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民商类案例 >> 其它民商案例 >> 查看资料

侵权责任构成

发布日期:2015-05-28    作者:超级账号5律师
侵权责任构成
「案情介绍」
  1985年1月18日,河北省《秦皇岛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蔷薇怨》,《人民日报》1985年3月2日予以转载,对河北省抚宁县农机公司统计员王某某与不正之风斗争的事迹作了报道。嗣后,作家刘某到抚宁县体 验生活,根据一些人的反映,认为该文内容失实,自称“为正视听,换回《蔷薇怨》给抚宁带来的严重困难”,于1985年9月撰写了“及时记实小说”《特号产 品王某某》。文章声称“要展览一下王某某”,并使用“小妖精”、“大妖怪”、“流氓”、“疯狗”、“政治骗子”、“扒手”、“造反派”、“江西出产的特号 产品”、“一贯的恶霸”、“小辣椒”、“专门的营私者”、“南方怪味鸡”和“打斗演员”等语言,侮辱王某某人格。该文在《女子文学》、《法制文学选刊》、 《江河文学》和《文汇月刊》4个刊物发表,发行64.9万余册。王某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刘某承担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审判结果」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法院受理本案后,经依法开庭审理,认定刘某侵害王某某名誉权事实成立,于1986年6月作出判决,判决刘某向王某支付赔偿金,并在《女子文学》、《法制文学选刊》、《江河文学》和《文汇月刊》4个刊物发表文章,公开道歉。
  「本案评析」
  在本案中,被告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原告名誉权损害的客观事实。这应当从被告行为的公开性上考察,侮辱、诽谤行为一旦在社会上公开,即构成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本案行为人具有诽谤、侮辱言词的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即具有公开性,因而构成侵权责任。
   本案涉及到对侵权责任构成中损害事实要件的认识问题。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行为致使权利主体财产权、人身权受到侵害,并造成财产利益和非财产利益的减少或 灭失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就是一定的行为致使权利主体的人身权受到侵害。并造成名誉利益损害的客观事实。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牟金海律师
山东东营
朱学田律师
山东临沂
刘中良律师
广东深圳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高庆强律师
广东茂名
梁帅律师
广西南宁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89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