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课题申报指南和组织课题申报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9-28 生效日期: 2006-09-28
发布部门: 农业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各有关单位: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根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农业部会同国家林业局、教育部组织编制了《“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课题申报指南》。经研究,现将《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抓紧时间组织课题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单位
  1.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较强的技术优势;
  2.拥有承担本项目研究任务的学科带头人和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学科与梯队结构合理。鼓励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担任课题负责人;
  3.具有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科研设施条件及运行管理经验。
  二、主持人的条件
  1.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固定的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
  2.用于所申请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的时间不少于9个月。
  3.年龄在55岁以下(含55岁),并提供身份证号。
  三、文件编制
  1.请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认真阅读《申报指南》,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基础和优势条件组织力量编写申报材料;
  2.每份申报书可包含一个课题的一项或多项研究内容,鼓励跨部门、跨单位、多学科联合申请;一个课题中的一项研究内容,申报单位、申请人、参加人只能参与一次申报;
  3.申报材料要符合课题申报书格式要求,由申请单位和主管部门分别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4.申报书要用A4纸、4号仿宋字体打印、双面印刷,统一采用羊皮纸(皮纹纸)封皮进行胶订,请勿用塑料封皮等其它装订方法。
  四、申报时间
  2006年10月18日16点前(以签收之日为准),申报单位将申报文件(一式10份)报送到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处,并同时发送申报文件电子版。
  五、联系方式
  1、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计划处
  联系人 陈彦宾  张 文
  电 话:010-64193078  64193022
  传 真:010-64193022
  2、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处
  联系人 林友华  张新明
  电 话:010-64195085  64195092
  传 真:010-65085602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501室
  邮政编码:100026
  电子信箱:kjzxxmch@agri.gov.cn
  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课题申 报 指 南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教育部
二○○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部分   申报须知
一、项目组织部门和实施年限
本项目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实施年限为2006至2010年。
二、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为指导,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和配套,突破主要农作物育种和高效生产、畜牧水产育种及健康养殖控制关键技术'战略任务为目标,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和农民增收等重大需求,在常规技术改造升级、新品种繁育技术以及种子产业化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集成和创新,重点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倍性育种等技术集成应用的瓶颈,实现我国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技术的新突破,不断提高育种效率和定向育种水平。创造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花草育种新材料,强化优质、高产与抗逆等性状的协调改良,选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通过新品种繁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推动和引导我国主要农林动植物品种加速向优质化、专用化、高效化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构筑我国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创新体系,整体提升我国动植物育种水平。
三、申报课题
课题1: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
课题2:优质高产专用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
课题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
课题4:优质高产专用大豆等油料作物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课题5:高产优质专用棉花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课题6:高产优质专用薯类及其它作物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课题7:优质多抗专用蔬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课题8:高繁殖力瘦肉型猪新品种选育
课题9:优质高产专用家禽新品种选育
课题10:优质专用牛新品种选育
课题11:优质专用羊新品种选育
课题12:罗非鱼等主要养殖鱼类新品种选育
课题13:高产优质虾、贝、藻类新品种选育
课题14:高产优质多抗松杉新品种选育
课题15:高产优质杨树、桉树等速生材树种新品种选育
课题16:优质抗逆生态与珍贵用材树种新品种选育
课题17:高产优质水果和干果新品种选育
课题18:主要商品花卉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
课题19:优质抗逆专用草新品种选育
四、承担单位选择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申报评审的基础上择优委托基础条件好的科研、教学或企业单位,进行跨部门、跨专业联合攻关。
五、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是具有较强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相关工作基础,其研究方向与本《申报指南》中的有关课题关联性强;
(2)具有能够承担本项目有关研究任务和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年龄学科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鼓励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担任课题负责人;
(3)具有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育种资源材料、科研设施条件及运行管理经验;
(4)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第一申报人及所有参加人,对同一研究内容不得进行重复和交叉申报。
2、申报文件的编制要求
(1)申报材料要按照课题申报书格式要求进行编写;
(2)课题申报书编写格式详见指南第三部分。
六、申报时间
请各申报单位于2006年10月18日16点前,将申报文件(一式十份)报送到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501室,邮政编码:100026),以签收时间为准,过时不再受理。受理单位对申报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延误或损坏不承担任何责任。
为便于工作,申报文件电子版(可无签字盖章)也请在同一时间发送到kjzxxmch@agri.gov.cn。
联系人: 林友华  张新明     陈彦宾   张 文
电  话:   010-64195085        64193022
第二部分  申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课题1: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1、长江上游杂交籼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品质检测、抗逆鉴定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虫、耐旱、水肥高效等性状新基因,选育出育性稳定、优质、广亲和、配合力好、适应性广的不育系、恢复系,以及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新材料,培育适于长江上游地区(云南贵州四川)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籼稻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和完善水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杂交籼稻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杂交籼稻新品种8-10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5-8%,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组合)3-4个,育成的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5-7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
2、长江中游杂交籼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品质检测、抗逆鉴定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虫、耐旱、水肥高效等性状基因,选育育性稳定、优质、广亲和、配合力好、适应性广的不育系、恢复系,以及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新材料,培育适于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籼稻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水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杂交籼稻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杂交籼稻新品种8-10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5-8%,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组合)2-3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5-7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
3、 长江下游杂交籼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品质检测、抗逆鉴定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虫、水肥高效等性状新基因,选育出育性稳定、优质、广亲和、配合力好、适应性广的不育系、恢复系,以及综合性状优良的骨干育种新材料,培育适于长江下游地区(浙江江苏安徽东部和福建北部)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籼稻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水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杂交籼稻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杂交籼稻新品种8-10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5-8%,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组合)3-4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权5-7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
