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法律常识 >> 防骗手册 >> 查看资料

“校园骗子”为何屡屡得手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近日,聊城某校一名女生热情助人,结果被轻易骗走900元钱。据了解,类似骗局在高校中并不鲜见。大学生为何屡屡上当受骗?调查表明,有其自身的原因,同时,相关的教育内容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据受骗女生甘云(化名)回忆,几天前,她去打水的路上,遇到一名男子向她问路。该男子自称罗志伟,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这次是来聊城办事的,不料人民币花完了,而聊城不能用外币消费,银行又已经下班了,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就想来这里找自己的同学借宿。说着,他还拿出钱包,给甘云看自己的外币、身份证和护照。后来,“罗志伟”不停地给当董事长的爸爸和爸爸的秘书打电话。然后他说同学已经毕业了,并向甘云借银行卡转账,甘云没有同意。接着“罗志伟”又向甘云借钱,并表示如果没钱就要露宿街头了。甘云提出借给他钱付住宿费。“罗志伟”却说,自己至少要住三星级宾馆,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还钱,并要留下钱包和手机作抵押。甘云却只留下了手机号码,就借给了他900元钱。当晚甘云发现该号码早已过期。
  大学生为何屡屡受骗?聊城大学几位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显示,类似骗术,在寒假和新生入校期间发生较多,有以下5种心理倾向的人比较容易上当:一是思想单纯型。这类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相信他人。二是爱慕虚荣型。这类学生有一种攀高枝的心理,在对方向自己讲了一些令人向往和羡慕的话语后,就不自觉被深深吸引了。三是结交广泛型。这类学生交际面广,抱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心理,随意答应某些人的要求,结果上当受骗。四是贪图小利型。这类学生往往为蝇头微利所吸引。行骗者多先提供某种免费产品,再邀其参加某种活动进而骗取财物。五是明知故犯型。这类学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但看到有些人做一件事成功了,就盲目地跟风而上,岂不知刚才那人是个托儿,最后让人骗了还不知道。
  除了自身原因外,学校和家庭相关的防范教育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一般而言,青年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家庭——学校,对外面的社会缺乏直接的和客观的认知,难以应付违法犯罪分子处心积虑“发明”出的形形色色的骗术。

    来源:大众日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李开宏律师
广东深圳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孙志军律师
湖北武汉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4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