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破产法 > 破产动态 >
摆脱危机必须抑制产能过剩
www.110.com 2010-07-12 15:49

  9月29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转发各省区市、部委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钢铁水泥等几大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教授黄泰岩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稳固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市场,因此,只有解决了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经济才能真正走向复苏。”

  产能过剩存隐忧

  产能过剩是个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老问题,早在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经济就暴露出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由于在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广大的国际市场需求掩盖了中国产能过剩、产品过剩的问题,同时促使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两位数的高增长。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严重萎缩,中国出口变为负增长,同时国内积压了大量的过剩产能。由于相较于消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显效较快,于是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但是,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和7.36万亿元的信贷仍不足以弥补国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缺口,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依然不稳固,经济复苏存在隐忧。”黄泰岩向《小康·财智》记者解释道,第一,已有部门的一些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无法启动。从政府投资角度来讲,虽然投资了一些短缺部门,但是政府投资不可持续,中国经济未来真正的向好依赖于民间资本的投资,但是由于产能过剩,市场萎缩,企业投资动力不足。第二,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外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原计划出口国外的产品转销国内,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压力,市场成为制约经济真正复苏的重要瓶颈,经济复苏必须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第三,从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自然过程角度来讲,所谓经济危机、经济萧条最终都是因为产能过剩、产品过剩,危机的过程同时也是消耗过剩产能的过程,表现为大量企业破产。但因为其中涉及到就业问题,中国的就业矛盾比较突出,所以我们需要使企业有序地破产,这也就意味着结构调整。

  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此时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国家在此时如此大力度地强调抑制产能过剩,人们担心会影响投资,影响经济的回稳。但是黄泰岩认为,短期内可能对投资增长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影响经济真正向好的最重要瓶颈恰恰就是市场的问题,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摆脱危机。

  结构性的过剩危中存机

  虽然人们一直在谈产能过剩问题,但是国务院产能过剩“黑名单”中,不仅包括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也包括多晶硅等新兴产业,新旧产业齐过剩的严峻局面令人触目惊心。对此,黄泰岩总结道,“中国的产能过剩表现出这样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只要是放开的产业,竞争性的领域,没有行政壁垒,没有国家严格控制的一些部门,基本上都是过剩的。但是中国的产能过剩又是带有结构性的,其中存在很多市场空白和投资机会,通过引导资本流向,可以在不增加产能过剩压力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创业激情,提供了创业条件,大量的民间资本包括外资的利用,不仅使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从产业的层面看,放开的产业过剩,比如钢铁、水泥等,不放开的产业短缺,又如教育、卫生等,所以国家提出了一些反垄断和进入门槛的相关措施,打破民营经济的玻璃门、天花板,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在不增加产能过剩压力的同时增加投资,解决产业间的不平衡问题。

  黄泰岩强调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低水平的过剩,主要集中在低端,而相对高端的技术、品牌仍然不足。这里的高低不是一般产业意义上的高低,而是指同一产业中的高低,例如汽车行业,在高端汽车、品牌汽车市场,中国的国有品牌企业较为不足,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传统产业里面提升它的结构,这是国家结构优化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需要像美国那样扔掉传统产业去发展新兴产业,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远没有完成,按社科院统计大概只完成50%左右。中国的传统产业完全可以将中国经济拉起来,关键是如何利用适用技术、关键技术进行改造,使传统产业升级。

  “理解产业升级,不能只有向工业、服务业、高科技升级这一种思维,还应注意到,中国经济还存在很多的空白领域。”黄泰岩称,曾有统计数据显示,国外生产的产品在中国能够生产的不到50%,这说明我们可以在扩展产业链、产品多样化、用途多样化方面下功夫,新产品不一定非要是高科技,钢铁行业可能是过剩的,但是特殊用途的钢材可能就是短缺的。

  “中国的产能过剩更突出的表现为结构上的过剩。”黄泰岩称,“除了与投资有关外,中国的产能过剩还与消费有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都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收入分配中自然偏向资本,而非劳动,所以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所以我们的消费需求不足。另外,收入差距拉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产能过剩是一种低水平不富裕的过剩,需要采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

  税制改革调节盲目投资

  产能过剩问题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痼疾,在于其解决难度大,时间长。黄泰岩认为,中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工作进展缓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投资增长都有着很强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由于我们的政绩考核制度,各省、市、县都在进行GDP竞赛,导致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因此,除了近日国务院推出的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建立信息发布制度等措施以外,黄泰岩认为,从大的层面讲,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政绩,各地区、各部门画地为牢,引进投资,兴办企业,所以调整这多年,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几年前就在提的全国经济一盘棋至今也没有实现。所以根本的问题是中国如何实行真正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市场化运作,打掉地方分割的格局,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

  另外,从具体政策角度讲,黄泰岩建议进行税制改革。地方政府极力引资建厂与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有很大关系,目前我们的税收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消费税所占比重较轻,所以地方政府乐意通过多建企业,增加税收。但是如果进行税制改革,调整消费税的比重,使地方政府通过增加本地区的消费也可增加财政收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纾缓地方政府盲目引资建厂的冲动。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