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民商类案例 >> 合同纠纷案例 >> 查看资料

浅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特点及责任划分

发布日期:2017-05-02    作者:110网律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使得劳务市场益发活跃,结构化体系化的特点日趋明显,法院受理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屡见不鲜,人民法院如何服务大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如何正确适用法律,规范这类案件的审理,既是认知问题,又是践行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对此类纠纷的要件和特点进行分析阐释,并从责任划分的角度提出审理该类案件的一些思路,以期有利于案件的处理和纠纷的解决。
一、案情简介
被告甲与被告乙签订生产红砖的承包合同,双方约定被告甲将生产线承包给被告乙,期限为一年,承包费为每生产一万块砖525元。签订合同后,甲提供生产工具、生产原料,由乙召集劳务人员进行生产,乙从甲处领取工资报酬,发放给劳务人员。原告丙是由乙雇请,未签订劳动合同,工资由乙按工种发放。后原告在工作中致伤,发生医疗费用5万元,构成九级伤残。原告起诉至法院,要求两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特点
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案件,多数发生在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农村自建房、装修、装饰等业务中,此类案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安全意识淡薄。提供劳务者一般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技术,接受劳务一方往往不对提供劳务一方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提供劳务一方超负荷工作,违章蛮干,双方忽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频发,造成意外伤害。
2、法律意识差。接受劳务一方,多数为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法律知识欠缺。由于经济不宽裕,受到伤害后,不能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参与诉讼,导致对索赔的项目不明,经常遗漏、或过高、过低提出诉讼请求,维权能力差,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3、赔偿主体难确定。接受劳务一方与提供劳务一方一般未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几乎都是口头承诺,或者只是经人介绍跟着某某干活或者干某某活等,去留随意性大,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纠纷发生时,提供劳务者往往难以正确确认索赔对象,导致同一受害事实反复起诉,增加当事人诉累。
4、获得赔偿难。此类纠纷不同于劳动关系,提供劳务者不能如劳动者因工受伤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接受劳务者也无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分散用工风险,发生事故时接受劳务一方经常无力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难以获得赔偿,造成此类案件上诉率高、上访率高、执行难等,矛盾尖锐,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三、赔偿义务主体
原告丙在劳务中受到伤害是事实,其作为受害人有权要求被告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本案两被告并无直接的加害行为,不存在直接侵权,因此必须厘清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才能确定赔偿义务主体,也就是必须确定谁是接受劳务者即确定原告是为谁提供劳务。在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这是通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中,一般有两种观点,一是被告甲与被告乙形成承揽关系,被告甲作为定作人对原告丙的损害后果不承担责任,被告乙作为承揽人应对原告丙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二是被告乙、原告丙均与被告甲形成劳务关系,应由被告甲对原告丙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
承揽关系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方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我们知道承揽合同关系中承揽人在完成工作中具有独立性,定作人与承揽人之间不存在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承揽人所付出的主要是一定技术成果,其次才是一定的劳动力。承揽人在工作中受伤,只要定作方不存在提供材料、指示等错误,定作人无须承担赔偿责任。在本案中,被告甲与乙不存在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被告乙独立招收工人自主完成工作,工作时间及安排较为松散,不受被告甲的约束,不具有人身依附性。生产成品后即完成了技术成果,被告按约定的价格领取报酬,是以特定的劳动对象和工作成果为工作内容。因此本案被告甲与被告乙形成承揽关系,被告甲对原告的损害后果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应由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四、提供劳务方自身是否需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不存在免责事由。20107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已经没有了雇佣、雇员等字样,明确了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2011218日发布《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在第二级案由“三十、侵权责任纠纷”项下增加 “345、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删除了“特殊类型的侵权纠纷(包括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案由。说明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已变化为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提供劳务一方是否承担责任,要看提供劳务一方是否存在过错。过错责任,是指以侵权行为人的过错作为归责的依据及要件,并依过错程度确定侵权行为人的责任范围。提供劳务者的过错应相应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对于是否有过错的举证责任,根据举证责任原则,应由过错方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减轻了接受劳务者的责任,加重了提供劳务者的安全注意义务。
五、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责任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及此类案件的性质和特点,本人认为对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划分一般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加公平原则。
1、接受劳务者的责任
     接受劳务者在劳务关系中作为劳务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和风险的防控者,对提供劳务者的活动应负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义务,对提供劳务者的职业活动提供必须的保障是接受劳务者的责任,因为只有接受劳务者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和防范这种风险。但实践中,他们一般都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很少进行安全教育。接受劳务者的上述过错,是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接受劳务者承担相对较重的法律责任,符合社会利益平衡原则。所以,在划分责任时,接受劳务者一般应承担主要责任。
2、提供劳务者的责任
提供劳务者作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提供劳务过程中自身受到伤害的情形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提供劳务者本人存在对自己安全注意不够的过错,应自负相应的民事责任。判定提供劳务者的注意义务时,必须考虑他们处于社会底层,来自农村,注意义务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不能让其承担较重的注意义务。只要他们尽了一定的注意义务,即可认定提供劳务者没有过错。即使提供劳务者有轻微过失的,一般不作为减轻接受劳务者责任的依据。有些案件中,其本人的过错较明显,甚至是造成其伤亡的主要因素,这时其本人应承担较多的责任,但不宜承担主要责任。此类案件划分责任的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加公平原则。提供劳务者本人受了伤,如让其承担主要责任,就过分强调了过错责任原则而忽略了公平原则,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陈晓云律师
北京西城区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周磊律师
江苏无锡
刘海鹰律师
辽宁大连
邹坤律师
上海黄浦区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尹子娟律师
广东深圳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吴丁亚律师
北京海淀区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5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