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农村电气化标准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1-01-29 生效日期: 1991-07-01
发布部门: 能源部
发布文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家经委、计委、财政部、城乡建设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通知》,国家计委《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与新建和扩建工程实行“三同时”的若干规定》等文件规定要求,结合我部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2条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粉煤灰(含渣,下同)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燃煤电厂(以下简称电厂)排出的粉煤灰量大,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3条 粉煤灰处置和综合利用的方针是:贮用结合,积极利用。在保证电厂安全经济运行、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途径,讲求实效,提倡直接、大量地利用粉煤灰,努力扩大利用面,增加利用量,提高利用率。

  第4条 粉煤灰综合利用内容包括:粉煤灰用于生产建材、建筑工程(含筑坝)、筑路、回填(包括结构回填,建筑回填,填低洼地和荒地,充填矿井、煤矿塌陷区、建材厂取土坑、海涂等)、改良土壤、生产复合肥料,灰场复土造地,灰场种植,粉煤灰作充填料,从粉煤灰中回收有用物质及用其生产的制品等。

  第5条 本办法适用于电力行业新建、扩建和已投入运行的电厂。煤炭、石油行业的电厂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管 理
  第6条 电管局、电力局、规划设计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要求,作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规划、计划和设计,协调好关系,检查和指导电厂的工作。

  第7条 电管局、电力局、电厂要把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有关部门相应的职责。

  第8条 贮灰场是电厂的生产设施,按《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规定,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占和破坏,不得阻碍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电厂要加强贮灰场的管理,重视灰坝的安全,保证贮灰场的正常使用和防止二次污染。凡从灰场取灰的,要事先征得电厂的许可,由电厂统一安排,电厂应尽量为挖运灰提供方便条件。

  第9条 粉煤灰综合利用设施的折旧费和减免的税款,专项用于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和粉煤灰的开发利用,不准挪作他用。

  第10条 电管局、电力局应建立粉煤灰综合利用开发基金。资金来源可从下列费用中提取:
  1.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所得承包费用;
  2.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减免的税款;
  3.粉煤灰综合利用有关设施的折旧费;
  4.环境保护补助资金;
  5.按国家规定,其他可用于粉煤灰综合利用的费用。
  开发基金由主管局统一掌握,专项用于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科研、开发、设施的配套和完善、示范工程项目等费用。

  第11条 电管局、电力局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每年进行一次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的书面总结,并于次年三月底前报能源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所属电厂或所审批项目综合利用基本情况、经验、问题、措施、建议及新一年度工作计划要点。

第三章 工 程 项 目
  第12条 新建和扩建电厂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内容,并按照工程审批权限,进行管理和审批。凡批准建设的综合利用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13条 新建和扩建燃煤机组时,对于有粉煤灰综合利用条件的,应按照干灰干排、粗细分排和灰渣分排的原则,设计粉煤灰的输送贮运系统,并适当配备装灰机具和运灰车辆;建设贮灰场时,应配备必要的挖灰机具和车辆,同时在贮灰场周围布置运灰道路;对已开工、尚未竣工而未考虑综合利用的基建工程,应追补有关项目。为综合利用创造条件的投资纳入总概算中。

  第14条 已投入运行的电厂,对技术可行、吃灰量大、确有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如为扩大粉煤灰综合利用而新增干灰输送贮运系统及设备机具、灰渣分排、粗细分排、灰渣加工处理及灰场治理等,应作为灰渣处置的内容,在技术改造项目或环保项目中积极安排。

第四章 承 包 经 营
  第15条 电厂灰渣处置(即灰渣的运输、装卸、堆放等)是发电生产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成本开支范围。

  第16条 主管局在电力生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应积极推行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承包经营,由电厂组织,开展多种经营。

  第17条 粉煤灰综合利用可实行部分定额承包,即可只承包干灰、调湿灰及渣的运输,挖运灰场灰,灰场管理等;具备条件,并经部同意,可实行全额承包,即承包整个出灰系统的运行管理。

  第18条 粉煤灰承包经营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的经济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应明确签约双方的责、权、利,并包括粉煤灰承包的基数、吨灰承包费用标准、对环境保护要求等主要内容。

  第19条 电厂应与用灰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供用关系,并以经济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对用灰量大、用量稳定的单位,要优先、优惠充分供应。

  第20条 粉煤灰综合利用承包经营以灰量计算,吨灰承包费用标准,应低于节省下来的出灰费用。各电厂的具体吨灰承包费用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由主管局根据其实际情况核定,并报部备案。

第五章 经 济 政 策 和 奖 励
  第21条 用灰单位从贮灰场自取湿灰的不收费;自取电除尘器第一电场原状混合干灰及调湿灰,不收费或少收费。电厂协助用灰单位装载、运输的,可按照互利原则,酌情收取成本费。

  第22条 经加工后符合标准要求的粉煤灰及产品,如电除尘器第二电场及以后的细灰、浓缩脱水的湿灰、磨细灰、分选灰、漂珠、微珠、铁精粉、炭粉、液态渣、炉底渣等,可以收费。收费标准按灰品质确定,并适当考虑灰用量、均衡性和用户的利益。

  第23条 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凡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五年内减免所得税和调节税;对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减免产品税。

  第24条 电业部门在工程建设、道路等施工中积极掺用粉煤灰,其节约的水泥等材料的费用,经上级单位核定,留60%给企业,专项用于企业掺用粉煤灰的技术改造;节约价值的3%~8%可作为奖金,不征收奖金税。大修、更新改造工程中掺用粉煤灰节约水泥等原材料的留成和奖励办法,也按此规定执行。

  第25条 对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项目应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26条 本办法由节约能源司负责解释。

