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州市产业技术发展暂行规定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0-04-28 生效日期: 2000-04-28
发布部门: 广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穗府[2000]17号

  第一条  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本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已建、在建或新建的产业项目,以及外商投资产业项目。

  第三条  市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制订和适时修订《广州市产业技术指导目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

  第四条  产业技术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淘汰四类。其中属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列入《广州市产业技术指导目录》;其他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为允许类技术,不列入《广州市产业技术指导目录》。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参照《广州市产业技术指导目录》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保证本规定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  采用鼓励类技术的项目列为风险投资公司(基金)优先投资的范围。

  第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技术作价入股的,属于鼓励类的,其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达35%。

  第七条  鼓励企业依据《广州市产业技术指导目录》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鼓励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第八条  采用限制类技术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兴建,确有必要兴建时,也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审批手续,从严控制。

  第九条  采用淘汰类技术的项目一律不得兴建。对已建成并投入生产的,应当限期完成技术改造,达不到要求的,应当予以关停。

  第十条  市计划、科技、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对获得政府资助或享受本规定给予优惠政策的产业项目进行检查。对弄虚作假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计划委员会会同市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
广州市产业技术指导目录
2000年3月
目  录
鼓励类产业技术目录
一、农业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工程
(四)水利工程
二、工业
(一)现代机械制造
(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三)生物工程
(四)医药
(五)轻工与纺织
(六)原材料
三、建筑
(一)建筑设计
(二)建筑施工
(三)建筑材料
四、交通运输
(一)公路运输
(二)水上运输
(三)公路交通
(四)城市交通
五、环境保护
(一)城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二)污染防治
(三)环境监测
(四)自然生态保护、园林绿化
六、能源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二)清洁能源与环保
(三)节能
七、电子信息
(一)现代通信
(二)计算机及网络
(三)软件
(四)广播、电视与音像
(五)微电子
(六)电子信息服务
八、金融
(一)金融信息系统
(二)金融电子化机具
九、商业
(一)商业电子化
(二)商办工业
十、重点引进技术
(一)电子信息
(二)先进制造技术
(三)金融保险
(四)交通通信
(五)商品流通
(六)建筑与房地产
限制类产业技术目录
一、农业
二、工业
三、建筑
四、交通运输
五、环境保护
六、能源
七、电子信息
八、金融
九、商业
淘汰类产业技术目录
一、农业
二、工业
三、建筑
四、城市交通
五、环境保护
六、能源
七、电子信息
八、商业
鼓励类产业技术目录
一、农业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1.作物、畜禽和水产新品种选育技术;
2.提高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效益的种植、养殖、管理综合配套技术;
3.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包装技术;
4.经济实用的农业保护性生产技术;
5.新型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工厂化生产技术;
6.先进的捕捞技术;
7.转基因农产品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应用;
