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民商类案例 >> 婚姻家庭案例 >> 查看资料

长期遭受家暴的女性,就像笼子里的狗…

发布日期:2016-12-25    作者:110网律师
近几年,我通过女性犯罪关注家暴,发现家暴远比想象的隐秘和复杂。我与它密切接触,却很难触到内核,在它外部,包裹着一层叫做“私事隐藏”的保护壳。因此,当我看到“四川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中“王某申请人身保护令案”时,很是激动和感慨。


“法不入家门”的时代渐渐过去,公权力开始介入隐秘的私人生活并给予受害人周全的保护,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我也很想借此契机,聊聊家暴的二三事。


虐之深,恨之切


我通过一次活动见过她们,在女子监狱。是的,她们都是因为遭受家暴而实施犯罪,伤害或者杀害施暴者的女犯。



她们穿着蓝白相间的囚服,步伐一致地走进谈话室,脸上神色也相同,看不出波澜。落座之后,不同的个性渐渐表现出来。有的平静感恩,“感谢政府的宽大处理,我每天都在看书”,“我学过一点医,希望能帮助大家”,有的开朗健谈,刑期快满的已经在展望出狱后的生活,“我想租个铺面做点小生意,带着孩子一起……”她们的神情和语气那样熟悉,我仿佛在菜市场、在路边街头看见过和她们一样的女人,然而,她们却是双手沾染鲜血的女犯,面对铁一样的犯罪事实,必须在牢狱中一天天赎清罪孽。


他们本是白手起家的夫妻,十多年并肩度过,家业、儿女都有了。丈夫却变了,外遇之余,开始对妻子无缘无故殴打,性情越来越暴戾。在悲愤、绝望中,杀害丈夫的念头从心底盘旋而出,注定悲剧。


这天晚上,与平日并无不同。喝醉酒的丈夫回到家,照常随意找个由头便殴打妻子。只是这一次,女人反抗了。她用丝巾勒死醉酒的丈夫,之后来到派出所,非常冷静:“我杀了人”。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恨。”


她们犯罪之前的遭遇,我们大抵是清楚的。长达几十年的家暴,随时随地的殴打,甚至性暴力……很多疑问也随之而来,她们为什么不离婚、不求助、不报警?在我们看来有那么多途径自救,她们为什么要采取最极端的方式?


背后的原因其实太多,也太复杂。总的来讲,是现实考虑交织着情感因素,个人意志扛不过外部力量。在这里,我重点想说的是长期受家暴者特殊的心理状态——“受虐妇女综合症”。


笼子里沉默的狗


这是一个著名的动物实验。上世纪六十年代,心理学家马丁·沙利格文将几条狗放进铁笼子,每天不定时电击笼子各个部位。起初,狗们在笼子里不断左右跳跃,试图躲避电击,但很快发现无处可躲。绝望的狗停止了躲避,趴在笼子里一动不动。它们似乎明白了,与其无望躲避,不如静静忍受。


长期遭受家暴的女性,就像这笼子里的狗,她们心理基本瘫痪。无数次挨打让她们知道,自己无力阻止暴力的到来。每一次的挨打,都让她们更加清楚看到自己的无助。日积月累,她们越来越顺从、沉默。

此时依然有疑问。既然这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她们为什么不在遭受家暴的初期寻求帮助?答案依然是复杂的。

我仅从“暴力循环”的角度,解释她们不离开的原因。家暴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周期性规律,每一个周期都包括关系紧张的聚集期、暴力爆发期、平静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伴有轻微暴力,比如口角和推搡,紧张气氛不断积累。第二阶段:施暴者完全失控,严重暴力发生。第三阶段:施暴者忏悔、请求原谅,痛哭流涕、下跪认错是常见戏码。而女方往往被这一时的真诚和爱意打动,最终,陷入无休止的暴力循环。

或许这段文字,能够很好体现这个过程:



《今天我收到了花》



今天我收到了花。但这既不是我的生日也不是什么特殊日子。我们昨晚吵了第一次架。他说了很多脏话,让我感觉很受伤。我知道他心里很抱歉,昨晚不是有意说那些的,因为他今天送我花了。


