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案例 >
国家赔偿金存在“用不出去”的怪现象
www.110.com 2010-07-21 11:02

  沈阳市财政局2004年以来,仅支出过两起国家赔偿案件的费用,一起是法院的,一起是检察院的,金额在10万~20万元之间。而同期仅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国家赔偿案件就达100多件,两者之间相差50多倍。

  据重庆市财政局的相关人士介绍,1995年《》施行以来,重庆市级财政一直没有把国家赔偿费用纳入预算。不是重庆“不守法”,而是申请核拨赔偿费用的国家机关太少,金额也很小,没必要专门做预算。

  “2002年以来,每年也就七八件,赔偿总额不超过50万元。”这位人士说,“因此,重庆实行"报账制",赔偿机关向财政实报实销,决算列入"国家赔偿费用"支出科目。”

  但就是这样,财政支出的赔偿费用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以为例,2001~2005年,重庆市财政局仅接到行政赔偿费用申请6件,拨付赔偿费用16万元,2006年竟没有收到申请。

  一些基层行政机关以及司法部门的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指出,这种现象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实际上很多赔偿费用已经发生,但是都没有到财政“报账”,而是通过单位出钱、部门出钱甚至私人掏钱的方式“私了”了。

  重庆市政府法制办与重庆市财政局联合进行的调查表明,2001年以来,重庆市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和司法局发生过32件行政赔偿案件,金额近100万元,但赔偿资金来源都是“机关工作经费”或“单位资金”。

  为了保“位子” 拼命捂“盖子”

  财政部门的人士透露,“私了”的资金要么是来源于单位的“小金库”,要么来源于罚没收入,或者变个名目打入工作经费,反正是各显神通,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部门每年究竟有多少资金用于了“私了”,财政部门很难准确掌握。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陈彬说,国家赔偿“私了”现象的存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赔偿义务机关不愿意向财政申请核拨国家赔偿费用,根本原因在于害怕影响领导的政绩和单位考核,同时也逃避追偿责任,所以宁愿掏钱“私了”,也不愿意到财政报账。

  《瞭望》新闻周刊调查了解到,公、检、法等政法部门大多把错抓、错捕、错判作为考核基层单位的重要指标,国家赔偿案件超过一定数量,轻的可能年度考核不合格,重的领导可能“下课”。其初衷是希望借此提高基层单位执法水平、保证办案质量,可在实践中,却导致一些部门对国家赔偿能赖就赖,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就“私了”。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