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撤并村组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6-14 生效日期: 2002-06-14
发布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晋政办发[2002]31号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民政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撤并村组工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六月十四日

  关于在全省开展撤并村组工作的意见


  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改革传统村级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省决定在总结撤并乡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村组撤并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村组撤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进行村组撤并,适当调大村组规模,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精干、高效的村组干部队伍,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撤并村组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扩大规模原则。要从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出发,尽量撤并规模过小,过于分散、偏僻、贫困的村组,实行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中心村带周边村。通过村组撤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加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别要将中心村的规模调大、调优、调强。
  (二)便于管理原则。要从便于日常工作管理和便于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际出发,尽量采取相邻两个村或两个以上村撤并的办法,使合并后村在地域上保持整体性。在制定撤并方案时,应统筹考虑历史沿革、河流流向、道路走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原则上不跨乡(镇)进行村组撤并。
  (三)成建制撤并原则。以村组为单位,实行成建制撤并,减少因资产、债权债务分割、人员分流而带来的纠纷和矛盾,实现各项工作的较快衔接。
  (四)依法办事原则。村组撤并以及村委会成员的产生、罢免等,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进行,绝不能违法操作。
  (五)尊重民意原则。村组撤并必须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征得大多数村民同意。对条件暂不成熟、群众暂不接受的调整方案,可暂缓实施。对撤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本着“大家事,大家议”的原则,充分听取村民或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引发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六)整体联动原则。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宣传,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二、实施步骤
  (一)科学规划,制定方案。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先由乡(镇)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撤并村组的可行性方案,经撤并村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撤组并组方案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撤村并村方案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讲清撤并村组与增强村组集体经济实力的关系、撤并村组与农村税费改革的关系、撤并村组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撤并村组与优化村组干部队伍的关系,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撤并村组的重要意义,把认识统一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局上来,形成有利于推进撤并村组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组织,保证运转。撤并后村要尽快设立党支部,按照有关规定选举产生新的党支部组成人员;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山西省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规程(试行)》的规定,由村民直接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小组组长。同时,建立健全村级其它组织,确保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要从撤并后村实际出发,确定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重新讨论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村组各项管理工作。

  三、妥善处理好撤并村组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一)要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撤并村组工作。根据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的规定,全省农村将于今冬明春进行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撤并村组工作应结合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适时实施。按照“先撤并、后选举”的原则,在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前组织实施撤并村组工作,以减少工作矛盾,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现状与发展规划。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对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长期无法脱贫的山庄窝铺村,实行移民并村,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逐步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要保持“三个不变”。为保证撤并村组工作顺利、稳步的进行,在具体工作中,要保持原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制暂时不变;要保持原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不能重新调整土地承包;要保持原村组的债权、债务不变。
  (四)要认真做好清资理财工作。按照“先冻结、后合并、再审计”的要求,妥善处理好村组财务和资产问题,防止因资产和债权债务等问题引起混乱。清资理财工作要有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参加,实行财务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五)要合理确定村名和村址。除特殊情况外,村部地址原则上不易迁址重建。村名和村址可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村的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
  (六)要妥善安排好富余村组干部。对撤并村组精简下来的人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分流渠道和方式,安排好富余村组干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时间安排
  撤并村组工作从2002年6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具体时间安排为:
  (一)2002年6-8月份: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村委会规模、布局等底数。在此基础上,全省分别在太行山、吕梁山、晋北、晋南等山区、平川地区选择几个不同类型的县先行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撤并村组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所在市(地)人民政府备案。
  (二)2002年9-10月份: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撤并村组工作。撤并工作结束后,各市(地)于11月底前将工作情况上报省人民政府。
省民政厅
  2002年6月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74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