀锌及涂层板多品种发展的产品结构。2005年,达到炼铁、炼钢和高附加值钢材各300万吨、冷轧不锈钢板15万吨的能力,销售收达到125亿元。
  钢材 重点发展优质钢、合金结构钢、焊条焊丝用钢、汽车弹簧扁钢、高强度标准件用钢、中高碳硬线、钢帘线、轮胎子午线用钢等以产顶进高品质线材,2005年高附加值钢材比例达到80%。
  不锈钢板 按照国家“热轧相对集中、冷轧适度分散”的不锈钢板发展方向,重点发展家电、集装箱、铁路客车及装饰用0.3-3mm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2005年达到15万吨生产能力。
  钢板 积极探讨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发展冷轧、镀锌及涂层板项目,发展汽车、家电、建筑用冷轧镀锌及涂层薄板、船用中厚板。
  4.石化
  依托1000万吨大炼油和现有企业的扩建改造等大项目,抓住机遇,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石油化工、沥青等下游产业链产品,三年投资100亿元,2005年达到炼油和精制油品1000万吨、沥青300万吨、炼油下游产品MMA5万吨、环氧树脂10万吨、双酚A 6万吨、ABS 30万吨、瓶级PET37万吨、溶聚丁苯橡胶6万吨的能力,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大炼油 依托国内大型石化集团,建设1000万吨大炼油项目,积极发展各种精制和高附加值油品,2005年达到1000万吨的能力,积极发展炼油催化剂等炼油上游产品。
  石化 加大招商力度,积极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发展聚乙烯、乙二醇和EVA等乙烯下游产品,发展MMA、丙烯酸、丙酮、苯酚、双酚A、环氧树酯等丙烯下游产品,发展ABS、苯乙烯、PTA、瓶级PET、苯酐、溶聚丁苯橡胶等芳烃下游产品,建设青岛石油化工基地。
  沥青 依托国内外大集团,抓住国家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重点发展高品质重交道路沥青。
  (三)提升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机械装备和服装服饰等优势产业,以存量促发展。
  1.电子通讯产业。坚持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以重点企业集团为龙头,带动扶植一批骨干企业,重点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现代通信产品、数字音视频产品、软件产品、电子基础产品。三年投资80亿元,重点建设移动通讯基站、第三代移动通讯产品、数字电视及过渡产品、数字模拟信号转换产品、大屏幕投影、混合集成电路、厚膜集成电路、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件、数字技术中心、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等重大项目。到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33.6%,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研究开发网络存储系统、互联网入侵监测系统、独立系统核心防火墙、家庭集中控制器等新型计算机网络产品,发展高性能系列服务器及工作站、工业控制机、热技术打印机、显示器等;重点发展品牌PC机及便携式计算机、服务器、自动收款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网卡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现代通信产品 研究开发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手机及基站、第四代CDMA专用芯片;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SM、CDMA手机及其它蜂窝移动通讯产品、锂离子电池、基站、程控交换机和网络交换机等移动通讯产品以及光纤光缆、光私尤氲裙馔ㄐ挪?贰?005年,程控交换机达到800万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
  数字音视频产品 开发利用彩色宽带交互电视技术、16:9窗口缩放技术、电视信号时移技术、超亮度显示材料及器件应用技术;研制超薄、超宽电源、高清晰度及背投式彩电;重点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超宽电源、高清晰度交互电视、集电视、计算机、通讯为一体的数字电视过渡产品、数码相机及产业用音视频产品。2005年,彩电产量达到8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
  软件产品 重点开发应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化制造系统平台技术、物流管理、企业资源管理、海关货物监管、电子税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商业等行业应用软件。引进高水平的软件专家,建设国家级重点软件产业园。
  电子基础产品 重点发展混合集成电路、厚膜集成电路、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芯片、数字电视中控芯片、变频电子控制器、电子式复费率电度表、新型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件、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及设备。发展产业用电子产品。
  2.信息家电产业。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以国内市场为主到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主的战略转移,重点应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注重外观结构和造型设计水平,发展节能、环保和安全的高标准家电、智能产品和家电基础关键零部件,拉长产业链。发展体现小康新生活方式、集房地产、家电、居室装修于一体的家居集成工程。三年投资70亿元,建设大容量网络冰箱、空调扩大出口、家电产品海外建厂、自动售货机和自动售票机等项目。到2005年,新型家电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23%。
  空调 开发应用网络群控技术、光波检测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多风道独立送风技术、氟利昂替代技术;研制管道式空调机、不降温除湿变频空调器、高能效比窗式空调器、特殊工况空调器、精装修卡式空调器;重点发展智能、模糊、变频、环保、健康、美观空调器、家庭中央空调器、巴士空调器和商用空调器。到2005年,空调器达到8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冰箱、冰柜 开发应用瀑流风制冷技术、多温转换技术、氟利昂替代技术、节能技术;重点发展个性化、装饰化、方便实用家用冰箱、冰柜产品以及医用、船用及便携式多用途冷藏冷冻设备。到2005年,冰箱达到7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冰柜达到3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洗衣机 开发应用降噪技术、消毒技术、节能和节水技术;重点发展洗净度高、适用多种衣物要求、个性化家用洗衣机、大容量商用洗衣机以及其它专用洗涤设备。到2005年,洗衣机达到46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
