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6-2010年)》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7-04-24 生效日期: 2007-04-24
发布部门: 科学技术部
发布文号: 国科发社字[2007]232号

有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更好地组织开展“十一五”期间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我们组织编制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6-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在工作中参照执行。

科学技术部
二OO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6-2010年)

  为全面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制定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
  一、背景
  (一)科技进步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十五”期间,依靠科技进步,我国社会发展领域各项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资源勘探与开发方面。以隐蔽油气藏勘探为代表的复杂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苏里格等一批大中型油气田,聚合物驱油等提高采收率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提高了我国复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技术能力;中西部复杂条件下优势金属矿产资源综合技术研发取得新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地质与矿产勘查研究水平,突破了砂状氧化铝生产、复杂难选矿高效选矿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了流域水资源调度系统等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重点行业节水技术开发与应用取得新进展,提高了我国水安全保障的技术水平。
  在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方面。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取得明显进展,初步摸索出适合不同脆弱生态区特点的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湖泊污染控制、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模式,开发并应用了一批大气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关键技术与装备;环境光学监测系统等一批环境在线连续监测技术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土壤污染修复和持久性有机物监控等技术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在医药健康领域。成功研制了一批针对SARS、禽流感、艾滋病、血吸虫病、乙肝、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技术和产品,肝癌、胃癌、食管癌、脑出血、血管畸形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了丁苯酞、重组葡激酶等4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和多层螺旋CT、数字化彩超、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射线机等22个重大医疗器械产品,初步建立了医药产品研究开发技术体系;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大幅提升,中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建设了14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8个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展了百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研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在公共安全领域。重点围绕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城市安全、社会安全以及减灾防灾展开科技攻关。在食品安全方面,开展了食品安全检测、监测、预警、标准等技术攻关,农兽药残留等食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研制成功,开发了一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生产安全方面,以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为核心的矿山安全科技研究,在淮南矿区的示范应用中基本控制了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在城市安全方面,开展了应急预案编制、城市风险评价、城市“生命线”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等研究,提高了城市的整体防灾能力;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领域,以建立我国人体生物特征(人体DNA、人脸等)数据库为目标,重点攻克和解决了相应的探测、识别关键技术,直接或间接侦破多起重特大和疑难案件;在防灾减灾方面,开发出我国强地震短期预测方法及多套新型地震短期前兆观测仪器与应急救灾仪器,建立了气象数值预报新体系,灾害性海洋变异预报预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使我国防灾减灾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城镇发展领域。开展了绿色建筑、居住区和小城镇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提高了我国城镇建设的科技水平。建立了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和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两个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实验平台。在自然通风、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方面技术均有所突破。
  在生物技术领域。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和生物技术药物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开发了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建立和完善了900多个重要技术平台和基地,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到产业化不同阶段相对完整配套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海洋技术领域。突破了近海油田勘探、开发、工程和安全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制了油气层钻井中途测试仪等一批核心装备,深水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取得进展;突破了一批海洋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我国近海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的技术能力;海水养殖新品种的培育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现了一批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与功能基因,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研制了以深海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为代表的一批应用于深海资源探查的关键设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方面。经过20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58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90多个省级实验区,探索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色、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成熟经验,为全国不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示范。
  在其他社会事业领域。大木构件原址保护、丝织品保护、古代壁画保护等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40余项,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与科技服务工作,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整体看来,“十五”期间各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实现“十一五”的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面临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我国人口数量仍在不断增长,淡水、油气、固体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且退化严重,工业排放、城市垃圾等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水体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我国疾病防治形势严峻,重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对健康的危害严重,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尤其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技术、社会保障条件较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非常突出,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非常突出;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与水土资源等自然承载能力以及公共服务供给等协调配套的科学发展问题非常突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以及自然灾害的减灾防灾等公共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文化遗产保护、体育与旅游等其他社会事业领域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和国家将社会发展工作摆到了新的重要位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等重要任务,明确提出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等重要目标,这都为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及其它社会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一五”科技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投入的举措和发展重点。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有效解决资源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保护生态,治理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污染治理和环保技术;控制人口数量,防治重大疾病,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疾病防治、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研发、中医药现代化等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绿色建筑等技术的发展;防灾减灾、预警救援、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共安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公共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未来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紧在生物高技术等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提高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能力,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文化、体育和旅游等其他社会事业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