8.新型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技术。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
1.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技术;
2.农业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及管理技术;
3.作物、畜禽、水产虫害、疫病防治技术;
4.以沼气为中心的能源环境工程技术;
5.生态农业及农业环境保护技术。
(三)林业工程。
1.生态林业建设技术;
2.森林灾害防治及监测技术;
3.优质用材培育及持续经营技术;
4.新型树木品种的引进、培育与推广;
5.木材、竹材深加工利用技术。
(四)水利工程。
1.水能资源保护和开发技术;
2.城市防洪排涝、城乡供水技术;
3.水土保持、水政管理技术;
4.自动翻板闸门的改进和推广应用技术;
5.大型水利工程自动安全监控和信息传输处理技术;
6.复式海堤或堤围表面衬砌技术;
7.病险水库和堤防的除险加固技术;
8.高效输配水及节水灌溉技术;
9.堤坝白蚁防治新技术;
10.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技术。
二、工业
(一)现代机械制造。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
2.柔性制造技术;
3.数控与数显技术;
4.工业生产控制技术;
5.工业自动化技术;
6.高精度加工技术;
7.精密成型加工技术;
8.精密压铸技术及精密热塑性成型技术;
9.超塑性合金制备及复杂零部件成型技术;
10.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11.新型电力电子装置技术;
12.新型液压气动密封技术;
13.电子式低压电器技术;
14.新型压缩机制造技术;
15.智能化的电器和电力设备制造技术;
16.模糊控制、智能和节能家电生产技术;
17.先进模具选材、设计、制造成套技术;
18.树脂砂铸造技术;
19.真空热处理技术;
20.自动扶梯及高速电梯制造及控制技术;
21.高性能光学仪器制造技术;
22.新型电子测量、计量仪器制造技术;
23.液压及气动元件技术。
(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汽车。
(1)整车及关键总成的设计制造技术;
(2)零部件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3)轿车新型发动机设计制造技术;
(4)客车专用底盘设计制造技术;
(5)客车车身模具和夹具设计制造技术;
(6)车身附件设计制造技术;
(7)防抱制动系统(ABS)等汽车安全性电子控制技术;
(8)新能源或环保型(电动、液化石油气等)汽车制造技术。
2.摩托车。
(1)用CAD/CAM开发新车型技术;
(2)摩托车新型发动机设计制造技术;
(3)零部件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4)整车及关键总成设计制造技术。
3.船舶。
(1)大吨位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2)高速客船设计制造技术;
(3)先进造船工艺技术;
(4)壳、舾、涂一体化区域性造船技术;
(5)模块化造船区域综合设计技术;
(6)新型港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
(三)生物工程。
1.基因工程技术;
2.细胞工程技术;
3.酶工程技术;
4.发酵工程技术;
5.生化工程技术;
6.蛋白质工程技术;
7.生物转化技术;
8.生物传感分析技术;
9.糖类工程技术;
10.生物分离技术;
11.菌种分离鉴定及保存育种技术。
(四)医药。
1.中药。
(1)中成药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
(2)中成药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与新技术;
(3)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成药生产中的应用;
(4)生物技术在中成药生产开发中的应用;
(5)中药新剂型。
2.制剂。
(1)新型制剂的制造技术;
(2)控释、缓释制剂技术;
(3)薄膜包衣技术;
(4)脂肪乳剂生产关键技术;
(5)吸入剂生产关键技术;
(6)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应用技术;
(7)微波干燥技术。
3.化学原料药。
(1)化学原料药的新品种及其新技术;
(2)半合成青霉素生产缩合技术;
(3)头孢菌素合成关键技术;
(4)重要医药产品结晶生产技术;
(5)新型诊断试剂。
4.生物制药。
(1)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制品技术;
(2)现代生物化学制药技术;
(3)医用生物材料技术。
5.新型医疗器械。
(1)新型医用诊断仪器、设备制造技术;
(2)新型医用治疗仪器、设备制造技术;
(3)医用电子监护仪器、设备制造技术;
(4)医用分析仪器制造技术。
(五)轻工与纺织。
1.纺织。
(1)细旦、超细旦聚丙烯长纤维生产技术;
(2)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
(3)特种天然纤维加工技术;
(4)1万吨以上直接纺涤纶长丝;
(5)3万吨以上直接纺涤纶短纤维技术;
(6)多功能染整技术;
(7)高档织物印染及后整理技术;
(8)高仿真化纤面料生产技术;
(9)高档针织服装生产技术;
(10)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
(11)差别化、功能性合纤及混纺、交织产品开发技术;
(12)汽车配套化纤材料及生产制造技术。
2.食品。
(1)挤压技术;
(2)生物技术;
