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民商类案例 >> 民事诉讼案例 >> 查看资料

李某主张时效已过是否成立

发布日期:2008-07-1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1996年12月,李某以自己的名义向某信用社借款3万元,约定借款期限1年,双方订立了借款合同,张某作为连带保证人在合同保证人一栏中签了名。借款后,该款实际由张某使用。之后张某每年向信用社归还借款利息,并要求本金暂缓。2003年3月,信用社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张某归还所欠的借款本息。诉讼中,李某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法院驳回信用社的诉讼请求。
    对于李某提出诉讼时效已过的主张是否成立,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提出时效已过的主张成立。理由是:一、李某于1996年2月与信用社订立借款合同后,借款由保证人张某使用,借款期届满后,李某未向信用社还过款,信用社亦未向张某催收,也未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向法院起诉,因而不发生时效的中断。二、保证人张某虽然每年向信用社偿付借款利息,但由于张某与信用社订立的保证合同只是李某与信用社订立的借款合同的从合同,从合同当事人的行为不能代替主合同当事人的行为。从本案的法律关系来看,张某偿付利息的行为是履行保证合同的保证义务,而不能认为是张某履行借款合同的还款行为。张某的行为不能认为是代替李某的行为,因而此行为对李某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提出时效已过的主张不成立。要明确李某提出的时效主张是否成立关键一点是是否认为张某偿付信用社利息的行为是李某的还款行为。从本案的实际情况看,张某向信用社偿付利息,是履行李某与信用社订立的借款合同的还款义务,信用社向张某出具的还款收具上的还款人是李某而不是张某,因而张某偿付利息的行为构成对李某还款行为的代理,进而对李某发生时效中断的效力。信用社在每年接受张某以李某名义偿付利息的情况下有理由相信李某在履行借款合同。信用社未向李某提出还款请求,不构成怠于行使权利。因此,李某提出时效已过的主张不成立。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浏览 次】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蒙彦军律师
陕西西安
刘海鹰律师
辽宁大连
李德力律师
福建莆田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14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