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四川省成都市旅游局关于印发《成都旅游产业灾后重建工作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06-12 生效日期: 2008-06-12
发布部门: 四川省成都市旅游局
发布文号:

各区(市)县旅游局、市旅游协会、旅游企业:
  “5.12”汶川大地震,成都旅游业蒙受重大损失,全市旅游产业直接经济损失300.41亿元,无形损失从游客信心、市场环境、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同样巨大。面对成都旅游产业极其艰巨的重建任务和行业自救自强的历史使命,基于对成都旅游产业当前生产能力和市场形势的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为尽快恢复我市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现制定全市旅游行业灾后重建工作意见。
  一、总体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三年恢复重建的总体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灾后重建要实现“重建家园、重振经济、重塑形象”的目标,按照国家旅游局关于灾后旅游市场恢复的有关文件要求,立足当期实际,盘活现有资源,组织安全线路产品,强化宣传营销,全面推进全市旅游行业灾后重建工作,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在恢复中提升。基于对我市旅游产业基本面的分析,结合前一段“万人大营救”的工作,启动树立行业队伍特别坚强、特别团结、特别能战斗的形象营销;借鉴国内外化害为利的典型经验,展开“城市安然无恙、成都依然美丽”为主题的震后成都游系列营销,努力把地震知名地变为旅游著名地,着力塑造“千年天府之都、最佳旅游名城”的美好形象。
  (二)在重建中发展。在旅游产业重建中以转型升级为主题,努力实现“三强化”:即产品类型要强化度假型、商务型、购物型、体验型产品开发;服务品质要强化公共信息、公共交通、公共安全、核心产品和个性化特色服务的提升;发展模式要强化骨干企业培育、核心景区打造和企业集群的集约化。
  (三)在实践中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救助和市场主体的双向互动作用,把社会各界参与家园重建的积极性转化为旅游大开发的动力。结合灾后结构调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旅游集体组织培育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变灾民为股民、景民;创新国内外合作方式,让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成为灾区重建的参与者;用好地震遗址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二、恢复重建目标任务
  今年6月――12月为市场启动期,计划在6月12日宣布首批安全旅游区和游线,2008年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50万人次,同比下降36.35%;国内旅游者3800万人次,同比下降10%;旅游外汇收入1.7亿美元,同比下降35%;旅游总收入374亿元,同比下降10%。
  明年一年为市场恢复期,力争实现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00万人次以上,旅游外汇收入3.4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5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2010年为市场振兴期,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实现12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实现6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实现4.08亿美元,旅游总收入实现600亿元。
  三、当前重点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恢复重建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6月6日市委常委灾后重建专题会议关于恢复旅游业的工作要求,正确处理好恢复旅游与抗震救灾的关系,当前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分区域抓好重建。把有关区(市)县分为:重灾区、灾害影响区、非灾区。重灾区为都江堰、彭州、崇州市,灾害影响区为大邑县、邛崃市,其余区(市)县为非灾区。在旅游市场启动期:重灾区要围绕灾后资源评估、规划调整、创新设计为重点,围绕灾后重建准备开展工作;受灾区要围绕景区修复、项目调整、产品打造为重点开展工作;非灾区要围绕挖掘潜力、拓展市场、打造精品为重点开展工作。市场恢复期,重灾区要围绕部分景区修复、创新旅游产品、启动家园重建开展工作,受灾区要围绕强化营销、创新产品,恢复生产开展工作;非灾区要围绕全面启动强化营销、强化投资、拉动市场开展工作,非灾区要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市场振兴期,实现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尽全力促进发展。
  1、创新营销,提升形象
  一要趋利避害,启动市场,强化形象营销。启动期鉴于灾民安置、市场环境的巨大压力,从启动特种旅游入手,尽快恢复大众旅游,从全力启动国内(兼顾港台)入手逐步升温国际营销。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大力传播这样的实情和形象:成都市区距汶川大地震直线距离只有76公里,虽然近在咫尺,却有惊无险,成都市区是救灾基地而不是灾区,成都是平安的,成都依然美丽。地震检验成都,它无愧为经受3000年考验的 “天府之都”;地震证明成都,它无愧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二要多形式、多层面加强活动营销。利用“美食、人文、熊猫、乡村、休闲、市井”的资源优势策划推出“发现之旅、友城之旅、爱心之旅、感恩之旅”系列营销活动,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港台市场区,联动周边市州派出营销小分队,推广新线路、新产品(熊猫家园之旅、天府古镇之旅、朝佛休闲之旅、竹海探奇之旅、香格里拉风情之旅),展示成都旅游形象、旅游产能和实力。三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通过市级各部门努力争取国际国内各种专题会议和商务活动在蓉举办,涉旅相关部门创办、续办大型主题文、体、旅展活动,尽快启动商务会展旅游。四要深化国际救援合作,把抗震救灾抢救生命的志愿者行动转化为献智献策,寻求国际合作的“参与重建”的机会,像丽江、巴厘岛一样,把地震灾害地变为特色旅游地,为把成都打造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基础。五要以“心连心?新成都”营销活动为载体,集中在奥运期间把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与奥运成都行有效结合,在北京举办各种宣传推广活动。推出成都旅游新形象、新产品、新节庆、新体验、新线路等替代性产品。六要充分用好各类网络资源,启动市场营销。通过各种国际组织、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商务会展渠道,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从明年开始,要转入常态型的宣传营销工作。针对境外重点市场、培育市场、新兴市场。针对境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创新旅游营销机制,加大营销力度。一是鼓励旅游商、包机商为主体的各种营销。二是拓展十大热点旅游城市、西部旅游联盟城市、川东川南旅游景区的联盟营销。三是加强国内外旅游和航空机载媒体营销。四是鼓励区市县办好节会营销。五是开展境外的落地营销。