  热水器 重点发展多能源技术、安全技术的电热水器以及其它节能、方便、高效小家电。到2005年,热水器达到15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
  家电基础关键零部件 重点发展货币识别系统、压缩机、变频控制器、网络控制器、微特电机、新型元器件等。
  3.化工橡胶产业。紧跟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加大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步伐,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橡胶、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三年投资30亿元,重点建设子午胎结构调整等项目。2005年,化工橡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20%。
  橡胶 重点发展轮胎;尽快调整胶带胶管产品结构,提升技术能级;发展高附加值的乳胶制品。开发应用低滚动阻力、安全抗滑、超强耐久、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重点发展全钢载重子午胎、半钢轿车子午胎,提高全钢子午线轮胎技术水平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依托国家级研发中心,利用高等级子午线轮胎信息化技术,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子午线轮胎的橡胶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以及帘子布、炭黑、钢丝连线等上游产品,做好黄海橡胶工业园、双星轮胎工业园的规划建设。2005年,子午线轮胎达到700万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8%。
  基础化工 保持纯碱、烧碱、钡盐、锶盐、硅胶、硅酸钠等产品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和规模方面的优势,开发推广微细粉体技术、纳米技术、微细合成技术、造粒技术的应用。2005年,钡盐达到28万吨、锶盐15万吨、硅胶10万吨、硅酸钠30万吨,均保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精细化工 发展染料、涂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传统精细化学品和橡塑助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胶粘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甲醇、甲醛、聚甲醛、多聚甲醛等基础化工产品。
  4.饮料食品产业。突出品牌战略,重点发展啤酒、葡萄酒、矿泉水、乳制品及各类功能性、特色食品及方便食品。三年投资40亿元,重点建设青啤工业园、卷烟厂异地搬迁、青岛食品工业园等项目。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1%。
  酒类 重点发展啤酒和葡萄酒。啤酒要开发应用低热能啤酒工程菌技术、纯生啤酒稳定性技术、风味物质质量控制技术,扩大规模,保持品质,统一品牌,加强与国际啤酒大公司的战略合作,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葡萄酒要依托葡萄资源优势,培育新品种,重点发展产地名牌葡萄酒,培育高档葡萄酒,扩大市场占有率。2005年青岛啤酒产量达到500万吨,市场占有率达到20%,进入世界啤酒业十强。
  饮料 依托现有品牌,整合现有企业与品牌资源,加强对与饮料安全有关的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重点发展矿泉水、果蔬汁和茶饮料等新型饮料产品,逐步降低碳酸饮料比重,发展壮大矿泉水的生产规模,力争成为全国名牌产品;培育乳制品品牌,提高产品和质量,增加产品品种。2005年,乳制品达到30万吨,产量全国第一。
  食品 积极推行国际和国家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发挥资源优势,以“绿色、健康、安全”为标准,发展蔬菜、肉、水产品等食品深加工,扩大出口;积极利用青岛旅游资源,发展饼干、花生、方便食品、海产品等旅游风味食品。
  卷烟 结合卷烟厂整厂搬迁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增加一、二类卷烟的比重,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山东省产销量龙头地位,争创中国名牌产品。
  5.机械装备产业。调整机械装备产品结构,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改造机械装备制造水平,提高技术能级,重点发展机车车辆、发电及输变压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纺织机械、机械加工设备、轻工机械等。三年投资50亿元,重点建设地铁、轻轨车、电站成套设备、燃气轮机等项目。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机车车辆 迅速进入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市场,扩大国际市场,积极研发高速列车,完善提速列车,用高新技术提升现有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内燃机车等机车车辆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实现核心技术跨越式发展,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建成国内一流铁路客车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基地、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2005年,铁路客车达到1500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发电及输变电设备 围绕电站成套设备设计制造,开发利用新一代汽轮机“积木块”生产技术,重点发展小型电站成套设备以及高水平、大功率拖动式汽轮机机组、联合循环机组及控制系统、电站锅炉和阀门等相关产品。发展500KV以下交流以及直流变压器、电力电缆等输变电设备,发展超五类通信电缆及光纤通信电缆。2005年达到小型电站成套设备30台套、3-25MW汽轮机组200台套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设备 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全自动多色数字胶印机、三座标测量仪等,研究开发新材料加工机械。2005年三座标测量仪达到300台,全国市场占有率50%以上,列全国第一。
