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民商法 >> 查看资料

中国企业在非洲:该守法的守法,该维权的维权

发布日期:2011-08-04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出处】2011年7月19日《法制日报》环球法治
【关键词】守法;维权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目前,在非洲投资、经商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因雇佣非洲国家当地员工所引起的劳资争议也时有所闻。这些争议中有不少都是因中国企业未能遵守所在非洲国家的劳动法所引发。许多非洲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却十分注重对本国劳动者的保护。大部分非洲国家的劳动法都对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如果中国企业不遵守这些规定,就会受到非洲国家劳动管理部门的处罚,甚至不得不向员工支付额外的赔偿。

  当然,也有很多情况是非方雇员不遵守劳动法规定,对中国企业无理取闹的。对于那些不讲理的非方雇员,中国企业应依法据理力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此方面,就有这样两个分别由津巴布韦高等法院和马拉维劳资关系法院作出判决的案例,中国企业面对非方雇员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在诉讼中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自己的相应主张,并得到法院的支持,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在第一个案例中,原告M是津巴布韦居民,被告是一家由中国人投资设立的建筑公司。原被告双方签订了一个雇佣合同,由原告担任被告公司的油漆工,合同期限从1986年开始至2000年8月31日为止。合同到期后,原告要求被告公司再向其支付70316美元,他的理由是,在1996年3月1日,时任被告公司总经理高先生提升他为该公司油漆工的负责人,并告诉他在离职时会得到额外的一笔报酬。被告公司对这一主张断然否认,并拒绝向原告支付所要求的报酬。于是原告在2001年11月29日向津巴布韦高等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该案后,分别对该公司的人事经理D、该公司另一员工张先生以及M进行了调查取证。D作证指出,M在1986年到公司受雇为助理油漆工之事不假,但此后对M的提升只是口头作出,并没有形成书面文件。在质证时,D也认为,对于M提出的在其离职时公司会向其支付所增加的工资这一说法,不符合行业惯例。该公司人事经理张先生作证时指出,公司对员工职务晋升有严格的程序,必须有相应的书面文件,而且员工自晋升之日起会获得相应的薪水,而不会在其离职时再向其支付所增加的薪水。张先生在质证时说,他并不认识M,如果M在公司得到提升的话,在公司文件中应当保留有书面记录。

  原告M所作证词与其诉讼请求中的理由一样。

  法院对上述证词分析后认为,M的请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这是因为:首先,M没有证据证明他得到提升;其次,M的主张不太可信,因为雇主不可能在对员工进行提升后仍向其支付原来的工资,而在其离职时再向其支付晋升前和晋升后工资差额的总额,雇员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最后,M不能提供被告公司应向其支付70316美元的相关依据。据此,津巴布韦高等法院在2002年1月9日作出判决,驳回了M的请求。

  在第二个案例中,马拉维的一家中国工程公司雇佣当地居民T在工地上工作。由于T没有任何工作技能,他无法完成公司给他分配的工作,他还抱怨说公司的工作太繁忙,并要求公司减少其工作量。这家中国公司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于是T就向公司提出辞职要求,并以该公司存在“推定解雇”(constructive dismissal)为由向马拉维劳资关系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这家中国公司向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推定解雇制度是指劳动成文法或者判例法确立的由雇员被迫或者被引诱辞职的行为推导认定雇主有解雇雇员的故意,因而让雇主承担复职或经济补偿责任的法定的行为准则。推定解雇也是一种不公平解雇,由于推定解雇行为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和复杂性,所以需要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规范。马拉维2000年5月19日颁布的《劳动法》中多个条文就对其进行了详细规定。

  当然,不能仅仅由于雇员因某种理由辞职就认为雇主存在推定解雇行为。根据马拉维之前的案例,如果雇主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并没有违反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并且没有对雇员采取强迫的或引诱性的辞职行为,雇主就对雇员的辞职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针对本案,对于T提出的请求,马拉维劳资关系法院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后指出,这家中国工程公司向T分配工作任务的行为并非不合理,也不能解释为违反了劳动合同。被告并非只是向T分配了这样的工作任务,其他雇员也承担了同样的工作任务,并且他们都按时完成了工作。原告之所以不能完成工作,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技能,不具备从事这一工作的能力。马拉维劳资关系法院在2007年2月13日对该案作出判决:雇员的理由不成立,驳回他的所有诉讼请求。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之后,除了首先要谙熟和遵守投资目的国的相关法律,尤其是当地的劳动法所涉及到的对企业雇员的各项保护性规定,亦应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并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那些恶意的不合理的要求,也要依据事实和法律赢得当地法院的公正判决。




【作者简介】
朱伟东,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毕丽荣律师
广东广州
年遇春律师
广东深圳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高宏图律师
河北保定
陈晓云律师
北京西城区
罗钟亮律师
浙江金华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朱学田律师
山东临沂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45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