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民商类案例 >> 人身损害案例 >> 查看资料

海上作业人身损害赔偿案

发布日期:2012-09-20    作者:徐涛律师
本案中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是:邻里之间相互义务帮助行为是否属于无因管理民事法律关系?二审法院根据民法通则有关无因管理规定的基本特征和条件,对照案件事实,作了比较有说服力的分析,对于此类案件的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海海事法院经审理查明:(1)、原告朱X、陈X之子朱A,男,汉族,1977年6月23日出生,生前职业为渔民,1998年7月25日领取出海船民证,1999年5月1日新闸口抛锚时溺水身亡。
  (2)、1999年5月1日,朱X的舢板船与韩X、施X等人的舢板船一起停泊在港内,朱X的舢板船在最外档。顾X的舢板船进港,欲停在朱X与韩X等人的舢板船之前。因顾X的舢板船较大,且头锚又抛得过近,无法将船固定好,撞入朱X和韩X的舢板船之间,将朱X的舢板船挤了出去。为帮助顾X固定舢板船,朱A在顾B的帮助下将顾X船上一只大锚搬到自己的小船上,将船开出帮其抛锚。朱A在抛锚过程中溺水身亡。
  (3)、朱X系其涉案舢板船的所有权人之一,顾X系其涉案舢板船的所有权人。朱X、顾X各自所有的涉案舢板船均无船名、船号,也未登记。顾B在顾X的舢板船上工作。
  (4)、朱X、陈X家庭成员有朱X,陈X,朱X之母王X,朱X之子小朱,四人均为非农业家庭户口,陈X无固定职业。
  (5),朱X、陈X住所所在地1999年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费为4,114元,朱A死亡丧葬费2,924元。
  朱X、陈X在提出上诉的同时申请二审法院对其提供的证人进行调查。合议庭在庭审前评议认为,该请求不属法院调查的职责范围,朱X、陈X向原审法院提供证人证言的事实也证实朱X、陈X可以进行举证。因此,本院在开庭时告知朱X、陈X不予受理其申请本院对证人进行调查请求的决定。朱X、陈X未提出异议。
  二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朱X、陈X和顾X对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没有异议,对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有异议;在二审审理中也没有提供新的证据。因此,本院对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案情分析]   本案的案情虽为比较简单,但从案件中折射出比较多的的法律适用问题。其中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之一是,邻里之间相互义务帮助行为是否属于无因管理民事法律关系?二审法院根据民法通则有关无因管理规定的基本特征和条件,对照案件事实,作了比较有说服力的分析:第一、朱A送锚的动因是顾X采取的停泊船舶措施不当,影响了他人已经停泊船舶而在他人要求重抛锚的情况下去实施的。顾X的不当泊船行为具有轻微损害他人利益的性质,朱A送锚主要是消除顾X对第三人的不利益,避免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当然顾X也可以从中得益)。因此,朱A送锚行为不符合无因管理民事法律关系“为受益人利益免受损失”的基本特征。
  第二、按理论通说的观点,无因管理是基于受益人的利益遭受损害无法照顾时,他人主动为了受益人的利益进行管理或服务。在本案中,被朱X称为受益人的顾X在朱A送锚时,不仅在送锚现场而且自己也有能力处理送锚事务的情况下,没有拒绝或反对朱A为其送锚,因而也不符合受益人没有能力或无法照顾自己的利益而由他人主动提供管理或服务的情形的特征。
  第三。应以义务帮助行为产生的民事法律结果性质来确定双方的法律关系。朱A的送锚行为是基于与顾X有亲戚关系而提供的一种义务帮助,这种义务帮助关系本身不属于民法所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但是在义务帮助过程中产生的义务帮助人本人的民事权利受到损害的,可以以该损害结果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关系。本案应当属于海上作业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关系,性质属于民法调整的侵权民事法律关系。
  第四、公平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于侵权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将“当事人对于损害结果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公平责任原则归入侵权民事责任的章节。因此,从适用法律的角度看,采用公平责任的归责原则只适用于侵权民事法律关系。




[案情结果]   上海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朱X、陈X未能举证证明朱A是受顾X的委托或雇佣前往送锚,因此朱X、陈X依据委托或雇佣关系起诉顾X、顾B的理由不能成立。朱X、陈X也不能证明顾X对朱A送锚死亡有任何过错,要求顾X承担指挥不当致使朱A死亡赔偿责任的理由不能成立。朱X、陈X以顾B系顾X之子,又未与顾X分家,要求顾B承担责任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不足。虽然顾X对朱A的死亡没有过错,但朱A是为了顾X的利益受到损害,根据公平责任原则,顾X应当给予朱X、陈X一定的经济补偿。
