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商投资法 > 外商投资知识 > 外资并购 >
外资并购给我国产业安全带来隐患的原因透析(6)
www.110.com 2010-08-02 14:31

  (五)大规模进行采购国外设备,国内企业没有成长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我国在技术和设备进口个实施“引进――消化――吸收”的方针。我国工业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进口设备拉动的。多年来,我国投资占GDP的比例高达40%以上,其小设备投资占投资总额的400/n,进口设备占设备投资的2/3以上。也就是说,进口装备占GDP的比例达到10%。有资料表明: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纺织机械设备、数控机床依靠进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显示,2003年机械产品进出口逆差达3923.95亿美元,进口总额同比增加50.91%。用户在购买先进设备之后,或者由于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或者为了保证自身生产和近期利益,对其购买的设备及相关技术保密,影响了对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从而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本国技术没有得到提高,产业没有得到相应发展。

  我国大规模采购国际先进设备,既与购买成本存在预算软约束有关,也与不少国内用户,特别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排斥国产设备有关。事实上,目前国内制造的许多装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替代进口,但或者由于用户存在偏见,或者由于采购国际设备存在预算软约束,国产装备在国内采购竞标过程中屡屡被进口设备击败,不少装备仍在大量引进。典型的如炼铁系统的无料钟炉顶、干熄焦等二十多项技术装备,国内制造的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稳定性并不比国外差,但采购国际设备却始终没有停止过,以致近年来我国冶金行业引进设备投资居高不下,有时竟高达行业总投资的45%。大型国有企业大规模不计成本地采购国际设备,采购时不体现国家意志,或通过本土化方式变相进口国外设备,导致我国重大设备国产化进程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国产设备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民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以冷热连轧为代表的冶金设备为例,2004年我国轧钢设备进口额高达10亿美元,占冶金设备进口的67%,而国内装备制造业承担着占冶金设备重量2/3以上的制造任务,价值却不到设备总价的1/3。大规模、不计成本地采购国际先进设备,国内企业缺乏市场机会,其结果是在给跨国公司送去巨额利润的同时,却没有给本国企业成长机会,并削弱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能力。

  (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高度开放的国度里,要维护国家的产业安全,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集中表现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字,2005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45111宗,日本25145宗,德国15870宗,韩国4747宗,小国仅2425宗,在世界排名第十,这与我国经济总量和出口规模在全球的地位极不相称。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