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土地管理 > 土地使用权 >
试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司法救济途径
www.110.com 2010-09-04 13:10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涉及国有出让合同方面的纠纷也日趋增多,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调整这类合同的专门法律法规,因此,有关出让合同的性质以及采用那种诉讼救济途径争论较大,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应采用民事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有的认为是行政合同,应采用行政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在司法救济过程中,究竟采用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方式,也是争议较多,做法不一。

  一、采用民事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难点:

  (一)诉讼主体方面。目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房地局与土地使用人之间签订,因此当合同双方产生纠纷起诉法院时,往往将房地局作为合同纠纷的当事人而列为案件的当事人。但笔者认为房地局并不是民事诉讼案件的正当当事人,将房地局作为当事人并判决由其承担权利和义务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首先从法律规定本身来讲,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出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因此,在出让合同签订过程中,房地局实际上只是一个代理人的角色,是在代表政府与土地使用人签订合同,而合同的真正当事人应当是政府与土地使用人。尽管《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但我们也不能否定房地局是代表国家在行使行为。其次从权利义务方面来讲,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的一般民事合同纠纷,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当是对等的。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是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归房地局所有,因此,合同的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应当是政府和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再次从法院判决的执行来讲,若房地局在诉讼中败诉而承担巨额补偿费用时,房地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也无力以自己的资产来履行法院的判决。

  (二)合同当事人自愿、平等、对价原则难以得到有效体现。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履行中当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主要债务等原因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但在土地出让合同中,除了合同字面上的权利义务外,还隐含着特殊的权利义务,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的特权。如行政机关在合同履行中可以行使监督检查权、单方变更或解除合同权,还可以对合同相对方行使行政强制或制裁权,在以公益为由解除合同时不承担违约责任等,而合同的相对方却不享有此种权利。因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享有的权利义务是不相等的。《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出让人应当给予受让人相应的补偿,受让人对补偿金额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土地使用权的收回仍可以按公告规定的日期执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房地局可以公共利益为由不经土地使用权受让人的同意而强行变更、终止或解除合同,在解除合同时除对受让人作适当经济补偿外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对房地局的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又将如何审判;相反,如果受让人提出解除合同,房地局也可以公共利益为由不同意解除合同。由此可见,在民事诉讼救济中,合同法等对合同方面的有些规定在处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中并不能完全被适用,民事诉讼的方式对合同中自愿、平等、对价原则也较难得到全面体现。

  (三)第三人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按照《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规定,用于商业、旅游、服务业、商品房等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方式进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特殊情形除外)。同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或终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及《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既有实体方面的内容又有程序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对某地块使用权的出让,参与竞标者可能会不止一个,但中标者只能是一个,而且在整个招标、开标等过程中,始终是由政府部门在操作。如果招标落选者对政府部门招标等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要求法院确认政府部门与中标人的签约无效并起诉法院时,法院能否受理并予以有效保护。按照民事诉讼方式处理可能会出现法律上障碍。首先是原告的主体资格是否成立。从一般民法原理出发,落选者不具备原告资格;其次因为政府机关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时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如滥用行政权单方解除合同、违法招投标等情况,都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审查范畴,因此民事诉讼无法启动审判程序。而从行政诉讼角度讲,因这些人与政府机关的招投标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在法律上不存在障碍。

  (四)适用法律方面的难点。在处理一般的民事合同纠纷,一般都引用民法通则或合同法裁判。但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涉及的内容除少部分可受民法调整外,大部分都是由行政法规来调整的,因此,对有些出让人依据行政权作出的行为,在民事诉讼中很难采用民法通则或合同法来加以调整,而只能引用行政法规等。

  二、采用行政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难点:

  (一)在案件具体审理方面。依据行政诉讼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的规定,行政审判主要是法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判决。而按照最高法院《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具体行政行为就是指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与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有关的,对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因此,法院审查的行为实际上是行政机关依据行政法上的公权作出的行政行为,而不是依据私权作出的行为。而目前出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有些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而引起,有的是当事人依据合同约定而引起的。对涉及行政机关依据出让合同的约定而作出的行为(如行政机关依照合同约定解除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案件),法院按照行政诉讼方式进行审理就会遇到法律方面的障碍,由于行政机关解除合同依据的私权,是在行使是合同权利而不是行政权力,因此法院按照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审理,就显得法律依据不足,案件审理要件模糊。另外,将此类合同纠纷全部纳入行政诉讼范畴时,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也无法平等对待合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当土地受让方违约时,行政机关无法提起行政诉讼,因为目前的行政诉讼法规定,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只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将行政机关列入原告范围,因此,当受让方违约时,行政机关只能通过行政权进行自救而不能通过诉讼方式救济。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