4、 华南杂交籼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品质检测、抗逆鉴定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虫、耐旱、水肥高效等性状基因,选育出育性稳定、优质、广亲和、配合力好、适应性广的不育系、恢复系,以及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新材料,培育适于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和海南)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籼稻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水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杂交籼稻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华南地区的杂交籼稻新品种8-10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5-8%,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组合)3-4个,育成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权5-7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
5、长江中下游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交育种、品质检测、抗逆鉴定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虫、水肥高效等性状新基因,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骨干育种新材料,培育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产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长江中下游粳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水稻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粳稻新品种8-10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5-8%,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功能型水稻新品种2-3个,富含微量元素和氨基酸、γ-氨基丁酸、低谷蛋白、抗性淀粉和缓释淀粉等,产量与对照品种相当,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权5-7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
6、北方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交育种、品质检测、抗逆鉴定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虫、水肥高效等性状新基因,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骨干育种新材料,培育适于北方地区的高产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善北方粳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水稻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北方地区的粳稻新品种15-20个,育成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5-8%,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申报发明专利3-4项,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权5-7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
7、杂交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种优势利用、品质检测、抗逆鉴定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虫、水肥高效等性状新基因,选育出育性稳定、优质、广亲和、配合力好、适应性广的不育系、恢复系,以及综合性状优良育种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善杂交粳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杂交粳稻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8-10个,育成品种(组合)比相应对照品种增产5-8%,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权5-7项,新品种累计推广500万亩。
课题2:优质高产多抗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1、黄淮海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交育种、轮回选择、抗逆性改良、品质快速鉴定技术,以改善品质为重点,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黄淮海优质高产冬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4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在北部和黄淮冬麦区选育强筋小麦品种5-8个,中筋品种3-5个,功能性专用小麦2-3个,育成品种产量比对照种增产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强筋品种品质要求籽粒硬质,出粉率73%以上,籽粒蛋白含量≥14.5%,粉质仪吸水率≥62%,稳定时间≥10分钟,拉伸仪延展性≥20cm,最大抗延阻力≥400B.V。申报发明专利3-5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5-10项,新品种累计推广0.35亿亩以上。
2、西南优质高产冬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交育种、轮回选择、抗逆性改良、品质快速鉴定技术,以提高产量为重点,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选育西南地区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西南优质高产冬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2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在西南冬麦区选育中筋小麦品种3-5个,籽粒硬质,出粉率73%以上,籽粒蛋白含量≥14%;育成品种产量比对照种增产8%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申报发明专利1-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5-8项,新品种累计推广500万亩以上
3、优质高产春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交育种、轮回选择、抗逆性改良、品质快速鉴定技术,以改善品质为重点,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强筋小麦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优质高产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优异育种新材料1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在春麦区重点选育强筋面包小麦3-5个,籽粒硬质,出粉率73%以上,籽粒蛋白含量≥14.5%,粉质仪吸水率≥62%,稳定时间≥10分钟,拉伸仪延展性≥20cm,最大抗延阻力≥400B.V;育成品种产量比对照种增产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申报发明专利1-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300万亩以上。
4、长江中下游优质高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交育种、轮回选择、抗逆性改良、品质快速鉴定技术,以改善品质为重点,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弱筋中筋小麦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长江中下游优质高产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2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选育弱筋小麦3-5个,中筋优质小麦品种3-5个,弱筋品种品质要求籽粒软质,出粉率73%以上,籽粒蛋白含量≤11.0%,粉质仪吸水率≤55%,稳定时间≤2分钟。育成品种产量比对照种增产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申报发明专利1-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700万亩以上。
课题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1、北方春播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杂交育种、品质检测、抗逆性改良、单倍体育种等技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为重点,突破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技术瓶颈,创制高配合力自交系,选育适于北方春播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北方春播玉米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北方春播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10-15个,育成品种比相应对照品种增产5-10%,籽粒品质达到国标2级,抗三种以上主要病害,新品种累计推广1500万亩。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6-8项。
2、黄淮海夏播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杂交育种、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品质检测、抗逆性改良、单倍体育种技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为重点,创制高配合力优质抗逆自交系,以及配合力高育性稳定的不育系和恢复度高的恢复系,选育适于黄淮海夏播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黄淮海夏播玉米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玉米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黄淮海夏播的高产优质多抗耐密植新品种12-15个,育成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5-10%,籽粒品质达到国标2级,抗三种以上主要病害,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8-10项。
3、 南方山地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杂交育种、群体改良、品质检测、抗逆性改良、单倍体育种技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为重点,创制高配合力优质抗逆自交系,选育适于南方山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南方玉米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玉米育种新材料20-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南方山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6-8个,育成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5-10%,籽粒品质达到国标2级,抗三种以上主要病害,新品种累计推广1000万亩。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5-7项。
4、 优质专用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杂交育种、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品质检测、抗逆性改良、单倍体育种技术,以改善品质为重点,突破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技术瓶颈,创制高配合力自交系,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和功能性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优质专用玉米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玉米育种新材料15-2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8-10个,育成品种比相应对照品种增产5%左右,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其中,育成的高油玉米品种含油量6%以上,优质蛋白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0.4%以上,工业加工用高淀粉品种淀粉含量>75%,高直链淀粉品种含量>50%,青贮玉米品种每公顷干物质产量25000kg以上,离体消化力大于78%,新品种累计推广500万亩。选育功能性玉米新品种1-2个,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功能性成分,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5-7项。
