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其他论文 >> 查看资料

“国家所有”由权利客体遁入私法

发布日期:2021-01-21    作者:丁嫣律师

 “国家所有”指向土地、自然资源、动产等物,或国家之外的其他法律主体。国家对其他主体的权益源自出资,主要是货币、实物等,可以说物是“国家所有”权利的基本载体,是国家财产的重要部分,但不宜把财产与物等同,如日本;更不宜以物取代财产,如德国。应在财产之下细分物、债、智慧财产等。这符合财产类型划分及现行权利体系。国家财产关涉国家职能履行、公共利益实现,国家财产权主体无权自由处分国家财产,须遵循法定程序及权限。为此,可参照国外做法,按权利主体是否享有处分权能及程度,把国家财产区分为不可处分的国家财产、有条件处分的国家财产和自由处分的国家财产。至于公产、私产之区分,鉴于中国“国家所有”财产系公有制体现,是“公”的,在此之下区分公产、私产容易产生混淆、争议,不宜采用。
  国家财产通常包括三部分:一是财政财产,即财政收入财产,旨在增加财政收入水平。财政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21条第1款规定,包括财政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股利、借出款项、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经费、应收转贷款和股权投资等。 二是公用财产,即为实现国家行政目的,由国家机构享有的财产,在中国指行政单位国有资产。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指由各级行政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鉴于行政与行政机关联系紧密,行政单位与行政机关易混淆,且财产主体是与私人相对的“公家”或“公”,本文建议采用“公用财产”概念。三是共用财产[22],亦称公共用财产、公众用财产,指国家提供由公众自由、非排他使用的财产,如公园、道路、河流。此类财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往往由国家提供。上述三类财产颇为不同:细分目的,如增值或公众利用;权能弹性,如处分自由度;财产支配主体,如机关或企业;财产价值,如经济价值或多元价值;国家义务配置,如自然资源偏重国家义务,须差异化规制。
(本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年遇春律师
广东深圳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陈军律师
安徽合肥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朱正洪律师
江苏南京
崔新江律师
河南郑州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吴丁亚律师
北京海淀区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5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