  全面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重大领域,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掌握生物技术等领域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提高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能力;建立一批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建立研发基地,初步形成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创新体系。
  --突破20项左右油气资源高精度勘探和先进钻井关键技术,形成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与钻井装备及大型油气勘探数据综合处理软件的自主开发能力;研发金属矿产资源立体勘探系列技术,突破10-20项复杂矿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形成深部及复杂条件矿产高效勘探的技术能力;攻克20项复杂难处理金属矿采选冶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大型选冶成套设备,使我国复杂矿采矿损失率和开采成本降低20~30%和15~2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8~10%,生产能耗降低20~25%,扩大可利用金属资源量15~20亿吨。
  --选择2-3个重污染湖泊和1-2条典型河流,重点突破10-15 项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的核心技术,形成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系统;深化和完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技术体系,形成2-3类与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水环境建设模式,建立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技术规范,开发出8-10套适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供给的集成技术与实用设备;攻克30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制相应成套设备,在重点区域和地点进行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突破5-10项促进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固体废物与废旧产品资源化的成套技术,建立3-5各个典型生态工业园综合示范,初步形成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技术发展模式;研究开发10项常规和特殊污染物监测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设备,开展区域和流域尺度的大型监测技术研究计划研究确定以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目标的指标体系。
  --研制开发100种节育避孕、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诊断技术、产品,提高避孕节育技术水平,减少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病的发生,为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率降低30%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重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技术体系,提出200项重大疾病、常见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和治疗方案,有效遏制重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提高人民群众生存质量。研究开发100种重大疾病诊断、治疗设备、创新药物和中药,建立10个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药物研发中心,完善10个创新药物研发平台,提高我国医药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增强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300名老中医的传承研究,制定8-10种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诊疗、预防方案和亚健康干预方案,开展200种中药材种植研究,开发3-5种现代中医诊断技术和设备以及15-20种中药工业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组织实施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全面提升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促进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形成公共安全应急成套核心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工程技术能力;以自主创新为主研发建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初步具备对多灾种耦合的重大事故、灾害的防控能力;促进公共安全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建立6个公共安全研究及测试基地、数据库和技术标准体系、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使全社会公共安全科技素养和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重大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使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支持系统,显著提高城乡空间管理和协调的能力;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平台,研究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交通等技术问题,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建筑业、建材产业技术进步,推进城镇建设相关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确证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150个、功能蛋白1300个、靶基因100个,诊断标志物40个,申请发明专利1500-2000项,获得200个市场应用前景较大的重要专利;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抗体、科研及诊疗仪器设备、人工组织(器官)、纳米药物及医用材料、重大工业发酵等产品200种,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源动力,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400亿元;建立和完善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生物芯片、药物分子设计、疫苗和抗体开发的平台、技术体系以及研究中心、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优势互补的生物技术队伍。
  --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近海油田开发技术体系,高效开发近海油气资源;突破深水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海底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的技术瓶颈,形成深水资源探查、开发和作业能力;攻克大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建立大型海水淡化、海水循环冷却、大生活用海水、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示范工程,形成我国自主创新海水利用技术、装备、标准和产业化体系;开展深海生物资源的探查、开发与利用技术研究,研制海洋创新药物与海洋生物制品等高值产品;发展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尤其是深远海监测技术,形成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与监控的技术能力;建立一批海洋高技术研发基地,发展一批海洋前沿技术;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海洋环境的安全。
  三、重点领域
  (一)资源
  重点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油气资源保障、固体矿产资源保障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坚持资源节约优先,重点研究城市综合节水技术、水循环利用技术,发展跨流域调水、雨洪利用等水资源开发技术;突破复杂地质条件限制,扩大现有资源储量,重点发展油气田和矿山深边部评价与高效勘探技术、复杂条件资源快速勘查技术,努力发现一批大型后备资源基地,增加资源供给量;开发资源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水、油气和固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利用非传统资源,攻克煤层气等新型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提高新型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强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的创新。积极开发高精度勘探与钻井设备、大型矿山机械等技术,使资源勘探开发重大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环境
  重点围绕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整治、全球环境问题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与战略对策研究。
  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流域水环境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保装备及仪器设备,加大国产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开展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产生影响及控制、适应技术研究,开发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重点围绕避孕节育和出生缺陷,以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着力提高人口质量,重点研究开发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诊断技术和产品。
  发展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重点开展新型避孕节育药具和技术、不孕不育诊治技术、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诊疗设备、人工流产干预对策等研究;开展孕前和孕期暴露于主要环境危险因素与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的病因关联的研究,建立全国性的遗传病诊断技术平台,开展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病综合优化干预研究,开发出生缺陷诊断技术和产品,研究严重先天畸形等重大出生缺陷规范化治疗方案;开展重大出生缺陷发生机理的研究,对影响重大出生缺陷防治的基础技术进行研究,制定出可行的出生缺陷综合预防及干预措施。
  (四)疾病防治
  重点围绕重大传染病、重大非传染疾病、常见多发病、职业病和地方病、城乡社区基层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开展病原体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免疫组等研究,研发特异、安全、高效的预防性和治疗性新型疫苗,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针对心脑肺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糖尿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切实针对临床急需,开展早期检测、诊断、预防、干预、综合诊断和控制、诊治技术规范化等研究。
