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东省建设厅等八部门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7-24 生效日期: 2002-07-24
发布部门: 广东省建设厅
发布文号: 粤建房字[2002]82号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市建设局、房管局、规划局、计委、物价局、经贸局(商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监察局: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监察部《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建住房[2002]123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 整顿的步骤和方法 
  (一)我省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由各市、县政府组织,建设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各地要根据七部委《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整顿方案,于8月10日前下发实施并报送省建设厅备案。 
  (二)组织企业自查自纠。各市、县要根据《通知》的有关要求,分别制定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和中介机构自查表,要求企业对2002年正在开发建设、销售、代理销售和实施物业管理的项目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并要求企业于9月10日前完成自查自纠后将自查表及自查自纠工作总结送市、县建设部门。各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市建设部门按附表一要求汇总,于9月15日报送省建设厅。省属企业由项目所在地的市、县建设部门统一布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三)主管部门组织重点抽查。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今年10月份各市建设部门要会同房管、规划、计划、物价、经贸、财政、国土、工商、监察等部门组织重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各市、县对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坚决依法查处。各市组织重点抽查的情况按附表二要求填写,于10月底前报送省建设厅。 
  (四)省建设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将于11月份组织抽查。 
  二、各市、县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重点是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不仅要严肃查处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且要查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以及失查、失职和渎职行为。 
  三、各市、县要结合这次全面整顿工作,重视解决90年代初中期“房地产热”遗留下来的问题及群众反复上访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一是开发商拆迁房屋和预售商品房后不能按期建成,造成大量的拆迁户不能回迁和购房业主收不到楼,集体反复上访。二是列入省里跟踪的,多年仍未得到解决的重点问题楼盘。三是业主收楼后办理不了产权证。要抓紧对开发商违规行为作出处罚,不要以此影响业主办理房地产权证。 
  四、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这次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涉及到建设、房管、规划、计划、物价、经贸、财政、国土、工商、监察等部门的职责。建设部门除了要认真做好本身职责规定的工作外,要做好牵头和汇总等方面的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把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做好。 
  五、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信息网络等传媒,广泛深入宣传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必要性、紧迫性。省、市、县在这次整顿工作中,要设立和向社会公布投诉信箱和投诉电话,受理群众的投诉,并要指定专人认真做记录、核实和查处。全省的投诉信箱和投诉电话分别设在省房地产业协会和省物业管理协会,房地产开发经营、销售和中介代理方面的投诉由省房协受理(省房协地址:广州市寺右新马路111号五羊新城广场1123室,邮编:510600,投诉电话:020-87376855);物业管理方面的投诉由省物协受理(省物协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509号建银大厦0602室,邮编:510145,投诉电话:020-83606065)。涉及到行政收费的投诉由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受理。 
  各市要按照七部委《通知》要求,把对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填写好附表三,在每季末及时报送省建设厅。 
  六、各市、县建设和房管部门,对这次整顿中不认真自查自纠的企业,主管部门重点检查和组织抽查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以及市民投诉后不积极处理和承担责任的企业,在今年下半年的企业资质年审换证中,按规定给予降低或取消资质的处罚。 
  附表: 
  1、各市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企业自查情况统计表(略) 
  2、各市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重点抽查情况统计表(略) 
  3、各市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关责任人处理情况统计表(略) 
 
 
广东省建设厅 
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广东省物价局 
广东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广东工商行政管理局 
广东省监察厅 
二00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监察部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 
 
 
建住房[2002]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在住房制度改革及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居民住房消费得到有效启动,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这对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房地产市场不规范问题在不少地区还比较突出,违规开发、广告虚假、面积“短斤缺两”、中介市场混乱、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居民住房消费积极性、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抓紧、抓好。通过专项整治,使房地产市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大幅度下降,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法制并举的指导思想,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各城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明确牵头单位,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的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并加强监督检查。 
  建设部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监察部等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对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大案、要案,要依法从严惩处,切实解决群体上访、重复上访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一)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开发建设行为 
  各地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程序,并加强项目的跟踪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并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开发、利用土地。未按约定支付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未按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纠正,并可处以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确需改变出让合同约定条件的,必须取得土地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立项、规划、建设和销售等手续。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要适应政府按年度计划采取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统一供应土地的要求,通过竞争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方案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其变更前,应当进行听证。对于擅自变更规划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责令拆除违法建筑物。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 五十七条规定,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处工程合同价款1%以上2%以下的罚款。 
  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明擅自预售商品房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 三十九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收取的预付款1%以下的罚款;对于擅自挪用预售款项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 十四条规定,责令限期纠正,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但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把好市场准入关,依法严厉打击抽逃注册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无证或者超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行为。对于自有资金不足、行为不规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报当地人民政府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或同意其新开建设项目。 
  (二)规范商品房面积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法查处面积“短斤缺两”行为 
  要积极推行按套或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商品房的计价方式。按建筑面积计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消费者明示套内建筑面积及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已纳入分摊面积的共用部位的产权,属业主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另行出租、出售。 
  各地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打击面积计算、面积分摊中弄虚作假、故意侵害购房者利益以及擅自出租、出售共用部位牟利等行为。 
  商品房销售合同约定面积与实际面积发生差异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未作约定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三)强化合同管理,依法查处合同欺诈行为 
