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论文 >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www.110.com 2010-07-19 14:1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空白点。这种现象在临时工、合同工中较为突出。个别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到30%。习惯行违章现象极为普遍。这种现象导致了由“人失误”诱发安全事故的机率大幅上升。由于部分企业无基层岗位安全员或安全员文化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记录习惯,交接班时没有安全记录,安全生产措施计划不能认真执行等。这些习惯性违章行为都是安全运行机制失效的表现。

  4、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是,人们更重视行政管理学科和科学技术学科等“热门专业”,忽视了安全专业的重要性,开设安全专业的学校也比较少,从而导致生产单位中安全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这种情况严重的制约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某企业共有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网络成员六十二名,却没有一名是安全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安全管理群体会取得怎么样的安全成果。从事安全工作凭得就是经验和对生产现象的粗浅了解。这样的安全管理队伍怎么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就是不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工作也只能在低水平徘徊。这将非常不利与 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和与世界安全工作的接轨。

  5、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和企业中开展的各种安全学习教育工作,是保证安全管理者和操作者具有相应资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企业法人、主管安全的副职及安全技术干部都必须持证上岗。生产岗位上的各个特种作业人员更是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企业新员工上岗前同样需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由于安全认识上存在问题,有些企业不能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不是缺少必须的安全认证、安全培训,就是应付差事走形式。慎至花钱买证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种态度和现状导致企业安全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不能达到100%,有证的操作者其技术水平含金量也大打折扣,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6、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临时工加入了各种工业生产活动。这些劳动者的优点是体力好、劳动积极,缺点是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差。这部分人往往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各种伤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加强对这部分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据统计,在2002年度的伤亡的人群中,超过半数的伤残人员是这一类劳动者。
三、解决这些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制订可行的解决方案。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本着系统工程系统解决的思路。绝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的解决办法。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必须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要求去实现安全生产。

  1、坚持安全工作的法制原则

  《安全生产法》在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进行了积极的调整,成立了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此可见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对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关心。

  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及有效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我国的法制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开展安全工作就必须认真坚持这项原则。《安全生产法》的是我们开展安全工作的指南,其对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完备细致的规定。

  2、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

  以前,某企业由于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加之设备老化、安全设施不健全,常有生产事故发生,并导致生产作业人员伤害。仅一年就投入医药费二十多万元。经过认真反思和学习。不断加大了设备更新、安全设施维护、劳动者个体防护的资金投入,为生产中的关健安全设施配备了冗余安全保障系统。经过积极努力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已连续六年没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在新建工程项目中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贯彻安全工作“五同时”等安全政策都要求建设单位要有相应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装备的投入。在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认真坚持“三同时”、“五同时”原则,也就是把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及安全技术及时投入到生产系统中,因此这项工作的实质就是安全投入工作。

  3、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尚属起步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单位很多,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果。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安全人才的培训,特别是高级安全人才的培养,安全研究工作还处于落后地位。在当前大力提倡安全工作、重视安全工作、发展安全工作的社会环境下,急需掌握安全知识、勇于献身安全事业的安全专业高级人才。来促进安全科技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只有大力培养安全人才,具有丰富的安全技术队伍和人才贮备,才会使我们的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得到改善。

  通过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安全工作是薄弱环节的不利局面。目前有些企业也并非完全不重视安全工作,可不论你如何重视安全工作,事故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深究其根源,企业缺乏安全专业人员,不会开展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防范体系、防范技能不科学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由于企业缺乏安全专业人员,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和研究工作只能在表面肤浅的进行。简单的说叫“粗放型管理模式”,严格的说,还是个不懂安全防护科学的问题。开展安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所谓本质安全,是指实现设备或系统的本质必须安全,一旦设备或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行;当人为操作失误时,设备、系统能自动保证人机安全。只有加速安全人才的培养,才能使之立足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利用系统安全评价、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安全科学技术手段来预测分析企业安全状况、系统预防机制、个体防护体系及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因此,加大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为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基础。

  4、理顺安全工程学科的学术地位是当务之急

  在全国安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安全技术科学的学科地位的望在近期得到升级。据最新权威媒体报道,国家有关机构正在进行将安全学科从原来的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的工作。其名称将由原来的“安全工程与技术”更改为“安全科学与技术”。学科地位从原来隶属于矿业工程的二级学科地位升级为独立的一级安全科学学科。

  这项改革举措不仅仅是学科名称由工程向科学的改变,学科级别由二级向一级的改变。它将提高安全科学的知识含量、适用范围、技术水平并进一步规范化,加快了我国与国际先进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接轨工作。
  5、积极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该制度是我国刚刚开始实行的安全行业管理准入制度。并在今年四月份首次认定了一千五百名注册安全工程师。经过这次认定后,国家将执行安全工程师的考核准入政策。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工作和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都构的专业技术人员。

  注册安全工程师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单位、安全工程技术工作等岗位及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可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技术研究、安全工程技术检测检也安全属性辨识、建设项月的安全评估等岗位和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终中介机构等范围内执业。 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坚持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定期接受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6、积极推广企业安全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在国处也叫“风险评价”,风险是指任何系统都有可能遭受损失和失败。根据这种已知条件,事先对风险进行评价,看看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会造成多大损失,从而进行曲有效的预防工作。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工作,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安全评价手段来有利于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在美国,重要工程项目的竣工安全报告中,都要进行安全评价。日本通产省要求液化天然气方面的企业就必须作综合性安全评价。英国自1974年后作了严格规定,新建企业若没有安全评价就不许开工。我国的企业应积极地参照国外成功的安全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乎我国国情的评价标准。首先对危险性大的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业和矿山企业、机械制造等实际上有许多伤害事故发生的危险行业进行安全评价。然后再对所有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普及。

  实行安全评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研工作中,通过安全评价,对企业的安全工作现状进行诊断,肯定其已取得的成就,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了安全隐患,督促其进行完善和整改。增加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

  总之,经过安全工作者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正在向积极的方面转变。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是关健所在。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员工文化素质低不是管理者的问题,但不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就是管理者的责任。相信通过我们努力的工作,勇于献身安全生产这项光彩事业,刻苦钻研安全知识,积极应用安全科学知识改善生产安全状况,加速安全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就一定能创造安全工作的美好未来。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