(3)膜分离技术,超滤、反渗透技术;
(4)超临界抽提技术;
(5)食品添加剂技术;
(6)无菌加工及包装技术;
(7)婴儿、儿童营养食品,老人保健食品技术;
(8)绿色食品技术;
(9)功能食品技术;
(10)冷杀菌技术;
(11)酶工程及发酵工程应用技术;
(12)食品加工、保鲜、保存技术;
(13)工程化食品技术。
(六)原材料。
1.冶金。
(1)特殊钢生产技术;
(2)连铸连轧技术;
(3)钢铁生产流程整体优化技术;
(4)铁前工序节能和强化技术;
(5)全自动转炉计算机控制技术;
(6)炼钢炉外精炼及计算机控制技术;
(7)高精度轧制技术;
(8)铁水热装送电炉冶炼技术;
(9)高炉富氧喷煤技术;
(10)钢板表面涂镀技术;
(11)高精度连续纵剪分条——矫平技术;
(12)宽铝合金板及铝复合板带生产技术;
(13)高强度铜基、铁基粉末及高精度粉末冶金制品生产技术;
(14)智能型铝电解槽控制技术;
(15)石油钢管生产技术;
(16)废钢加工处理技术;
(17)有色金属强化冶炼及湿法冶炼技术;
(18)有色金属无污染强化冶炼加工技术;
(19)有色金属水平连铸生产技术;
(20)高精度铜带及铜合金带生产技术;
(21)地下矿山高效、安全、低耗开采技术;
(22)高炉水渣粒化、渣水分离及水循环技术。
2.橡胶。
(1)合成橡胶及高性能橡塑复合材料技术;
(2)无内胎、低断面高速级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
(3)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制品开发应用技术;
(4)导电橡胶技术;
(5)硅胶及硅胶制品技术。
3.化工。
(1)催化技术;
(2)分离工程技术;
(3)加氢裂化装置生产技术;
(4)高效、低残留、无公害新农药技术;
(5)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加工制备技术;
(6)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技术;
(7)氯氟烃替代技术;
(8)乙烯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
(9)微生物肥料技术;
(10)微量元素肥料技术;
(11)有机复合肥料生产技术;
(12)化工新型高效催化剂生产技术;
(13)高分子工程塑料及新型塑料合金工艺技术;
(14)轿车涂料系列开发及配方工艺技术;
(15)防火、防雾、耐温、抗辐射、抗静电特种功能性涂料开发技术;
(16)高性能、功能性专用粘胶剂生产技术;
(17)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开发技术;
(18)电子工业用超净高纯试剂及气体生产技术;
(19)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
(20)双氧水蒽醌法工艺技术;
(21)高锰酸钾三相法工艺技术;
(22)低压合成甲醇系列产品工艺技术;
(23)甲醛浓缩生产应用技术;
(24)涂层尿素生产及应用技术;
(25)甲醇尾气回收氢技术;
(26)合成氨生产尾气双甲精制工艺技术;
(27)水性涂料系列生产技术;
(28)符合经济规模标准的纸浆、纸及纸板;
(29)皮革后整理加工技术;
(30)合成香料及单体香料技术;
(31)包装制品多色印刷技术;
(32)中、小氮肥企业的改扩建综合技术。
4.新材料。
(1)工程塑料改性技术;
(2)电子信息材料技术;
(3)特种材料加工技术;
(4)复合材料及复合型功能材料技术;
(5)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三、建筑
(一)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2.环保和节能建筑设计技术;
3.扩大预制装配或部分预制装配与现浇相结合的设计技术;
4.新型抗震结构体系设计技术;
5.地下结构设计技术和钢管高强砼柱设计技术;
6.大跨度新型空间结构设计技术;
7.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技术;
8.建筑物细部处理、设计技术;
9.岩土工程设计技术;
10.智能型建筑设计技术。
(二)建筑施工。
1.提高建筑环境质量技术;
2.建筑物防灾减灾技术;
3.建筑节能、节材、节地技术;
4.现代化建筑施工技术;
5.新型施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
6.建筑施工计算机管理技术,网络计划技术;
7.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8.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三)建筑材料。
1.超高铁硅酸盐水泥生产应用技术;
2.商品混凝土成套应用技术;
3.玻璃熔窑全氧燃烧技术;
4.玻璃深加工生产应用技术;
5.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RP)开发、生产、应用技术;
6.新型建筑轻质墙板开发生产技术;
7.建材生产生态化技术;
8.工业废渣及城市固体废物在建材行业综合利用技术;
9.新型塑料门窗应用技术;
10.高效化学建筑防水材料工艺技术;
11.新型复合墙体及装饰材料工艺技术;
12.高档陶瓷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工艺技术;
13.无机非金属新型建材制品工艺技术;
14.高效预应力砼及钢筋节材技术;
15.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窑炉用高档耐火材料生产技术;
16.建筑用高装饰性涂料开发应用技术;
17.纤维人造板及木板花纹印刷技术。
四、交通运输
(一)公路运输。
1.公路快速客货运网络系统技术;
2.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
3.公路主枢纽支持系统技术。