  开展常见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互动机制与协调、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常见多发疾病防治和水、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与防治技术等研究。
  开展职业病救治关键技术、生物监测和预防控制、危害控制关键技术与风险评价、早期识别与控制技术等研究,以及地方病防治研究。
  研究和完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社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示范,完善疾病与公共卫生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研究、筛选、开发一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进行技术示范和推广。
  (五)药物和医疗器械创制
  围绕新药发现、研究、产业化全过程的关键技术环节,研究化学药和生物药的新药设计,以及药物大规模高效筛选、制备和成药性预测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化学药和生物药;研究中药新药创制模式、临床和实验室评价方法与标准规范体系,开发以复方为主的中药新药,着力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技术水平和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工作;攻克医药大品种制造工艺技术难关,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等研究,提升一批重大医药产品的生产、制造水平和质量标准,培育品牌产品;解决当前药品安全的一些重大与急迫的技术“瓶颈”问题,以完善药品安全技术标准为基础,提高GLP、GCP、GMP等规范及标准水平;建立和完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制剂与质量控制、中试和生产工艺等技术支持平台,建立若干个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
  综合集成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重点研制开发低成本CT、高性价比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化X射线机、全数字彩超等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系统;研制高强度超声肿瘤治疗装置、微创介入激光治疗设备、微创白内障治疗系统、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多功能呼吸衰竭治疗装置、图像引导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等新型治疗设备;开展生命信息实时采集分析技术装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及生物医用材料等研究。
  (六)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重点围绕“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 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七)公共安全
  重点围绕生产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以及自然灾害,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以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研究矿山瓦斯灾害、洪水灾害、动力灾害的综合治理技术,监测监控技术与装备,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技术,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漏防控技术、以及“生命线”保障技术;以控制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和强化食品安全能力建设为目标,开展食品危险性评估与溯源研究,基于危险性分析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标准研究,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以城市火灾、爆炸为重点,开展火灾爆炸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能化规划与设计技术以及早期探测与预警技术研究;以提高预测水平和综合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目标,研究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和灾害风险管理方法,研究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应急救灾技术与装备、多灾害综合防御技术;以完善我国社会安全保障科技体系、提高打击违法与恐怖犯罪的综合作战能力为目标,研究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刑事侦控、现场勘察、物证信息采集与检验鉴定新技术,研究毒品的探测与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网络犯罪防控技术,研究恐怖事件和群体突发事件的预警技术和应急装备,研究特种警用装备;以有效控制外来危害为目标,研究重要外来传染病、恐怖因子、外来有害化学物质和危险品的远程的快速检测与确证技术、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
  (八)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研究开发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城镇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技术;研究开发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建设、施工技术和标准,建筑安全技术与标准,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模拟预测技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技术,建筑节能优化设计集成技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系列化、成套化建筑节能系统设备,建筑节能标准;研究开发先进建筑装备、建筑集约技术、精细化建造技术、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开发降低矿产资源消耗、节能、减轻环境负荷、健康的建筑材料和产品以及相关标准;研究开发居住区环境控制和改善技术,室内物理、化学、生物、声、光污染检测、监测与治理技术和室内环境控制和改善技术;研究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技术,为我国城镇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九)生物技术
  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对传染病控制和临床医学的应用研究,强化生物技术对医药、传统工业等重要产业的辐射和支撑,培育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
  突破基因组、蛋白质组、基因操作、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生物芯片、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计算、药物分子设计、纳米生物、疾病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等若干前沿技术,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竞争力。以突发和新发传染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病、代谢疾病、老年病与精神疾病等常见、多发的重大疾病为重点,加强生物技术与临床资源的系统集成,攻克若干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以生物制药和工业发酵等行业为突破口,瞄准医药、工业、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强化生物技术向产业的应用辐射与渗透,支撑和引领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的重点迎头赶上。
  (十)海洋技术
  以深化浅海、开拓深远海为原则,重点围绕海洋油气、海水利用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深海探测与战略性资源探查、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形成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技术能力,完善近海油气田高效开发技术体系,提高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技术与装备水平;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与海洋生物制品等高值化产品,促进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开发大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促进海水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开发一批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查、深海海底探查和水下运载与作业等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为维护我国国际海底资源权益提供技术保障;发展一批海洋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监测核心技术与装备,建立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和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形成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重点海域海洋环境动力环境监测的技术能力。
  (十一)其他社会事业
  重点围绕文物保护、文化、体育和旅游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加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在文物保护方面,重点研究脆弱易损文物本体、文物保存环境、考古发掘现场和古代木结构建筑等保护技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工艺技术,特别是青铜器、瓷器、彩绘装饰等传统工艺的抢救性保护技术。
  在文化方面,重点开展网络文化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先进的网络文化安全保障体系,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体育方面,研究增强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建立全民健康评估信息系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在国际上领先的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和服务体系;研究竞技体育关键技术,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竞技能力。
  在旅游方面,研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评价标准,开发旅游区生态与景观环境保护技术、民俗文化传统继承与保护技术,开展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技术应用示范。
  四、重点任务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
  1、环境监测
  水质监测。以综合水质信号观测为基础,开发新一代高性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建立大尺度水质评估系统,构建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控平台;通过不同时空尺度水环境质量数据的采集与解析系统的建立,以流域污染控制模型为框架,构建流域水质安全预警体系;以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为理论基础,建立有效的流域水污染监控机制与技术支撑体系。
  大气污染监测。针对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研究污染源排放和大气中关键污染物的快速在线监测技术,构建大气复合污染监测平台,实现对大气复合污染状况、特征和污染过程的系统探测,建立污染源清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持久性有毒物质(PTS)监测。围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内分泌干扰物(EDs),提高环境分析和监测能力,构建污染物环境监测的技术系统,提出适合中国生态环境特点的环境基准,为开展POPs类污染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估与控制。以环境对健康影响的风险控制为基础,以环境科学、流行病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为手段,重点研究环境与疾病流行的关系、基于环境信息监测的疾病流行预测、疾病流行预警和防控。
