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5-13 生效日期: 2005-05-13
发布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郑政[2005]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并与省计划衔接,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安排好200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安排实施好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意义重大。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完成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二○○五年五月十三日
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薄弱环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比计划高出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7%、18.5%和14%,分别比计划高2.2、3.8和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4.4:53.7:41.9。人均生产总值19542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4.8亿元,增长32.7%,比计划高18.2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24.8亿元,比年初增长11.9%;贷款余额2231.3亿元,比年初增长11.5%;城镇化率57.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91.6亿元,增长19.4%,比计划高7.4个百分点。百项重点技改工程完成11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189.6亿元,增长35%;实现利润74.5亿元,增长38.7%;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60.2%,提高16.7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61亿元。粮食产量达148.3万吨,增产3.1%。畜牧业完成增加值23.4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38.4%,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增长7.5%、10%和35%。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积雨节灌水窖1.01万个。积极推进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3元,同比增长15.2%,比计划高8.2个百分点,是1998年来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商贸城建设取得新成效,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7亿元,增长16.4%,比计划高5.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5%。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370万人次,增长36%,接待入境游客17.4万人次,增长81.3%,旅游总收入138.5亿元,增长32%,其中旅游创汇5570万美元,增长92.1%。房地产竣工面积272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535万平方米,增长31.3%。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计划低5个百分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172.8亿元。交通项目完成投资47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40公里。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开工建设商品房470万平方米,增长34.3%。中心城区整治力度加大,新增游园绿地34个。支路背街小巷改造完成126条、积水点49处。郑东新区建设强力推进,完成投资60.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34条道路、11座桥(涵)具备通车条件。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东引西进取得新进展。市属进出口完成7.8亿美元,增长85.7%,其中出口完成4.6亿美元,增长90%,比计划高7.8个百分点;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7家,增长19.4%;合同外资额6.3亿美元,增长30.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亿美元,增长80.1%,比计划高50.1个百分点。东引西进取得新进展,签约项目23个,合同引进资金40亿元。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河南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项目49个,签约引进市外资金129亿元。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12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20户企业进入改制程序。粮食流通体制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分流职工2309人,占全部分流任务的38%。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687亿元,增长25%,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全市组织实施攻关、火炬、星火等科技项目321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205项、市级96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9.1%。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市区4所高中开工建设;外语学校体育馆投入使用;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22.7万平方米;解决农民工子弟入学7.4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年共有161.1万人次得到补助,补助资金达1702.5万元。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共完成造林面积33.7万亩;查处违法排污企业445家,其中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218家;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5.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0.3%和64.4%;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1.4%。体育、文化、新闻出版、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大进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67元,比上年增长11.8%。
  总的来看,2004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但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信贷资金供应不足,能源、资源、运力、环境约束矛盾突出,建设用地紧张,价格上涨压力增大,就业再就业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全面分析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经过认真测算平衡,全市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实现利润等质量和效益指标进一步提高。
  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一是加快推进优势产业调整升级。重点支持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及医药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发展,研究制订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和终端产品,延伸产业和产品链条,推进结构升级。二是强力推进重点企业发展。抓好50户重点企业发展工作,推进重点企业项目加快实施,开工建设郑煤机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郑纺机年产6万吨涤纶短纤成套设备、中信公司税控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中铝河南公司年产70万吨氧化铝、登电集团2×21万千瓦2号机组等一批项目建设,争取年内竣工投产;积极推进少林年产5000台大型客车、思念年产2.5万吨速冻食品出口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优化重点企业发展环境,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1家,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2家。三是抓好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郑洛城市工业走廊、国家超硬材料基地成长壮大,推动郑州高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和郑州出口加工区加速发展,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品,鼓励优势产业通过重组和加强协作配套,形成产业集群。四是继续开展重要资源和部分行业的整合。加快煤炭、铝土矿资源的整合,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推进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重组和并购,提升行业竞争力。五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进一步加强煤炭供需衔接,鼓励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切实组织好电力、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和居民生活用煤的供应。搞好运力协调,抓好重点物资和重点企业运输需求。抓好扭亏增盈工作,指导企业加强管理,降低两项资金占用。积极帮助电力、食品、电解铝等行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防止出现行业性亏损。
