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转发省环保局关于山西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5-27 生效日期: 2003-07-01
发布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政发[2003]9号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大中型企业: 
  省环保局制定的《山西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山西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环境违法行为是指排污单位或个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决定、制度等,造成环境污染,给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的行为。 

    关联法规    

    第三条   各单位和个人都有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利。 
  环保部门及其经办人员对举报人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条   举报人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可以选择下列任一举报方式: 
  (一)拨打12369环保举报电话进行电话举报; 
  (二)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书面举报; 
  (三)到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进行口头举报。 

    第五条   各级环保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本辖区除12369举报电话外的其他举报方式和途径(办公及通信地址、邮政编码、传真电话号码、网址及电子信箱等)。 

    第六条   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实行奖励制度。 

    第七条   举报下列环境违法行为之一,经调查属实,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举报人有权获得奖励。 
  (一)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没有有效的控制污染,造成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超标排放的; 
  (二)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 
  (三)偷排、偷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四)建设项目违反“三同时”规定,污染防治设施未同时投入使用或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 
  (五)违法建设国家明令禁止的“15小”和“新6小”企业的; 
  (六)限期治理企业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继续超标排放污染物的; 
  (七)污染企业被责令停产治理或被关停取缔后擅自恢复生产的; 
  (八)已达标企业、被授予“环境保护模范企业”排污超标的; 
  (九)将产生严重污染的或淘汰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或没有污染防治能力单位接受并使用的; 
  (十)以引进、合资、招商等名义进口、转移、使用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工艺或设备的; 
  (十一)发生重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故未报告、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十二)给当地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的其他环境违法行为。 

    第八条   奖励实行属地管辖。 
  各级环保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和管辖权限具体组织实施。 
  举报人应当向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违法行为人所在地的县级环保部门举报。县级环保部门不受理或者在3个月内未处理及未处理完毕并告知举报人的,举报人可以逐级举报。 
  对于跨行政区域的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人可以向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违法行为人所在地的环保部门举报,也可以向上一级环保部门举报。 

    第九条   举报人必须提供本人的联系方式,如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等,以方便办理兑奖事宜。 

    第十条   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应进行登记、审查并立案。经审查不属本部门管辖的,应告知举报人到有管辖权的部门举报或者将举报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对于跨行政区域的和重大的环境违法行为,先予受理的环保部门应予立案,并逐级上报上一级环保部门。 

    第十一条   环保部门查处被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应当自处罚决定下达之日起15日内将处理结果予以公示,并明确告知举报人知晓。 

    第十二条   举报奖励以现金奖励为主要形式。先予受理的环保部门,根据举报人所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的性质、内容、情节及处理结果,确定对举报人的奖金数额。每次奖金最高为1000元,最低为100元。 
  征得举报人同意,也可以同时给予精神奖励。 

    第十三条   举报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只奖励一次。 
  同一环境违法行为有多人举报的,奖励第一举报人,由环保部门按照接到举报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联合举报的,由举报者协商确定,不能确定的,奖金平均分配。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应成立举报奖励审查小组,负责举报奖励事项的审核工作,经审核的奖励意见报局长办公会确定。 

    第十五条   先予受理举报的环保部门应当自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公示之日起30日内,通知举报人兑付奖金。受奖励的举报人应当自接到兑奖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六条   各级环保部门须设立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单独设帐,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资金的管理,并将奖金的发放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各级财政部门应对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环保部门每季度要逐级上报举报动态和查处结果,由省级环保部门汇总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第十九条   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省监委、省环保局《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为行政处分办法》(晋监发[2002]3号)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不受理群众举报或受理后不依法进行查处和处理的; 
  (二)应当给予举报奖励而不予奖励或滥发奖励的; 
  (三)未经举报人同意,泄露举报人情况的; 
  (四)挪用、侵吞、非法占用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资金的。 

    关联法规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系统干部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举报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山西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 
 
 
省环保局 
二○○三年五月十四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0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