  环境安全性评价、预测和预警。以多源性、复合性污染为对象,建立环境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建立预测、预报和预警技术体系的理论方法。
  2、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城市点源污染控制。研究突破和系统集成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营养元素的循环利用技术、生态工程强化净化技术,以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等。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研究分散型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处置、养殖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小流域水体修复等核心技术,开发关键设备。
  受污染湖泊和水系的生态修复。运用生态学理念,通过流域系统源控、修复和调配,构建多层次的污控走廊和立体延伸的生态系统,促进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水生态系统的重建。
  3、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研究和开发大气复合污染区域监测、数值模拟和决策支持的关键技术,重点突破大型城市群复合污染控制中的区域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等关键和难点技术,构建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框架和管理模式,并选择典型城市群区域开展成套技术综合示范。
  大气复合污染重点污染源排放控制。针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开展火电厂、机动车、重点工业行业的关键污染物(尤其是细粒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以有效消减复合污染前体物的排放。
  室内空气质量改善。针对我国室内空气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如甲醛、挥发性有机物、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等超标),建立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源解析技术,开发高效、节能的室内空气净化材料和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4、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示范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处置。开展基于提高堆肥质量的有机垃圾生物强化堆肥技术和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开发,研发大型机械炉排垃圾焚烧炉,研究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技术和准好氧填埋技术,开发填埋场垃圾快速降解和稳定化技术,开展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及技术集成研究,建立相应的技术示范工程。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研究危险废物(如医疗废物、有毒化学品等)稳定化/固化及熔融资源化等安全处置技术,医疗废物能量可回收的热化学处理技术等。
  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复。以重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污灌农区、城郊蔬菜基地、矿区、老工业场地、填埋场)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建立适合土壤污染与修复的风险评估方法、技术和设备,研发并集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可大规模应用的高效、低成本土壤环境修复技术与管理体系,开展技术示范。
  5、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综合示范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成套技术的产业化;通过区域层次的系统集成与示范,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设计。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宗原材料或产品为对象,建立物质的提取、使用、废弃、处置和再生利用的空间正向物流模型和逆向物流模型;以机电产品、石化产品和建筑材料为重点研究对象,建立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数据库和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开发产品生态设计方法,建立生态设计标准体系。
  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针对金属矿产资源利用的重污染行业,研究开发低温非常规介质强化资源转化的关键共性技术与清洁替代工艺;针对我国特色稀土资源加工过程污染严重、资源浪费问题,研发建立多种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工艺集成技术;开发秸秆制浆造纸全流程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无污染的制革生化处理工艺替代技术,建立制革行业清洁生产与绿色产业优化链接集成技术。
  固体废物资源化。研发废印刷电路板低温热解预处理技术,研制电路板粉碎专用设备,开发玻璃纤维和塑料混合物料的分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废轮胎的超微粉碎工艺及关键设备,研发胶粉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立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研发大宗包装废物等资源化再利用产品生产技术,建立多种包装废物资源化示范工程。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示范。针对资源-能源重化工和轻工企业(群)以及高新产业园区,研发产业链延伸与链接技术,构建资源共生网络;建立工业生态示范园区。
  6、生态环境整治
  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建立高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脆弱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系统,实现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野外实验观测研究能力,实现野外观测、监测和研究平台的资源和数据共享。
  脆弱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研究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评价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作用,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与区域生态的相互影响。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围绕岩溶石漠区、长江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荒漠干旱、农牧交错带等典型生态脆弱区域,研究我国典型地区生态退化的成因机理,开展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
  重大工程沿线和复杂矿区生态保护。针对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三峡、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研究、分析、评估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开发相应的生态保护技术;针对复杂矿区生态破坏问题,研究开发相应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
  海岸带生态修复与恢复。开展滨海湿地、富营养化水域、海湾生态系统以及海岛生态系统修复与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7、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
  针对可能导致饮用水源、农产品和淡水生物、大气等严重污染的累积性暴发和偶然性突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研究开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甄别、评估、预测和预警技术,攻克典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处置的关键技术,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管理模式和应急机制,形成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体系,为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和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处置提供系统方案,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二)资源保障
  1、水资源安全供给
  水资源合理调配与管理。研制提出适合国家水网“四横三纵”总体格局建设需要的国家宏观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技术;突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建立南水北调工程调度与管理技术系统;开展长江三峡工程运行后水资源管理与防洪关键技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技术等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城市与工业节水。重点开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形成适用于城市景观用水、工业用水和地下回注等不同用途的配套技术;开展城市水网监控技术和用户端节水技术;开发工业节水工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关键技术,集成开发重点耗水行业节水成套技术。
  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的成套集成技术和设备,并开展技术工程示范;研究城市洪涝控制多功能调蓄技术,开发污水和雨洪综合利用系统,研究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
  2、油气资源保障
  突破复杂天然气藏测井识别障碍,形成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初步形成天然气资源勘探的配套技术系统,探明2-3个大型油气田,资源探明度提高5%。形成完善的大型天然气田高效开发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系列,使天然气产量年增速度超过10%,保障西气东输管线长期安全稳定供气。
  发展岩性与地层油藏、复杂构造油藏和特殊岩性油藏地质理论,形成适合我国大中型油田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指导我国油气勘探重大领域的油气勘探,确定有利勘探领域和评价有利勘探目标,发现和开发一批大中型油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50亿吨。
  提高大型油气田采收技术水平。发展高含水后期水驱综合调整配套优化技术,改善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和提高水驱采收率。实现化学复合驱油技术进入工业化阶段,微生物采油技术完成先导试验。形成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田、低渗和特低渗油气田等特殊类型油气田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技术。
  形成煤层气勘探开采技术系列及规范标准,完善煤层气欠平衡钻井、完井技术系列,完成工业化开发示范,形成适合我国煤层气特点的开发模式及配套技术系列。
  3、固体矿产资源保障
  紧缺矿产资源高效勘查。重点发展中西部复杂条件快速勘查技术,开发重点发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遥感应用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轻便快速钻探技术、基于GIS的矿产综合评价技术和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方法技术等。开展中西部重点成矿带成矿规律和大型矿集区靶区优选研究,研究建立适合西部地区不同景观区矿产综合勘探技术。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三维立体地质填图和流体地质填图技术、高分辨率金属矿地震勘查技术,大深度高精度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磁三维反演技术和多参数联合反演技术以及数据处理解释技术与软件等大深度探测技术;开展东部大型矿业基地区域成矿规律和区域找矿模式研究,开发适合不同类型矿产深部勘查的预测与综合勘查技术。