  第27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总则
  1.1 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我国农村电气化事业有目标、有计划地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农村电气化特点、现状,参照一百个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初级阶段验收条例制订的。

  1.3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县(县级市、旗),以县(县级市、旗)为考核单位。电气化必须同时全部达到考核标准。

2 考核标准
  
  2.1 通电率:
  2.1.1 乡通电率100%。
  2.1.2 村通电率100%。
  2.1.3 户通电率95%以上。
  2.2 供电保证率:
  2.2.1 排灌用电供电保证率100%。
  2.2.2 乡村居民生活用电供电保证率90%以上。

  2.3 用电水平:
  2.3.1 全县人口年均用电量达到300kW·h以上。
  2.3.2 全县农业人口年均农村用电量达到160kW·h以上。
  2.3.3 全县农业人口年均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达到50kW·h以上。

  2.4 电网与电源建设:
  2.4.1 农村电气化的发展应纳入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地级市)的电力发展规划,并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2.4.2 农村电源和电网结构合理,达到多供少损,安全经济

  2.5 电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6 县独立电网频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7 设备完好率:
  2.7.1 电站(厂)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其中一类设备为70%以上。
  达到100%,其中一类设备为70%以上。
  2.7.3 380/220V低压配电装置完好率达到95%以上,其中一类设备为60%以上。
  
3 考核验收
  
  3.1 农村电气化考核验收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

  3.2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验收合格后,报能源部授予农村电气化县(县级市、旗)称号。

  3.3 获得农村电气化县(县级市、旗)称号的县(县级市、旗)
  每年按本标准自查并上报自查结果。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给以复查。对通电率、用电水平等不能全面达到相应考核标准的县(县级市、旗),给以期限促其全面达到。如在规定期限内仍未全面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原发证部门收回证书,终止其农村电气化县(县级市、旗)称号。
  
4 附则
  
  解释权属能源部。
  
附:A考核标准的主要计算公式(补充件)
  A1 标准2.1条的说明
  “通电”是指以各种电源(包括大电网、小水电、小火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等)经常向农、林、牧、渔、水利业,乡镇工业和乡村居民生活等提供用电。
  A1.1 标准2.1.1条的计算公式:
  全县通电乡数
  全县总乡数
  “乡”指乡政府所在地、不是指全乡。
  A1.2 标准2.1.2条的计算公式:
  全县通电村数
  全县总村数
  “村”指行政村的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不是指全行政村和自然村。
  A1.3 标准2.1.3条的计算公式:
  全县通电户数
  全县总户数
  A2 标准2.2条的说明
  A2.1 标准2.2.1条的计算公式:
  排灌用电供电保证率=
  全年对排灌用电实际累计供电小时数
  全年排灌用电需要供电小时数
  A2.2 标准2.2.2条的计算公式:
  乡村居民生活用电供电保证率=
  居民生活用电实际累计供电小时数
  6小时/天×365天
  标准2.3条的说明
  A3.1 标准2.3.1条的计算公式:
  全县年总用电量
  全县总人口
  式中全县年总用电量不含县属境内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企业的生产用电量。该类企业的职工家属居民生活用电量则包括在内,职工及家属人数计入全县总人口。
  全县年末总人口+全县上年末总人口
  2
  A3.2 标准2.3.2条的计算公式:
  全县年农村用电量
  全县农业人口
  全县年末农业人口+全县上年末农业人口
  2
  A3.3 标准2.3.3条的计算公式:
  全县农业人口年均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
  全县年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
  全县农业人口
  全县农业人口计算公式,同A3.2。
  A4 标准2.5条的计算公式
  电压合格率=0.5A+0.3B+0.2C
  式中 A:变电站二次侧电压合格率,
  ∑电压监测点电压超出偏差时间(小时)
  ∑电压监测点运行时间(小时)
  B:3~35kV高压用户电压合格率,计算方法同A;
  C:380/220V低压用户电压合格率,计算方法同A。
  电压监测点的设置:
  变电站二次侧电压监测点:设在各35~110kV变电站的二次侧母线上。变电站二次侧电压为多级时,各级次母线上均应设电压监测点。
  高压用户的电压监测点:设在用户负荷大、高压配电线长、处于线路末端的高压用户变压器二次侧。农村用户按高压用户对待,每个台区计为1个高压用户。每200个高压用户设1个电压监测点,每个县所设高压用户监测点不得少于5个。
  低压用户的电压监测点:设在用电负荷大、低压线路长、处于线路末端,农电供电企业直接抄表收费的计量表处。每1000个低压用户设1个电压监测点,每个县所设低压用户电压监测点不少于3个。
  电压监测装置:
  采用记录式电压指示装置,以此记录的电压数值为考核依据。
  电压偏差允许值:
  按原水利电力部(83)电供字第233号文规定考核,其基准电压为电网额定电压。
  电压监测点运行时间:
  变电站二次侧电压监测点运行时间:
  变电站二次侧电压监测点运行时间=8760一二次侧母线全年累计
  失压时间(小时)
  高压用户的电压监测点运行时间:全年不低于7500小时。
  低压用户的电压监测点运行时间:设于动力用电处的,不低于6500小时。设于生活用电处的,在全年每昼夜17:00一23:00时段内累计不低于1950小时。
  A5 标准2.6条的计算公式
  县独立电网频率合格率=
  全年频率累计超出偏差小时
  8760
  频率偏差允许值:按国家经委经能(1983)648号文有关规定执行。
  频率监测装置:采用记录式频率指示装置,以此记录的频率数值为考核依据。
  A6 标准2.7条的说明
  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分类的评定,按原水利电力部或各电业管理局、省电力工业局有关规定执行。
  A7 本标准的考核标准均含本数

相关法规: 农村 标准 电气化 能源部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1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