  涉案当事人的住所地和事故发生地均在江苏省,相关的损失应参照当地的标准计算。顾X、顾B对朱A死亡丧葬费2924元没有异议,应予认定;朱A死亡补偿费按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十年,计41140元;朱A死亡时22岁,生前没有依靠其实际抚养的人,不存在被扶养人生活补偿费问题。因此,原告朱X、陈X的实际损失为44064元。被告顾X补偿朱X、陈X因朱A死亡的丧葬费、死亡补偿金44,064元的50%即22,032元是比较适当的。
  上海海事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7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顾X给予原告朱X、陈X经济补偿22032元;对朱X、陈X要求顾B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对朱X、陈X的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一审案件受理费4,295.96元免缴。
  上诉人朱X、陈X上诉认为:(1)、原审法院认定朱A生前没有实际被扶养人不当。原审法院认定了朱X、陈X无正常收入,生活困难,因此从事海上作业并有经济收入的朱A有法律和事实上的实际被扶养人。(2)、原审法院以王益官等五位证人未到庭和部分证人证言相互矛盾为由未采纳证人证言的理由不当。五位证人虽未到庭作证,但不属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作证。原审法院所指的部分证人证言相互矛盾也只是证人顾言山的证言,而其他四位证人的证言是一致的,并且能相互印证。(3)、原审法院适用法律不当。朱A为顾X舢板船免受损害而主动为其送锚行为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符合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4)、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通知规定,本案死亡补偿金应计算20年,原审法院按10年计算不当。(5)、顾B系顾X之子,两人也未分家,是家庭生产经营关系,顾B是顾X舢板船的所有权人之一,原审法院仅认定顾B在顾X船上工作的事实错误。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法院判决,依法改判。
  上诉人顾X上诉认为:(1)、原审法院认定朱A没有过错的事实错误。朱A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其身着防水裤下水,在水中弯腰抱锚导致防水裤进水,失去平衡而溺水死亡。朱A的行为系违章操作,应由本人自行承担后果。(2)、原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朱A由于违章操作导致了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过错,原审法院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属于适用法律错误。(3)、原审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原则,在朱X、陈X诉讼主张不成立的情况下,依职权强制顾X承担补偿责任,违背了“不告不理”的程序规则。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法院判决,驳回朱X、陈X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顾B未答辩。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1、关于朱A与顾X之间是否构成无因管理的民事法律关系。结合本案事实,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有关无因管理的规定,可以作出如下二点判断:第一,朱A送锚的起因是因为顾X采取的停泊船舶措施不当影响了其他船舶而需要重新抛锚,重新送锚是为消除顾X对他人利益的影响。朱A为顾X送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不完全是为顾X本人的利益。因此,朱A送锚行为不符合无因管理的“为受益人利益免受损失”特征。第二,无因管理是基于受益人的利益遭受损害而本人无法照顾时,他人主动为受益人的利益进行管理或服务。朱A在送锚时,顾X不仅在场而且没有反对朱A重新送锚,并且顾X本人也有能力处理送锚事务,因而也不符合无因管理的“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特征。朱A的送锚行为是基于与顾X有亲戚关系而提供的一种义务帮助,这种义务帮助关系本身不属于民法所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但是在义务帮助过程中产生的义务帮助人本人的民事权利受到损害的,可以以该损害结果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关系。