  纺织机械 开发、引进圆纬机、染整后整理等先进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重点发展自动络筒机、梳棉机、羊绒分梳机、梳毛机、开清梳联合机、细络联、重磅喷水织机、无纺布设备等先进纺织机械。
  机械加工设备 积极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加快产品改造,提高产品精度,重点发展大型钢带清理成套装置、抛丸清理线、砂处理机等新型铸造机械以及离合器式压力机等锻压机械。发展家用小型机械加工设备,扩大出口。
  轻工机械 重点发展刨切机、砂光机等木工机械、制鞋机械、包装机械,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档次,扩大出口。
  6.服装服饰产业。以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为龙头,实施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服装适应性、生态环保性、保健功能性、时尚性,加快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推动服装绿色化;引进国际先进的棉纺织、新型化纤、印染后整理、服装设计和加工等技术、设备,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服装、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装饰用品、鞋等。三年投资50亿元,重点建设青岛服装工业园、纺织工业园和海珊工业园。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年均增长20%。
  服装 创服装品牌,扩大品牌产品规模,引进高档次服装设计人才,提高服装设计水平,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面料自动监测评价、虚拟图形等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发展中高档西装、针织服装、衬衫等名牌服装,积极发展时装和休闲装,形成以名牌服装为龙头,带动纺织行业发展的产业优势。到2005年,服装达到5亿件、针织内衣3亿件。
  纺织品 开发应用抗菌保健织物、高档织物染色和后整理技术、印花布技术、数码喷射技术;调整重组现有棉纺企业,形成三个拥有10万锭先进设备的纺织企业,更新改造纺纱生产线,提高无结头纱、精梳纱、无梭布及高档面料的比重;加快发展高档织物印染及高技术后整理加工,重点发展高档西装、针织服装及衬衫用等高档服装面料以及高档印花宽幅、粗旦包覆纱、棉花边等装饰面料。
  产业用纺织品 与我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规模适应,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调整改造土工布、医用无纺布和缝合线、锦纶帘子布等生产线,形成规模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装饰用品 对纺纱生产线进行全流程改造和织造、印染后整理的重点改造,建成技术设备国内一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装饰用品生产线,发展高档、特宽、生态保健、提花、印花套件、染色装饰用品等产品达到经济规模。
  鞋 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化设计、制造、营销体系,提高鞋的个性化和时尚化设计水平、制造工艺水平,提升品牌形象,重点发展中、高档皮鞋,扩大旅游鞋、运动鞋的出口。
  (四)培育新材料、环保两个新增长点
  1.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成长性高、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市新材料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重点发展农用、医用和建筑用新型材料、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功能材料和高分子分离膜等高分子材料;促进纳米材料在家电、建材、纺织抗菌织物方面的应用,发展纳米级新材料;重点发展不锈钢、改性铸模用钢、长寿命反应新材料、镁合金及制品等金属新材料;发展轻质高强度、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橡胶并用复合材料;大力发展混凝土高效减水剂、沥青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涂料等新型建材;重点发展石墨等优势非金属矿深加工制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2.环保产业。我市环保产业已经形成水污染处理设备、空气污染处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污染监测仪器等设备的制造能力。
  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及环境监测设备,在污水处理、除尘、脱硫、汽车尾气净化设备、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和技术方面,培育一批环保骨干企业,尽快形成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实施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好我市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能、太阳能、风能转化及储存设备等新能源利用产品,发展节水、节油等节能产品,以治理钢渣、白泥、粉煤灰和工业尾矿为重点,积极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设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五)限制、禁止发展的产品和技术
  1.限制技术能级不高、低附加值、产品市场萎缩的产品新增生产能力和新建。冶金行业限制发展普通高炉炼铁、有色金属冶炼、普通钢材和金属钢结构制造;轻工行业限制发展以粮食等农产品为原料的初加工、粮食制溶剂、乙醇法制醋酸、蓖麻油、葵二酸等以及传统工艺生产的玻璃器皿、保温容器、搪瓷制品、小五金、铅制品、低档钟表等产品、新建白酒、酒精、味精、糖精等,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铝质易拉罐;化工行业限制发展电石、硫酸、磷铵化肥等无机化工产品、无机化学原料和制品、斜交轮胎、一般橡胶制品;医药行业限制发展医用玻璃包装制品、含硫药物及黄胺医药产品、普通医用器材等产品;纺织行业限制发展中低档普通纱锭、新增棉纺、毛纺、缫丝绢纺生产能力以及精梳机组、毛巾织机、热定型机、粗纺梳机、横机、包缝机等落后设备;机械行业限制发展一般机电产品、普通机床、普通电焊条、普通电焊机、电炉和电瓷产品、低附加值自行车、缝纫机;电子行业限制发展普通分立元器件、普通变压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等普通音视频产品及配套产品、技术落后的电度表等。