课题4:优质高产专用大豆等油料作物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1、 北方高油高产春大豆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杂交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以提高脂肪含量和产量为重点,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抗病优质骨干育种新材料,以及新型优质、育性稳定、配合力高、广适应性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北方春大豆高油、高产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北方春大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50份以上,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高油大豆新品种10-15个,种子脂肪含量>21.5%,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提高5%以上,抗当地主要病虫害,耐逆性强。高产大豆新品种4-6个,产量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脂肪含量21.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申报发明专利3-5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10-12项,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200万亩。
2、 黄淮优质、高产、专用夏大豆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杂交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重点,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抗病优质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黄淮夏大豆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黄淮夏大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30份以上,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6-8个,种子脂肪含量>21.5%或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或蛋白质与油份总量63%以上,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提高5%以上,抗当地主要病虫害,耐逆性强。高产大豆新品种2-3个,产量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蛋白含量在4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功能型大豆新品种1-2个,富含微生素E、异黄酮、无过敏蛋白等功能成分,产量与对照品种相当,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申报发明专利1-2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4-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
3、南方优质、高产、专用大豆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系统选育、杂交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为重点,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抗病优质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南方大豆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南方大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20份以上,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4-8个,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或蛋白质与油份总量63%以上,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提高5%以上,抗当地主要病虫害,耐逆性强。高产大豆新品种2-3个,产量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蛋白含量在4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功能型大豆新品种1-2个,富含微生素E、异黄酮、无过敏蛋白等功能成分,产量与对照品种相当,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申报发明专利1-2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2-3项,累计推广面积300万亩。
4、'双低'优质油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轮回选择、杂交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为重点,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抗病优质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双低'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40份以上,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10-15个,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芥酸含量小于1%,硫甙含量小于20μmol/g,种子含油量高于43%,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申报发明专利3-5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7-8项,新品种累计推广1800万亩。
5、 高蓄能能源油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轮回选择、杂交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为重点,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抗病优质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蓄能能源油菜油菜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高蓄能能源油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异能源油菜新材料10-20份,油酸含量65%以上,或含油量接近48-50%,或早熟、抗病抗逆性显著增强,或不育系不育度在湖北生态条件下达98%以上。选育高蓄能能源油菜新品种4-6个,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8-1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4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2-4项。
6、 高产优质特用花生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系统选育、轮回选择、杂交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以提高产量和经济利用价值为重点,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抗病优质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花生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花生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40份以上,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出口型优质花生新品种3-4个,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油酸/亚油酸比值1.3左右,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油用型优质花生新品种6-8个,产量比同类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种子含油量5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高产花生新品种4-5个,产量比同类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含油量或蛋白质增加1-2个百分点,种子含油量53%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害。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5-6项,新品种累计推广600万亩。
课题5:高产优质专用棉花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1、 优质早熟棉花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聚合优质、早熟、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培育优质、早熟棉花新品种,适合麦(油)后直播、套播,以及北疆棉区种植的优质、早熟棉花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立棉花优质早熟育种技术体系,创造优质、高产、早熟育种新材料1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优质、早熟、适合麦(油)后直播及适宜麦(油)套播的早熟棉花3个、培育适合北疆生态条件的早熟机采棉1-2个。绒长29mm以上,比强度30cN/Tex以上,麦克隆值3.5-4.5,抗枯萎病指10以下,抗黄萎病指20以下,比对照增产5%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1500万亩。
2、 优质抗病虫棉花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采用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倍性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聚合优质、抗虫、抗(枯黄萎)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立棉花抗病虫育种技术体系,创造优质、高产、抗病育种新材料15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6-8个。绒长29mm以上,比强度32cN/Tex以上,麦克隆值3.5-4.5,抗枯萎病指8以下,抗黄萎病指15以下,抗虫性80%以上,减少农药三分之一以上,增产1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5-8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500万亩。
3、优质高产杂交棉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采用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倍性育种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新型优质、育性稳定、配合力高、广适应性的骨干育种新材料,培育优质、高产、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立棉花高效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创造优质、高产、抗逆育种新材料25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10-15个。绒长29mm以上,比强度32cN/Tex以上,麦克隆值3.7-4.5,抗枯萎病指10以下,抗黄萎病指20以下,抗虫性80%以上,增产2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或品种权10-1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
