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其他论文 >
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www.110.com 2010-07-24 15:36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成绩,部分缓解了法律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但是目前大学法学院(系)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不能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需要。据国家有关部门粗略统计,到2000年我国需要至少30万律师,40万其他各类法律人才(包括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公证员、政府法律工作人员、仲裁员等)。然而现在全国仅有专职律师70,000人,法官等其他法律工作者更是严重不足,而专家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缺口则更大。现在每年全国法学院(系)招收法律大专、本科、研究生仅有1,7000多人,然而全国法律界每年的自然减员大约45000之多(包括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的减员),增加的人数远远赶不上减少的人数。(数字引自1997年12月13日“中国律师报”和司法部教育司司长邢同舟1995年9月8日在清华大学法律学系复建大会上的讲话)

  然而,美国全国只有二亿多人,但仅律师就有70多万人,美国仅全国律师公会认可的大学法学院每年共招生1963年为49,552人,1989年达到125,870之多(引自“Inside the Law Schools” 第18页, 作者Sally F. Goldfarb和Edward A. Adams. The Penguin Group 1991年版),而且这个数字逐年都在增加。可见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程度之殷之大。因此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趋势来看,必然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我国法律人才市场在下个世纪相当长时期内都将处于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状态。

  中国不仅法律人才人数少,而且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短缺尤为严重,单一型的律师已很难适应市场需要,复合型法律人才正在成为大势所趋,金融、房地产、知识产权、高科技开发等法律业务和涉外法律业务日益激增,然而能胜任这些跨专业法律业务的法律工作者又凤毛麟角。(见《北京青年报》1998年1月18日)首先现在有不少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毕业于其他专业,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专业训练。其次,受过大学法律教育的人知识面单一,由于中国大学法学院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学生年龄偏小,大学四年也只学法律,因而毕业后往往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法律问题通常也是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是既懂法律,又懂科技、懂经济、懂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目前中国大学法学院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在国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的各方面事务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课题,都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的路子和方法,为建设一流的法学院,开展一流的法律教育做好前提性、战略性研究工作。

  二、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方面,国外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

  当代国外的法学教育可以粗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是英国和欧陆模式,即法学院面向高中毕业生招收法律本科生(LLB)。但学生毕业后如果要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再念一年的法律职业培训课程,然后还要进行一到两年的专业实习,才可以取得专业资格,成为正式的法律工作者。

  第二种模式是北美模式。这种模式不像英国把法学教育放到本科层次上进行,而是把法学教育放在大学后进行,即在研究生层次上进行,要求那些希望进法学院读法律的人必须首先有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本科以上的学位,然后经过严格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才可以进入法学院。法学院学制三年。学生毕业后所获学位实际上是法律本科,但美国人也把这种学位叫Doctor,即Juris Doctor( JD)。这也许是考虑到许多学习J D 课程的人都已获得其他专业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学位而且已工作过多年的原因。这些人学习法律的目的不是为了拿一个博士学位(J D,亦译为法律博士),因为他们有些人早已取得了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他们转学法律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转行从事法律职业。所以当看到美国大学法学院有一些三、四十岁已获得理学或工学、文学博士学位的人攻读法律学位 (JD)时,许多中国人会觉得十分奇怪,但这在北美却十分正常。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