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交通银行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进口信用证业务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5-09-05 生效日期: 1995-09-20
发布部门: 交通银行
发布文号: 交银发〔1995〕331号
 交通银行各分、支行: 
  现将《关于加强进口信用证业务管理的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总行。 
 
  附: 
 
 
关于加强进口信用证业务管理的暂行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进口信用证业务,加强风险防范,确保我行资金安全,维护我行对外信誉,促进进出口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特对我行进口信用证业务管理作以下规定: 
  一、加强开证前的审查工作 
  申请人业务范围、进口许可、动态经营状况、资金周转和支付能力、有关交易情况亦应列入审查范围进行全面严格审查。 
  二、实行开证授权审批制度 
  1.审批权限: 
 
 
                                                        单位:万美元 
┌───────────┬───────────┬──────────┐ 
│单            期      │                      │                    │ 
│    笔            限  │即期及180 天以下远期证│  180天至1 年远期证 │ 
│        金            │(含180天)             │                    │ 
│行          额        │                      │                    │ 
│      别              │                      │                    │ 
├───────────┼───────────┼──────────┤ 
上海北京            │        800           │        500         │ 
├───────────┼───────────┼──────────┤ 
│管辖、直属分行        │        600           │        400         │ 
├───────────┼───────────┼──────────┤ 
│辖内分支行            │        300           │        200         │ 
└───────────┴───────────┴──────────┘ 
 
 
 
  原则上不开立一年以上远期信用证,若确需开立应逐笔报总行审批。 
  管辖分行、直属分行超过审批权限的开证报总行审批。辖内分支行超过审批权限,而金额在管辖分行授权范围内的开证报管辖分行审批;金额超过管辖分行授权范围的开证报管辖分行审查后,转报总行审批。 
  信用证修改涉及即期改远期,以及远期信用证延长付款期限或增加金额,参照修改后相应开证审批权限办理。 
  收取足额现汇保证金的开证,不受开证审批权限限制,亦无需报总行审批。 
  根据各行业务发展,上述权限将适时调整。 
  各行不得将超过权限的单笔信用证分割开立成两笔或数笔信用证以逃避审批。 
  2.审批职责: 
  实行开证授权审批制度后,总行负责审批权限规定的开证额度的批准,监督管辖分行、直属分行开证审批权限的执行;管辖分行根据总行授权行使审批权限,监督辖内的分支行开证审批权限的执行;经批准后,开证申请行负责开证责任及所开信用证的履行。 
  各行对于审批权限以内的开证要相应规定管理办法,明确行内各级审批权限,严格免保开证的审查审批。 
  3.报审材料: 
  凡需报经上级行批准的开证项目应以行文提出申请报告,列明本行审查意见并附有完整的报审材料,具体包括:(1)项目批准文件或进口批准文件、进口合同;(2)开证申请书;(3)保证金及资金来源情况、有关担保、抵押合同;(4)申请人资信及经营状况审查材料,含财务资料;(5)本行或上级行关于贷款安排的批准文件。 
  在上述材料报齐的情况下,总行或管辖分行在四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 
  三、落实付款保证 
  1.重视收取开证保证金工作,开立各类信用证原则上要收取足额保证金,特别对于资信情况没有把握、或资信情况不佳不能保证按期资金到位的开证申请人,或属代理进口项下开证业务,应收取百分之百足额保证金后方予开证。不得以申请人自身付款保证或进帐计划作为开证保证。 
  各行免收保证金总额或开证授信额度应与本行融资能力相适应。免保部分应具备有效保证形式:凡由专业银行出具担保开证的,要确定担保的有效性,落实资金划拨途径;凡以银行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等有效有价证券抵押开证的,要办妥抵押合同并列明抵押品变现时的有关权利及手续;凡由其上级或第三方企业提供担保开证的,应对担保人进行资信调查,其资力应超过被担保人的资力,并有足够的资金存量。确需以土地、厂房、设备等不动产作为抵押开证的,一定要验证其权益的合法性和变现能力。 
  2.单笔开证免收保证金审批规定: 
 
 
┌─────────────────┬────────────────┐ 
│      行别                        │        免保金额(万美元)      │ 
├─────────────────┼────────────────┤ 
上海北京                        │              200            │ 
├─────────────────┼────────────────┤ 
│管辖、直属分行                    │              150            │ 
├─────────────────┼────────────────┤ 
│辖内分支行                        │              100            │ 
└─────────────────┴────────────────┘ 
 
 
 
  超过上述规定的免保金额视为备用贷款,必须由本行信贷部门按外汇贷款审批办法逐级审核批准。 
  规定范围内的免保部分由结算部门落实有效保证。以本行贷款作为开证保证的,由信贷部门出具证明。 
  实行开证授信额度管理制度的分支行,在经本行授信部门或信贷部门及行长批准的授信额度内的开证,不受免保审批规定限制。有关分支行应严格掌握在额度内免保或部分免保开证,超出额度部分须收取相应保证金。 
  四、严格执行进口开证比例控制办法 
  各行已开证未付款余额扣除相应收取保证金的余额,严格控制在外汇营运资金的5-7倍以内。开办外汇业务三年以内的分支行,控制在5倍以内;开办外汇业务三年以上的分支行,控制在7倍以内。其中,远期证项下的比例系数控制在外汇营运资金的1-1.5倍以内。开办外汇业务三年以内的分支行,控制在1倍以内;开办外汇业务三年以上的分支行,控制在1.5倍以内,并从紧掌握。 
  各行应按季报送开证未付款/收取保证金余额表,本行远期信用证项下开证未付款余额及保证金余额填入上述报表的备注栏中,报表报送时间及报送途径按总行国外部交银外业(1995)033号《关于调整外汇业务统计报表报送渠道的通知》办理。 
  五、加强已开立信用证管理 
  1.执行大额信用证报备制度。管辖、 直属分行开立200万美元及等值其他外币以上(含200万)信用证向总行报备。辖内分支行开立100万美元及等值其他外币以上(含100万)信用证向管辖分行报备;开立200万美元及等值其他外币(含200万)信用证向总行报备,并抄报管辖分行。 
  开证后一个工作日内传真并邮寄有关报备表和信用证副本。业经总行或管辖分行批准后开立的信用证,亦须按时报备。 
  对已报备信用证作出有关金额、效期等重要内容的修改或撤证时,亦须及时报备。 
  2.做好有关会计帐务处理。在3625应收开出信用证和4623应付开出信用证会计科目下,增设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两个帐户。信用证开立后,应及时记载相关科目。其中远期信用证承兑后,要立即转入3623应收承兑汇票和4625应付承兑汇票会计科目。 
  3.掌握单证一致的原则。对外拒付或拒绝承兑须有依据,对不属UCP500复盖的不符点尤应慎重,要遵循国际惯例,注意维护交行对外信誉。 
  4.对大额、远期信用证实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申请人经营状况和信用证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5.做好开出信用证文件档卷的管理工作,保证各业务阶段及时抽卷处理。 
  六、对于本行已承兑汇票且汇票已退议付行或受益人,一律不再对外作付款承诺,以防重复付款风险 
  以上规定自1995年9月20日起执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71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