我今天收到了花。这不是我们结婚周年纪念日,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昨晚他把我甩到墙上,掐着我的脖子。那就像是一个噩梦,我真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今天早晨醒来我感觉很痛,浑身上下都有淤青。我知道他肯定很内疚,因为他今天送我花了。昨晚,他又狠狠地打了我,比以前都要狠。如果我离开他,我能干什么呢? 我怎么照顾我的孩子? 钱又从哪里来呢? 我很怕他,也很怕离开。但我知道他肯定很内疚,因为他今天送我花了。


今天我收到花了。今天是个很特殊的日子,是我举行葬礼的日子。昨晚,他终于把我杀了,他把我殴打致死。要是我之前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离开他,今天我就不会收到花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吗?

前文提到的访谈,我的谈话对象是一名遭受家暴十余年的女性。她在离婚后,与男友合谋将前夫杀害。她本人沉默而懦弱,还未说话已经红了眼眶。我对她怀有很深的同情,谈话间尽量回避家暴和作案的细节,生怕触到她的痛处。


最后我问她,对于经历的一切有什么想法?她低头、流泪,仿佛自言自语,“我跟他二十多年夫妻,他居然这样对我……”我惊讶、错愕,久久不知如何开口。我以为她会说后悔,尤其是男友已经因为此案被执行死刑,没想到令她无法释怀的,仍然是那个殴打她、虐待她多年的丈夫。

我不想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是其他什么理论来分析她的心理。我们,每一个人旁观者,都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评论、指摘他人的权利。没有身在其中的人无法体会她们的感受,谁又敢保证自己如若有此遭遇不会深陷其中?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永远不要低估人性。


如何识别“渣男”?


这一部分,是我最最想说的。
                      
面对家暴的不幸,我们并非只能等待命运的主宰。选择权总是在自己手里,不是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渣男,远离家暴的危险。如果说家暴是一种恶习,那么施暴者的恶习通常不止这一种,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酗酒、赌博、吸毒,劣迹斑斑。此外,家暴也不是突如其来。很多女性说道,在结婚前就发现男方性情古怪、偏执,婚后变本加厉,终于演变成拳脚相加。

所以说,女怕嫁错郎啊姑娘们,择偶之前,一定擦亮双眼!


首先,远离社会边缘群体。无数教训我们必须直视,做被主流社会认可的事,才是最安全的生存之道。这或许一点也不酷,“失足男青年”可能会激起保护欲,让人爱心泛滥,但这背后很可能是无法摆脱的黑洞和深渊。所以,姑娘们,必须保护好自己!

如果交往中发现对方脾气性格古怪得让人不安,慎重考虑离开。

一旦出现动手打人的情况,请一定离开。没有如果,没有但是。

当亲人向我们倾诉家暴遭遇,请一定重视,那一刻,我们是她最信赖的人。现实中,却有许多令人扼腕的悲剧。一名女性在遭受家暴后鼓起勇气向母亲和哥哥求救,家人却认为不便过问嫁出去的女儿的家务事,将生性懦弱的她推向无望的深渊。另一名女性,在忍受家暴三十多年后产生杀夫念头,竟然与家人一拍即合,最后与父亲一起手刃丈夫。这样的悲剧,本不该上演。家人是最坚强的后盾,请帮助受家暴者理性选择自救途径。

诉诸法律,无疑是正确而有效的方式。我国《反家暴法》已于今年3月1日施行,明确了四大救济方式,分别是向妇联等单位求助、报警、申请“人身保护令”、政府庇护,具体内容请大家详细阅读法律条文。四川也已经行动起来,政府、司法、医疗等部门正在建立联动保护机制,终极目的,在于给予受家暴者全面、有效的保护。

我们当然知道,这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男权社会、私事隐藏、经济依附……有太多的山峰和沟壑需要我们去翻越、趟过。但是,《反家暴法》已然犹如一束光照进受家暴者的生活,我们愿意付出全部努力,让这束光亮些,再亮些。

身处家暴中的人们,也请你们不再沉默,勇敢地站起来,向我们,伸出你的手。
来源:园丁6号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陆腾达律师
重庆江北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刘海鹰律师
辽宁大连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陈军律师
安徽合肥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66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