  (二)继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52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0万吨左右。重点扶持优质小麦、特种玉米等农产品优质化生产。二是加快基地建设。按照都市型、近郊型和远郊型三个圈层布局,重点抓好60万亩鲜细嫩优质无公害蔬菜、10万亩花卉苗木、35万亩优质特色果、170万头安全猪、5万头奶牛、2700万只家禽等生产基地和43个重点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把扶持龙头企业放在突出位置,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着力培育奥星、绿色中原等一批农字号重点企业(集团),争取更多龙头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重点。四是加快森林生态城建设。确保完成北部防护屏障、贾鲁河林带、西南核心片林、嵩山山脉涵养林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全年造林达到22.7万亩,育苗7万亩。五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设施投入,配合国家、省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重点抓好贾鲁河综合治理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项目建设。全市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旱涝保收田5.5万亩、沼气池1万个、西部山区积雨节灌水窖1万个,解决农民安全用水5万人。六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全年培训农民24万人次,转移劳动力12万人。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全市巩固和解决温饱贫困人口1万人。
  (三)充分发挥商贸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加快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围绕建成全国现代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香江现代物流商贸园区、郑州澳柯玛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省做好河南公路物流港、河南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等物流结点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培育大型现代物流集团,促进我市物流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步伐,确保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大力开展会源建设,培育会展品牌。吸引国内外知名会展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提升办会水平。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继续支持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国内客源市场,积极开辟国际航线,加快发展入境游。逐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推进旅游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吸引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支持旅游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编制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推进郑州商品交易所品种多元化,尽快增加白糖、油菜籽期货和小麦期权交易品种,积极争取金融衍生品交易试点。推动证券市场发展,做优做强证券公司,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券商。五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抓好国债资金安排的市场和流通项目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再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房地产、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专业性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天津家世界经三路店、法国家乐福超市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技术、土地、劳动力和产权交易市场。
  (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少洛、少许(郑州段)高速等项目的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黄河三桥、登封铁路二期工程;抓紧黄河四桥、开封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加快国债县乡公路建设,确保11个国债县乡公路项目年底建成。配合国家、省完成郑州至徐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抓好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加快郑州至北京、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郑州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继续做好城市轻轨一期前期工作。支持加快郑州新郑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建设。二是抓好能源项目建设。继续抓好煤矿安全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加快登封白坪年产180万吨矿井、新郑王行庄年产120万吨矿井建设;开工建设新郑赵家寨年产300万吨煤矿项目。电源建设重点抓好郑州新力三期工程2×20万千瓦机组、郑东新区热电厂2×20万千瓦机组、郑州燃气2×35万千瓦机组、豫联能源2×30万千瓦机组、泰祥电力2×13.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等续建电厂建设,确保年底前新增装机能力114.2万千瓦;加快新密2×30万千瓦机组、华润2×60万千瓦机组、荥阳2×60万千瓦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通过国家组织的专家优选。三是做好中心城区保护与整治。继续完善三环以内交通体系,重点抓好107国道综合整治、未来大道打通、金水东路升级改造和7座立交桥建设,加快冉屯路等18条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抓好城市环境美化绿化,建设商城遗址保护公园等9个市级公园,新建街头游园、绿地38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左右。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新建公厕100座,完成支路背街小巷改造69条,继续实施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力争消灭市区积水点。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郑州垃圾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年内竣工投产,新增垃圾处理能力2300吨/日;加快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和巩义、新密、登封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年底前竣工投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抓好新郑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确保荥阳、中牟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加快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四是推进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续建和新建道路100条(段),90条(段)道路和起步区30座桥(涵)具备通车条件。CBD内外环36栋高层结顶,20栋具备入住条件。中央商务区中心湖和南北运河工程完工。继续做好龙子湖地区高校建设,确保9月份入住学生2.5万人。
  (五)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继续扩大外贸出口。抓住今年纺织品配额取消的机遇,挖掘我市纺织品出口潜力。充分利用郑州出口加工区,扩大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努力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全年出口创汇完成5.75亿美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招商重点,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全年直接利用外商投资完成3.64亿美元。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合资合作,通过招商、嫁接引进知名品牌。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促进双向互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抓好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河南投资贸易洽谈会、郑交会上签约项目的落实,努力提高履约率。三是积极推进东引西进。树立'市外即外'的观念,积极组织赴东部地区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市情和项目推介会。加强对引进市外资金的监测和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和定期通报制度