  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发展深部和复杂难采矿体开采技术,开发千米深井高效采矿技术与成套装备、深部复杂金属矿与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煤炭高产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以及大型无轨采矿成套装备;发展金属矿高效选冶技术,开发生物冶金等金属高效提取技术、复杂难处理金属矿高效选冶技术、高效选煤关键技术、选冶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大型高效节能选冶技术及装备;发展大型矿产基地资源、非金属矿资源和大宗矿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
  1、避孕节育技术、药物和器具
  开展新型宫内节育器、高清晰宫腔操作可视系统、非堵塞性男性绝育技术、女性绝育新技术、长效埋植避孕剂、外用避孕新药、低剂量口服避孕药、阴道避孕环、透皮避孕贴膜、人工流产新技术、男性免疫避孕制剂以及避孕节育手术并发症防治技术等研究,建立避孕节育手术并发症防治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有效解决现有避孕节育方法副反应多、可逆性较差、适用人群覆盖面不全、后遗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改善和提高可接受性和安全性。
  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方法的综合评价、应用规范和大规模的人群队列示范推广研究;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方法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监测和评估研究。
  2、出生缺陷防治
  开展重大出生缺陷主要环境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加强出生缺陷机理研究;开展干细胞治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出生缺陷新型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研究开发15-20种出生缺陷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制定唐氏综合征、神经肌肉病、遗传代谢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综合方案,建立全国性的遗传病诊断高技术平台,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疾病防治
  1、重大传染病防治
  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围绕传染病防、诊、治三个关键环节,开展发病机理研究,开发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发新型防护装备,研究制定有效的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建立完善国家传染病监测、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体系,扭转我国传染病发病率高和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能力薄弱的被动局面。
  2、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
  针对心脑肺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糖尿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职业中毒、氟中毒、血吸虫病、包虫病等职业病、地方病,开展疾病早期检测、诊断、预防和综合控制研究;开展基因治疗、免疫治疗、抗新生血管治疗、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生物治疗等治疗新技术研究;力争实现每年平均降低心脑肺血管疾病死亡率2%,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15%以上,肝、胃癌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10%以上,乳腺、食管和肺等癌症的早期诊断率提高20%以上,乳腺、肺、肝及胃癌等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减少地方病和职业病发生,有效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
  开展常见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规范研究,对脑卒中、冠心病、抑郁症、胃肠病、重症下呼吸道感染、龋病、牙周病等儿科、妇产科、骨科、呼吸科、消化科、肾脏科、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城乡常见疾病进行防控适宜技术规范的研究;力争研究、筛选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城乡社区预防和控制适宜技术,小型诊疗和移动式医疗服务装备,远程诊疗和技术服务系统,提出60-70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新技术和综合治疗方案,建立空气水体等环境介质中污染因素对健康影响的评估、净化技术与设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典型示范。
  (五)药物和医疗器械创制
  1.新药开发
  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致病菌感染、肺结核、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大流感)、寄生虫(血吸虫病、疟疾)等十类(种)疾病,切实解决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研究开发疗效独特、使用安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完成50个新药临床研究并获得新药证书。
  2.大药升级
  针对我国医药产业缺乏大产品,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攻克大品种制造工艺技术难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药品质量,增强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人民提供相对价廉的优质药物。选择市场增长潜力较大、附加值较高、对治疗疾病具有独特作用的药物大品种,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等研究,提升一批重大医药产品的生产、制造水平和质量标准,培育品牌产品。通过药材标准化和中药二次开发,发展中药先进生产工艺,做强做大特色中药品种。发展生物技术药高效表达,大规模培养及分离纯化等产业化技术,加快生物技术药产业化进程。
  3.药品安全
  针对解决当前药品安全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以完善药品安全技术标准为基础,提高GLP、GCP、GMP等规范及标准水平,推动药品GLP、GCP、GMP的国际互认工作;建立药品安全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技术支持系统。
  4.医疗器械
  以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究数字化医学影像器械、生化检测与分析器械、新型治疗及急救器械、医学信息资源整合发布技术与器械等,创制若干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形成品牌。
  (六)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1、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以提高具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重大疾病防治方案的实用性为目标,通过规范化的临床方案设计,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实现防治方案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同时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技术储备。
  中医优势病种疗效评价与推广研究。以中医药临床治疗具有疗效优势的常见病和疑难病为对象,在开展疗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辨证规范、临床实用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药诊疗手段和方法等研究并加以推广,以提高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中医传承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的总结研究;古籍和文献的整理、挖掘研究;民族医药、民间疗法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探讨经验传承的有效方法和符合中医药临床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中医诊疗技术规范研究。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研究;研制具有中医特点的诊疗仪器设备;探索中医四诊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重点研究人体功能与自觉症状评价客观化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及其评价方法。
  2、中药产业发展
  加快构建中药农业技术体系。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绿色无公害技术、中药材质量系统评价、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等研究。在进行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中药材种质库、基因库、化学样品库等。按照中药材生产的特点,借鉴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完善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使中药农业向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加强中药工业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展中药饮片传统炮制经验继承及炮制工艺与设备现代化研究;中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剂、辅料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的研究;借鉴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加强符合中成药生产特点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提高中药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开展以中药为基础的相关产品的研发。重点开展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和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相对明确的现代中药研发,包括用于生育调节和生殖保健产品的开发研究;以中药为基础的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以中医诊疗技术为基础的医疗保健器械、以及中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绿色产品的开发研究。
  构建体现中药特点的研发技术平台。建立中药基础研究、复方药物作用机理、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药理及代谢、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制剂与质量控制、工艺、生产装备研制等专业技术平台,提高中药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
  3、标准规范研究
  中医药标准体系的构架。建立国际社会能够认可的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市场准入等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重点开展建立中医药基础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内容、方法、要求和规范研究,中医药名词术语及译释规范化、中医药计量(化)等研究,制定中医药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等。
  中医技术标准研究。以突出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标准规范研究为重点,研究建立中医疾病和证候分类标准、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标准、诊疗仪器研制标准等。