(二)水上运输。
1.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
2.水运电子信息网络技术;
3.水上高速客运技术。
(三)公路交通。
1.公路网络规划、建设技术;
2.新型沥青材料和沥青砼路面设计、施工技术;
3.软土路基设计施工技术;
4.复合式路面设计、施工技术;
5.桥梁的轻型化、工业化、装配化技术;
6.无接缝桥梁设计和伸缩缝施工技术。
(四)城市交通。
1.城市交通环境技术;
2.城市交通诱导技术;
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4.地下铁路和轻轨交通运输成套技术;
5.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技术;
6.城市交通网络发展规划与设计技术;
7.城市交通收费系统技术;
8.新型自动化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及停车收费系统。
五、环境保护
(一)城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城市供水保障技术;
2.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技术;
3.管道更新改造技术;
4.城市节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二)污染防治。
1.水污染治理。
(1)低投资、低能耗、低运行费的污水处理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技术;
(3)生活污水脱氮、脱磷技术;
(4)UASB、HCR等高效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
(5)工业废水有机、有毒物深度处理技术;
(6)禽畜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综合利用技术;
(7)利用天然水体的水质净化技术和水质恢复工程技术;
(8)高能超声波、紫外光、臭氧等新型废水处理技术;
(9)高效优势微生物菌群处理污(废)水技术;
(10)催化氧化污(废)水处理技术;
(11)水处理的膜技术;
(12)高品质水处理药剂、活性碳吸附剂和过滤材料;
(13)自控油水分离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
(1)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2)大气污染物催化净化技术;
(3)耐高温的滤料、滤材;
(4)高效传质处理废气技术;
(5)高活性脱硫剂;
(6)脱硫产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技术;
(7)超声波脱硫、脱硝技术;
(8)低氮燃烧技术;
(9)替代氟氯烃的产品生产技术。
3.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1)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技术;
(2)融溶炉焚烧技术;
(3)热解焚烧技术;
(4)固定酶制剂生产及使用技术;
(5)有害有毒固体废物贮运和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6)废物交换管理系统;
(7)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8)可降解农用薄膜和商品包装材料生产技术。
4.噪声治理。
高效隔声吸声技术。
5.清洁化生产技术。
(三)环境监测。
1.光机电监测仪器制造技术;
2.传感器与环境信息处理技术;
3.大气、水体、噪声自动监测技术;
4.大气污染预测预报系统;
5.大气、水体的生物监测技术;
6.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
7.烟气自动监控技术;
8.机动车尾气监测新技术;
9.环境保护信息系统(“3S”技术)。
(四)自然生态保护、园林绿化。
1.区域性生态保护及各类防护林带工程技术;
2.环境恢复工程技术;
3.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技术;
4.生态学、植物群落学原理在城市园林绿地种植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5.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生态效益技术;
6.园林苗木、花卉栽培技术;
7.农药、化肥污染控制技术。
六、能源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1.太阳能利用及设备制造技术;
2.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3.高效电池和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二)清洁能源与环保。
1.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利用。
(1)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发电技术;
(2)天然气汽车技术;
(3)液化石油气汽车技术。
2.电动汽车、混合型电动汽车。
3.烟气脱硫技术。
4.大型高效袋式除尘技术。
(三)节能。
1.火力发电。
(1)亚临界、临界、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
(2)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3)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4)等离子点火技术。
