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4-14 生效日期: 2003-04-14
发布部门: 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确保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产品达到“放心肉菜”要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菜篮子”工程目标与任务
  根据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要求,我市近期“菜篮子”工程建设目标是:以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力争用3-4年时间,基本解决我市“菜篮子”污染物超标问题,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的无害化生产、加工、流通,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实施“放心肉菜”工程为重点,将“放心肉菜”质量标准作为市场准入标准,从现在起到2004年,争取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达到“放心肉菜”要求,在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专卖店和各县(市)区、城区和主要乡(镇)全面实施“放心肉菜”市场安全准入,初步解决食用菜肉急性中毒问题;第二步,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重点,逐步把“放心肉菜”质量标准上升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并作为市场准入依据,从2005—2006年,再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要求,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80%的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及水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建设350万亩粮油、40万亩蔬菜(含水生蔬菜)、40万亩水产、4万亩果品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
  2003年,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的生产技术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实现“三突破一保障”,即:在“三品”基地建设上求突破、在品牌申报上求突破、在市场安全准入上求突破,保障市民吃上“放心菜”。全面启动市场准入,市区市场准入单位增加到35个,各县(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并搞好1-2个重点乡镇市场准入试点。
  2004年,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的生产技术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执法体系,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市区和各县(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并重点向乡镇市场准入试点延伸;在市场准入品种上向果品、畜禽、水产品延伸,在检测方式上向基地延伸,重点做好本地蔬菜、畜禽、水产品的产地检测。基本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达到“放心肉菜”要求。
  2005年,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农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全市主要农产品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积极探索连锁配送和超市直销、净菜上市等多种新型流通业态,示范农贸市场超市化。基本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

  二、抓住重点,全面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1、健全机构,完善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基地建设、农业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品牌申报认证中的主导作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争取今年9底前通过省质监局计量认证,切实为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建设服务。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尽快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增加投入,配备人员,发挥作用,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就近快速检测和农业环境监测。在蔬菜、瓜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各类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建立快速检测点,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包括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应采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和设备,保证生产和经营的农产品合格,从而尽快形成一个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自检、社会中介检测机构接受委托检测、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有关执法监督机构抽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发挥区域优势,加快“三品”基地建设。从2003年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将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申报的前置条件,如果不通过基地认定就不能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同时也是今后农业科技项目验收和农产品质量项目申报的条件之一。为此,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三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管理工作,排出详细的计划,明确人员具体负责,积极引导,从基地抓起,从田头抓起,把好农产品安全质量的源头关。要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三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要健全完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从源头上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无公害农业投入品管理。同时,为了保证市区放心菜的有效供应,力争用4年时间在邗江区杭集、蒋王、槐泗、瓜洲、沙头、杨寿等地建设有地域分工的蔬菜生产基地3.2万亩、在江都小纪、吴桥建设季节性蔬菜生产基地0.8万亩,在此基础上建设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带动蔬菜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
  3、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农业、工商、质监、商贸、公安部门要通力协作,对进入农贸市场、超市等经营的蔬菜,全面实行以农药残留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安全准入,构筑“菜篮子”产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让市民真正吃上放心菜。2003年6月底前,市区和各市(县)城区的主要农贸市场(超市)全面实施市场安全准入。市区在现有11个市场准入试点单位基础上,增加到35个,各县(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全面开展准入检测,并搞好1-2个重点乡镇市场准入试点;进一步提高准入水平,超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全面使用“速测仪”检测。同时,对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凡进入市场的蔬菜产品(除经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外)一律实行强制性监督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交易,对有毒蔬菜由工商部门在市场协助下进行公示并组织销毁,确保市民消费安全放心。
  4、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管理。认真执行200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196项省级和27项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管理要求,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农业部门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配套技术的推广,指导农民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要通过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点、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
  5、进一步开展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净化生产环境。全面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有关规定。在“放心肉菜” 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上无公害农业投入品使用比例要占总投入品的90%以上,对粮油、蔬菜、瓜果、茶叶的商品化生产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出口创汇基地等要划区保护,在保护区范围内一律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要依法加大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排查清理整顿力度,在春耕备耕期间和病虫高发时段,要加大执法力度,形成整治气势,严肃查处违规违法、坑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事件,确保基地安全生产。

  三、加强领导,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统一思想,强化各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菜篮子”工程是农产品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产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列入工作主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全面、快速、规范的开展,确保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各项任务的完成。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生产基地规划论证、资金筹措、土地流转、认定管理的工作力度。市、县(区)要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介和各种形式对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建设知识,形成从上到下和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的氛围。
  2、通力协作,为实施《决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抓好《决议》的实施工作,涉及面广、内容新、要求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与合作,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共同做好 “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准入工作。农业部门是实施“菜篮子”工程的主要职能部门,要主动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切实做好基地建设规划、认定认证以及科技种养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技术指导工作。同时要做好“菜篮子”产品的生产、流通、市场、销售等环节的检验检疫和投入品使用监管等工作。经贸、卫生部门要协同做好“菜篮子”产品加工、流通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质监部门要加强“菜篮子”产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工商行政管理和商贸部门要加强以推进市场安全准入为主的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做好进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影响“菜篮子”产品质量的生产环境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交管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保证无公害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畅通。金融、财税部门要完善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放心肉菜”生产、流通、检验检测等工作的扶持。计划、科技、农业开发部门要在有关项目上向 “菜篮子”产品生产倾斜,确保把《决议》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培植农产品质量建设市场主体。目前我市申报的农产品品牌,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尤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进行“三品”的深度开发、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整体推进。因此,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三品”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品牌的开发,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使“菜篮子”产品成为有品牌、有市场竞争力、有效益的产品。各地要积极鼓励兴办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各类专业协会,建设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配送直销中心,组织农民、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扩大规模,放大品牌效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探索新型的“菜篮子”产品现代流通营销体制和“场地挂钩”、“场厂挂钩”等产销一体化路子,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步伐,超市要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专门交易区和销售专柜,营造良好的销售环境,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大投入,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任务艰巨的长期性公益性民心工程,各级政府财政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把有关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重点加以扶持,切实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制定审定申报、“三品”品牌申报认定和有关培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环境监测和检测仪器维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经费,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筹措资金,加快市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以满足市场的有效供给。为完成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所提出的目标任务提供资金支撑。

二OO三年四月十四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3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