  中药技术标准研究。以提高中药产品和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按照中药多组分、非线性、多元化、多环节发挥效应的特点,研究建立中药材种质、品种、质量、种植、采集、加工、饮片炮制等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中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标准、中成药生产工艺与装备标准、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标准品(对照品)库等。
  4、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研究方法学。根据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复方用药等认识论和方法论特色,集成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研究方法,建立面向未来医学、与中医药理论构筑和临床诊疗特色相适应的方法学体系,丰富和发展生命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点开展辨证论治个体化干预过程的临床信息采集与复杂数据分析方法、中医药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中药复杂成分及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中医药继承与技术创新等现代方法学研究。
  建立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根据认识中医药科学内涵以及探索未来医学发展模式的需要,针对人体具有整体、动态、开放和非线性等复杂系统的特点,整合资源,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研究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及其运行机制,通过重点研究室(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中医药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型临床医疗机构的建设,促进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的建立,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成才规律的研究,培养传承型和创新型人才;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加强中医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所急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扶持多学科结合的创新团队。
  (七)公共安全
  “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国家公共安全的总体战略需求,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探索公共安全科技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措施问题;加速突破公共安全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成果,力争在世界公共安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若干方面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1、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
  紧密围绕和服务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实施,突破公共安全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指挥决策与处置等核心技术,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实用高效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技术平台,为构建国家一体化、准确、快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预测预警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应急平台与专业部门及区域性地方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技术方案,开展典型行业和地方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示范。研制公共安全应急移动决策指挥技术平台和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
  2、科技强警
  根据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反恐防恐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提高我国执法部门的综合作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最终目标,瞄准和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重点研究实用高效的情报信息、监控预警、决策指挥、快速反应、控制处置等科学理论与保障技术;建立社会治安动态防范评估体系和禁毒工作评估体系;建立法庭科学规范化应用的关键控制技术体系、应用评价体系和程序规范,完善人体个体识别的技术指标体系;研究先进适用技术侦查技术和装备,开发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特种警用装备;建立毒品犯罪相关数据库,完善吸毒人员生物样本毒品检测标准方法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依托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开展综合示范,提高维护社会安全的技术支撑能力。
  3、食品安全
  重点加强风险评估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溯源技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示范。重点开展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估技术、食品污染物暴露评估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病原微生物、农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含生物毒素)、新资源食品等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培育风险评估研究基地;重点开发食品危害物多残留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与仪器设备,研究建立食源性微生物基因分型识别、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研制相关检测试剂及重要标准物质;开展食品中有害残留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高通量检测技术产品,探索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重点开展食物中毒诊断与处理技术、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子分型技术、食品危害物溯源与食品溯源技术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警技术研究,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溯源及预警监控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重要食品安全标准数据库,并制定相关标准与技术措施。
  4、生产安全
  以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以煤矿、非煤矿山、石化及危险化学品、建筑等行业和城市生命线为重点,研究矿山瓦斯灾害、矿井火灾、矿井突水灾害、矿井动力灾害的预测、预警、预防和综合治理技术;开发矿山安全综合监测监控技术与装备;研究重大工业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漏防控技术;研究生命线工程和大型特种装备的监测监控、失效分析与事故防范技术;研究开发重大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人员定位与搜救技术和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开发灾害事故智能诊断和仿真模拟技术、重大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与装备。
  5、生物安全
  重点加强重大/新发传染性病原体潜在危险入侵生物的快速检测、风险分析和预防控制技术,重要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技术,生物恐怖因子、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预警、检测与预防控制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相关伦理等8个方面研究。建立重大/新发传染性病原体危害评价系统,为预测潜在的危害程度和污染控制评价提供技术方法,实现重大/新发传染性病原体快速检测、预防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发展潜在危险入侵生物定量风险分析和控制技术,在外来有害生物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以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有害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提出一批用于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标准;建立转基因生物对生态和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估理论、方法、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和标准,为国家实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促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形成和研制一批生物恐怖因子的检测、危害评价、预警和预防控制技术体系和装备,建立生物危害防御系统;研制一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建立不同级别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控和标准体系,保障实验室安全;建立健全我国濒危物种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6、防灾减灾
  气象监测预报。开发机载云雨雷达探测系统等气象监测技术,发展气象数值预报和气候集合预测技术与模式,建立可提供基本“无缝隙”天气预报的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对重大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时间提前1-1.5天,显著提高对局地天气、重大社会活动与工程建设的高影响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保障能力。
  强地震监测预报与减灾。初步形成地震立体监测与强地震预测关键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地震物理预报和数值模拟技术水平;开展地震风险评价与应急救灾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地震应急管理技术水平;开展火山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形成重点潜在火山喷发区监测与预测的技术能力。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重点开展气候变化条件下未来洪水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开展全流域洪水水文-气象预测技术和应急管理技术;开展大坝安全关键技术开发,提高防洪减灾的技术能力。
  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围绕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和群发地质灾害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和应急救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建立以GIS技术为平台,集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场地风险评估和应急救灾技术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
  (八)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城镇规划
  研究开发城镇区域演变动态信息快速获取技术、城镇区域信息实时更新关键技术、城镇区域模块化数据库构建技术、城乡空间识别与动态监测应用系统关键技术、城镇化健康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城镇区域发展规划关键技术、全国城镇体系与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城镇群资源优化配置与基础设施协同支撑技术,强化城镇区域规划,提升动态检测监控能力。