2.输电。
(1)高压输电设备技术;
(2)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与电压质量控制技术;
(3)先进真空开关技术。
3.高效燃烧。
(1)清洁煤炭燃烧技术;
(2)流化床、增压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
(3)煤气化技术;
(4)水煤浆技术。
4.热能的有效利用和余热回收。
(1)热电联供技术;
(2)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5.节电。
(1)绿色照明工程技术;
(2)高效节能风机技术;
(3)高效泵节电技术;
(4)高效节电变压器技术;
(5)变频调速节电技术;
(6)蓄冷空调节电技术;
(7)逆变节电电源技术。
七、电子信息
(一)现代通信。
1.数字移动通信(GSM、CDMA)技术;
2.数字程控交换、数字交叉连接技术;
3.高效率数字复用技术;
4.光传输系统、光传输网络和全光网络技术;
5.微波传输系统、微波系列部件技术;
6.卫星及其他升空平台传输技术;
7.ATM核心网络和接入技术适配技术;
8.边远散地区远程轻便接入传输技术;
9.经济有效的用户接入技术;
10.综合网络(HFC)接入网系统及应用技术;
11.数字式多功能电话机技术;
12.综合布线技术;
13.公开密钥加密技术。
(二)计算机及网络。
1.中高档微型计算机技术;
2.多媒体计算机(MPC)技术;
3.网络计算机技术;
4.笔记本计算机生产技术;
5.工业控制机生产技术;
6.计算机网络技术;
7.计算机网互联技术;
8.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
9.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10.新型显示器技术(液晶显示、平板显示、等离子显示等高档显示器);
11.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存贮、传输技术;
12.新型存储和打印设备技术;
13.自动绘图仪和数字化仪生产技术;
14.文字、语音、图像识别技术;
15.计算机容错和抗错技术;
16.客户机/服务器技术;
17.海量数据压缩和备份技术;
18.硬件加密技术;
19.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技术。
(三)软件。
1.开放系统与平台技术;
2.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3.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技术;
4.系统软件开发技术;
5.中文处理软件技术;
6.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
7.信息系统安全软件开发技术;
8.网络应用软件技术;
9.系统集成技术;
10.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技术。
(四)广播、电视与音像。
1.先进有线电视(CATV)和全业务网(FSN)技术;
2.交互式电视系统技术;
3.高清晰度电视(HDTV)系统技术;
4.大屏幕彩色显示技术;
5.高性能的电视监视和管理系统技术;
6.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
7.数字电视及其相关产品(机顶盒、数字摄录机、数字电视接收机等)技术;
8.数字广播发射机和接收机技术;
9.激光音频/视频技术;
10.高保真度音响、录像和摄像技术;
11.高画质激光视盘(DVD)技术;
(五)微电子。
1.IC设计技术;
2.片式元器件生产技术;
3.IC封装与测试技术;
4.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技术;
5.敏感元件及传感器技术;
6.表面贴装元器件及其应用技术;
7.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
8.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
9.混合集成电路生产技术;
10.IC卡(智能卡)及相关产品生产技术。
(六)电子信息服务。
1.交互式图文服务系统及有关技术;
2.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技术;
3.信息应用系统技术;
4.公共数据库技术;
5.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6.条码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技术;
7.信息网络增值服务技术;
8.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9.跨行业电子认证技术;
10.国际互连网(Internet)与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应用技术;
11.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八、金融
(一)金融信息系统。
1.金融业务联机交易处理平台技术;
2.大型金融系统的项目管理技术。
(二)金融电子化机具。
1.银行卡机具(含ATM、POS)技术;
2.钞票自动化处理技术;
3.票据自动化处理技术。
九、商业
(一)商业电子化。
1.商业经营管理计算机系统集成(CIMS)技术;
2.商业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POS)技术;
3.商业电子定货系统(EOS)技术;
4.商业电子转帐系统(EFT/POS)技术;
5.商业信用卡、IC卡应用技术;
6.条形码应用技术;
7.商业大型数据库系统技术;
