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劳动纠纷 > 劳动法规 > 劳动综合法规 >
宁波市劳动监察条例
www.110.com 2010-07-02 15:41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劳动监察职责

  第三章 劳动监察内容和方式

  第四章 劳动监察程序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劳动监察,适用本条例。

  对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形成关系的劳动者的劳动监察,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劳动监察,是指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教育、制止,并予以处罚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第四条 劳动监察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纠正和查处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五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劳动监察工作。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财政、人民银行、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劳动行政部门做好劳动监察工作。

  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向劳动监察组织举报和控告,并依法受到保护。

  第二章 劳动监察职责

  第七条 市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属、外地、境外驻宁波市市区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的劳动监察,并受省劳动行政部门委托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省属、部属和部队所属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的劳动监察。

  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地域内所管辖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的劳动监察。

  市和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设立劳动监察组织,配备与工作相适当的专职、兼职劳动监察员。

  市和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在法定权限内委托劳动监察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第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职责为:

  (一)宣传贯彻劳动法律、法规;

  (二)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依法制止、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和控告;

  (四)负责劳动用工年检工作;

  (五)会同有关部门处理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而引起的突发事件;

  (六)培训和管理劳动监察员;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劳动行政部门在依法履行劳动监察职责时,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调阅或复制有关资料,询问有关人员,检查劳动场所及其设施。必要时,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向用人单位下达《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劳动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用人单位应当在收到之日起1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第十条 劳动监察员必须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业务,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劳动监察员的任职资格,须经省劳动行政部门考核认定,由同级劳动行政部门任免。

  第十一条 劳动监察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为用人单位保守商业秘密,为举报者保密。

  第三章 劳动监察内容和方式

  第十二条 劳动监察内容为:

  (一)制定和执行劳动制章制度的情况;

  (二)招收、聘用劳动者的情况:

  (三)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向劳动者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抵押金、抵押物(含有关证件)的情况;

  (五)遵守国家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遵守国家工资总额宏观调控规定和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情况:

  (七)遵守、职工福利规定的情况;

  (八)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九)遵守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和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关规定的情况;

  (十)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和劳动保护用品规定的情况,

  (十一)遵守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规定的情况;

  (十二)遵守职业技能开发和职工安全培训、教育规定的情况;

  (十三)遵守提取和使用劳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规定的情况;

  (十四)遵守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的情况;

  (十五)遵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医用氧舱、电梯、起重机械、制冷设备等特种设备和有毒、易燃易爆、放射性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

  (十六)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结案情况;

  (十七)遵守职业中介、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的情况;

  (十八)维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

  (十九)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

  (二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劳动监察采用巡视监察、专项监察、举报案件专项查处和劳动年检等方式。

  第十四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制度,按年度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审检。

  第十五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动合同行为的监督管理,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予以赔偿。

  第十六条 各级劳动监察组织应当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受理制度。

  第四章 劳动监察程序

  第十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劳动监察时,劳动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

  劳动监察员与受监察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对发现的劳动违法行为,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及时收集有关证据,查明事实。

  第十九条 劳动行政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听取当事人的申辩。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第二十条 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结案;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0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巨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对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一)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

  (二)拒绝对《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劳动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作出书面答复的。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理阻挠劳动监察员依法行使监察职权的;

  (二)打击报复举报人员和控告人员的;

  (三)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用人单位制定和执行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合同期满继续使用不续订劳动合同的;责令补签劳动合同;拒不补签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按规定向指定机构办理登记招用手续的,按每招用1人处以200元罚款;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下岗人员除外)的责令改正。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四)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抵押金、抵押物(含有关证件)的,责令限期退还,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五)社会职业介绍机构违法从事劳务中介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

  (六)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违反有关培训考核、鉴定规定,伪造、滥发各种证书的,责令限期收缴伪造、滥发的证书,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劳动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复议或者诉讼期间,不影响劳动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劳动监察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取消其劳动监察员资格,并可按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二)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

  第二十五条 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劳动监察职权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工作经费,每年由劳动行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由财政部门核拨。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1995年11月13日发布的《宁波市劳动监察规定》同时废止。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