  (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鼓励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发展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支持建设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以及就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规范管理。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更多的'4050'等特困群体人员就业。继续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万人。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继续做到'两个确保',稳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率。继续做好城市和农村低保工作。三是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切实抓好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基础教育,市区4所高中和22所中小学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紧密围绕培养技能人才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两条主线,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设备装备,加快市属技校的整合步伐。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协调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加快中州大学和郑州师专两校合并升本步伐。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郑州市骨科医院病房楼、5个县级疾控中心、4个县级医院传染病区,年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省定的30个乡镇卫生院按要求全面完成。同时,做好国家支持的巩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庙维修、商城遗址保护、广电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市歌舞剧院、升达艺术馆改造等项目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六是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积极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盘活土地存量,加强闲置建设用地的监督检查,严格核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节能降耗新技术,支持一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
  (七)精心组织,努力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更新规划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重在阐明政府意图,减少具体的经济指标和产业发展内容;对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力求更实、更深,为科学决策重大项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供依据。二是切实做好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对已确定的21个重大研究课题,集中精力,组织专门力量,将这些课题研究深、研究透,为编制高质量的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三是加强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工作。'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要在市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协调下,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编制任务。

附件: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03年实际
  2004年实际
  2005年实际
  备注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02.1
  1375
  15.5
  1554
  13
  第一产业
  亿元
  48.8
  61
  5.7
  63
  3.5
  第二产业
  亿元
  573.7
  738
  18.5
  846
  14.6
  其中:工业
  亿元
  455.7
  591.6
  19.4
  674
  14
  建筑业
  亿元
  113.4
  146
  15.1
  172
  17.5
  第三产业
  亿元
  479.6
  576
  14
  645
  12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02.3
  650
  30
  813
  2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85.4
  33.2
  621
  28
  三、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72.5
  114.8
  32.7
  131
  14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2
  105.7
  5.7
  104
  4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99.9
  558.7
  16.4
  631
  13
  六、对外经贸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03年实际
  2004年实际
  2005年实际
  备注
  25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1.57
  2.8
  80.1
  3.22
  30
  口径
  调整
  七、教育
  1.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
  万人
  4.62
  5
  15
  4
  -20
  2.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万人
  4.28
  5
  24.4
  6
  20
  3.普通初中招生人数
  万人
  15.67
  13.87
  -11.5
  14
  0.9
  八、人民生活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8647
  9667
  11.8
  10440
  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3631
  4183
  15.2
  4476
  7
  脱贫人口
  万人
  1.2
  0.8
  九、人口与就业
  年末总人口
  万人
  697.7
  708.2
  1.5
  720.9
  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
  3.8
  4.2
  6
  城镇登记失业率
  %
  2.8
  3
  4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万个
  8.4
  12.15
  12
  十、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及播种面积
  1.产量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03年实际
  2004年实际
  2005年实际
  备注
  -5.6
  棉花
  万吨
  0.64
  0.7
  4.8
  0.6
  -14.3
  油料
  万吨
  16.9
  16.9
  0.1
  16.5
  -2.3
  肉类
  万吨
  22.3
  24.9
  11.4
  25.9
  4.0
  水产品
  万吨
  6.2
  6.7
  9.4
  7.5
  11.9
  2.播种面积
  粮食
  万亩
  545.4
  528
  -3.2
  525
  -1
  棉花
  万亩
  9.2
  10.8
  17
  10.5
  -2.7
  十一、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1.原煤
  万吨
  3297
  4096
  13.8
  3800
  -7.2
  2.铝
  万吨
  37.3
  39.5
  5.9
  45
  13.9
  3.氧化铝
  万吨
  138.8
  140
  1.2
  150
  7.1
  4.汽车
  辆
  27327
  28000
  2.4
  39500
  41.1
  5.纱
  万吨
  7.5
  7.5
  9.0
  20.0
  6.卷烟
  万箱
  80.9
  82
  1.4
  80
  -2.4
  其中:新郑卷烟厂
  万箱
  40
  40
  40
  郑州卷烟厂
  万箱
  40.9
  42
  2.7
  40
  -4.7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03年实际
  2004年实际
  2005年实际
  备注
  1.公路货运量
  万吨
  5505
  6076
  10.4
  6100
  2.公路货运周转量
  亿吨公里
  40.87
  43.6
  6.7
  44.5
  2.0
  3.公路客运量
  万人
  9056
  10175
  12.4
  10200
  4.公路旅客周转量
  亿人
  公里
  42.1
  47.6
  13.1
  48
  5.邮电业务总量
  亿元
  56.7
  81.8
  44.4
  103
  25
  十三、旅游
  1.海外游客
  万人次
  9.6
  17.4
  81.3
  18.7
  7.5
  2.国内旅游人数
  万人次
  1005.25
  1370
  36
  1434
  19
  3.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2900
  5570
  92.1
  6026.7
  8.2
  4.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
  102.5
  138.5
  32
  145.8
  18.5
  十四、环境保护
  1.烟粉尘排放量
  万吨
  18.64
  19.5095
  19.40
  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万吨
  0
  0
  0
  0
  0
  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64.4
  65.4
  64.87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6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