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动态 >
如何让“酒后驾车”成为高压线?
www.110.com 2010-09-13 15:15

  据本报报道,日前,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部署,自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交通专项行动,行动期间,要求各地警方必须做到“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等“四个一律”。

  显然,近来频发的撞人案件引起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说道:“对酒后驾驶,无论涉及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都要一视同仁,从严处罚,绝不允许开口子,绝不搞下不为例……要让酒后驾驶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话语中流露出管理部门对酒后驾车行为进行严厉整治的决心。从这几日各地的新闻报道来看,各地都掀起了严查酒后驾车的浪潮:长沙数百名交警在市内主要路口,进行大规模夜间整治行动,重点查处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北京餐饮娱乐地区将受到全天候监控;广东更是一夜拘留了78人……这样的打击力度令人欣慰,对民众来说,严查酒后驾车也就意味着多了一份安全感。但是,这项严厉整治行动为期只有两个月,时间之短不免让人心存忧虑——两个月后,酒后驾车行为会不会又死灰复燃呢?

  因此,要让酒后驾车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最佳办法莫过于建立一套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怎么建立?还得先从醉酒驾车屡禁不止的原因说起。从醉酒驾车者的心理上来说,一是盲目自信,自认为技术过硬。二是讲哥们义气。“喝杯白酒,交个朋友”,中国是一个酒文化盛行的国度,尤其在当下“无酒不成席”的规则下,不喝酒办不了事。三是存在侥幸心理,这就关乎相关部门的管理力度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想,单靠交警部门堵、查、管很难达到目的,要将酒后驾车行为扼杀在摇篮里,还要形成全社会的监督氛围,动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才能奏效。

  从教育方面来说,酒后驾车危害的宣传要更细致、全面。除了新闻媒体外,各酒店、饭店也是很好的宣传阵地,贴出温馨告示、标语来提醒,形成一种“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要加大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我国对酒后的定义是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0.2%,而美国是0.06%,日本是0.05%,德国是0.03%,瑞典是0.02%,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可不分你酒后跟醉酒,也不管有没有肇事,首先吊销你的驾照,日本还要判两年的劳役、罚钱,在德国,若再犯就要进监牢。相比之下,我们的处罚力度还要加大。有人说,我国酒文化太盛,不喝酒办不了事,若降低酒精浓度标准,可能十个有九个都过不了关。但换个角度来说,违法成本加大了,或能倒逼这种潜规则的退出,何乐而不为呢?我们都知道“徒法不足以自行”,关键之处还在于强化执法部门的管控力度,交警严查酒后驾车行为是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只有依法执法,从严执法,常抓不懈,才能树立起法律的威信。最后,社会监管系统要建立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来进行监督管理。例如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和“代驾”制度,将杜绝“酒后驾车”纳入社区道德文明建设范围,发挥家人的监管作用,在酒店、饭店设立监督员等,都是很好的办法。

  汽车时代已经到来,它的隐患不容小觑,对于可以预见的危害,我们提出要让“酒后驾车”成为高压线,可谓明智之举。但如何让这条高压线永远带电,还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细致、可行性强的长效机制,并有力执行下去,唯此才能真正杜绝酒后驾车、行为的发生。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