课题6:高产优质专用薯类及其它作物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1、 高产优质专用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采用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倍性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马铃薯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4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鲜食马铃薯新品种6-7个,抗三种以上病害,产量比对照种增产8-10%;选育加炸片或炸条用马铃薯新品种3-4个,产量比对照种增产5%以上,对三种以上病害具有复合抗性,还原糖含量不高于4mg/g。选育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4-5个,产量比对照种增产5-10%;抗三种以上病害,淀粉含量19%以上。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4-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1500万亩。
2、 高产优质专用甘薯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采用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倍性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甘薯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4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食品加工用甘薯新品种3-4个,类胡萝卜素含量5mg/100g鲜薯以上,产量比对照种提高5-10%,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淀粉加工用甘薯新品种6-8个,淀粉含量20%以上,产量比对照种提高5-10%,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3-4个,可溶性糖含量5%以上,干率25%以上,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权4-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1500万亩以上。
3、高产、速生、中抗橡胶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具有特异性状的橡胶新种质,培育速生、高产、耐风、耐寒、耐旱能力、适合我国不同植胶区环境特点的胶木兼优橡胶树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橡胶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1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高产、速生、中抗、胶木兼优橡胶树品种2-3个,比对照品种增产15%。申报发明专利3项。
4、高产优质专用甘蔗、甜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采用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倍性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基因,创制骨干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高产抗病甘蔗和甜菜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甘蔗、甜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30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高产、优质、抗旱、抗花叶病、宿根性强的甘蔗新品种3-4个;高产、优质、抗病甜菜新品种2-3个。申报发明专利1-2项,申报新品种权3-4项,新品种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
课题7:优质高产专用蔬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1、 优质高产白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雄性不育及自交不亲和育种技术、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抗逆性鉴定技术,选育春播晚抽薹大白菜、抗病、抗干烧心耐贮运大白菜、小白菜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白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特异育种材料18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春播晚抽薹大白菜品种2个,耐抽薹性达到国外同类品种水平,在12?C条件下生长不抽薹,抗主要病害,增产10%以上。选育优质、抗病、抗干烧心、耐贮运大白菜新品种4个,生育期80~90天,较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抗三种以上主要病害。选育秋早熟优质抗病出口大白菜新品种3个,抗三种以上主要病害,生育期60~70天,较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选育优质、抗病、耐寒小白菜新品种3个,抗4种以上病害,耐低温,叶片/叶柄比值大于0.60,增产8~10%。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4-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60万亩以上。
2、 优质高产甘蓝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利用雄性不育及自交不亲和育种技术、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抗逆性鉴定技术,选育早熟圆球型春甘蓝、适于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反季节栽培的夏甘蓝和适于规模化生产基地栽培的秋冬甘蓝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甘蓝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特异育种材料15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3个,定植到收获为50~55天,紧实度0.5以上,叶球园形,耐先期抽苔,抗干烧心病,单球重1.5kg左右,产量比对照种增产8%以上。选育适于夏秋季节栽培的甘蓝新品种3个,定植到收获约60~65天,叶球紧实(紧实度约0.6)、近园形,耐裂球,耐贮运,抗两种以上主要病害,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选育适于规模化生产基地栽培的秋冬甘蓝新品种3个,定植到收获为85~110天,叶球紧实,耐热,结球率达90%以上,耐裂球性好,抗两种主要病害,产量比对照种增产8%以上。申报发明专利1-2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4项,新品种累计推广40万亩以上。
3、优质高产番茄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细胞融合技术、花药培养技术、生态筛选技术、抗逆鉴定技术等,选育适合于节能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塑料大棚栽培、露地生产以及适合于加工生产的番茄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番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特异育种材料18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节能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新品种4个,在温室内日平均最低气温10℃、光照最弱的1月份坐果率达到75%以上,持续结果期达到5个月以上,果实硬度、货架寿命、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国外同类品种相当,风味品质优于国外品种,抗3-4种主要病害。选育适合塑料大棚生产专用番茄品种5个,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坐果能力强,早熟性好,前4穗果实产量比国外品种增产20%以上,果实硬度和货架期与国外品种相当,抗3-4种主要病害。选育适合南方露地生产的专用番茄品种2个,抗病毒病、青枯病,耐热性较强,果实硬度与国外品种相当。选育加工番茄新品种3个,果实抗裂,耐贮运,果实硬度达到0.60kg/cm2,耐压力达到7.0kg/果,可溶性固形物5.2%以上,番茄红素95 100mg/kg鲜重。申报发明专利2-3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4-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60万亩以上。
4、优质高产甜(辣)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细胞融合技术、花药培养技术、生态筛选技术、抗逆鉴定技术,选育适合于节能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塑料大棚栽培、露地生产以及适合于加工生产的甜(辣)椒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甜(辣)椒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特异育种材料15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于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专用甜椒品种3个,在日光温室低温、弱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抗早衰,连续结果性好,产量与国外同类品种相当,抗3种主要病害。选育鲜食辣椒或微辣型辣椒品种5个, 耐低温性强,耐贮运,采后10天果实鲜度无明显降低,抗病毒病、疫病或疮痂病等,产量比目前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申报发明专利1-2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4项,新品种累计推广40万亩以上。
5、优质高产黄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雌性系育种技术、复合抗病鉴定技术、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选育适宜保护地长季节、南方冬季及北方夏秋露地反季节栽培的黄瓜品种。
研究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黄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特异育种材料16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合温室长季节栽培的黄瓜新品种4个,在10℃左右低温、140μmol/m2.s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抗3-4种主要病害,比当前主栽品种增产8%以上。选育适合露地反季节栽培的黄瓜品种5个,要求瓜把短于瓜长的1/8,瓜色均匀,耐贮运,南方冬季栽培品种在8℃以下可正常生长;北方夏秋露地品种在37℃高温条件下可正常发育,抗3-4种主要病害,比当前主栽品种增产8%以上。申报发明专利1-2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4项,新品种累计推广50万亩以上。
6、 优质高产西甜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和应用雌性系育种技术、复合抗病鉴定技术、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选育适宜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西甜瓜瓜品种。
研究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建立西甜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特异育种材料18份,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并可用于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适合露地栽培的中果型西瓜品种3个,抗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等病害,单果重4~5kg,中心糖12%以上,耐运输,产量较当地同类主栽品种增产8%以上。选育适合设施栽培的有籽和无籽西瓜品种4个,单瓜重1.5-3kg,中心糖12~13%,边糖10~11%,耐低温弱光,抗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产量比同类主栽品种提高8~10%。选育适合设施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3个,生育期75-80天,单瓜重1.5-2kg,糖度16%,耐低温弱光,抗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产量比同类主栽品种高8~10%。申报发明专利1-2项,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4项,新品种累计推广50万亩以上。
课题8:高繁殖力瘦肉型猪新品种选育
