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民商类案例 >> 劳动纠纷案例 >> 查看资料

劳动纠纷50问

发布日期:2022-11-25    作者:刘淼淼律师

劳动合同篇1、哪些情形员工可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2、劳动合同约定自动续签有效吗?
根据劳动合同类型法定的原则,超出的类型不具有合法性,此类“约定顺延”的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

3、入职登记表可以替代劳动合同吗?
《入职登记表》已经具备劳动合同的基本事项,明确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具有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性质,则该登记表应视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具备劳动合同的必要条款并实际履行的入职登记表在司法程序中能够被认定为书面劳动合同。

4、无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主张两倍工资
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的应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就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时间部分请求支付双倍工资进行赔偿

5、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能否主张二倍工资?
对于那些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因其内容不合法而导致无效的,不应归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列,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
6、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有集体合同需要付双倍工资?
《劳动法》第16条规定的“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也表明在集体合同下,同样有劳动合同的存在。正因为集体合同不等于劳动合同,而目前也没有可以用集体合同替代劳动合同的任何法律依据,必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向其支付双倍工资。

7、公司筹备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
筹建期间的公司,并未取得营业执照,不具备劳动用工权,其与所招用的劳动者之间不是劳动关系,而应为雇佣关系(由投资人或发起人雇佣的),双方在该期间的关系不适用劳动法律法规来处理,故劳动者如主张筹建期间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缺乏法律依据,难以得到支持。

8、二倍工资的最长支付期限怎么算?
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最多11个月。
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最多12个月。
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期限:应当订立之日至实际签订之日或劳动关系解除、终止之日止。
试用期篇9、试用期合同是否可以单独约定?
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不可单独约定,只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时,才可以约定试用期,而不是试用期满后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另,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也不得约定试用期。

10、试用期工资
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其次试用期的工资还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11、试用期是否可以重复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12、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否享有任意解除权?
对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有效证明。否则,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13、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专项技术培训费?
劳动者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向单位支付专项技术培训费用。
社保公积金篇14、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保,用人单位能免责吗?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金。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金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该项义务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约定变更或者放弃。

15、住房公积金可缴可不缴吗?
住房公积金和“五大保险”一样,都具有强制的法律约束力。不论用人单位与职工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约定与否,均不能免除用人单位按规定方式和金额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法定义务
休假与工资制度篇16、年休假中的累计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现阶段认定累计工作时间,应按社保缴费记录作为依据,采用单位累计方式计算累计时间而不是用连续工龄确定休假天数,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立法精神。

17、未休年假能获得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支付年休假工资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18、单位在非工作时间安排的其他活动是否属于加班?
如周末组织体育比赛,晚上安排宴请客户或者安排外出旅游等等,除非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强迫其参加,否则,不应认定为加班。
19、对孕期女职工可以调岗吗?
在不降薪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方作出对孕期女职工有利的调岗,无需征得当事人同意。
20、计件工资制是否支付加班费?
劳动者只要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工作就应当认定为加班,而只要是加班,用人单位就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而不能以工作任务完成形式为借口混淆工时法律制度。

21、同工同酬≠报酬相等?
同工同酬,并不是指所获得的工作报酬完全相同,或者是说拿到手的工资数量绝对相等。实际上,同酬指实行相同的工资分配办法,这不等于所有待遇相同;而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也包含在劳动报酬内。
按照法律规定,节日补贴、餐饮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劳动者宿舍等福利,没有纳入劳动者工资范畴,因此不适用于同工同酬原则。

22、用人单位因安全、消防、假日等需要,临时安排或根据制度安排劳动者“值班”,值班等同于加班吗?用人单位安排值班不给加班费合法吗?
值班只需支付“值班津贴”,具体标准由用人单位按其规章制度确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值班任务的,劳动者无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即使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与其本职工作有关的值班任务,劳动者也只能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规章制度或惯例等支付相应待遇,此待遇不等于要按国家规定的日工资的倍数来处理。
规章制度篇23、劳动者迟到企业有权罚款吗?
企业设立罚款制度无法律依据,对劳动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4、劳动者承担保密义务,企业是否应支付保密费?
(1)劳动者承担保密义务,企业无需支付保密费用;(2)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只能根据实际损失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不能约定违约金。
25、“末位淘汰制”合法吗?
如果劳动者确因“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被“末位淘汰”的劳动者并不完全属于这种情况。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本是双方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随便决定。

26、支付违约金后,竞业限制协议还要继续履行吗?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仍有权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劳动关系的解除篇27、用电子邮件辞职,有法律效力吗?
在邮件中明确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自此意思表示送达公司时即产生法律效力。因此,这封邮件可以起到书面辞职申请的效力。

28、病假期间能解除劳动关系吗?
劳动者病假期间,如果是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如医疗期满后,劳动合同并未到期终止,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在医疗期内,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9、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解除吗?
并不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终止,不能解除。期限届满仅是合同终止的条件之一,而并非唯一条件。只要出现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同样能够终止或解除。