  2、启动规划、分类建设
  按照国家、省旅游局要求,市、区两级要立即启动灾区旅游资源评估,并吸取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启动旅游业灾后重建规划,制定全市灾后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重建规划,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带旅游开发,积极配合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联合成立的“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工作指导小组”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切实做好成都片区灾后旅游业规划。争取把大重建当成大机遇,争取大政策,推动大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1)新建性项目。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产业投资总体形势较好,全市除都江堰、彭州两个特重灾城市外,全市重点旅游项目46个,总投资918.58亿元。其中,大熊猫生态园、天府华侨城主题旅游区一期、宽窄巷子、锦绣工场等8个项目,总投资37.75亿元确保投产达产;安仁国际文化旅游区、国色天乡二期等11个项目,总投资227.3亿元,今年将投资29.4亿元确保加快建设;南方丝绸之路大遗址保护区、琉璃坝国际会展暨国际山地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地、朝阳湖5A景区开发建设、成都外航服务中心等16个促进开工项目,总投资395.05亿元,今年将投资28312亿元;另外,熊猫小镇、云湖天乡等前期储备项目11个,总投资258.48亿元。同时,我们将根据灾后项目实际受损情况做好相关调整工作。
  (2)修复性项目。特别是遗产类修复项目要广泛争取国际国内合作,实现吸引全球关注,各方参与,原汁原味打造精品的目标。根据项目的类别由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牵头,落实责任主体和协办机构,按多方参与、部门支持、属地责任的原则推进修复项目建设。
  (3)创新性项目。要广泛征集、专家论证、各方参与,化害为利,形成一批遗址型、纪念型的景区(点)及天府古镇新产品,今年要完成规划,启动项目设计,争取国内外的广泛合作。
  (三)政策扶持,振兴产业
  1、争取国家局、省旅游局支持事项
  (1)启动安全线路
  争取国家旅游局同意参与我市的各种启动市场的主题宣传营销活动,对外宣传和推介到四川成都的成都深度游、九寨沟黄龙双飞游、峨嵋山乐山两日游、西部中国游等安全旅游线路;把成都作为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纳入向境外推广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阿姆斯特丹―成都―西部中国联盟旅游城市(拉萨、桂林、昆明)―香港)。
  (2)支持口岸建设
  1)恳请争取国家旅游局将成都纳入即将于6月中国对美国旅游开放的首批城市名单;帮助我们争取国务院台办将成都纳入即将于7月初大陆对台湾开放周末包机的首批城市。帮助我们争取国家外交部对进入成都旅游的入境游客实行落地签或72小时落地免签政策。
  (3)扶持灾后重建
  1)争取国家局和四川省政府旅游规划组将成都遭受重灾的“一城(都江堰)十三镇”列入重建规划,并对严重损毁的旅游公路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给予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
  2)配合发改委、金融办等主管部门和国家旅游局支持设立西部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并发行设立西部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3)争取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支持我市所辖都江堰市建设地震遗址纪念保护地和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并请国家局帮助争取国际旅游组织、国际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的修复重建和规划调整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4)争取国际国内展会
  1)争取推荐成都作为执行世界优秀目的地中心评估系统的城市,批准我们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2008首届“亚太地区城市旅游目的地论坛”,2009世界旅游目的地委员会和目的地中心董事会议,向世界展示成都和中国旅游业的品牌、形象、实力。
  2)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和旅游局支持成都市举办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争取国家旅游局领衔主办“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
  (四)认真贯彻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行业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关要求部署。重点抓好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为灾后旅游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好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相关准备;抓紧抢修灾损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努力恢复灾后旅游接待能力;继续做好宣传舆论工作,要深入宣传抗震救灾中旅游系统涌现出来的模范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尽快研究提出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发展方案。
  各区市县旅游局、市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要按此意见加快推进灾后重建规划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持两手抓,一手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坚定不移地抓旅游产业发展,机关各处室要主动加强与方案中涉及部门的联系衔接,随时掌控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落实,恢复重建工作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局年度目标考核。

二00八年六月十二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55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