1、 引进猪种资源联合育种体系的建立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国外良种猪优异资源,选育高繁、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优良种猪新品系,建立引进猪种资源联合育种体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别建立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基础母猪1000头、2000头、3000头的育种群体。引进品种的育种效率提高50%,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150-155日龄达100kg,饲料转化率2.5-2.8,背膘厚平均1.5cm以下,瘦肉率65%以上。
2、 我国地方猪种优异资源的发掘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我国地方品种优质、抗病、高繁殖性能特点,选育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品种,重点研究地方品种优异基因资源利用。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利用地方品种资源选育8个优质特色品系,繁殖性状达到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2-13头,生长和胴体性状达到160-165日龄达90kg,饲料转化率2.8-2.9,背膘厚平均2.0cm,瘦肉率58%-60%;肉质性状达到肉色3.1,pH6.2以上,系水力80%以上,肌内脂肪含量2.50%以上。
课题9:优质高产家禽新品种选育
1、 优质高产蛋鸡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我国优秀的地方品种资源和引进遗传资源,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新品系,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蛋鸡新品种 (配套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现有10个以上蛋鸡纯系持续选育改良,选育3个各具特色的优质高产蛋鸡新品种(配套系),要求普通型蛋鸡分别达到如下主要性能指标:72周龄产蛋数310枚,72周龄产蛋总重19.22kg,料蛋比2.4:1,蛋壳强度2.7-3.1kg/cm2;节粮型达到72周龄产蛋数290枚,72周龄产蛋总重17.0kg,料蛋比2.0:1,蛋壳强度2.7-3.1kg/cm2。
2、优质肉鸡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我国优秀的地方品种资源和引进遗传资源,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新品系,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肉鸡新品种(配套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选育优质抗逆抗病优质肉鸡新品系8-10个,56日龄体重和66周龄产蛋量提高5-8%, 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提高8-10%,免疫抗体滴度、异噬细胞/淋巴细胞比提高5-8%。筛选优质、抗病配套系4-6个,优质型90-120日龄上市,体重1.3-1.5kg,成活率97%以上,《黄羽肉鸡质量分级》(GB/T19676-2005)评分80分以上;快速型相应指标依次为50-70日龄,1.3-1.5kg,98%和70分。1-2配套系通过新品种审定。
3、优质肉鸭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我国优秀的地方品种资源和引进遗传资源,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新品系,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肉鸭新品种(配套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培养瘦肉型北京鸭新品系2个。新培养的瘦肉型北京鸭新品系在保持原有北京鸭的种质特性基础上,父系6周龄体重达到3.20 kg,饲料转化率达到2.2-2.3:1,胸肉率达到11.0%, 腿肉率达到10.0%;母系6周龄体重达到2.90 kg,饲料转化率达到2.4-2.5:1,胸肉率达到9.0%,腿肉率达到10.5%,70周龄产蛋量达到220个。
课题10:优质肉用牛新品种选育
1、 中国良种黄牛肉用新品系选育
研究内容:采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ONBS),充分利用我国地方良种黄牛耐粗饲、肉质好的遗传种质资源,进行系统选育、BLUP遗传评估和品质检测,选育中国黄牛肉用新品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鲁西黄牛、秦川黄牛和南阳黄牛等优良地方品种为选育基础群,培育4个各具特色的商品杂交配套系。培育新品系3个,成年公牛体重不低于700kg,母牛不低于450kg。泌乳期平均泌乳量达800-1000kg,繁殖成活率85%。
2、 引进优良肉牛品种选育提高
研究内容:采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ONBS),充分利用国外肉牛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的种质优势,进行系统选育、BLUP遗传评估和品质检测,选育专门化肉用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培育新品系1个,筛选优质高效肉牛杂交组合4个,要求成年种公牛不低于1000kg,母牛不低于550kg。18月龄到24月龄公牛平均日增重1.0kg,母牛0.7-0.8kg。在短期育肥后,24月龄以上的公牛或阉牛屠宰率达58-60%,净肉率48-50%。
课题11:优质专用羊新品种选育
1、 优质肉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聚合优质、高产(高产肉、高繁殖力)、抗逆(适应性强、抗病)等性状基因,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产肉用绵羊新品种(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培育优质肉羊生产高效配套组合2-3个,终端杂交羔羊6-8月龄育肥羊胴体重21kg,日增重220g;产肉量增加4-6kg;配套组合生产群产羔率160-170%。
2、 优质超细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聚合优质(超细毛)、高产、抗逆(适应性强、抗病)等性状基因,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超细毛羊新品种(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超细型母羊12个月毛长平均10cm,被毛纤维直径平均17微米,净毛率60%以上,成年公、母羊剪毛后平均体重分别为80kg和45kg。细型母羊12个月毛长平均11cm,被毛纤维直径平均19微米,净毛率60%以上,成年公、母羊剪毛后平均体重分别为95kg和50kg;改良低产羊250万只;制定细型和超细型细毛羊品种标准和饲养技术规程。
3、 优质绒山羊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聚合优质(绒15微米)、高产、抗逆(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抗病)等性状基因,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绒山羊新品种(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成年公、母羊绒长平均9.5cm和9cm,绒毛比2.0:1,平均绒细度小于16.0微米,产绒量成年公羊1250g、母羊680g,净绒率60%以上体重分别达68kg和35kg以上,屠宰率52%,产羔率130-150%。
课题12:罗非鱼等主要养殖鱼类新品种选育
1、 罗非鱼等新品种培育
研究内容:运用常规育种技术,集成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建立罗非鱼、加州鲈、虹鳟等主养鱼类育种技术体系。以提高生长速度和雄性率为重点,采用家系选育、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培育生长迅速、全雄罗非鱼新品种,系统创新育种材料。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培育新品种2个,新品系2个,建立杂交配套系6个,平均生长速度提高15%,雄性率95%以上。推广面积40万亩以上。
2、 鲤鱼等重要养殖鱼类新品种培育
研究内容:采用常规育种技术方法,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建立鲤鱼、鲢鱼等重要养殖鱼类育种技术体系。以提高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为重点,采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杂交育种、雌核发育等技术手段,培育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加强育种材料创新和储备。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培育新品种2个,新品系3个。建立杂交配套系10个,平均生长速度提高15%,成活率提高15%以上。推广面积60万亩以上。
3、 牙鲆等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新品种培育
研究内容:集成常规育种技术,建立牙鲆、大菱鲆等重要海水养殖鲆鲽鱼类育种技术体系。以提高生长速度、抗逆性和雌性率为重点,采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杂交育种、雌核发育等技术手段,培育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全雌化的牙鲆和大菱鲆新品种,系统创新和储备育种材料。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培育全雌牙鲆新品种(品系)1个,大菱鲆新品系1个,牙鲆雌性率达100%。建立杂交配套系4个。平均生长速度提高20%,平均生长速度提高15%,养殖成活率提高20%,推广面积30万平方米。
课题13:高产优质虾、贝、藻类新品种选育
1、 高产优质虾类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应用群体选育、品系培育、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以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青虾、河蟹、南美白对虾为对象,培育出优质、抗逆、生长快的虾类养殖新品种(品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培育中国对虾新品种1-2个、斑节对虾和青虾等新品系各1个,建立核心繁殖群体,建立杂交配套系10个。生长速度提高15%,成活率提高20%,推广养殖面积10万亩。
2、 高产优质贝类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应用群体选育、品系培育、复合育种等技术手段,根据现有选育研究基础,以栉孔扇贝和海、淡水珍珠贝为对象,培育出优质、抗逆、生长快的贝类养殖新品种(品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培育栉孔扇贝新品系1-2个,杂交配套系4个,生长速度提高25%,成活率提高30%。培育珍珠贝新品种(新品系)2-3个,建立2个杂交配套系,生长速度提高20%,壳重增加15%。
3、 高产优质藻类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应用群体选育、品系培育、复合育种等技术手段,根据现有育种研究基础,以海带、紫菜等为对象,培育出优质、抗逆、生长快的藻类养殖新品种(品系)。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培育海带、紫菜优质、抗逆新品系1-2个。生长速度提高20%。推广面积1万亩。
课题14:高产优质多抗松杉新品种选育
1、 高产优质多抗落叶松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多世代改良、配合力选择、早期鉴定与多性状综合选择、杂交育种、强化育种、杂种优势固定和利用等技术。聚合生长、抗性、纤维、制浆得率、营养高效利用等性状,定向选育优质长纤维纸浆材落叶松新品种。聚合生长、抗性、材性等性状,选育落叶松建筑材优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落叶松纸浆材优良无性系6~8个,优良新品种1~3个,要求材积生长量提高10~15%,木材密度提高2~4%、种子园产量提高10~15%,建立无性系纸浆材示范林30公顷;选育落叶松建筑材优良无性系5~7个、优良新品种1~2个,要求生长量提高10~15%、木材密度提高2~4%,建立强化育种园0.1公顷,结实周期缩短至5年以下,营建新品系示范林30公顷。申报获得1-3项发明专利。