8.多媒体电子导购、电子购物系统技术;
9.仓储自动化技术;
10.自动配送技术。
(二)商办工业。
1.广式月饼、糕点自动化生产技术;
2.广式腊味自动化生产技术;
3.速冻食品、精面粉、方便米面制品自动化生产技术;
4.调味品生物工程应用技术;
5.海洋水产品精加工、深加工技术;
6.鲜活水产品高密度养殖、储运技术;
7.肉类及食品保鲜技术;
8.牲畜屠宰自动化技术;
9.冷却肉及净菜加工、分包装技术;
10.商品养护技术;
11.营养配餐工业化生产技术;
12.中医保健药膳工业化生产及保鲜包装技术。
十、重点引进技术
(一)电子信息。
1.现代通信。
(1)数字式移动通信技术;
(2)光纤、微波和卫星通讯技术;
(3)集群通信调度系统技术;
(4)交互传输和网络联结技术。
2.计算机。
(1)中高档微型计算机技术;
(2)多媒体技术;
(3)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存贮、传输技术;
(4)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5)平板显示器;
(6)新型存贮设备、显示设备和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7)自动绘图仪和数字化仪生产技术;
(8)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产品生产技术。
3.软件。
(1)系统软件技术;
(2)智能软件包和集成软件包技术;
(2)数字化及其压缩技术;
(3)数据库技术;
(4)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5)应用软件和工业仿真软件技术;
(6)智能卡识别和身份认证技术;
4.广播、电视与音像。
(1)声音、文字图像处理技术;
(2)视声产品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技术;
(3)交互式电视相关技术;
(4)数字广播发射机和接收机技术;
(5)高保真度音响、录像和摄像以及激光音频/视频技术;
(6)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和大屏幕显示器技术;
(7)高性能的电视监视和管理系统技术;
(8)卫星电视接收机技术。
5.微电子技术。
(1)IC卡突破1微米线宽工艺技术;
(2)中小规模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和线性集成电路的生产技术;
(3)片式元器件生产技术;
(4)光电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的生产技术;
(5)高频电子器件、电真空电子器件生产技术;
6.电子信息服务业。
(1)电力电子遥感控制技术;
(2)交通电子控制系统技术;
(3)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技术;
(4)交互式图文服务系统、交互式电视服务系统网络。
(二)先进制造技术。
1.汽车工业。
(1)汽车设计与开发技术;
(2)汽车工业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技术;
(3)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
(4)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5)液化石油气汽车改装技术。
2.家电工业。
(1)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模糊逻辑技术、电子语言技术;
(2)机械手自动生产线;
(3)电脑自动检测技术。
3.石油化学工业。
(1)以乙烯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
(2)新型助剂、阻燃剂、偶联剂、粘合剂、密封剂和涂料等的生产技术;
(3)新型香精、洗涤用品和化妆品等的生产技术;
(4)无公害农药、微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技术。
4.医药工业。
(1)中成药生产新工艺、新技术;
(2)化学原料药新品种生产技术;
(3)新型制剂的制造技术;
(4)生物制药技术;
(5)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生产技术;
(6)生物技术在传统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7)医疗器械生产技术;
(8)诊断试剂及其生产新技术。
5.冶金工业。
(1)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及设备;
(2)不锈钢冶炼技术及设备;
(3)高速线材连轧技术及设备;
(4)煤基直接还原工艺技术及设备;
(5)冷轧、冷拔、冷扩径生产技术;
(6)高档耐火材料。
6.生物工程。
(1)农林牧渔的生物技术;
(2)轻工食品生物技术;
(3)环境治理生物技术;
(4)高效分离纯化技术;
(5)新型生物培养技术。
7.新材料工业。
(1)电子信息材料生产技术;
(2)高性能或特种性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3)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4)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制造技术。
8.新能源工业。
(1)太阳能利用技术;
(2)其他能源(有机废弃物、劣质煤、余热、风力、海浪、潮汐等)利用技术;
(3)贮氢电池和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4)制氢和储氢技术及设备;
(5)节能、节电、节油和节水技术。
9.环保工业。
(1)大气和水体污染净化和防治技术;
