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担保法 > 担保动态 >
财政部能叫停地方财政担保集资吗
www.110.com 2010-07-13 15:50

  一份加标“特急”字样的财政部文件近日被下发到各地财政部门,文件要求坚决制止正在发生的地方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严禁出现新的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当这种的新闻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的时候,从最基本的逆向思考来看,表明这种违规的行为已经在大面积的发生。

  财政部叫停是地方政府的这种担保肯定是师出有名。目前,地方政府这种担保行为肯定是违规和违法的。中国的《担保法》早就规定:除国家规定的需地方政府、财政担保的向外借款外,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方财政(政府)不能向国内任何提供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担保。而在《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五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这意味着,目前地方政府的多数债务担保都是无效的,也意味着地方政府为社会公众集资担保更是无效的。如果不修改现行法律,就意味着地方政府这种担保行为将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所以财政部叫停完全应该。

  在这次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各大银行在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大幅增加贷款,1-3年季度就新增加了贷款8.67万亿。在这其中,地方政府担保的投融资平台成为了新宠。在很多手续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大量的贷款流向这些投融资平台。截至今年8月,全国共有8000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为1万多亿元,到2009年中,则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而且一个担保,多头贷款,这里面的风险不言而喻。面对这种快速上升的趋势,银行主管部门也意识到这里面的风险。为此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几次公开场合,呼吁银行冷静评估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银行自然对这些投融资平台保持了谨慎,降低了放款规模。

  银行这种谨慎可让现在的地方政府为难了。在国家4万亿投资的推动下,地方政府需要配套的资金太多。尽管前段财政部通过准国债的方式给地方政府发行了2000亿的地方债券,但对于地方政府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各种社会事务的配套资金,几乎是车水杯薪。活人总不会被尿憋死,既然银行不给贷,地方又不能发债。如是,地方政府挖空心思来玩点擦边球,寻找银行以外的一些资金。比如这次的叫停的用地方财政担保的向社会公众集资的筹资行为。要知道,地方政府坏掉银行一点帐也许还只是经济问题,但如果地方政府坏掉社会公众的集资款,那很有可能会爆发巨大的社会稳定问题。这几年一些企业的社会集资行为,就已经引发了很多大规模的社会不稳定事情。而如果是政府担保的社会集资行为,一旦出现问题,后果肯定不堪设想。在此刻的中国,还大的事情,也没有社会稳定事情大。在这种社会稳定的巨大压力面前,从财政部门自然再也不能容忍地方政府这种擦边球的搞法,于是开始用“特急”文件来紧急干预,避免这种风险继续放大。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财政部这样的“特急”叫停是否能够起到足够的效果,还有待谨慎观望。目前地方投融资平台从各个渠道忽悠到的5万多亿的负债,很多是不合规矩的。《担保法》等法律也不是现在才颁布。之所以地方政府能够不断通过擦边球的方式,累加自己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核心原因还在于目前地方政府拥有对区域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地方政府拥有国有土地的收益权,拥有很多专项开发权,拥有经营城市的主导权,同样还拥有众多银行、金融机构要大量巴结的揽储来源与贷款的大客户。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这种巨大影响力,自然能够让银行们自愿或者别迫的源源不断的给地方投融资平台输送资金。同时,目前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的不配套,地方政府既然要完成中央的一些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在自己财力不够的情况下,通过打点擦边球,筹集一些资金也无可厚非。有了这种无可厚非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巨大的政绩工程的需求,地方政府的担保额节节高升就有其必然性了。

  其实,在很多方面中央政策遇到“肠梗阻”已经不是新闻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在某个方面不一致,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的通过财政担保来筹集资金,有着巨大的自身利益的诉求。财政部的这一纸“特急”文件,能否就此打住继续高歌猛进的地方政府财政担保的势头。此刻,保持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还是比较靠谱。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