  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禁止发展资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重的产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淘汰3万吨及以下硫铁矿制酸、1万吨及以下干法造粒炭黑生产装置、5万吨以下真空制盐和海盐生产装置、1万吨以下化学制浆造纸生产装置等落后能力;淘汰热处理铅浴炉及氯化钡浴炉、含氰电镀、农药产品手工包(灌)装设备、4000张/小时以下单色、多色胶印机、金属丝网织机、冲击式制钉机、5万千瓦及以下常规小火电机组;淘汰治螟磷、多彩内墙涂料、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外墙涂料、软边结构自行车胎、手提及推车式1211灭火器及1211灭火剂、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禁止发展资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重的产品。对大量消耗石、砂、淡水等自然资源较大以及污染较重的非废纸制浆、化肥、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造、石灰、皮革鞣制、力车胎、再生橡胶、泡沫塑料及人造革、合成革制造、矿物纤维及制品、铸锻件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禁止在工业布局“一体两翼一带”重点区域内发展,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进行污染治理。
  四、工业布局调整
  合理的工业布局能极大地促进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我市工业布局要以大企业为龙头,实施工业园战略,推进工业集约化,带动引资新建和老企业“退城进园”,逐步完成经济重心西移的战略性转移。配合城市化推进和产业梯次转移,以五个县级市为基础,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工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功能重整,放大积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形成“一体两翼一带”的工业布局。
  (一)青岛主城区。东西快速路以南,主要发展软件、旅游、商贸、工业设计、企业集团总部及研发中心,成为大集团管理、研发基地;东西快速路以北,对有资金、有新增长点产品、可进入市级工业园区的企业整体搬迁或转产,充分利用搬迁后的闲置土地、厂房及生产配套设施,通过市、所在区、企业三家联手的方式,重点发展商贸、展览以及污染少、效益高、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工业。
  (二)黄岛区。黄岛区是今后青岛经济的重心。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港口优势,主要发展以石油化工及下游产业链、汽车、造船、新型家电产业等为主的规模化、高附加值、高技术现代工业,真正成为青岛大商社、大工业、大物流的集聚地;保税区尽快扩大规模,和自由贸易区对接,主要发展出口加工、仓储加工和来料加工等。
  (三)高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要突出高新区的特色,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海洋及生物药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研究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四)环胶州湾海岸工业带。主要发展大型机械制造、水产品和肉食品深加工以及乳制品加工业,以此辐射县级市,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依靠劳动力优势和农、渔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各具区域和资源特色的劳动密集型特色工业。
  城阳区主要发展橡胶、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海洋科研开发、水产品养殖和加工、旅游度假等,争创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即墨市主要发展服装、纺织品和制鞋产业;胶州市主要发展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轻纺等产业;胶南市主要发展机械、化工橡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平度市主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葡萄种植基地及观光旅游等;莱西市主要发展奶制品、肉食品、蔬菜、花生、果品等超市级食品加工、制鞋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五、主要措施
  (一)突出工业园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一是以国际化水平为标准,提高工业园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工业园区的创新、做大、集聚、优化。二是积极为工业园规划项目,加快招商引资,努力推动工业园的建设步伐,建设好经市政府认定、在建和正在规划的30个工业园,力争2005年全面建成20个,工业园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60%以上。三是围绕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青岛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强对产品技术、市场的研究和全球性、区域性竞争力分析,增强产品和市场的前瞻性,切实做好大项目和好项目的研究、规划、筛选、储备工作,尤其是过10亿元的、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四是建设好现有汽车、造船、大炼油、钢铁、子午胎结构调整等重大项目,力争2005年竣工投产;建设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75个,其中过10亿元的内资项目和过亿美元外资项目10个。五是积极争取国家对重大项目的扶持,抓住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做好国债项目和双高一优专题等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为后三年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鼓励有比较优势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在管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与国际接轨。