2、高产优质多抗杉木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多世代改良、配合力选择、早期鉴定与多性状综合选择、杂交育种、强化育种、杂种优势固定和利用等技术。聚合生长、抗性、材性等性状,选育杉木建筑材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杉木优良无性系20~30个、优良新品种5个,要求木材密度提高5%,材积遗传增益提高15%,心材红心比例提高10%,建立红心材种子园5公顷、杉木第三代种子园7公顷。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3、 高产优质多抗马尾松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多世代改良、配合力选择、早期鉴定与多性状综合选择、杂交育种、强化育种、杂种优势固定和利用等技术。聚合生长、抗性、纤维、制浆得率、营养高效利用等性状,定向选育优质长纤维纸浆材马尾松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马尾松纸浆材优良无性系10~15个、优良新品种2~3个,要求材积增益10~15%、木材密度提高4%,种子园产量提高10~20%,建立二代种子园6公顷、示范林80公顷。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4、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松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多世代改良、配合力选择、早期鉴定与多性状综合选择、杂交育种、强化育种、杂种优势固定和利用等技术。聚合生长、抗性、纤维、制浆得率、营养高效利用等性状,定向选育优质长纤维纸浆材杂交松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杂交松纸浆材优良无性系5~10个、优良新品种2~3个,要求湿地松、火炬松、刚火松、北美乔松、加勒比松等生长量提高15~20%、耐寒能力明显提高、材积生长量提高30%,木材密度提高4%、种子产量提高30%,建立采穗圃3公顷、杂种种子园5公顷、新品系林80公顷、纸浆材示范林150公顷。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5、 高产优质多抗云杉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多世代改良、配合力选择、早期鉴定与多性状综合选择、杂交育种、强化育种、杂种优势固定和利用等技术。聚合生长、抗性、材性等性状,选育云杉建筑材优良无性系和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云杉建筑材优良无性系5~7个、优良新品种3~5个,新品系生长量提高10~15%、种子园产量提高15~20%,建立良种采穗圃1公顷、试验示范林20公顷。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6、高产优质多抗云南松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多世代改良、配合力选择、早期鉴定与多性状综合选择、杂交育种、强化育种、杂种优势固定和利用等技术。聚合生长、抗性、材性等性状,选育云南松建筑材优良无性系和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云南松纸浆材优良无性系10~15个、优良新品种2~3个,要求材积增益10~20%、木材密度提高4%,种子园产量提高20%,建立二代种子园45亩、示范林750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课题15:高产优质杨树、桉树等速生材树种新品种选育
1、高产优质速生材欧美杨树种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雄性不育和远缘杂交技术,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无性系育种、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以提高纸浆材短纤维树种的材质、抗性、适应性、水肥利用、纸浆产量为重点,聚合生长、干形、抗性、材性、纤维、制浆得率、水分与营养利用等性状,定向选育欧美杨及其杂种新品种,多个地域栽培的优质、高产杨树纸浆材和胶合板材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杨树纸浆材、胶合板材优良无性系5~7个,材积生长比对照提高6~10%、木材密度提高2~3%、纸浆得率提高2~5%、木质素含量低、制浆得率和性能优异、年生长量达20m3 /公顷,抗病虫能力显著提高、缩短轮伐期1~3年,建立优良新品系试验林150亩、示范林300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2、 高产优质速生材毛白杨树种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杂交技术,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无性系育种、倍性育种、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以提高材质、抗性、适应性、纸浆产量为重点,聚合生长、干形、抗性、材性、纤维、制浆得率等性状,定向选育毛白杨及其杂种优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优良无性系5~7个,要求白杨新品种材积生长提高6~10%、木材密度提高2~3%、纸浆得率提高2~5%、木质素含量低、制浆得率和性能优异,缩短轮伐期1~3年,建立优良新品系林10公顷、示范林20公顷。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3、高产优质速生材美洲黑杨树种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雄性不育和远缘杂交技术,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无性系育种、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以提高纸浆材短纤维树种的材质、抗性、适应性、水肥利用、纸浆产量为重点,聚合生长、干形、抗性、材性、纤维、制浆得率、水分与营养利用等性状,定向选育美洲黑杨及其杂种新品种,多种地域栽培的优质、高产杨树纸浆材和胶合板材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优良无性系5~7个,要求美洲黑杨新品种材积生长比对照提高6~10%、木材密度提高2~3%、纸浆得率提高2~5%、木质素含量低、制浆得率和性能优异、年生长量达20m3 /公顷,缩短轮伐期1~3年,建立优良新品系林150亩、示范林300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4、高产优质速生材树种桉树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雄性不育和远缘杂交技术,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无性系育种、强化育种技术,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以提高纸浆材短纤维树种的材质、抗性、适应性、水肥利用、纸浆产量为重点,聚合生长、干形、抗性、材性、纤维、制浆得率、水分与营养利用等性状,定向选育优质、高产桉树纸浆材、胶合板、能源材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桉树纸浆材新品种3~5个,材积生长量提高30%以上,建立新品种林5公顷、杂交桉示范林225亩。选育桉树胶合板优良无性系10个,新品种2个,要求综合增益提高20%、遗传增益提高10~20%、杂交组合200个、生长量提高10~20%,林分中优质大中径材比例提高20%以上;选育桉树能源材优良无性系13个,新品种3个,要求综合增益提高20%、遗传增益提高10~20%、杂交组合200个、生长量提高15~20%,含油量提高50%。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5、 高产优质速生材树种相思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雄性不育和远缘杂交技术,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无性系育种、强化育种技术,倍性育种、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以提高纸浆材短纤维树种的材质、抗性、适应性、水肥利用、纸浆产量为重点,聚合生长、干形、抗性、材性、纤维、制浆得率、水分与营养利用等性状,定向选育优质、高产相思纸浆材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相思纸浆材优良新无性系15~20个,新品种2~4个;建立示范林225亩,各种试验林300亩,材积生长量达到25~30立方米/公顷;营建无性系测定林195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课题16:优质抗逆生态与珍贵用材树种新品种选育
1、优质抗逆生态树种刺槐、泡桐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选择、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抗盐、抗病、抗寒、抗污染等抗逆综合评价技术。聚合生长、干形、超高产、材性、抗旱耐盐、纤维、饲用、用材、高抗盐等性状,选育刺槐、泡桐等特用生态树种优良无性系和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刺槐优良无性系10~15个,优良新品种4~6个,建立试验林20公顷,高生长提高5%、胸径生长提高5%、材积生长提高10~15%,木材密度提高3%,种子园产量提高25%,生长量提高15%,建立良种繁殖圃150亩,建杂种种子园45亩。内部收益率提高到14%,营造示范林450亩;泡桐优良无性系3~4个,新品种2~3个,出材量提高15%,自然接干能力强,干形圆满,木材密度提高3~5%,具抗丛枝病能力和抗逆能力;建立育种群体150亩;建立繁育基地225亩、示范林300亩,无节主干材达5.4m以上,年公顷蓄积生长量12~16立方米,经济效益提高15%。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2、 优质抗逆生态树种木麻黄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选择、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抗盐、抗病、抗寒、抗污染、抗海浪等抗逆综合评价技术。聚合生长、干形、超高产、材性、抗旱耐盐、纤维、饲用、用材、高抗盐、抗泥质与沙质滩涂等性状,选育特用生态树种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和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沿海沙质、泥质海岸木麻黄优良无性系7~10个,新品种3~5个,其中抗盐品系1~2个、抗病品系1~3个、抗寒品系1~2个、抗风品系1个,建立木麻黄种子园150亩、采穗圃15亩、示范林450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3、 优质抗逆生态树种柠条、蒙古栎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选择、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抗盐、抗病、抗寒、抗污染等抗逆综合评价技术。聚合生长、干形、超高产、材性、抗旱耐盐、纤维、饲用、用材、高抗盐等性状,选育柠条、蒙古栎等特用生态树种优良无性系和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柠条优良无性系7~10个、优良新品种2~3个,要求适于我国西北地区生长、优良品种粗蛋白含量达15%、粗脂肪含量达10%、粗纤维含量达25%、耐盐碱能力提高0.3~0.5%;选育蒙古栎特用材优良种源25~35个,优良家系20~30个,优良无性系5~8个,材积生长量增加10~15%,木材密度提高4%。建立示范林600亩,营建无性系林300亩,生长量提高15%。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4、 优质珍贵用材树种柚木、黄檀、福建柏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选择、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针对工业特用材和高档家具特用材需求,利用种间杂种技术,无性系育种、强化育种、家具和装饰用材树种快速无性繁殖技术,耐寒新品种选育技术。聚合速生、优质、无节、生长量、抗逆、抗病虫害以及心材率等材用性状,选育柚木、黄檀、福建柏等家具和装饰用材树种高效无性系和优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柚木优良无性系5~7个、新品种1~3个,要求材积生长提高10~15%,建立无性系测定林300亩、柚木采穗圃15亩、优良无性系示范林750亩;选育水曲柳、黄檀优良无性系5~8个、新品种1~3个,要求印度黄檀材积生长量提高20%,水曲柳材积生长量提高15%、内部收益率达到20%,营建示范林900亩,建立印度黄檀4个推广示范点;福建柏优良无性系6~8个,新品种1~2个,材积生长提高15~20%。建立福建柏示范林750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5、 优质珍贵用材树种桦木、水曲柳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选择、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针对工业特用材和高档家具特用材需求,利用种间杂种技术,无性系育种、强化育种、家具和装饰用材树种快速无性繁殖技术,耐寒新品种选育技术。聚合速生、优质、无节、生长量、抗逆、抗病虫害以及心材率等材用性状,选育桦木、水曲柳等家具和装饰用材树种高效无性系和优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水曲柳、黄檀优良无性系5~8个、新品种1~3个,要求印度黄檀材积生长量提高20%,水曲柳材积生长量提高15%、内部收益率达到20%,营建示范林900亩,建立印度黄檀4个推广示范点。桦木新品种4~7个,其中白桦优良无性系7~10个,新品种2~4个,强化种子园1400 平方米,结实周期缩短2~3年,采穗圃45亩,造林150亩,示范林60公顷;西南桦无性系10个,新品种2~4个,无性系测定林7.5亩,营建强化种子园0.3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6、 优质珍贵用材树种鹅掌楸、楸树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选择、杂种优势固定与利用技术,针对工业特用材和高档家具特用材需求,利用种间杂种技术,无性系育种、强化育种、家具和装饰用材树种快速无性繁殖技术,耐寒新品种选育技术。聚合速生、优质、无节、生长量、抗逆、抗病虫害以及心材率等材用性状,选育鹅掌楸、楸树等家具和装饰用材树种高效无性系和优良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楸树优良无性系5~7个,新品种3个,要求材积生长提高10~15%、无节良材率达85%、木材密度提高3%,内部收益率提高到14%,建杂种种子园45亩,建立良种繁殖圃、试验示范林1950亩。鹅掌楸优良新品种4~6个,其中用材型无性系3个,新品种2~3个,胸径生长量2.0cm,树高生长量2m,优良杂交亲本40~50个;营建杂交种子园225亩;优良实木用材杂交鹅掌楸无性系20~30个,新品系2~3个,建立杂交无性系林150亩;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课题17:高产优质干鲜果品新品种选育