本案就属于海上作业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关系,性质属于民法调整的侵权民事法律关系。据此,朱X、陈X关于朱A与顾X构成无因管理法律关系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2、关于朱A对自己的受害是否有过错。从当事人举证角度看,第一,顾X向原审法院提供的证据1是要证明“朱X不能确认是谁要朱A送锚的,亦不能确认朱A的真正死因”的事实,并没有证明朱A在送锚过程中存在过错。第二,从顾X举证的证据1中记载的朱X陈述看,朱A在水中先后三次搬锚。朱A刚入水时船头的水位深到膝盖,当朱A第三次搬锚时水位深到大腿,可见当时潮水涨得很快。朱A在第三次弯腰搬锚时未拿起后,采取了下蹲方式再拿锚时水进入防水裤。因此,朱A在水中采取下蹲方式拿锚而导致防水裤进水的结果有一定的过失,但是防水裤进水并不必然导致人死亡的结果,还需要加上其他客观因素,如水位、流速、人站立的位置等等,顾X在原审法院的举证也证明朱A的真正死因是不能确认。因此,朱A的过失行为不是造成死亡的必然原因,可以排除朱A在自己受害时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过错。同时根据现有证据证明,顾X对朱A为自己送锚未提出过任何要求,原审法院据此认定朱A、顾X对朱A死亡均无过错是正确的。但是,朱A是为顾X的舢板船送锚而身亡的,原审法院从衡平双方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处理双方当事人的纠纷是正确的。据此,顾X关于朱A对自己死亡有过错、原审法院适用法律不当、原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
  3、关于五位证人的证言效力。从五位证人证言看,主要是证明顾X采取的停泊船舶措施不当,受到影响的其他船主都要求顾X重新送锚,原审法院对此已经认定了朱A为顾X送锚的事实。因此,朱X、陈X关于原审法院未采纳证人证言理由不当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4、关于顾B是否属于顾X舢板船的所有权人之一。顾X与顾B系父子关系,同在一条舢板船上从事渔业生产,原审法院查明顾X是舢板船的所有权人。朱X、陈X认为顾B是顾X舢板船所有权人之一的理由是顾B与顾X未分家,父子之间是家庭生产经营关系。从法律关系的性质分析,家庭生产经营关系与家庭财产关系不属同一性质的法律关系,家庭成员参与家庭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必然就是家庭财产的所有权人。因此,朱X、陈X关于顾B是顾X舢板船所有权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5、关于朱A生前是否实际扶养了朱X、陈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7条的规定,依靠受害人生前实际扶养的人应具备的条件是实际受扶养并且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朱X有自己的舢板船从事渔业经营活动,应认定为有一定的生活来源,而且该舢板船应属朱X、陈X的共同财产;即使朱A将从事经营活动的收入交给父母使用,也属于与父母共同生活。因此,朱X、陈X虽然下岗但不属于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朱A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事实不具备其生前实际扶养父母的法律属性。据此,朱X、陈X关于朱A生前有实际被扶养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6、关于朱A死亡补偿金的补偿年限。根据涉案事故发生时和事故发生地法院处理同类案件的原则,原审法院按当事人住所所在地的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费标准,确定给付朱A死亡补偿金的补偿年限为10年是正确的。据此,朱X、陈X关于朱A死亡补偿金的补偿年限为20年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综上,朱X、陈X的上诉理由和请求,顾X的上诉理由和请求均不能成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4,295.96元,准予上诉人朱X、陈X,上诉人顾X免予缴纳。
徐涛律师15327446830   QQ574659129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刘同发律师
河北保定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李思南律师
江西南昌市
陈利厚律师
北京朝阳区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李开宏律师
广东深圳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孙志军律师
湖北武汉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5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