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律师随笔 >> 查看资料

虐待儿童的老师钻了法律的空隙

发布日期:2012-11-13    作者:朱明胜律师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惹怒了无数网友,一个面带微笑的年轻女子揪着一个小男孩的耳朵把他提离了地面,小男孩痛得大哭大叫。经查此女子是浙江温岭某幼儿园的教师颜某,那个小男孩是颜某所带班上的学生。此事一出网上骂声一片,该幼儿园立刻将颜某辞退,但即使如此,也没能平复人们的愤怒,公安机关也不得不介入此事。   10月25日,温岭公安发布微博称,“10月25日中午依法对两名涉案女教师作出处理,颜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现已对其予以刑事拘留,另一名参与拍照的女教师童某,因寻衅滋事已被我局作出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
在群众报案后,公安机关积极介入这样一起影响恶劣的公共事件值得肯定,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人们的愤怒,但使用的这个罪名有点怪。寻衅滋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寻衅滋事罪,二是寻衅滋事。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归刑法处理,后者则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范的内容。同是定性为寻衅滋事,公安机关对这两名女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法律手段,无疑颜某可能要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但用寻衅滋事罪来处理颜某是否合适呢?显然有些勉强,能贴上点边的大概就是法律有关“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的规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那个小男孩的身体并没有受到明显的伤害,应该构不成情节恶劣或严重。为此,有人对警方以“寻衅滋事罪”拘留女教师颇不以为然,说“寻衅滋事罪”成了一个筐,但警方如此做也有其法律上的无奈。
对于颜某的行为目前从法律层面尚没有相关的特别贴切的处罚依据,该行为既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无法适用故意伤害定罪量刑,也没有当众实施强制侮辱猥亵儿童的行为,更不适用虐待罪,仅仅可以从民事侵权的角度来考虑,对儿童精神上有所损害,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监护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从该事件体现了法律的空隙被该教师无意间钻入,道德自律和法律惩治缺乏完整对接,当一些人因无知或故意跨越了道德的界限,实施某些行为便出现了如此尴尬的局面。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陈晓云律师
北京西城区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王景林律师
上海静安区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朱学田律师
山东临沂
高飞律师
陕西西安
李德力律师
福建莆田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09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