1、 高产优质苹果、梨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采用杂交育种、芽变选种等技术,培育苹果、梨等果树新品种。在多年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基础上,对获得的单株从果实经济性状、结果习性、抗性等方面进行鉴定,对优选单株进入复选,对经过复选的优系,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从丰产性、成熟期、品质、抗性等方面进行决选,培育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培育优于生产上主栽的'嘎拉'和'藤木1号'的早中熟苹果品种2-3个;综合性状优于主栽品种'红星'的中晚熟苹果品种1-2个;品质接近'富士',抗性和适应性超过'富士'的晚熟苹果品种1-2个;含酸量、出汁率高的加工专用苹果品种1-2个。培育综合性状超过'早酥'的优质、高抗黑腥病的早熟梨品种2-3个;中晚熟优质抗病梨品种1-2个,晚熟优质红皮梨品种1-2个;培育优质抗寒梨品种1个。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2、 高产优质柑橘、桃、葡萄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采用杂交育种、芽变选种等技术,培育柑橘、桃、葡萄等果树新品种。在多年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基础上,对获得的单株从果实经济性状、结果习性、抗性等方面进行鉴定,对优选单株进入复选,对经过复选的优系,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从丰产性、成熟期、品质、抗性等方面进行决选,培育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早熟或晚熟鲜食加工兼用的宽皮柑橘或甜橙品种2-4个;中熟无核甜橙品种1-2个;早熟或晚熟脐橙品种1-2个;成熟期在1-3月份的高糖宽皮柑橘品种1-2个。培育综合性状优异、超过现有栽培品种的桃新品种5-7个。培育葡萄新品种(系)1-2个,三倍体葡萄获得率提高30%以上,建立无核葡萄染色体加倍的技术体系。风味以高糖或高糖低酸类型为主,香气浓郁;早熟品种要求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中晚熟品种在14-15%以上,不裂果,耐贮运。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3、 高产优质香蕉、芒果、荔枝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采用杂交育种、芽变选种等技术,培育香蕉、芒果、荔枝等果树新品种。在多年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基础上,对获得的单株从果实经济性状、结果习性、抗性等方面进行鉴定,对优选单株进入复选,对经过复选的优系,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从丰产性、成熟期、品质、抗性等方面进行决选,培育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香蕉、芒果、荔枝新品种6-8个, 包括高产、高糖、多抗的香蕉新品种2-3个;高产、优质、多抗、早熟或晚熟的红色果皮芒果新品种2-3个;高产、优质、多抗荔枝新品种2-3个;申报获得7-10项发明专利。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4项,新品种累计推广0.1亿亩。申报获得1-3项发明专利。
4、 高产优质核桃、板栗、仁用杏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 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鲜食、炒制、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核桃、板栗、仁用杏等优质多抗木本粮油专用新品种;以选育适合于加工和炒制、菜用、加工等目标的干果优良无性系与新品种为重点,突破高不饱和脂肪酸、早实、耐贮藏、鲜食、高含糖量加工、大粒、圆形、薄壳和易去皮为定向育种技术。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优质高抗主产区高品质、高抗病晚实核桃品种1-2个,核桃、铁核桃与山核桃新品种坚果外观平滑、长圆型,壳厚在1-1.2mm,缝合线紧密、仁色浅、出仁率50-55%,核仁单个重>6克、单果重13克,抗黑斑病和炭疽病能力提高50%;栗类新品种可以鲜食、炒制、菜用、加工专用、抗栗疫病抗栗瘿峰、生长速度提高20-30%、风味好、产量高,适宜加工休闲食品、或糖炒、菜用锥栗专用;选育仁用杏新品种3-5个,产量提高10%-15%,仁用杏含油量提高5%-15%;内部收益率提高15%,建立仁用杏品种资源圃30亩,示范园300亩。
5、 高产优质大枣、榛子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 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鲜食、炒制、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大枣、榛子等优质多抗木本粮油专用新品种;以选育适合于加工和炒制、菜用、加工等目标的干果优良无性系与新品种为重点,突破高不饱和脂肪酸、早实、耐贮藏、鲜食、高含糖量加工、大粒、圆形、薄壳和易去皮为定向育种技术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优质高大枣、榛子新品种2-3个,建立仁用大枣品种资源圃75亩。榛子坚果整齐一致,取仁容易、出仁率高、风味好,平榛结实由原来的50-100提高到150-200 公斤/公顷;5年生榛树株产坚果1.5-2.0公斤,实现单产1600公斤/公顷,连年稳产、克服大小年现象;申报获得1-2项发明专利。
6、 高产优质油茶、香榧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 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鲜食、炒制、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油茶、香榧等优质多抗木本粮油专用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6个,建立各种试验园20公顷,品种资源圃30公顷,示范园200公顷。选育香榧早实丰产高抗新品种2-3个,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30-50%;建立香榧基因库1处;结果年龄提前3-5年。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
课题18:主要商品花卉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
1、优质高产紫薇、牡丹木本花卉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以我国原产的特色木本花卉紫薇为对象,采用杂交、选择育种等技术方法,结合抗逆性、适应性早期评价选择与鉴定技术,选育观赏特性高的综合性状优异的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选育观赏特性高、综合性状优良的紫薇新品种3~4个,牡丹新品种3~4个。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权8~10项,新品种累计推广5000万株以上。
2、 优质高产高抗月季、百合切花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利用国内外优良的野生和栽培种质基因资源,采用杂交、选择及诱变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早期评价相结合,选育适合我国气候特点的优质、高产、高抗逆性、低能耗和瓶插寿命长的月季、百合切花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培育观赏性状优良、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月季切花新品种1~2个,百合新品种1~2个;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4个;累计推广新品种月4000万株、百合种球500万头。降低冬夏生产耗能10%以上。
3、 优质报春、菊花、热带兰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以我国资源丰富、育种基础较好和具有特色的报春、菊花、热带兰为对象,采用远源杂交、实生和芽变选择等育种技术,结合抗逆性、适应性早期评价选择与鉴定技术,选育花色、花型新颖、综合抗性强、生产周期短和花期长的盆花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选育观赏性状优良、综合性状优异的报春新品种3~4个,菊花新品种3~4个,热带兰新品种3~5个;申报获得5~6项发明专利,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权8~10个;新品种累计推广5000万盆(株)。
课题19:优质抗逆专用草新品种选育
1、优质抗逆专用沙打旺、苜蓿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系统评价沙等优良种质资源,选育抗旱、耐盐、耐寒、高产优质沙打旺、苜蓿等牧草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抗旱耐盐耐寒高产优质沙打旺、苜蓿等牧草新品种6-10个。新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沙打旺新品种木质素含量比对照品种降低5-10%,沙打旺、苜蓿等牧草新品种产草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
2、 优质抗逆专用狗牙根、黑麦草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系统评价优良种质资源,选育抗旱、耐盐、耐寒、高产优质黑麦草等牧草新品种。系统评价狗牙根等抗逆无性系,选育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选育抗旱耐盐耐寒高产优质黑麦草新品种3-5个。新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黑麦草新品种产草量比对照品种提高10%以上。培育高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狗牙根新品种2-3个,新品种产量比对照种高10%以上。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
3、 优质抗逆专用野牛草、结缕草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系统评价结缕草、野牛草等抗逆草本地被植物和草坪草、生态草无性系,选育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草坪草、生态草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培育高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结缕草、野牛草新品种4-6个,新品种产量比对照种高10%以上。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
4、 优质抗逆专用高羊茅、早熟禾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系统评价早熟禾、高羊茅等抗逆草本地被植物和草坪草、生态草无性系,选育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草坪草、生态草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培育高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早熟禾、高羊茅等草坪草、生态草新品种4-6个,新品种产量比对照种高10%以上。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
5、 优质抗逆专用地锦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系统评价抗逆草本地被植物地锦无性系,选育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地锦新品种。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培育高抗逆、节水型、低管护要求的高品质地锦新品种3-4个,新品种产量比对照种高10%以上。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
第三部分  申报文件编制
一、 申报书封面(格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
   项目名称:          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教育部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2006 年   月至 2010 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六年九月
编写说明
1.本申报书由课题申报单位组织编写,经单位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地方科技厅(委、局)]审核同意后上报项目组织单位。
2.编写要求:
(1)课题目标符合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
(2)课题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3)课题管理与实施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4)课题所需国拨经费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并另编制《国家科研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
3.课题申报书A4纸双面打印,由项目组织单位确定上报份数。
课题信息表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申报形式

