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破产法 > 破产动态 >
云南“999”电池宣造破产(2)
www.110.com 2010-07-12 15:49

  2003年,为了挽救电池,公司实行转型,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并买了一块地,地产公司倒是成立了,但苦于没钱开发,只好把地交给其他开发公司。虽然从中赚了300多万元钱,但这点钱也难弥补企业的巨额亏损。

  2004年前,老挝市场一直是公司出口最大的国家,最多的时候达到7000多万只,占出口的半壁江山。2004年8月,“999”电池商标在老挝境内被恶意抢注,并申请老挝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商标被抢注后,老挝政府下文,禁止“999”电池在老挝销售,因为商标没有保护好,“999”公司失去老挝这个有这20年的市场,这给本来在发展中遇到困难的“999”电池致命的一击。

  2005年,“999”电池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然而,就在这年4月,“999”电池彻底停产,职工每月领取156元的生活费,职工的社保都无法缴纳,除了少数的职工留守外,近700名职工各奔前程。

  为了换取职工的生活费,“999”公司将商标租借给四川省的一家电池生产企业,而这家企业却在此之前因仿冒过“999”电池商标,被四川省工商局处罚过。去年12月,“999”牌商标以27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杭州电池生产企业。从此,“999”电池终于走到了尽头,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从蒙自县法院了解到,“999”案件将在不久后处理完毕,公司的所有资产除了拍卖还债外,都将用于部分职工的安置。

  原因

  管理不善人才不够

  没把握好市场导致企业败北

  “999”的没落有着许多原因。一名营销部的职工说,公司在营销上有很多失误:1号、2号电池应该对农村市场,5号、7号电池应该对城镇,公司却没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政策。另外,针对各个地区的优惠政策不一样,造成批发价格与经销商利润不一样,导致了串货的现象比较严重,市场混乱。

  “999”走向没落的时候,当地政府曾经准备将“999”电池与其他的企业重组,组成上市企业,不过,上市最终没有成功。曾经有领导认为,整个企业本科以上的人才不到10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不超过100人,这对一个高新技术公司来说是致命的。

  对于“999”电池的倒闭,老县长李增认为这是体制的弊端所造成,国有企业改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改制不彻底,在技术改革过程中,延误了时间,没有把握好市场,最终导致企业的败北。而“999”电池现在的掌门人李志忠董事长用这样一句话总结:“社会进步了,‘999’就破产了”。李志忠说,“999”破产的原因很多,现在想来,是因为自己管理不善,导致“999”公司破产。(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