  《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对于规范合同内容、避免合同纠纷、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要积极宣传并推广使用。未使用示范文本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应当审核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合同文本是否包含法律法规规定的必备内容。未包含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调整;拒不调整的,不予发放预售许可证。 
  已预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因规划、设计调整导致商品房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批准变更后10日内通知买受人。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并有权要求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的监管,依法查处房地产市场合同欺诈行为,切实保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竣工验收制度,切实把好交付使用关 
  各地要严把交付使用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的商品房进入市场。所有商品住宅开发项目,未经竣工综合验收不得交付使用。未按规定进行竣工综合验收或将竣工综合验收不合格的商品住宅交付使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补办验收手续,并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给买受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住宅交付使用时,应当向买受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并按《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保修责任。未按规定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或者未按《住宅质量保证书》的规定进行保修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者注销资质证书。 
  (五)规范物业管理服务与收费,依法查处物业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要通过完善物业管理立法,规范物业管理合同等措施,明确业主、业主会和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加快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或业主会委托,应当依照合同约定,对物业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对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公共秩序等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 
  要完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和承接验收制度。在物业管理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的物业管理合同中,应当明确交付使用后的质量责任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切实做好建设和管理的衔接。要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行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通过优胜劣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各地价格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要按照《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规定的原则,制定、完善本地区物业管理收费具体实施办法,并加强对物业管理收费的监管。对违反规定多收费、少服务以及收费不规范等行为,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房地产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行为的管理与监督。对于管理不到位、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物业管理企业,经业主大会讨论通过,可以提前解除合同,另行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对于经营中有劣迹的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要在媒体上曝光。 
  (六)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行为 
  各地要把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作为集中整治广告市场秩序的重点。对违法发布房地产广告和不兑现广告承诺内容的房地产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广告的监测,对违法房地产广告依法予以查处。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房地产广告和宣传资料中明示及承诺的主要内容和事项在合同中明确。房地产广告和宣传资料承诺的内容与实际交付不一致,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时设置样板房的,应当说明实际交付的商品房质量、设备、装修与样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说明的,实际交付的商品房应当与样板房一致。 
  (七)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中介行为 
  加快实施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制度,积极推行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于伪造、涂改、转让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收回其资格证书或者公告资格证书作废,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在房地产中介活动中收受委托合同以外财物、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执业、发布虚假或不实信息、在两个以上机构执业、与一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以及违法收取佣金等违规、违法行为,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收回资格证书或者公告资格证书作废,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本通知下发前,未按有关规定完成脱钩改制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一律取消其从事评估业务的资质,并追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对出具不实报告的房地产估价机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予以降级或注销资质证书;对负有责任的估价师,依法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的,撤消注册。 
  房地产中介服务应当按照《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对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中介服务机构,价格管理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各地要全面清理、整顿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依法查处未取得资质证书、未履行备案手续、超范围从事中介业务以及中介行为不规范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三、建立网上公示制度,促进诚信制度的建立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将各类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违法劣迹以及受到的处罚等记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地要推行商品房销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所有从事商品房销售的人员应当具备经纪人或经纪人协理资格。无相应资格的,必须经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从事商品房销售业务。取得合格证书的销售人员也要逐步实行网上公示制度。 
  推广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将各种办事程序、审查要件、办事时限、收费标准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预售合同备案等内容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地要建立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动态资质管理制度。要把是否有不良记录作为资质年检和晋级审批的条件。凡在经营活动中有不良行为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或者注销资质证书。 
  各省(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每个季度末,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报建设部备案。建设部将不定期在有关媒体上曝光。要营造强大的舆论攻势,使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 
  四、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要加快制订和完善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法规、政策,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房地产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地要集中一段时间,对所有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的企业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房地产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自觉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房地产市场的各方主体,特别是购房者充分了解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制度,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务公开 
  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主动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减少事前的行政审批,加强事后监督。要全面清理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管理环节的各种审批,必须审批的要规范操作,简化程序,透明公开,明确责任;要建立错案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违反审批程序,越权、越级审批的,要追究其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要通过推行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一体化、推行服务承诺等措施,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方便购房人办理房地产交易和房屋权属登记手续。 
  要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依法行政的,由上级机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房地产市场管理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要依据有关法规作出严肃处理。 
  各地要公布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投诉电话,指派专人负责处理房地产投诉。对不认真处理投诉的房地产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建设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监察部 
二○○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9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