  2、城镇人居环境
  围绕建筑室内环境、居住区环境和城镇环境,研究开发城镇人居环境规划模拟技术,城镇居住区景观绿化配置技术和热岛效应改善技术,居住区风、光、声环境仿真技术,室内环境预测评估、检测监测和控制改善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标准体系、居住区综合环境保障技术、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建筑材料化学污染物散发标准、主动式装置净化性能测试标准、测试舱标定技术标准等。
  3、建筑节能与绿色建材
  以降低北方地区采暖能耗、长江流域室内热湿控制能耗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为重点,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和产品,并开展工程示范。
  建立基于模拟分析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和评价体系,编制适合我国各气候区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方式的指南;开发基于新型调节方式的北方集中供热系统和末端装置;研究长江流域室内热湿环境低能耗控制方式,提出符合长江流域特点的全新的节能型采暖空调方式;研究经济适用的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关键技术;开发全新的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降低空调能耗50%,形成有竞争能力的出口产品;研究开发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控制与能量管理关键技术以及节能诊断技术;研究开发低品位能源和太阳能在建筑中规模化高效利用设备和关键技术。
  研制节能建筑围护结构部品、新型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输配系统、新型节能高效热泵、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自动控制等4大部类系列产品,申报 80项建筑节能专利;开发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及评估体系;完成建筑节能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标准规范研究20项。
  完成2个在我国北方地区总面积不低于1400万m2的集中供热热网改造示范工程,实现供热量低于0.3GJ/m2年;完成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总面积不小于100万m2的示范性住宅小区建设,实现空调采暖能耗低于16kWh/ m2年;在我国不同气候区完成20个以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实现新建建筑能耗降低50%、既有建筑能耗降低30%的节能目标。
  从建筑部品化、配套化、功能化和标准化入手,通过研究开发出降低矿产资源消耗、节能、减轻环境负荷、产品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和部品,满足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对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系列化产品的需求。
  4、市政建设与功能提升
  研究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完善制定城镇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编制完成规划设计技术规范、指南、技术与产品标准,构建信息及实验平台,大幅度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开展建筑灾害实时监测预警、抗震、抗风、消防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幅度提高我国建筑的安全性能,减小建筑在各种灾害下的破坏程度,完善我国工程建设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开发数字化城镇技术,加快城镇整体信息化建设。
  研究开发城镇用地动态模拟与预测关键技术,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旧城改造与空间合理利用关键技术,城镇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控制与评估技术,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关键技术,提升城镇土地资源高效开发和地下空间有效利用的能力。
  开展现代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建立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建筑业采用专业集约技术、精细化建造技术、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发展绿色建筑,研究开发先进建筑装备,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九)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与示范
  1、发展新实验区
  “十一五”末期,国家级实验区数目达到100个左右。新实验区的建立要综合评价地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实验特色、实验内容、实验意义和发展能力,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方向及区域代表性。针对地区分布、不同类型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培育一批中西部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实验区数量增长的同时,注重实验区建设与发展质量。
  2、建立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创建一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深化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在通过验收并提出申请的实验区中选择代表性突出、示范意义重大并对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实验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开展主题突出、科技支撑明显、影响带动力大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示范。
  3.开展适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选择不同基础和特色的实验区,开展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改善、社区疾病预防、保障社会稳定团结、社区文化生活积极向上的技术开发集成示范,使实验区成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成为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的示范基地,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范。
  (十)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
  1.生物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开展基因操作、蛋白质工程、代谢组学、干细胞等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纳米药物新剂型及纳米药物转运载体,研究重大疾病易感人群筛选、早期诊断、特异性分子标记物,建立疾病分子分型标准。
  2.生物医药创新
  研究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发酵工程药物、抗体工程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开发10-15种干细胞、组织工程产品、10-12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生物材料。
  3.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
  开展发酵工程产品开发与产业化提升,开发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炼制技术,开展重要糖工程产品的应用开发及其产业化。开发新型生物催化剂与生物友好工艺,减少化学工业的能源、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建立生物反应调控及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体系,实现生物制造过程中各种高效单元操作组合。
  研究开发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气、生物制氢技术,发展生物经济和绿色产业。
  4.特殊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建立特种和珍稀生物资源网络平台及数据库系统,实现与各类资源专业网络数据库的对接;构建我国特有的野生资源的基因组文库,发掘一批重要功能基因,加强濒危生物物种的抢救与保护;培育实验动物品系10个,培育特色畜禽品系8个,建立实验动物的技术平台,为药物的筛选、开发等提供支撑;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利用我国特有的人类遗传资源,大规模挖掘和分离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功能基因,进一步提高我国药物研制的创新能力;开展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获得极端环境微生物重要功能基因150个,珍稀药用新菌株40-50个。
  (十一)海洋开发与保护
  1、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
  研制水下生产系统等若干项核心技术装备并实现工程化应用,打破国外垄断,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近海和边际油田开发技术体系,实现我国近海油气田的高效安全开发;突破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制以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为代表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系列重大装备,初步形成水深300-3000米的深水大中型油气田的自主勘探开发技术能力。
  2.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
  重点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区高精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自主研发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与装备,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目标快速探测系统平台,初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技术系列和装备,有效评价1~2个天然气水合物有利矿区,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作技术储备。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重点突破海洋生物资源监测、取样与保存,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和功能基因开发利用,海洋水产品深加工和海洋滩涂耐盐植物开发等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建立5个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和水产品深加工等高值化产品,提高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4. 海水淡化与资源综合利用
  突破海水淡化、海水循环冷却、大生活用海水、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等关键技术,形成日产10万级海水淡化成套技术、10万吨/时海水循环冷却成套技术和年产5万吨海水(卤水)提钾制取硝酸钾成套技术,初步建立我国海水利用技术、装备、标准和产业化体系,推进海水利用循环经济产业的形成,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快速发展。
  5. 深海探测技术与装备
  研制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等深海海底探查设备,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提升我国自主研发水平和综合制造能力,为大洋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保障。开展海底长期观测网关键技术研究,为海底长期观测试验网建设提供技术储备;突破载体技术、控制技术、定位及探测技术、收放技术、动力与信息传输技术等深海运载器关键技术,研制开发系列深海载人和非载人运载器及配套作业工具,形成覆盖7000米水深海域的运载和作业能力。
  6.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与预警