30、劳动者在外兼职,单位能否开除?
法律并不禁止劳动者在外兼职,但是,对劳动者在外兼职的权利进行了限制,即由于兼职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时,企业才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31、使用虚假学历求职是否属于欺诈,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有劳动者持虚假学历证明获得了工作机会,但工作中,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工作要求,用人单位也并未发现劳动者有任何不足之处。在此种情形下,事实上劳动者并没有因虚假学历而使用人单位蒙受损失,也未因学历未达要求而出现不胜任状况,如果一概赋予用人单位只要学历虚假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显然有所不公。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并非都是欺诈行为,是否为欺诈应视情况而定。

32、因公司搬太远离职能要补偿金吗?
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发生变更的,需要双方达成变更协议,而能否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则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若只是在市区内的工作地点变更,以通勤不便为由离职,则不可要求经济补偿金。
33、劳动者组织罢工,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可以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与任何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对处于患病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不能轻易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劳动者组织煽动罢工,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应视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定。

34、病假期间能解除劳动关系吗?
劳动者病假期间,如果是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35、劳动者“隐瞒前科”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吗?
如果劳动者所隐瞒的“前科”不是刑事处罚,法律和用人单位对于所在岗位没有特定的要求,也不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36、辞职交接期间发现怀孕,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辞职给予了很大自主权,“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对于劳动者辞职后交接期间发现怀孕又不想辞职一事,用人单位享有用工自主权,可以决定继续留任,也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拒绝。
工伤篇37、劳动者上班迟到,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工伤。从本条规定分析,只要是在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引起的事故或者伤害都属于工伤的范畴,至于时间并未明确规定。

38、上班时间被打伤算工伤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所谓“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应理解为他人因不服从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而施加暴力对职工造成的伤害,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之间应具有因果关系。属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应当依法认定为工伤。
39、工伤复发,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
劳动者因工负伤治愈后,经医院检查证明,确系旧伤复发劳动者,是否需要治疗应由治疗工伤劳动者的协议医疗机构提出意见,有争议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确认后可按因工负伤的规定处理。

40、下班后“聚餐后”出事故算不算工伤?
如聚餐的形式相对比较符合同事工友间的私人小聚,而不是正式意义上的工作聚餐,不是工作的组成部分,不能认定聚餐为工作的延续,且在聚餐完毕回家的途中也不应当认定为下班途中。除此之外,聚餐活动为初由少数劳动者提议、后经部门主管同意并组织的公务聚餐活动,聚餐后出事也不属于工伤。

41、不是从单位、不是正常下班时间回家出事故算不算工伤?
由于工作性质、单位组织活动等原因,职工不是从单位办公大楼、不是正常下班时间回家是很常见的。判断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关键在于看职工回家前从事的是否是单位安排的工作或单位组织的活动,如果是,则应认为是上下班途中。
42、吃工作餐被鱼刺卡伤,算工伤吗?
吃饭和上厕所是相似的,都属于生理必须,吃饭卡鱼刺和上厕所滑倒一样,当事人都有过错,但并不能因为个人过错而否定对工伤的认定。
43、因私推迟下班遭遇车祸,是否属于工伤?
非因工作而延迟回家的时间明显超出了下班的合理时间,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不能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在下班途中”受到的机动车事故伤害,因此,无法得到工伤保险赔偿。
44、自愿加班受伤算工伤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工作义务,在法定限度内,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者生产的时间。虽然劳动者是在下班后自愿加班的,但是,劳动者加班从事的是公司规定的劳动内容,并且劳动者经常自愿加班的情况公司早已知悉,也未加以制止,劳动者的工作成果也属于公司享用,在此期间受伤符合认定工伤的条件。
45、工伤职工可以无限期休假吗?
工伤是有医疗期规定的,工伤的医疗期实际上就是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
46、上班时间被打伤算工伤吗?
他人因不服从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而施加暴力对职工造成的伤害,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之间应具有因果关系。属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应当依法认定为工伤。

47、志愿者服务受伤能否认定工伤?
如果是单纯的志愿者服务中受伤,不能享受工伤待遇。
48、提前上班突发疾病死亡,算工伤吗?
劳动者提前上班的行为是为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与其职务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应视为履行职务的行为。据此,劳动者提前上班时突发疾病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

49、遭遇工伤、劳动者能获得哪些赔偿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八)因工死亡职工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一)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二)难以安排工作的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篇50、遭遇劳动争议,如何选择纠纷“化解路径”?
(1)调解,不是必经程序,但是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的第一道关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法院建立的调解员名册中的调解员,都可以成为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者,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认为有必要的,还可以共同向基层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司法强制力。
(2)调解不成,当事人可选择劳动仲裁,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提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有非终局裁决和终局裁决之分。对非终局裁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可以在15天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进入“两审”;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对小额劳动争议纠纷、国家标准明确的劳动争议案件,可以作出终局裁决,劳动者不服依然可以起诉,但用人单位只能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徐荣康律师
上海长宁区
毕丽荣律师
广东广州
魏伟律师
北京朝阳区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高飞律师
陕西西安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陈晓云律师
北京西城区
王娟律师
浙江杭州
王皓律师
黑龙江哈尔滨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3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