争取海尔、青啤等少数大企业达到世界水平,支持海尔跻身世界500强, 青啤进入世界啤酒业10强;海信、双星、澳柯玛、黄海橡胶等企业要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造就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有活力、有特色的“小巨人”。 对海尔、青啤等已获国家驰名商标、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要加强宣传和保护,鼓励其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培植一批新的知名企业,树立新的民族工业、区域工业发展观,对外地来青知名企业,要将其作为青岛名牌加以扶持和发展。支持名牌企业上市,对具备条件的知名企业集团整体或主营业务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借助资本市场的规则和竞争压力,规范经营行为,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到“十五”末,“十大”企业集团销售收入争过百亿,“十强”企业争过50亿,达到全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名牌”20个,全国质量管理奖6个。
  (三)拓展以外资为主的多渠道融资方式。一是加快招商引资。抓住中国入世后发达国家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利用我市现有大企业集团的营销优势,加快与国际知名公司的合作;利用工业现有基础,加大对造船、汽车、大炼油、轮胎等大项目的招商;利用现有30个工业园的基础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发展产业链产品,三年实现工业利用外资55亿美元。二是在传统的银资、企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全面启动青岛工业投资市场,完善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为投融资双方搭建一个平台,充分吸引民间投资,努力实现投资和融资的新突破。三是强化企业市场竞争主体、法人治理主体、投融资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和改进现行的工业投资网上登记备案制度,提高工作效能,改善投资环境。
  (四)推行人力资源梯次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一是制订更加优惠的引进智力、吸引人才政策,培养和引进高、中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专业技工,形成梯次的人才队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参与青岛工业发展,结合技术项目交易,开展人才交流洽谈;探索培养职业经理人的路子,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鼓励以专利、成果参股,参与分配。根据我市建设四大工业基地的目标,2005年以前,有计划、整建制地引进有关科研院所,分层次培养中级技术专业人才及专业技工,提高四大基地整体人才水平。二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全面推动技术创新。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主导产品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比重,在优势工业领域抢占技术制高点。三是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和企业间战略合作,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将产学研联合推向国际化,利用全球资源,开拓全球市场。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2005年,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26%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到40%以上。
  (五)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新世纪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力量。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从体制上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和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产权多元化组织形式,建立起中小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灵活的产权制度。二是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和广大中小企业一起,以中小企业“创业联盟”为导向,通过制定政策,逐步在信用体系、融资担保、科技创新、帮助中小企业创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搞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发育中小企业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四是实施“小、精、灵”工程,在全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内,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按照科技创新型、劳动就业型、资源节约环保型、名优品牌型、出口创汇型型进行选择培育。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小、产品精、机制灵的中小企业,可以做大的鼓励其做大做强。
  (六)培育产业链,发展产业群。适时推进产业链和产业群战略性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发挥青岛名牌、大集团和工业园优势,放大辐射效应。要立足青岛基础和优势,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既提倡围绕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也鼓励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群发展。要坚持市场导向,以大企业和重点规模产品为龙头,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重点产品产业链带动中小配套企业产业群加快发展,创新配套组织体系,突出技术高新化、市场网络化和产业特色化,形成六大产业链条和四大产业群体。把产业协作作为产业群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青岛大企业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优势和机遇,发展产业链。提倡大工业专业化协作,围绕重点产品进行供应链配套,围绕重点项目发展下游产品。重点依托1000万吨炼油项目,超前发展后续产品;依托电子家电项目,发展压缩机、新型显示器件等前端零部件产品和后端产业用电子产品;依托青钢不锈钢板项目,发展后端不锈钢板、管等衍生品;依托青汽重型汽车项目,发展前端零部件产品;依托270万套子午胎项目,发展前端配套产品;依托海西湾船舶基地项目,发展造船前端材料和配套产品。鼓励大企业由制造业向研发和服务业两头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倡导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围绕服装、皮鞋、水产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一业为主、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产业群。
