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法 > 安全事故案例 >
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www.110.com 2010-07-19 14:16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罗家寨发生了国内乃至世界气井井喷史上罕见的“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建国以来重庆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安全事故,导致开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事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重庆市、开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以赴应急救援,积极稳妥处理善后,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事故灾难影响,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案情介绍

  高桥镇是重庆市开县西北方向的一个边境镇,离开县县城约80公里。位于高桥镇晓阳村境内的“罗家16H”井,目的层是三叠系飞仙关段鲕粒溶孔性白云岩,气藏天然气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原始地层压力41.7mpa,具有统一压力系统。该井设计井斜深4322米,垂深3410米,水平段长700米,于2003年5月23日开钻,设计日产100万立方米。在日常钻探过程中,该气井运行正常。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该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统计,井喷事故发生后,离气井较近的开县高桥镇、麻柳乡、正坝镇、天和乡4个乡镇,30个村,389个社,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转移,累计门诊治疗27011人(次),住院治疗2142人(次),243位无辜人员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余万元。其中受灾最重的高桥镇晓阳、高旺两个村,受灾群众达2419人,遇难者达212人。

二、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情况

  事故接警处置及时  12月23日晚11时左右,市政府接到市安监局关于川东北矿区发生井喷的报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赓即将此重要情况通知开县,同时责成开县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抢险队赶赴现场。开县县委、县政府在简单查明井喷事故将可能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迅速作出反映:一是立即通知事故发生地的高桥镇党委政府,以最快的速度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疏散转移。二是迅速电告附近的正坝镇、麻柳乡,从人力、车辆等方面进行支援。三是副县长王端平率领50多人的先遣抢险队伍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四是继续做好县政府的值班工作,及时收集情况,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确保信息畅通。五是做好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总结和回顾,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大致分为疏散转移、搜救安顿、灾民返乡、安置善后四个阶段。

(一)疏散转移阶段

  果断处置基本应急  高桥镇党委、政府接到通知后,于当晚12时前后组织当地群众疏散。当晚23时46分,开县县政府副县长王端平率领县政府办公室、公安、消防、安监、卫生、交警、医院负责人及医务人员组成先遣抢险队伍,共50多人赶赴事故现场;次日凌晨2时10分,到达事故现场与先期到达正组织疏散群众的高桥镇和周边乡镇的机关干部会合,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副县长王端平任指挥长,井场负责人曾能为副指挥长。在进一步了解事故现场情况的同时,要求钻井队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处理事故,明确要求镇政府立即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群众转移。当时,大量喷出的硫化氢气体正随风弥漫,刺鼻气味十分浓烈。先遣队迅速作出决定,将剩余的工作人员及井场工人撤离转移到齐力工作站。3:50分左右,齐力工作站又开始有硫化氢气味,指挥部立即决定再次向后转移5公里外,并聚合人力,制定方案,明确责任,调集和征用各种车辆,发动当地镇、村、社三级干部和基层党员、基干民兵,组织场镇和钻井场周围的群众继续转移。

  迅速组建指挥体系  24日晨3点,开县县委、县政府组建了“12·23天然气井喷事故抢险指挥部”,由原县委书记佘明哲、县长蒋又一任指挥长,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下设交通控制、后勤保障、医疗救护、片区抢险、总联络等五个组,分别由分管县级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分工,全面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并召开紧急会议,动员全县力量迅速投入到应急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把灾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随后,县委、县政府等主要领导均赶赴现场,统一指挥抢险工作。

  科学确定撤离范围  指挥部针对毒气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扩散的情况,在对硫化氢的PPM浓度进行科学检测后,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将气井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全部转移。