(2)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3)噪声、振动和电磁辐射防治技术;
(4)各种环保监测和预报技术。
10.轻工业。
(1)5万吨/年化学木片热磨浆生产线;
(2)250吨/日废纸脱墨生产线;
(3)10万吨/年涂布白纸板的工艺技术;
(4)新型高能电池生产技术;
(5)发酵技术。
11.纺织业。
聚脂切片的专利技术及关键设备。
12.机械制造业。
(1)高速、高档电梯制造技术;
(2)数控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
13.光机电一体化。
(1)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及设备;
(2)第三产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3)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生产技术。
(三)金融保险。
1.通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2.计算机技术和设备;
3.安全加密技术。
(四)交通通信。
1.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先进技术;
2.公路、水路和空中运输的指挥、监控和服务技术;
3.大宗散货的高效运输成套技术。
(五)商品流通。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
2.销售点实时信息管理系统;
3.电子订货系统(EOS)应用技术;
4.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应用技术;
5.电子转帐系统(EFT/POS)应用技术;
6.条形码和激光扫描技术;
7.图形图像技术;
8.商场设施设计CAD技术;
9.物流配送技术;
10.数据通讯技术;
11.自动监控检测技术;
12.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六)建筑与房地产。
1.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2.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3.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4.预制构件的成型工艺和养护工艺技术;
5.高强混凝土技术;
6.建筑节能技术;
7.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及节能材料生产新工艺、新技术;
9.高效、节能、自动化生产技术;
10.新型施工机械制造技术;
11.智能化小区(楼宇)建设技术。
限制类产业技术目录
一、农业
(一)甲胺磷等市政府明文规定的64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合配剂的使用;
(二)在水稻上使用菊脂类农药;
(三)甲拌磷乳油等几种农药的使用方法,这些品种和剂型均不能兑水喷雾;
(四)使用对天敌或有益生物杀伤力大的农药品种和施药方法;
(五)使用喷粉法施药;
(六)使用剧毒急性杀鼠灭鼠剂;
(七)使用高残留污染性强的化肥;
(八)在饲料中添加色素和抗生素;
(九)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
(十)福寿螺养殖;
(十一)使用剧毒农药防治鱼病。
二、工业
(一)机械制造业限制发展和淘汰的产品及技术按国家机械工业局每年颁发的目录执行;
(二)模拟制式移动通信系统;
(三)纵横制模拟式程控交换机技术;
(四)普通彩电生产技术;
(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技术;
(六)16位以下微型计算机技术;
(七)凸版印刷技术;
(八)常规切片化纤抽丝技术;
(九)发泡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树脂合成生产技术;
(十)单线能力2万吨/年以下粘胶短纤维生产技术;
(十一)毛纺织、棉纺织生产技术;
(十二)生丝、坯绸生产技术;
(十三)小规模印染生产(1000万米/年以下)技术;
(十四)5200锭以下绢纺生产技术;
(十五)热镀锌管生产技术;
(十六)二火成材或生产线15万吨/年以下棒线材生产技术;
(十七)铝、铜、锌板带卷(卷重50kg以下)生产技术;
(十八)1/2″~2″直缝电焊管生产技术;
(十九)钢窗钢生产技术;
(二十)炼钢模注技术;
(二十一)横列式轧机应用技术;
(二十二)加热炉烧煤加热技术;
(二十三)劳动密集型胶鞋生产技术;
(二十四)隔膜法烧碱生产技术;
(二十五)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技术;
(二十六)电解法双氧水生产技术;
(二十七)固相法锰酸钾生产技术;
(二十八)年产5000吨以下的硫酸法钛白粉生产技术;
(二十九)低效、高残留农药生产技术;
(三十)低档油漆生产技术;
(三十一)糖衣包衣生产技术;
(三十二)不符合GMP要求的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三十三)老工艺黄园瓶、低质手工胶囊、药用天然胶塞应用技术。
三、建筑
(一)高层建筑钢筋砼柱的砼设计强度低于40Mpa;
(二)低强度钢筋;
(三)现场搅拌砼和砂浆;
(四)墙体装饰采用湿作业;
(五)灰砂砖;
(六)非定型钢模板;
(七)低档的纯沥青类防水材料;
(八)纸胎油毡;
(九)蒸发镀膜、化学镀膜等离线镀膜工艺生产幕墙玻璃;
(十)小型外加剂生产和小型防水材料生产。
四、交通运输
(一)缺乏定量分析的交通投资决策技术;
(二)交通设施采取低标号的砼结构技术;
(三)无轨电车的触架供电单一能源技术。
五、环境保护
(一)普通生物滤池和生物氧化塘技术。
(二)采取任何单一方法处置垃圾技术(包括堆肥、焚烧和卫生填埋);
