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其他论文 >> 查看资料

“控烟”失败是烟草专卖局南辕北辙的恶果

发布日期:2011-03-16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种种因素,履约5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1月4日《京华时报》)

中国“控烟”之难,被认为是体制之弊,相关利益各方生怕既得利益被侵占,所以一直以来阻碍“控烟”之举在全国推开,要不,他们就无法享受烟草业税收带来的高福利。作为仅有的专司烟草职能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其一权独大的权限行使和利益均沾的体制之弊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控烟”诚意和效率。五年前对外的承诺,五年后的难以兑现,五年前的信誓旦旦,五年后的唯唯诺诺,这样的国家形象怎能和中国的经济实力相吻合呢?国内为了税收,也顺便连着腐败和公款消费,国外成了不诚信的国家代表,一个“控烟”承诺,五年的光景竟然连一部基本的“控烟”法律法规都制定不出,这样的经济大国,何以承载国民的富裕和幸福呢?但到底中国“控烟”之难,难在何处呢?

首先,对于“控烟”之困,人情味十足的中国社会见面敬烟的传统每每发生在身边,总让人有难以承受之重。而高档烟的“抽的人不买、买的人不抽”恶习已经侵蚀了社会的良性机理。烟草作为一种馈赠礼品,不仅赠送者愿意,受赠者也乐意,因为,高档烟草即是为馈赠礼品所生产。而全球“控烟”策略在于在烟草盒包装上印上折寿、自残、致癌、致死、腐烂肺部等等警示图标,但在中国,一句“吸烟有害健康”的普通习语丝毫不能阻挡送烟和敬烟的恶习蔓延。这样,送烟成了送礼,送礼演变为权力的既得利益,烟草企业何愁高档烟卖不出去呢?如果,中国能如国际社会要求的那样,在烟草盒上印上折寿、自残、致癌、致死、腐烂肺部等等警示图标,到时,敬烟和送烟变成了送死,谁还甘愿接受赠烟,谁还愿意送烟呢?当全社会对烟草产生一种禁忌,当全社会视烟草为一种毒害,当全社会将吸烟作为社会的一种恶习,那么,何愁送烟和敬烟会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呢?

再者,在年年的公款消费中,虽然烟草支出处数额未有披露,但公款消费占据烟草业的巨大份额却是不争的事实。哪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没有备用的高档烟?哪一个抽烟的国家行政人员自己掏钱买烟?哪一个国家行政机关没给领导送过高档烟?这些都是公款消费烟草的证据,但是,公款支出毫无监督的沉疴已经蚕食了当官为民服务的性质,行政机关对烟草的功效发挥于普通民众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让关涉其自身利益的烟草专卖局牵引“控烟”举措,何以能在行政机关稳步推进呢?

其次,烟草业不能投放广告或是变相做广告,也不得开展促销及赞助活动,这是国际社会达成的“控烟”方式之一。但在中国,烟草广告虽然不是明着播,但隐形的赞助活动和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前不久,红塔集团、广东双喜等烟草企业入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十佳杰出企业”的新闻已经引发民间争议,以牺牲多数人的健康权换取的烟草税收再去开展赞助活动以尽到社会责任,而且还被评为社会责任榜十佳企业,这样的“控烟”举措何以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呢?而在“控烟”举措迟迟未能有效开展、“控烟”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加紧制定、“控烟”责任未能尽力承担的当下,这样的烟草企业社会形象增进何以能抵消人们对烟草的厌恶呢?

最后,烟草业是中国税收的大户,禁烟当然会阻碍一些人的生财之道,作为专门的行政部门——烟草专卖局的权限就在于力争全国人民都吸烟,这样,他们就一定有税收、有钱赚、有利图,他们不用考虑烟草业的成本核算,毕竟,有权可用、有钱可赚的买卖谁不愿意做呢?烟草业对公民身体健康的伤害远远高于烟草业创造的税收收入,但是,损害健康的成本代价由吸烟者支付,而税收收入却由执法者收取,在两者之间明显缺乏一种应和和联接,你吸你的烟,我收我的税,这样,吸烟者不愿被征收高额税率,烟草执法者乐意吸烟者加紧吸烟,毕竟,烟草行政机关看重的是自身获得利益,只要能从公民健康权的损害中获得税收就行,哪管什么烟草税收和公民健康权损害之间的利弊权衡。

而要真正控烟,只让烟草专卖局一家导引,只能导致控烟举措彻底失败,丝毫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将“控烟”由利益部门主导转变无利害关系的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协助,卫生部门领导全国性的“控烟”举措,并联合公安部等部门积极提出相关法律法规,公安部加紧落实,积极实施在非规定场所吸烟的处罚力度,进而限制烟草专卖局的执法权限,让其承担起“控烟”的责任和使命,断绝其与烟草税收 “收的越多挪的越多”的弊病,遏制部门利益在此攫取暴利,让控烟成为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如有违反,违法必究,这样,“控烟”的效果才可能达至,“控烟”的目的才可能实现,要不,由烟草专卖局主导的控烟策略只能南辕北辙,丝毫不会对控烟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你让其主导“控烟”,本身就和她的利益相关,就是断了她的生财之路,那她还会用心尽力吗?而实践也已经证明,国家烟草专卖局主导的“控烟”举措只会徒增吸烟者人数,导致二手烟的危害性增大,这样,控烟不成反倒纵容了吸烟, “控烟”举措不成型不成功,反倒结出了吸烟人数剧增、吸烟队伍年轻化、吸烟税收加大化的恶果。



【作者简介】
谭敏涛,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西北大学文学学士。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王海波律师
安徽合肥
郝廷玉律师
河北石家庄
毕丽荣律师
广东广州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牛彩红律师
北京西城区
金立强律师
河北石家庄
周磊律师
江苏无锡
刘晓梅律师
宁夏银川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4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