  发展并完善近海海洋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实时、立体、长期监测技术,突破一批深远海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核心技术与装备;针对台湾海峡及周边、南海油气开发区、渤海、东海等重点海域,形成可运行的海洋动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形成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能力,实现对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和南海油气开发区海洋动力环境的实时立体监测;开展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客观化、定量化、自动化预报预警技术,提高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减灾能力,提升我国对管辖海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开展南极和北极环境变化研究。
  (十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科学预测
  研制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改进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与预估;研究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气溶胶排放和地表覆盖变化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及其气候效应机理;研究冰冻圈、东亚季风系统、青藏高原、海-陆-气相互作用等的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研究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及其耦合机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响应;研究中国地区辐射强迫的长期变化;研究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特征及其演变等。
  2.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
  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海岸带、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影响,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并提出应对措施;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相应的适应技术、对策和响应机制;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各类敏感脆弱区的影响和风险,研究建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等其他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及其适应技术和措施;研究气候变化危险水平,科学评估不同部门和地区的适应能力等。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
  以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建筑等主要高耗能领域和终端用能产品等为重点研究开发终端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农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生物固碳技术以及其他固碳工程技术;研发其他有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
  4.气候变化应对战略与政策研究
  研究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和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情景,评估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碳排放空间;研究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提出以《气候公约》原则和国家利益为基础的“中国方案”;研究以清洁发展机制为核心的碳交易制度;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制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态势。
  (十三)其他社会事业
  1、文物保护
  以距今5000年左右的古代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通过对已有考古资料的系统整理、以及重点区域调查和重点文化遗存的勘查和研究,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中华早期文明率先启动的区域,逐步完善这一时期的年代框架,开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其经济、技术发展与文明化进程的关系研究,加强对中华文明形成和展示方法的研究。
  针对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重大文化遗产地及大遗址综合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科技需求,分析重大文化遗产地及大遗址调查、评估、认定、规划、实施、总结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加大综合性保护技术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管理研究,探究重大文化遗产地及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的模式,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建立并实施重大文化遗产地及大遗址动态管理与监测系统,提高风险抵御和安全防范能力;并在上述基础上,实施3到5处重大文化遗产地及大遗址综合保护及科技示范。
  2、民族与网络文化
  针对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产生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安全评价体系及标准规范、网络文化的监测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开发,民族文化数字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构建完善网络文化安全保障体系,有效地抵御外来文化和不良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3、竞技体育与健身
  围绕体质综合评价关键技术与标准,运动中健康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日常活动、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能量消耗,以及科学健身指导和健身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等内容,重点研究和探索增强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形成完善的全民健身信息系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和服务体系。
  通过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着力解决竞技体育项目在发展和取得突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为我国解决竞技体育项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提供保障,促进我国解决竞技体育项目的长远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竞技能力。
  4、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开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研究确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途径与模式,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五、保障措施
  (一)转变发展思路,加大国家科技投入,稳定支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转变发展思路,切实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加大政府投入,重点加强社会发展所涉及的公益类研究,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科技支撑能力。对于具有市场效应的社会发展科技产业领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以企业为投入主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逐步建设和完善多元化的、多渠道的社会发展科技投入体系,稳定支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二)全面布局,加强协调,有效集成计划资源
  着眼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全局,以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作为战略突破点,在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政策引导类计划等各基本科技计划领域全面加强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支持,全方位支撑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强化国家计划体系的协调和配合,有效集成各类计划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三)分类实施,产学研结合,有效集成研究力量
  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逐步建立形成一批稳定服务于社会发展事业的高水平的公益科研基地,以此为主体开展社会发展公益性科技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建设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发展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社会发展产业项目实施新机制;注重发挥社会公益科研力量的整合,积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四)与部门、地方密切配合,加快社会发展科技成果应用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与部门、地方的实际工作密切配合,加快社会发展科技成果应用,重点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及时把社会发展科技的各项成果应用到地方的实际建设工作和各项社会发展事业中去,切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尽快取得发展成效。
  (五)突出重点,强化共享,积极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
  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统筹安排的原则,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在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与产业化示范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社会发展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高效利用。
  (六)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纳入国际大环境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加强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国际组织、世界各国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计划。
  (七)把握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特点,加强社会发展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有着公益性强、涉及面广、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显著特点。把握社会发展工作的特点,要突出政府部门在社会发展科技事业中的责任,认真研究推进社会发展工作科技管理的创新体制和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发展项目的科技评价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35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