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纠纷 > 房地产动态 >
顾斌德:西部房地产企业发展探讨
www.110.com 2010-07-06 16:35

  从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开始,“西部大开发”正式吹响号角。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

  西部大开发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作为先导性产业,造就了城市实体,城市又是房地产最大的市场,西部大开发为房地产业带来无限机遇,使西部房地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以二000年为例,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百分之十九点五,其中西部增长百分之二十八点八,远高于中部和东部的增幅,在商品房销售上西部也增长了百分之三十点四,高于东部三个百分点。西部的房地产业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一路走来,在中国房地产业滚滚洪流推动下,经历了近十年的风雨历程。西部房地产企业历经十年沧桑巨变,境况如何?可以用三个“西部”来概括。

  资金的西部

  北京朝阳区广渠路15号 (论坛 新闻)地块拍卖,11家竞拍者全是上市企业,其中10家是具有大型国企背景的上市企业,1家“SOHO”是民营上市企业,结果中化方兴经过98轮厮杀,击败潘石屹的SOHO中国,用40.6亿元的代价取得该地块。从2007年开始出现的一幕幕“面粉贵过面包”,到最近几个月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的央企造地王,毫无掩饰地展示了资本在地产业的魔力与残酷。而国企背靠国有银行雄厚资金支持,无疑是地产业最疯狂玩家;上市企业背靠强大融资平台,是地产业玩得起的玩家。而西部房地产企业,由于历史、经济等因素,企业资金平台相对很薄弱,资本平台基本没有,在全国100余家地产上市企业里西部地产企业不足10家,地产企业发展资金依重银行及民间信用,规模十分有限。且不说西部房地产企业很难走出西部向一线城市扩张,如今的西部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和外来地产大鳄成功征战东中部一二线城市后或为避开白热化竞争的重要战场。西部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的“西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挑战。

  资源的西部

  东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先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之地,拥有良好的信息平台和资源整合平台。东中部地区房地产企业IPO上市不成,还可以取得国外投行、基金、信托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而西部房地产企业由于信息闭塞、观念差异、利润相对较低、企业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够等因素,很难与这些机构对接。

  人才的西部

  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现正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而现在西部则需要融入全国的整体经济。新经济、新模式、新技术由于地域差别,基本到达西部要有2~3年的差距,如果再有几轮经济循环,西部与东部不再是级差,有可能是倍差。

  就地产而言,大盘时代、综合体运营等更高级别的运营模式,随着西部城市化进程加速及东部房地产企业抢滩西部而快速到来。这些对西部房地产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才培养、资本运作人才匮乏、小富思想情结、封闭自守意识等等提出了巨大挑战。人才的“西部”已成为西部房地产企业做强做大的制肘。

  如何看待西部房地产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机会点,笔者结合企业运营的实践,提出如下解决方案,供业界探讨:

  一、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论资金、管理、技术、人才,单个西部房地产企业无法与国企、上市公司、外来地产大鳄抗衡,但本土房地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每个企业都会形成自己一定的优势,若多个本土企业联合起来,抱团发展,集合资金、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组建一个企业联合体,就能具备一定程度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但这不仅需要本土企业解放思想,还必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科学的管控模式,才能取得成功。

  二、专挑“冷门”地块。

  西部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等多方面都难以与大企业抗衡,可以避其锋芒,选择大型地产商不愿或尚未大规模涉足的“冷门地块”。比如,某些城市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由于拆迁工作量大、关系复杂、时间不可控等因素,往往是国企、上市公司、外来地产大鳄不愿触及的项目,这正是西部本土房地产企业的优势和契机。

  三、选择个性化的细分市场。

  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不断细分化的过程。在主流产品市场,如住宅、商业用房、办公楼等都已有地产巨头占据相对竞争优势,但仍存部分细分市场尚未被深入挖掘。西部本土房地产企业可凭借在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源方面的整合优势,发展个性化、偶然性很强的产品,如定制住宅等。

  四、选择区域市场差异化。

  房地产业的特性之一是明显的区域差别性,而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又导致这一差别加剧。由于管理的便利性、利润回报率、规模化等要求,目前国企、上市公司、外来地产大鳄们往往把西部省会城市作为布局的重点,而对于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县级市场甚至周边城镇市场暂无暇顾及或市场竞争相对很小,西部本土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区域,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区攻城掠地,抢占先机,找到自己的“蓝海”。--这些区域的特征是居民消费水平不高,项目利润率较低,进入门槛较低,风险亦相对较小。

  五、积极“走出去、引进来”,与优势企业合作。

  西部房地产企业可以积极走出去,寻求与东中部房地产企业、上市地产公司、国企地产公司等合作,借鉴他们的优势发展壮大自己,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与资本能力等。与其它企业合作和结盟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合资企业、相互持股投资联盟和功能性协议联盟等。笔者在经营实践中,就曾与保利南方集团合作,共同出资设立保利贵州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开拓贵州房地产市场。从根本上讲,要有些“人无我有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寻求到合作企业,或者土地、或者技术、或者客户群、或者政府资源,总之企业一定要有点核心的东西,才能成功。而且,即使与优势企业合作以后,日后也有被抛弃的风险,与虎作伴,其心惶惶。所以,最好是以“时间换空间”,在合作的过程中,迅速得以壮大。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