□投标? □有限择优 □指定 □其它

课题申报单位

名   称

 

单位所在地

省(市、区)

代码

 

通讯地址

 

邮编

 

单位类别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企业 □其他

代码

 

单位主管部门

 

代码

 

其他主要参加单 位

序号

单    位?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姓    名

 

性别□男 □女

出生年

学    历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中专□其他

职    称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联系电话

 

E-mail

 

课题组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起始时间

年 月

终止时间

年 月

课题活动类型

□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 □产业化开发 □其它

所属技术领域

□能源 □资源 □环境 □农业 □材料 □制造业
□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

创新类型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主要研究内容(100字以内)

 

 

预期成果

□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新工艺
□新装置□新材料    □计算机软件 □论文论著 □研究报告
□其他

预期知识产权

获得国外发明专利项,国内发明专利项,其他项。

预期技术标准制定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产学研联合

□是 □否

经费预算

万元,其中国拨     万元。


课题申报书提纲
一、课题概述
二、课题的目标与任务
1.项目确定的课题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2.课题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课题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
四、任务分解与考核指标
1.课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2.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满足项目所依托的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研制的需求情况等)
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课题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
4.课题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
5.人才队伍建设
6.其它应考核的指标
五、经费预算
1.课题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
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六、课题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1.课题进度安排

序号

进度安排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2.课题各年度目标及考核指标
七、实施机制
1.课题的组织管理措施
2.课题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及国拨专项经费分配
3.产学研结合模式
4.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
八、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课题主要人员情况
1.课题负责人简介
2.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

课题负责人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业务专业

为本课题工作时间(%)

所在单位

 

 

 

 

 

 

 

 

 

 

 

 

 

 

主要研究人员

 

 

 

 

 

 

 

 

 

 

 

 

 

 

 

 

 

 

 

 

 

 

 

 

 

 

 

 

 

 

 

 

 

 

 

 

 

 

 

 

 

 

 

 

 

 

 

 

 

 

 

 

 

 

 

 

 

 

 

 

 

 

 

 

 

 

 

 

 

 

 

 

 

 

 

 

 

 

 

 

 

 

 

 

 

 

 

 

 

 

 

 

 

 

 

 

 

 

 

 

 

 

 

 

 


九、课题风险分析及对策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一、有关附件
1.相关科研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2.课题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分析报告;
3.课题配套资金来源(如贷款、地方部门匹配资金等)的证明材料;
4.中试或产业化所需相关产品生产的许可证明文件;
5.与课题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十二、申报单位签章
课题申报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参与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参与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十三、课题申报单位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十四、专家组或中介机构评审(评估)意见
              论证专家组负责人(签字)
       或科技中介机构(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十五、项目组织单位意见
1.对专家组或中介机构评审(评估)结果的意见;
2.对是否选择课题申报单位为课题承担单位的意见;
3.其他说明。
                        项目组织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96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