  (七)加快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水力建设。通过远水近调、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措施,加强水资源长期规划和建设,确保充足的工业用水;树立全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型工业。二是加强电力建设。做好电力规划,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重点建设青岛发电厂二期两台30万千瓦机组,完善青岛发电厂送出工程和省电网向我市的输电通道;建设平度220KV变电站和胶南220KV变电站,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三是加强铁路建设。对胶济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力争2004年竣工投入运营,使行车平均速度、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大幅度提高。建设胶(州)新(沂)铁路,确保2004年10月底完工。四是加强公路建设。建设前湾港集装箱、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疏港专用公路,确保2003年9月底竣工通车,缓解开发区交通主干道压力,保证前湾港四期、五期工程建设及未来疏港需求。建设同三线青岛段工程,确保2003年底竣工。六是加强机场建设,加快流亭机场扩建工程,扩大青岛机场的班机种类和数量,提高旅客和货物通过能力。
  (八)构筑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一是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财政和税收政策。积极争取国债技术改造项目、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落实贴息资金。做好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及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政策的落实。落实好青岛市的有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等方面的财税政策。二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产权多元的股权结构,构筑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内部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提出我市工作程序,通过引进外资,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三是进一步推进大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落实《关于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对大企业集团采取“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污染搬迁进行土地置换的,将拍卖原企业土地所得资金,按比例返还给外迁企业,用于园区建设和发展生产。落实国家关于主辅分离的政策,制定我市《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实施意见》,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精干主业,剥离辅助的步伐。四是大力推进依法破产,对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企业,分步骤实施破产重组;破产企业的土地,由政府收回、拍卖,所得用于破产企业重建或职工安置。
  (九)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一是转变职能。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调控、导向、服务和监管功能,推动市场化进程,使资源配置以市场配置为主,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秩序。二是突出发展主题,有关部门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全心全意为企业搞好服务,做好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取缔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三是构筑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在利用好国家和我市已出台的鼓励支持工业发展政策的同时,研究新政策,特别是外资等非国有经济投资政策;加快建立企业收入分配的市场决定机制;制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政策,国际化人才交流与引进政策;制定企业家市场化培育与选拔政策;制定鼓励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和知识资本化、产权化的政策,建立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运作机制和利益机制;制定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政策等。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二OO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附:1.青岛市2003年-2005年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青岛市2003年-2005年四大工业产品调整目标
3.青岛市2003年-2005年重点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调整目标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75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