(三)利用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处置非生活垃圾(指部分工业废弃物、罚没商品、伪劣商品的处置)技术;
(四)采用消毒药液处置医疗垃圾技术;
(五)小型医疗垃圾焚烧设备;
(六)锤击桩施工技术;
(七)锤击破路施工技术;
(八)普通沸腾床工业锅炉、燃烧粉煤的工业锅炉;
(九)电厂、电站燃煤锅炉湿式排渣或干式混合排渣技术;
(十)废水处理的氯漂脱色工艺;
(十一)用于污水处理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及次氯酸钠、液氯消毒工艺;
(十二)难降解塑料农用薄膜、商品包装材料生产技术。
六、能源
(一)12.5万千瓦以下凝汽式小火电技术;
(二)实心红砖生产技术;
(三)隧道窑陶瓷生产技术;
(四)普通立窑水泥生产技术;
(五)小型炉金属冶炼技术;
(六)小化肥生产技术;
(七)化铁炼钢和平炉炼钢技术。
七、电子信息
(一)机电式人工、半自动交换技术;
(二)市内电信传输采用电缆、电话载波、微波、超短波等传输技术;
(三)黑白电视技术;
(四)非TCP/IP通信协议技术;
(五)单密钥加密技术;
(六)公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
(七)引进彩色电视机装配线和彩色显像管生产线;
(八)VCD技术。
八、金融
(一)单密钥加、解密技术;
(二)以电话线作为数据的主传线路。
九、商业
(一)在网络建设中非通用系统和技术的应用;
(二)在信用卡的使用中各银行间独立、不兼容的前端刷卡设备;
(三)各种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产品和技术的应用。
淘汰类产业技术目录
一、农业
(一)种植多年的老种、劣种和产量低、抗逆性差的品种;
(二)感病虫品种;
(三)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农药;
(四)对人畜危害大的农药;
(五)对天敌或有益生物杀伤力强的农药;
(六)易造成植物药害的农药;
(七)落后的施药工具和施药方法,如水唧筒施药法;
(八)使用激素、含呋吗唑酮的兽药;
(九)杂交种多代自繁技术;
(十)年头放种、年底收鱼的传统养殖技术;
(十一)退化品种的养殖技术。
二、工业
(一)磁石式电话机技术;
(二)工业顺控器技术;
(三)药用聚苯烯塑料包装技术;
(四)一次性塑料软管饮料包装技术;
(五)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生产技术;
(六)小轧钢厂非标棒材、线材、角钢、钢管生产技术;
(七)非标电工铜材生产技术;
(八)单张轧制技术;
(九)非标建筑铝型材生产及技术;
(十)化铁炉技术;
(十一)高能耗、污染大的再生胶生产技术;
(十二)土法烧结铁矿及土法冶炼有色金属技术。
三、建筑
(一)外墙面采用水刷石;
(二)窑径小于2.2米(含2.2米)亦即年生产能力4.4万吨以下的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技术;
(三)实心粘土砖生产技术;
(四)新建建筑使用传统铸铁排水管、25A系列普通空腹钢窗;
(五)新建建筑使用传统镀锌水管。
四、城市交通
(一)交叉口单点定周期信号控制技术;
(二)公共交通单一线路调度管理技术。
五、环境保护
(一)使用灰口铸铁管和普通镀锌管供水;
(二)非节水防漏型厕所冲水器;
(三)第三产业燃煤锅炉、燃煤炉灶,民用燃煤炉灶;
(四)有计划淘汰分散工业锅炉;
(五)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泡充氧技术、普通平流式沙池技术、沙滤式污泥干化场技术;
(六)散装混合生活垃圾、铁制垃圾桶收集术;
(七)高层楼宇内附建简易竖井式垃圾槽;
(八)无压缩功能垃圾运输车辆;
(九)一般垃圾填埋、甚至裸缺处置垃圾;
(十)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内处置;
(十一)5万kw/h以下燃煤燃油发电机组;
(十二)中压凝汽式电厂锅炉;
(十三)75型、89型改良型炼焦炉;
(十四)20万重量箱以下小平拉玻璃生产技术;
(十五)1800KVA(含1800KVA)以下铁合金电炉、化铁炼钢、平炉炼钢、铅烧结锅、铅吸风烧结机、叠轧薄钢板、横罐炼锌;
(十六)列入国家规定的“15小”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
(十七)氯氟氢致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喷雾剂,使用氯氟氢的冰箱、冷藏柜、空调机等制冷设备及其他产品;
(十八)不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机电设备和产品;
(十九)电厂、电站锅炉湿式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脱硫联合处理装置除外);
(二十)石灰法、次氯酸钙法、硫酸亚铁法处理电镀废水技术。
六、能源
(一)国家公布的16批淘汰落后机电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技术;
(二)土法炼焦技术。
七、电子信息
(一)模拟通信技术;
(二)传输性能差的非数字话机;
(三)机械式电传机及技术;
(四)CFC制冷剂式的空调系统及技术;
(五)明码数据传输技术;
(六)同轴电缆组网技术。
八、商业
(一)封闭的网络应用系统和技术;
(二)在商业业务运作中逐步淘汰非电子化的缺乏标准规范的各种单据、凭证、以及传统的报表、报文运作方式和落后的技术;
(三)食品生产中淘汰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工艺和技术。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92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