  合理设置救助站(点)  根据地形和交通状况,决定将受灾群众向四个方向疏散,呈放射性状设置15个政府集中救助点,即:汉丰方向设立紫水、敦好、郭家、县城4个点,临江方向设立天和、天白、三汇口、中和、三合、临江、镇安、竹溪、太原9个点,梓潼方向建立麻柳、梓潼2个点。在每个救助点均安排1名县级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所在乡镇的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各个救助点分设医疗救治、后勤保障、治安巡逻、信息联络等工作组,每个组在救助点领导指挥下,各自开展工作。整个撤离过程有序展开,灾区的65632名群众中,32526人安置在指挥部设置的县内的15个政府集中救助点,10228人有序转移到四川省宣汉县,其余采取在当地县上工作组和基层干部的组织下,采取了投亲靠友和群众互帮互助等方式进行了安置。

  市委、市政府对井喷事故高度重视。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黄镇东、王鸿举、朱明国、何事忠、吴家农等,要求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重庆石油钻探公司,抓紧抢救中毒人员和控制井喷,努力不增加死亡人数,切实防止再生灾害。2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派遣吴家农副市长带领市级相关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紧急赶往开县,指挥权立即上移,成立了由吴家农副市长任指挥长,开县县委书记佘明哲、县长蒋又一任副指挥长的“12·23”抢险指挥部,分成前线指挥、交通控制、后勤保障、医疗救护、信息联络5个工作组,以“紧急疏散群众、减少人员伤亡”为第一要务,动员一切力量,采取非常措施,实行“分进合击,各负其责”的战略战术,各级各地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抢险工作。

  及时清除危险源  24日下午5时30分,指挥部和钻井抢险队在专家和技术人员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措施,对主管道进行了封堵,放喷管线实施了点火,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不再扩散,事态得到控制。

(二)搜救安顿阶段

  全力以赴扩大搜救 为了尽可能多的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同时为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压井”工作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伤亡。12月25日凌晨,在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前线总指挥朱明国的指挥下,组建20个搜救队进入事故现场危险区,搜寻幸存者和死亡人员;26日又组建102个搜救组,对以井口为中心、半径为5公里的近8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一步实施拉网式搜救。在搜救过程中,共调集党员、干部1.2万余名,驻渝部队、公安、武警和消防官兵1500余人,医护人员1400余人,民兵预备役2800余人。在实施压井之前共搜救出900多名滞留危险区的群众。

  医疗救治保障有力  为保证伤员的救治,指挥部从全市各大医院抽调16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5支医疗队赶赴灾区救援;开县从各医院组织医护人员1600余人,在救灾前沿的敦好、天白、高升、郭家、中和设立5个临时医疗点,将开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作为后方医院。全县各类医院和医疗点收治的因灾伤病人员达到23515人,其中住院人员2067人,住院病人中有重症病人17人,其中5人转到重庆市治疗。

灾民安置妥善有序  灾民大规模疏散转移后,最大限度地保障灾民基本生活成为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当务之急。为了妥善安置灾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有饭吃、有衣穿,不挨饿、不受冻”的目标,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开县的16个灾民集中救助点切实做到了“五热”,即保证灾民看热脸、吃热饭、喝热汤、洗热水、睡热被窝。四川省宣汉县发挥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对开县灾民的安置提出“六个一”措施,即确保灾民“无一人挨饿,无一人受冻,无一人病倒,无一起安全事故,无一人有伤害灾民感情的言行,无一人向灾民收取一分钱”。

  为保证灾民有饭吃、不挨饿,开县抽出15名县级领导带领700多名干部进驻灾民救助点,与灾民同吃同住,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指挥部先后从重庆主城区、万州区和开县周边的一些县,组织发放85363件衣服、35282床棉被、152吨大米、45.5吨面条、30.5吨食用油等救灾物资,接纳灾民的乡镇还自行组织了大批食品,保证了避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指挥部同时采取了多条措施来安置受灾群众:一是发动农村居民亲带亲、邻帮邻,将一些老弱病残人员接到当地居民家过夜。二是在县政府和乡镇政府机关、学校腾出会议室、办公室3000余间,或在院坝搭建简易帐篷安置灾民。三是县政府速将组织调运和发动群众捐赠的棉被3.5万床,衣服8.5万件,发放给灾民使用。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